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合作協議
神廚農女:王爺纏上來 作者:張家暖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48章 合作協議
“腐婢樹葉,我準備給你們做一道觀音豆腐,葷素搭配,讓你們嚐嚐鮮。”
楊若初迴來後,還沒有做過觀音豆腐。
現在有花生油。
做觀音豆腐,很是方便,味道應該也會很好。
“用樹葉做豆腐?”蘇錦年聞言,一臉驚奇,“這怎麽可能?我們吃的豆腐,不都是用黃豆做的嗎?”
“可以的。”
楊若初把樹葉摘下來,洗幹淨,揉成汁,再濾汁去渣。她取了碗,從灶膛裏取了些草木灰,加水調成草木灰水。
用紗布濾出水,滴入樹葉汁中。
蘇錦年全程觀看,暗暗稱奇。
在楊若初這裏,草木灰的作用大,用途廣,這可是他前所未聞過的。
楊若初用木蓋蓋在木盆上。
“還有靜放兩刻鍾,然後它就會凝固,切了塊,加入調味汁,就可以食用了。”
楊若初洗了手,取了調味品,燒了油,做了一碗香辣醬。
接著做了釀小腸,及第湯,夫妻肺片。
每一樣,她都沒有掖著藏著,大大方方的在蘇錦年麵前做。
蘇錦年不時的觀察她做菜。
“穆嫂子,你就不怕我學了去嗎?”
“沒事!你學了,也無所謂。朋友之間,斤斤計較,這還算是什麽朋友?”
楊若初搖搖頭。
“我想跟你改一下合作方式,現在我家的事越來越多,我沒空總往鎮上的酒樓跑。
我考慮了許久,我用菜譜與你合作。
你覺得如何?”
她現在失去了味覺,做飯時,總有心理壓力。
再者,山上的事,的確也多了起來。
“……”蘇錦年怔愣住了,許久才一臉驚喜的道:“求之不得!隻是,穆嫂子怎麽突然願意賣菜譜了?”
“我提供菜譜,你給我分成如何?”
“行!”
“那細節上的東西,我們明天聊,晚上我和如風商量一下。你也考慮一下。”
蘇錦年點頭,“好!”
等穆如風從村裏迴來時,已經是滿院菜香味。
這一晚,滿桌菜肴。
十分豐富。
秦嘯林和蘇錦年動了筷就停不下來。
幾人邊吃邊喝邊聊。
隻有多多一個埋頭吃,吃完就迴屋,沒有讓大人操心,也沒有影響大人談事情。
晚上,楊若初和穆如風提了合作的事。
穆如風滿口讚同。
第二天,他們就與蘇錦年簽了合作協議。
秦嘯林做了見證人,還給他們的油和菜譜做了登記,蓋了官印。
這樣子,相當於是專利登記。
楊若初提出這個時,秦嘯林和蘇錦年都像是看外星人一樣看著她。
不管是秦家堡,還是蘇家,他們都是商業巨子。
可他們從未做過什麽登記,而被人效仿的事情,也一直都層出不窮。
大家都一樣,就算無奈,也沒多想。
又住了兩天。
秦嘯林和蘇錦年才離開。
他們與秦嘯林簽了一個合作協議,山裏收的幹貨,或是旁的都供給他們秦家幹貨行。
他們的幹貨銷往臨近的幾個國家,銷量大而廣。
有了這幾個合作,穆如風和楊若初就把精力放在山裏了。他們能做的,可以製出的東西不少。
清明雨前,他們請了楊大全一家,還有楊老大一家,一起去挖了竹筍。
筍幹,酸筍。
泥土裏,無人問津的東西。
被楊若初巧手一製,它們都成了受歡迎的東西。幹筍供給秦家幹貨行,酸筍裝小壇密封,也供了不少給幹貨行。
不過,更多的供給了蘇家酒樓。 配上楊若初的菜譜,新式菜一經問世,銷不供求。
因為是菜譜合作,楊若初的菜,不僅僅隻在鎮上酒樓了,迅速的傳了各處蘇家酒樓。
刷新了世人的味蕾和對美食的新認知。
轉眼到了端午節,山上的楊梅散發著濃鬱的果香,香香甜甜的,聞著就讓人口水直流。
楊若初帶著人上山去摘楊梅。
“若初,這楊梅你摘這麽多準備做什麽?″
“泡製酸梅酒。”
“這楊梅還能泡酒?”魏氐驚訝的問道。
楊若初點點頭,“可以的。”
魏氏一臉驚歎的看著她,“你可真是有本事,這些我們平時偶爾嚐嚐的野果子,你居然還能拿來泡酒。”
“嬸子,等我泡好酒之後,送你一壇。”
“好啊。”
楊梅摘迴家,挑揀幹淨之後,晾在簸箕上麵,夜風一吹,明天再晾個半天,把表麵上的水分晾幹,便可以泡入酒中。
他們去摘楊梅。
楊若初就讓穆如風和楊大吉去鎮上買酒迴來。
山上的楊梅很多。
而且,楊梅這個季節正是成熟的時候,過段時間便會熟透了,從樹上掉下來。
“嬸子,這山上的楊梅太多了,一時半會也摘不了。
再過些日子,熟透也都掉光了。你問問村裏麵有沒有人願意上山摘楊梅?一斤兩文錢,我收這些楊梅。”
魏氏一聽,立刻點頭,“行行行!這以前楊梅在山上,就是掉在地上都沒人管。因為太酸了,各家各戶又沒什麽油水,吃了肚子不舒服。
如果摘到你這裏,還能換些錢的話,他們肯定是願意的。
這事就交給我,我今天迴去就跟他們說一聲。”
“那就麻煩嬸子了。”
“不麻煩,不麻煩!”
