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市委秘書長的怒火
張子健在見到李明堂之前,心中確實有些忐忑,郭海清都這個德行,對方對自己的態度未必能好到哪裏。
可是沒有想到李明堂倒是對他的態度很親善,盡管話語不多,但寥寥數語讓張子健的心熱乎乎的。
李明堂是從基層的一名職員幹起,曆經副科長、科長、紀檢組長、副局長,局長直到現在的副秘書長,在橫江市所有處級事業單位都工作過——真正是工作經曆長、職務多、經驗豐富。
盡管已是副秘書長,哪怕是對待基層單位的普通職工,還都和以前一樣,處處禮待,平和可親。
李明堂詢問張子健頭天來,是否適應機關的工作,還有哪些困難需要自己協助解決。
他已經知道張子健在本地沒有住房,就拿出一串鑰匙,說他宿舍還可以加張床,已經為張子健新配了一把鑰匙,中午可以在他那裏休息。
張子健連連推辭,但從心裏感覺到很暖,對下屬真心關愛的領導,怎麽不令人信服和感謝,如果隻是做樣子的話,李明堂完全沒必要先將鑰匙配好再拿出來。
李明堂跟著張子健向著邵逸帆辦公室走去,忽然張子健想到一個事情,剛才出來的時候,他感覺有些別扭,如果郭海清的辦公室才想起來。
李副秘書長的辦公桌是坐東朝西的,椅子的位置剛剛好和郭海清辦公室南麵的書櫃在一條直線上。
張子健暗暗想,郭海清是不是故意這樣擺放,把書櫃壓在李明堂的頭上,就是讓他坐在自己的(輸)書櫃下?
當然這也隻是他胡亂猜測,來到辦公室門前,張子健示意李明堂請進,李明堂笑了笑沒有進,張子健立刻反應過來,敲了敲門,等了幾秒鍾這才推門而入。
“邵書記李副秘書長來了!”張子健說道。
“好,讓他進來,你順便做個記錄!”邵逸帆說道。
張子健從辦公室裏拿出記錄本,看到邵逸帆坐到沙發上,李明堂也坐在旁邊的沙發,張子健坐到了對麵。
看來邵書記跟李副秘書長的關係不錯,張子健心中暗道。
在領導辦公桌對麵有一把椅子,一般下屬匯報工作都會坐在椅子上匯報,而且這個椅子略低於領導的辦公椅,這樣領導會有種居高臨下的俯視,而匯報者也自覺不自覺仰視著領導,這樣在心理暗示方麵產生一種威壓,體現出領導者的威嚴。
這就跟當初老百姓見官都要下跪是一個道理,既然你的膝蓋都軟了,你還會有反抗精神嗎?
乾隆末年英國大使馬嘎爾尼來華夏,乾隆要求英國人行三拜九叩大禮,馬嘎爾尼沒有下跪,迴去之後在隨行人員在泰晤士報裏撰寫道,華夏人留著大辮子,麵部表情極為生硬,而且是膝蓋極容易彎曲的動物。
咱們先拋開這個不說,蘋果最近連續看了好幾則報道,說某省,某市,某縣老百姓為了情願,跪在地上請求公道。
看了這則消息,蘋果還真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是應該笑他們的愚昧,還是哭深入過人骨子裏的奴性?說不清,真的說不清。
難道國人天生奴才性喜下跪嗎?考證五千年曆史,完全不是這樣的。
夏商周三代乃至暴秦,國人除了祭拜先祖可能下跪,君臣、官民之間並沒有下跪的定製,史書也未見明確記載。
臣子拜見君主,並非必行下跪之禮。相反史載春秋時期,君臣對坐言歡(上古沒有椅子,均席地而坐,屁股壓在腳後跟上叫“坐”,小腿和大腿成直角叫“長跪”),臣子教訓君主的例子卻是比比皆是。
即使後來異化成皇室專用語的“萬歲、萬壽無疆”之類,其實是上古奴隸們在辛勤勞作一年後,聚在一起喝著自製水酒,於觥籌交錯、眼花耳熱之餘互相祝福的用語罷了。
真正在中國人靈魂裏烙下下跪恥辱印記的皇帝是“劉項原來不讀書”的大流氓劉邦,其罪惡幫兇是孔儒傳人叔孫通,就是他把臣跪君、民跪官製度化,使中國人兩千多年來始終跪著做人,蒙受了無盡的恥辱!
