冬去春來。


    冰河解凍。


    過完年後,這天下連續發生了幾件並不算小的大事。


    首先邊關葫蘆口閱兵,新北涼王上任。


    隻是令所有人跌掉下巴的是,擔任新任的北涼王並非世子徐鳳年,而是二郡主徐渭熊。


    ——北涼王徐渭熊。


    當這消息傳出時,天下震動。


    這尚是首次女子封王,一時議論紛紛。


    實際上,就年前徐渭熊上京這一行為中,很多人就瞧的出端倪,但幾乎沒有人往這方麵想,實在過於荒誕。


    不過離陽朝廷這次倒是難得與北涼保持默契,頒了聖旨,賞了蟒服,承認了徐渭熊北涼王的藩王地位。


    這並不難理解。


    對朝廷來說。


    北涼必須要有鐵騎。


    北涼必須要有北涼王。


    但北涼必然不能夠強盛。


    在以男子為尊的天下大勢之中,女北涼王上任,北涼內部不可能鐵桶一片。對於朝廷來說,自然是樂見其成。


    隻可惜,這願望落空了。


    至少表麵瞧來是如此。


    那位女北涼王可是深得人心。


    原因也並不複雜,徐渭熊在繼任北涼王前,昭告北涼四州,在搭建好的校武台上進行文武比。


    文比,有風詩詞歌賦,也有國計民生,各類策問。


    武比,有簡單的捉對廝殺,也包括領軍對抗。


    誰若能在其中一方麵勝過即將上任的女藩王,賞金賞銀,加官進爵。


    不少人準備看二郡主徐渭熊的笑話,挑戰之輩更是絡繹不絕,難道你徐渭熊區區一個女人就能勝過北涼四州所有英豪不成?


    巧了不是,她真能勝過。


    至少沒有敗。


    文比就不必多說了。


    徐渭熊十六歲就入上陰學宮中求學,拜師王祭酒和韓穀子兩位大家,一首“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讓北涼綠蟻酒賣到脫銷,響徹天下。而跟著韓穀子學的經緯術,更是不凡。


    一眾上台挑戰的書生、謀士,徐渭熊往往短短一席話,就別說的心服口服,啞口無言。


    眾人聽過二郡主的才名,雖令人驚訝,倒也不太過出人意外。


    而真正出人意外的,則是武比。


    大家本以為二郡主年紀輕輕,也就是二品小宗師,頂天了一品金剛境。


    但誰知,徐渭熊竟是一品大指玄高手。尤其是那一手精妙劍法,沒有女子的溫婉秀氣,反而殺意森寒,縱橫開闔。


    其中一式“劍傾天下”,更是霸道得很,連敗多位高手。


    事後有人傳言,這位郡主大人跟著天下第一的慕容桐皇學了一段時間,深得其劍法真傳。


    無論如何,這位二郡主令北涼絕大部分男人都心服口服,一提起她,都要豎起大拇指稱讚一聲。


    “巾幗不讓須眉。”


    也正因如此,二郡主成為北涼王,才不會顯得那麽突兀。


    甚至不少人放鞭炮祝賀,把北涼四州,三十萬鐵騎交給二郡主,總是要比交給徐鳳年那紈絝好一些。縱然那徐鳳年目前口碑有迴升,不過在大多數北涼人眼中,依舊是不學無術的大紈絝,早已是根深蒂固的印象了。


    當過年後的第一場閱兵儀式時,褚祿山、袁左宗、韓嶗山……等十來位在軍中手握大權的將領持刀,一字排開。


    大將軍第四子,那個看似憨厚癡傻,實際生而金剛體魄的徐龍象一步一步走向那架一人半高的戰鼓。


    咚!咚!咚!