當天,迴到家裏之後,魏氏就張羅著去找村裏那些合得來的婦人。
一些比較刁鑽的,不好相處的,魏氏也懶得叫,省得給楊若初添麻煩。
楊若初帶著柳氏和楊鳳兒,還有魏氏,一家人就在家裏泡製楊梅酒。
村民早上上山,傍晚把楊梅送到她那裏,過了秤之後,直接領了錢迴去。
這樣忙了半個月。
這附近的楊梅都被摘光了。
楊若初也泡製了一千多斤的楊梅酒。
足足放了兩個雜物間。
還有兩筐楊梅,她沒有泡酒,做成了楊梅幹。
送了一些給魏氏。
又要楊鳳兒帶了一些迴去。
剩下的一些就放在家裏當是多多的零嘴。
楊梅幹拌了糖,晾幹之後並沒有那麽的酸。
“大姐,你這辦法可真多,這一茬的楊梅,泡了不少酒,還做了這麽多的楊梅幹。
還有些日子才要弄家裏的農作物,我想問問大姐有沒有一些掙錢的辦法?”
“辦法肯定有。”
“腐婢樹葉,我準備給你們做一道觀音豆腐,葷素搭配,讓你們嚐嚐鮮。”
楊若初迴來後,還沒有做過觀音豆腐。
現在有花生油。
做觀音豆腐,很是方便,味道應該也會很好。
“用樹葉做豆腐?”蘇錦年聞言,一臉驚奇,“這怎麽可能?我們吃的豆腐,不都是用黃豆做的嗎?”
“可以的。”
楊若初把樹葉摘下來,洗幹淨,揉成汁,再濾汁去渣。她取了碗,從灶膛裏取了些草木灰,加水調成草木灰水。
用紗布濾出水,滴入樹葉汁中。
蘇錦年全程觀看,暗暗稱奇。
在楊若初這裏,草木灰的作用大,用途廣,這可是他前所未聞過的。
楊若初用木蓋蓋在木盆上。
“還有靜放兩刻鍾,然後它就會凝固,切了塊,加入調味汁,就可以食用了。”
楊若初洗了手,取了調味品,燒了油,做了一碗香辣醬。
接著做了釀小腸,及第湯,夫妻肺片。
每一樣,她都沒有掖著藏著,大大方方的在蘇錦年麵前做。
蘇錦年不時的觀察她做菜。
“穆嫂子,你就不怕我學了去嗎?”
“沒事!你學了,也無所謂。朋友之間,斤斤計較,這還算是什麽朋友?”
楊若初搖搖頭。
“我想跟你改一下合作方式,現在我家的事越來越多,我沒空總往鎮上的酒樓跑。
我考慮了許久,我用菜譜與你合作。
你覺得如何?”
她現在失去了味覺,做飯時,總有心理壓力。
再者,山上的事,的確也多了起來。
“……”蘇錦年怔愣住了,許久才一臉驚喜的道:“求之不得!隻是,穆嫂子怎麽突然願意賣菜譜了?”
“我提供菜譜,你給我分成如何?”
“行!”
“那細節上的東西,我們明天聊,晚上我和如風商量一下。你也考慮一下。”
蘇錦年點頭,“好!”