而下跪文化的思想淵源,正是孔子那一套“三綱五常”的嚴酷的封建等級製學說,因此儒家文化的糟粕同樣危害深遠。
然而曆史開了個驚人的玩笑,現代中國史上企圖用暴力摧毀中國文化糟粕的先烈們,並沒有完成以先進文明取代落後文明的任務,雖然自豪地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可是骨子裏的等級觀念和形式上的官本位製度依然故我,所以中國人的歡唿聲尚在餘音繞梁,卻又突然跪下直至如今,深刻的民族靈魂悲劇仍在不斷地延續……。
好了突發感慨,閑扯了這麽多,邵逸帆坐到沙發與李明堂交談,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一種當做平級交談的態度。
張子健坐在那裏打開記錄本,邊聽邊記錄,可能是邵逸帆覺得張子健第一次幹這個工作,有時候故意停頓一下,或者語速放慢,這些張子健都能體會到的。
就這樣兩個人談了將近半個多小時,張子健的手也變得酸麻,邵逸帆笑著說道,“行,就按咱們說的工作思路,名堂你出個文件草樣!”
“嗬嗬,行邵書記!”李明堂笑著點點頭。
事後張子健整理著會議記錄,忽然愣住,當時記錄還沒有什麽,可是當他重新迴過頭整理的時候,忽然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他從這記錄中生夠清晰的把握住領導的工作思路,同時能從他的角度去理解問題,這些都是張子健以前都無法體會到的。
將整理完的記錄筆記放在一邊,張子健心中感慨道,難怪人們都說秘書是當官的終南捷徑,並不是說領導會提拔你,而是秘書接觸的層麵實在太高了,起點自然也就不一樣。
換句話說,《天龍八部》裏的少林掃地僧或稱無名老僧,隱居於少林藏經閣,日常功課是掃地。在少室山上的武林大會上,輕鬆收服蕭遠山、慕容博,並且能識破個人練功的破綻,這如神一樣的人物,這是為什麽,還是環境,他待的環境是《藏經閣》,少林絕學盡在其中。
他每天早上睜眼看到的就是這些武學秘籍,晚上閉眼前看到的還是這些武學秘籍,可以說除了吃飯睡覺,他接觸的還是武學秘籍,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下,能不成為絕世高手嗎?
同樣作為領導秘書,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領導,領導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已經在日常工作中不知不覺習染了你,所以你的工作思路還有做事方法,已經脫離一般幹部的思維方式,而是下意識從領導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所以有人說秘書是領導政治生命的延續,蘋果覺得這句話很精辟,每一個當政之人都希望自己政治思路能夠繼續下去,但人的生命不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他們總是下意識將身邊的秘書,作為自己政治接班人來培養,已達到政治思路的延續。
這也是為什麽,秘書能夠比一般幹部獲得升遷機會多的原因。
張子健拿著整理好的會議紀要,正準備出門給李明堂送過去,門推開郭海清走進來,深色茶色鏡片後的眼睛審視了張子健幾眼說道,“你到人事科找秦科長辦理一下手續,還有另一些必備用品!”
張子健聽到這句話,將會議紀要本放到了桌子上,正準備離開,忽然想到什麽,扭過身將會議紀要本放到抽屜裏,然後鎖好衝著郭海清笑了笑,向著外麵走去。
郭海清看見張子健這個動作差點沒把鼻子氣歪了,“站住!”
張子健停住腳步扭過頭看著郭海清,“郭秘書長有事?”
“你這是什麽態度?”郭海清臉色鐵青的問道。
張子健有些詫異了,扭過頭很誠懇地說道,“郭秘書長對不起,我剛踏上這個崗位,有什麽不足您盡管指出來,如果我態度哪裏不對,您也指出來。子健雖然年輕,但也知道知錯就改的道理。”
郭海清聽到這句話,被噎的夠嗆,茶色鏡片後的眼睛,似乎要從眼眶裏射出來,“你,你,你……”
張子健這話軟中帶硬,明著道歉實際是說郭海清雞蛋裏挑骨頭,無理取鬧!