    曾響徹天下六國,最響與春秋西壘壁的北涼戰鼓被敲響,聲聲如悶雷。


    而就在這時,有一騎奔騰而來,馬上女子英姿颯爽,衣袂飄揚。雖隻是中人之姿,卻已然有了一股攝人的魔力,隻是在這一刻,卻沒有人敢直視她。


    有微瘸老人望著那一騎的背影,雙手插袖,笑的合不攏嘴。


    老人身後有一俊美青年,笑的更是沒心沒肺。


    微瘸老頭笑意微微收斂,瞥了這個從小就被外界視為紈絝,卻從未讓他失望的二兒子道:“鳳年,後悔嗎?這一切本該屬於你的。”


    俊美青年伸了個懶腰,笑嗬嗬道:“後悔個屁,我開心的做夢都要笑醒。你那個位置坐上去很威風,可累人的很,也受氣的很。這下重擔就要落在二姐身上了,不過誰讓她從小就那麽聰明,活該擔這重擔。”


    “不後悔就好,不後悔就好。”瘸腿老頭嗬嗬一笑,家裏姐弟能夠團結,沒有嫌隙,那自己見到了她,也就少些愧疚不安。


    絕美青年忽然話題一轉,卻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老頭,你要死了吧?!”


    “是啊,要死了。”瘸腿老頭點了點頭,同樣對於自己的“死”沒有多少波瀾。


    “哎,我好久沒哭了,你怎麽著也是我爹,要是你死了我都不掉一滴眼淚,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俊美青年苦著臉道。


    “哈哈,鳳年,在我喪禮上,你還是要認真一些啊,流不流淚倒沒什麽,男兒有淚不輕彈。可若過於吊兒郎當,讓人看出端倪,慕容先生是會揍人的。”瘸腿老人哈哈一笑。


    “知道了知道了。”俊美青年無奈道。


    另一邊,配有北涼刀的蟒袍女子已來到校武台前,站在最中央,然後猛然握道,大喝一聲:“北涼,抽刀。”


    唰!!


    十來位將領抽刀。


    飛雪壓甲也紋絲不動的三十萬北涼軍抽刀。


    北涼鐵騎甲天下。


    北涼鼓響天下聞。


    北涼有新王徐渭熊。


    徐渭熊目光堅毅,將北涼刀指向北莽。


    三十萬北涼刀齊刷刷的指向北莽。


    在徐渭熊的心中還有一柄刀,正指向中原,指向太安城。


    ……


    至於第二件事,也和北涼有關。


    徐渭熊繼任不久,徐驍死了。


    那個統禦西北四州,十歲從軍殺人,從東北錦州殺匈奴,到南部滅大小六國,屠七十餘城,再到西南鎮壓蠻夷十六族的人屠徐驍死了,在祥符元年死了。


    這件事首先實在涼州城傳開,一傳十,十傳百,許多老人都壯起膽子來到山腳王府外頭,親眼見到了那副白底子的慘淡春聯。


    一個時辰後,滿城盡懸白燈籠,盡換白底聯,


    涼州刺史胡魁身穿喪服,趕到儀門外,轉頭看了一眼城中數萬涼州百姓,聲嘶力竭般喊了一聲:“一拜。”


    風雨如晦,街上白茫茫跪了一大片。


    “再拜!”


    “三拜。”


    過了數日,這消息逐漸傳開,離陽帝都自然也得了消息,太安城卻陷入了一片狂歡之中,不知多少人拍手叫好,成群結黨,為此浮一大白二大白三大白,就連朝會也陷入一種雲波詭譎的喜慶氛圍之中。


    那個春秋三大魔頭之一的徐驍終於死了。


    卻也有人不合時宜的歎息一聲,且不論徐驍生前功過,但這連破六國的人屠的確是一根定海神珍。


    沒有了這根定海神珍,又如何能夠定的住北莽那群蠻子。再加即將複國的西楚,中原大亂啊。


    朝堂上,為了這位曾經北涼王的諡號吵翻了天,不過群臣提出的都不是什麽好的諡號。


    尤其是那位出自北涼,又被徐渭熊教訓過的晉三郎,更是與兵部侍郎盧升象一起提出“厲”的諡號,想要徐驍其定義為離陽王朝的亂臣賊子。


    最後由嘴角微微翹起,又很快壓了下去的趙家天子蓋棺定論,龍袖一揮,提出了“功過相抵,諡號武厲”。


    很快,一封諡號“武厲”的聖旨放在金漆盒子中,送往北涼。


    印綬監的那位大太監捧著金漆盒子,睡覺都不敢離手。


    而越是接近北涼,大太監心跳的就越厲害,雖說隨行有一支百人精銳,但和三十萬鐵騎的北涼比,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這些天他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覺,心頭總想,哪位女藩王總是不敢派人行刺或者拒收聖旨。