等穆如風從村裏迴來時,已經是滿院菜香味。
這一晚,滿桌菜肴。
十分豐富。
秦嘯林和蘇錦年動了筷就停不下來。
幾人邊吃邊喝邊聊。
隻有多多一個埋頭吃,吃完就迴屋,沒有讓大人操心,也沒有影響大人談事情。
晚上,楊若初和穆如風提了合作的事。
穆如風滿口讚同。
第二天,他們就與蘇錦年簽了合作協議。
秦嘯林做了見證人,還給他們的油和菜譜做了登記,蓋了官印。
這樣子,相當於是專利登記。
楊若初提出這個時,秦嘯林和蘇錦年都像是看外星人一樣看著她。
不管是秦家堡,還是蘇家,他們都是商業巨子。
可他們從未做過什麽登記,而被人效仿的事情,也一直都層出不窮。
大家都一樣,就算無奈,也沒多想。
又住了兩天。
秦嘯林和蘇錦年才離開。
他們與秦嘯林簽了一個合作協議,山裏收的幹貨,或是旁的都供給他們秦家幹貨行。
他們的幹貨銷往臨近的幾個國家,銷量大而廣。
有了這幾個合作,穆如風和楊若初就把精力放在山裏了。他們能做的,可以製出的東西不少。
清明雨前,他們請了楊大全一家,還有楊老大一家,一起去挖了竹筍。
筍幹,酸筍。
泥土裏,無人問津的東西。
被楊若初巧手一製,它們都成了受歡迎的東西。幹筍供給秦家幹貨行,酸筍裝小壇密封,也供了不少給幹貨行。
不過,更多的供給了蘇家酒樓。 配上楊若初的菜譜,新式菜一經問世,銷不供求。
因為是菜譜合作,楊若初的菜,不僅僅隻在鎮上酒樓了,迅速的傳了各處蘇家酒樓。
刷新了世人的味蕾和對美食的新認知。
轉眼到了端午節,山上的楊梅散發著濃鬱的果香,香香甜甜的,聞著就讓人口水直流。
楊若初帶著人上山去摘楊梅。
“若初,這楊梅你摘這麽多準備做什麽?″
“泡製酸梅酒。”
“這楊梅還能泡酒?”魏氐驚訝的問道。
楊若初點點頭,“可以的。”
魏氏一臉驚歎的看著她,“你可真是有本事,這些我們平時偶爾嚐嚐的野果子,你居然還能拿來泡酒。”
“嬸子,等我泡好酒之後,送你一壇。”
“好啊。”
楊梅摘迴家,挑揀幹淨之後,晾在簸箕上麵,夜風一吹,明天再晾個半天,把表麵上的水分晾幹,便可以泡入酒中。
他們去摘楊梅。
楊若初就讓穆如風和楊大吉去鎮上買酒迴來。
山上的楊梅很多。
而且,楊梅這個季節正是成熟的時候,過段時間便會熟透了,從樹上掉下來。
“嬸子,這山上的楊梅太多了,一時半會也摘不了。
再過些日子,熟透也都掉光了。你問問村裏麵有沒有人願意上山摘楊梅?一斤兩文錢,我收這些楊梅。”
魏氏一聽,立刻點頭,“行行行!這以前楊梅在山上,就是掉在地上都沒人管。因為太酸了,各家各戶又沒什麽油水,吃了肚子不舒服。
如果摘到你這裏,還能換些錢的話,他們肯定是願意的。
這事就交給我,我今天迴去就跟他們說一聲。”
“那就麻煩嬸子了。”
“不麻煩,不麻煩!”
當天,迴到家裏之後,魏氏就張羅著去找村裏那些合得來的婦人。
一些比較刁鑽的,不好相處的,魏氏也懶得叫,省得給楊若初添麻煩。
楊若初帶著柳氏和楊鳳兒,還有魏氏,一家人就在家裏泡製楊梅酒。
村民早上上山,傍晚把楊梅送到她那裏,過了秤之後,直接領了錢迴去。
這樣忙了半個月。
這附近的楊梅都被摘光了。
楊若初也泡製了一千多斤的楊梅酒。
足足放了兩個雜物間。
還有兩筐楊梅,她沒有泡酒,做成了楊梅幹。
送了一些給魏氏。
又要楊鳳兒帶了一些迴去。
剩下的一些就放在家裏當是多多的零嘴。
楊梅幹拌了糖,晾幹之後並沒有那麽的酸。
“大姐,你這辦法可真多,這一茬的楊梅,泡了不少酒,還做了這麽多的楊梅幹。
還有些日子才要弄家裏的農作物,我想問問大姐有沒有一些掙錢的辦法?”
“辦法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