“你,你這是認錯態度嗎?”郭海清真是被氣得夠嗆,說實話他進來的目的並不是很純,主要是想支走張子健,然後看看邵逸帆跟李明堂的談話記錄,可沒想到張子健留了個心眼,直接將會議記錄本鎖起來。
郭海清瞬間有種被看光的羞辱,於是心頭火氣罵張子健。沒想到張子健直接給他一個軟釘子,堂堂的一個市委常委秘書長,竟然被個小秘書頂撞,於是更加的憤怒。
辦公室外還有幾個等候匯報工作的頭頭腦腦,見到這種情況,立刻向後退了幾步,盡管有可能殃及池魚,但這樣的事情不是天天有,抱著一定的風險性,站在那裏看著熱鬧……。<
張子健在見到李明堂之前,心中確實有些忐忑,郭海清都這個德行,對方對自己的態度未必能好到哪裏。
可是沒有想到李明堂倒是對他的態度很親善,盡管話語不多,但寥寥數語讓張子健的心熱乎乎的。
李明堂是從基層的一名職員幹起,曆經副科長、科長、紀檢組長、副局長,局長直到現在的副秘書長,在橫江市所有處級事業單位都工作過——真正是工作經曆長、職務多、經驗豐富。
盡管已是副秘書長,哪怕是對待基層單位的普通職工,還都和以前一樣,處處禮待,平和可親。
李明堂詢問張子健頭天來,是否適應機關的工作,還有哪些困難需要自己協助解決。
他已經知道張子健在本地沒有住房,就拿出一串鑰匙,說他宿舍還可以加張床,已經為張子健新配了一把鑰匙,中午可以在他那裏休息。
張子健連連推辭,但從心裏感覺到很暖,對下屬真心關愛的領導,怎麽不令人信服和感謝,如果隻是做樣子的話,李明堂完全沒必要先將鑰匙配好再拿出來。
李明堂跟著張子健向著邵逸帆辦公室走去,忽然張子健想到一個事情,剛才出來的時候,他感覺有些別扭,如果郭海清的辦公室才想起來。
李副秘書長的辦公桌是坐東朝西的,椅子的位置剛剛好和郭海清辦公室南麵的書櫃在一條直線上。
張子健暗暗想,郭海清是不是故意這樣擺放,把書櫃壓在李明堂的頭上,就是讓他坐在自己的(輸)書櫃下?
當然這也隻是他胡亂猜測,來到辦公室門前,張子健示意李明堂請進,李明堂笑了笑沒有進,張子健立刻反應過來,敲了敲門,等了幾秒鍾這才推門而入。
“邵書記李副秘書長來了!”張子健說道。
“好,讓他進來,你順便做個記錄!”邵逸帆說道。
張子健從辦公室裏拿出記錄本,看到邵逸帆坐到沙發上,李明堂也坐在旁邊的沙發,張子健坐到了對麵。
看來邵書記跟李副秘書長的關係不錯,張子健心中暗道。
在領導辦公桌對麵有一把椅子,一般下屬匯報工作都會坐在椅子上匯報,而且這個椅子略低於領導的辦公椅,這樣領導會有種居高臨下的俯視,而匯報者也自覺不自覺仰視著領導,這樣在心理暗示方麵產生一種威壓,體現出領導者的威嚴。
這就跟當初老百姓見官都要下跪是一個道理,既然你的膝蓋都軟了,你還會有反抗精神嗎?
乾隆末年英國大使馬嘎爾尼來華夏,乾隆要求英國人行三拜九叩大禮,馬嘎爾尼沒有下跪,迴去之後在隨行人員在泰晤士報裏撰寫道,華夏人留著大辮子,麵部表情極為生硬,而且是膝蓋極容易彎曲的動物。
咱們先拋開這個不說,蘋果最近連續看了好幾則報道,說某省,某市,某縣老百姓為了情願,跪在地上請求公道。
看了這則消息,蘋果還真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是應該笑他們的愚昧,還是哭深入過人骨子裏的奴性?說不清,真的說不清。
難道國人天生奴才性喜下跪嗎?考證五千年曆史,完全不是這樣的。
夏商周三代乃至暴秦,國人除了祭拜先祖可能下跪,君臣、官民之間並沒有下跪的定製,史書也未見明確記載。
臣子拜見君主,並非必行下跪之禮。相反史載春秋時期,君臣對坐言歡(上古沒有椅子,均席地而坐,屁股壓在腳後跟上叫“坐”,小腿和大腿成直角叫“長跪”),臣子教訓君主的例子卻是比比皆是。
即使後來異化成皇室專用語的“萬歲、萬壽無疆”之類,其實是上古奴隸們在辛勤勞作一年後,聚在一起喝著自製水酒,於觥籌交錯、眼花耳熱之餘互相祝福的用語罷了。
真正在中國人靈魂裏烙下下跪恥辱印記的皇帝是“劉項原來不讀書”的大流氓劉邦,其罪惡幫兇是孔儒傳人叔孫通,就是他把臣跪君、民跪官製度化,使中國人兩千多年來始終跪著做人,蒙受了無盡的恥辱!