    馬車忽然停下。


    馬車中的老宦官也感受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掀起簾子一看,心一下就沉了下去。


    幽州界碑附近,有不計其數的鐵騎,一直蔓延道視野中的盡頭。


    鐵騎緩緩讓開一條路,一蟒袍女子策馬而出,英姿颯爽,不是天下唯一的女藩王又是誰?


    老宦官嘴角抽抽,挺了挺胸口,暗處在皇宮大太監大傲氣來,高喝道:“咱家……”


    話還未說完,就聽蟒袍女子冷聲道:“舉起盒子。”


    “這……”大太監的胸口一下就焉了下去。


    “舉起盒子!”


    蟒袍女子聲音冰冷淡漠,仿佛不帶絲毫感情。


    但落在蟒袍太監耳中,卻是心驚動魄,如聽炸雷,更有一股寒意直竄上心頭。


    “舉起盒子。”


    蟒袍女子第三次喊出聲。


    老宦官心知事不過三,就憑他們這一對人馬,對方無論想要對他們做什麽,都輕而易舉,人還是要識相一些,於是便顫巍巍的將盒子高高舉起。


    蟒袍女子取來一隻大弓,張弓搭弦,宛如滿月。


    老太監心知不妙,羽箭卻已咻的射出。


    箭破長空,一品指玄高的全力一箭,自然非同凡響。


    “哢嚓”一聲,金漆盒子瞬間破碎,箭矢射中了盒子中的誥敕聖旨,又釘入泥土之中。


    老太監和一百精銳護衛呆若木雞。


    女藩王卻已策馬轉身離開。


    祥符元年,北涼非但拒接聖旨,那位女北涼王甚至將聖旨射入泥土之中。京城震動,不知多少人罵那女北涼王不知好歹。就連當今天子也是盛怒,據說最喜愛的瓷杯都摔壞了。


    至於中原發生的第三件不大不小的事,卻是一枚出自徽山大雪坪的“大雪令”,按下不表。


    而人屠徐驍一死,北莽也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北莽女帝接待了一位年齡同樣不小的老儒生。


    女帝麵容蒼老,眉眼依稀可見年輕時的確是個絕色女子,她冷冷的這個當年負氣離開老儒生。沉默了良久,終於開口說道:“太平令,按照你的要求,宮中都已辦妥了,可以開始了?”


    眼前這個老儒生,原來就是棋劍樂府中的太平令。


    棋劍樂府按詞牌名收弟子,其中三字詞牌中,以太命令和劍氣近名氣最大。


    太平令一向是棋劍樂府的大府主,和朝廷關係密切,常為帝師。


    而這位女帝在登基以後曾當麵斥責過太平令,自古以來,祭祀以天地君親師排位,寡人已無父母可拜,你若自視能與天地齊肩,再來做這個帝師。


    於是這位太平令沒能當上帝師,負氣離開,隱姓埋名二十年,如今在徐驍死後,終於入宮再見女帝。


    太平令也不客氣,走上第一疾台階,摘下書箱,抬起手一揮。


    將近兩百名捧緞如畫軸的宮女太監依次魚貫而入,在廣場左右兩側屈膝放緞畫,低頭倒退行走,各自拉起一幅長幅。


    不多時,百緞成巨畫。


    是北莽與離陽兩朝版圖,細致囊括道每一座軍鎮,每一條大川,每一座雄脈。


    女帝眯起眼睛,不由生出無窮豪氣來。


    兩朝江山,錦繡如畫,波瀾壯闊,盡在腳下。


    老儒生等女官太監都退下了,才一屁股坐下。


    “今日容老夫先說天時地利人和,明日說這些年在中原見到的風土人情,第三天說兩國邊境,不過隻能說個大概,第四天說具體事宜,也說如何得民心。第五天說如何滅北涼占西蜀吞南詔,第六天說矛頭直指太安城,吞並天下,一統北莽中原。第七天,再去說怎樣治理江山。”


    饒是這位女帝曆經滄桑跌宕,此時聽聞此等可氣吞天下如虎的豪邁言語也楞了下,過了片刻,才微笑作揖:“先生,請講。”


    於是,太平令連說七日。


    這二十年間,他大多半都在中原,轉換身份十數個,遊曆大江南北,看盡世間百態,飽覽春秋山河。


    有聖人言: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或許就連僅剩的春秋三大魔頭黃三甲都未必比他走的更多,看的更遠。


    而如今,太平令將這二十年的見識才學盡數向女帝訴說。


    白日說,晚上說,果真說了足足七日。


    七日之後,女帝握著太平令的手,平靜道:“原先生為帝師。”


    晉升為帝師的太平令也隻是微微一笑,與女帝對視一眼。


    片刻後,兩人同時將目光望向中原方向。


    徐驍已死,北涼可破,那中原的壯麗景秀山河,為何他們就坐不得了?


    戰事近也。


    ……


    徐驍死了。


    那個征戰六國的人屠徐曉死了。


    不管外界對那位曾經的北涼王如何評價,北涼四州卻都是滿城縞素,無人歡笑。


    尤其是在涼州城內,走遍一座城,也未必能夠瞧得見一張笑臉。


    北涼王府中,那股悲傷的氛圍更重,更是幾乎讓人窒息。


    但在王府的一座給下人住的偏院之中,卻有一個老人躺在搖椅上,拍著大腿,哼著小調,很是一番樂趣。


    這老人叫吳疆,在北涼王府已任事了十四五年,是個三等仆役,因他平時不論飲食喝酒都喜歡吃上一塊生薑,故而綽號“老薑塊”。


    今兒同屋的都去幹活做事了,他卻以偶感風寒的名義,歇息兩天。


    “徐驍這錦州蠻子終於走了,素兒在下麵也不至於孤單。嘿,徐瘸子就不是個東西,一生也就隻有兒子入老夫眼,死了也少個禍害。”


    老人那滄桑的麵容逐漸轉為悲切:“隻是苦了這幾個孩子,要撐起偌大的北涼。哼,那瘸子也不知在搞什麽鬼,不讓小年做北涼王的位置,偏偏讓他二姐去,難道都忘了徐渭熊其實是……”


    說到這裏,忽然又是一歎:“那又不是什麽好擔子,有什麽爭的。無論誰坐上去,都是要受累的。更何況小妮子和鳳年的感情親近,雖不是家裏人,卻也是家裏人。”


    忽然,老頭坐起身子,雙眸半開半合,竟然帶著一種剽悍的氣勢,偏偏風采極佳,仿佛出自豪閥門第,悠悠道:“朋友既然來了,又何不現身?”


    一聲長笑自院外響起,“砰”的一聲,一隻修長的手掌穿過牆壁,隨意一推,石牆頓時如豆腐般四散垮掉。


    但見一人身穿青衣,頭戴柳條編織而成的鬥笠,腰間配有一柄長刀,緩緩而入。


    那人頭上的鬥笠壓的很低,老頭瞧不見這人的容貌,卻感到了一股淩冽的殺氣衝擊而來,不由渾身一寒。


    “刀甲齊練華?”


    那人低低的說了一聲,聲音沙啞,似是詢問。


    “什麽刀甲齊練華?你胡說什麽?”老頭眉頭皺的更深了,活似兩個大疙瘩。


    唰!!


    那鬥笠人摘下鬥篷,露出一張頗為英俊的麵容來。


    隨手一扔,柳條編織的鬥笠旋飛而出,仿佛是普通人隨手扔出,沒有半點威力可言。


    但老人卻生出避無可避的感覺,全身上下都被鎖定。於是深吸一口氣,便是一拳轟出。隨著這一拳推進,空氣發出“嘩啦啦”的巨響聲,如驚濤拍岸,漫天遍地都被無窮無盡的海嘯淹沒。


    砰!!


    拳頭與鬥笠交擊子啊一起。


    老人向後踉蹌倒退兩步,眼中露出驚駭之色。


    他最擅長的雖非拳法,但修為到了他這個境界,一拳一腳自有真意,萬道歸宗視野。可這簡簡單單的鬥笠,卻讓他體內氣血翻湧,氣機炸開,種難以抵禦的感覺。


    而那鬥笠滴溜溜的一轉,又飛迴那人的手中。


    青衣人將手緩緩探向刀柄,當手按在刀柄上時,立時予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壓的老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拿出你的刀,否則就隻有死。”


    青衣鬥笠人語氣平淡。


    可那一股殺氣卻充斥整個小院,而且越發濃鬱,老人甚至都能通過鼻尖嗅到血腥味了。


    天下何時出了這樣一位用刀高手?


    老者心知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也顧不得太多,抬腳往地麵一跺。


    砰!土壤炸開,一柄古怪的雪白長刀跳了出來,落在老人手中。


    “看刀。”


    嗆啷聲起,青衣人腰間佩刀出鞘,刀光如九天遊龍,一刀斬出,霸道至極,仿佛是開天辟地一般,向老者劈了過去。


    老者眼神一凝,手中雪白長刀出鞘。在長刀出鞘的一刹那,整個院落的氣流席卷一空,更有森森寒意從刀光中散發而出。本是春迴大地,但驟然將卻又迴到了深冬之際,冰寒沁人。


    當!


    雙刀交擊,勁氣轟然炸開,冰寒的氣道化作狂飆,在院內四下激蕩,整個院子都仿佛凍上了一層冰屑。


    大戰爆發。


    兩人的刀法都屬於霸道酷烈,在第三迴合時,整個小院轟然炸開,在淒冷的罡風中化作齏粉。


    第十一迴合時,兩人打入一旁的房屋之中,千萬道刀氣的席卷下,房屋轟然破碎,隻留下滿地廢墟。


    第二十迴合時,兩人的雙刀再次交擊在一起,又是一聲震動寰宇的迴響聲。


    而也就這時,青衣人手臂一振,隔開老者的雪白長刀,收刀迴鞘,淡然道:“天下間能夠用刀接下我二十招的,除了刀法第一名家顧劍棠,就隻有春秋十三甲中的刀甲齊練華了。”


    “不錯,正是老夫,你究竟是何人?”刀甲齊練華氣機流轉,手掌緊緊握刀,隨時可再次爆發驚天一刀。


    “好得很,既然你肯承認,那就接令牌吧。”


    青衣鬥笠人微微一笑,從懷中摸出一物,手掌一翻,嗖的一道風聲投向齊練華。


    齊練華不閃不避,五指一抓,已將投來之物捏在掌心,隻覺入手冰涼沉重,低頭看去,掌中卻是一塊牌子。


    正麵寫著三個字:大雪令。


    不必看背麵,齊練華就知是寫的什麽,也明白了來者身份,赫然抬頭,道:“你是‘徽山令使’,可令使不是隻有女人麽?”


    青衣鬥笠人微微一笑道:“實際上,除了令使,還有一人也負責送令牌,不過這人要送的卻非普通人,而是如刀甲齊練華、儒聖曹長卿、桃花劍神鄧太阿這樣的大高手,大風流人物。”


    齊練華微微沉吟,陡然一驚:“你……你是這次徽山主人慕容桐皇?”


    “猜對了。”


    青衣鬥笠人又是一笑,分明沒有做什麽,但整個人的形象卻忽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頃刻間,就由普通俊美的青衣人,變成了風華絕代,超凡脫俗,俊美如妖的慕容雙魁。


    “還有,你的女婿想要見你一麵。”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陸小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柳風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柳風折並收藏諸天從陸小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