而下跪文化的思想淵源,正是孔子那一套“三綱五常”的嚴酷的封建等級製學說,因此儒家文化的糟粕同樣危害深遠。
然而曆史開了個驚人的玩笑,現代中國史上企圖用暴力摧毀中國文化糟粕的先烈們,並沒有完成以先進文明取代落後文明的任務,雖然自豪地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可是骨子裏的等級觀念和形式上的官本位製度依然故我,所以中國人的歡唿聲尚在餘音繞梁,卻又突然跪下直至如今,深刻的民族靈魂悲劇仍在不斷地延續……。
好了突發感慨,閑扯了這麽多,邵逸帆坐到沙發與李明堂交談,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一種當做平級交談的態度。
張子健坐在那裏打開記錄本,邊聽邊記錄,可能是邵逸帆覺得張子健第一次幹這個工作,有時候故意停頓一下,或者語速放慢,這些張子健都能體會到的。
就這樣兩個人談了將近半個多小時,張子健的手也變得酸麻,邵逸帆笑著說道,“行,就按咱們說的工作思路,名堂你出個文件草樣!”
“嗬嗬,行邵書記!”李明堂笑著點點頭。
事後張子健整理著會議記錄,忽然愣住,當時記錄還沒有什麽,可是當他重新迴過頭整理的時候,忽然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他從這記錄中生夠清晰的把握住領導的工作思路,同時能從他的角度去理解問題,這些都是張子健以前都無法體會到的。
將整理完的記錄筆記放在一邊,張子健心中感慨道,難怪人們都說秘書是當官的終南捷徑,並不是說領導會提拔你,而是秘書接觸的層麵實在太高了,起點自然也就不一樣。
換句話說,《天龍八部》裏的少林掃地僧或稱無名老僧,隱居於少林藏經閣,日常功課是掃地。在少室山上的武林大會上,輕鬆收服蕭遠山、慕容博,並且能識破個人練功的破綻,這如神一樣的人物,這是為什麽,還是環境,他待的環境是《藏經閣》,少林絕學盡在其中。
他每天早上睜眼看到的就是這些武學秘籍,晚上閉眼前看到的還是這些武學秘籍,可以說除了吃飯睡覺,他接觸的還是武學秘籍,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下,能不成為絕世高手嗎?
同樣作為領導秘書,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領導,領導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已經在日常工作中不知不覺習染了你,所以你的工作思路還有做事方法,已經脫離一般幹部的思維方式,而是下意識從領導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所以有人說秘書是領導政治生命的延續,蘋果覺得這句話很精辟,每一個當政之人都希望自己政治思路能夠繼續下去,但人的生命不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他們總是下意識將身邊的秘書,作為自己政治接班人來培養,已達到政治思路的延續。
這也是為什麽,秘書能夠比一般幹部獲得升遷機會多的原因。
張子健拿著整理好的會議紀要,正準備出門給李明堂送過去,門推開郭海清走進來,深色茶色鏡片後的眼睛審視了張子健幾眼說道,“你到人事科找秦科長辦理一下手續,還有另一些必備用品!”
張子健聽到這句話,將會議紀要本放到了桌子上,正準備離開,忽然想到什麽,扭過身將會議紀要本放到抽屜裏,然後鎖好衝著郭海清笑了笑,向著外麵走去。
郭海清看見張子健這個動作差點沒把鼻子氣歪了,“站住!”
張子健停住腳步扭過頭看著郭海清,“郭秘書長有事?”
“你這是什麽態度?”郭海清臉色鐵青的問道。
張子健有些詫異了,扭過頭很誠懇地說道,“郭秘書長對不起,我剛踏上這個崗位,有什麽不足您盡管指出來,如果我態度哪裏不對,您也指出來。子健雖然年輕,但也知道知錯就改的道理。”
郭海清聽到這句話,被噎的夠嗆,茶色鏡片後的眼睛,似乎要從眼眶裏射出來,“你,你,你……”
張子健這話軟中帶硬,明著道歉實際是說郭海清雞蛋裏挑骨頭,無理取鬧!
“你,你這是認錯態度嗎?”郭海清真是被氣得夠嗆,說實話他進來的目的並不是很純,主要是想支走張子健,然後看看邵逸帆跟李明堂的談話記錄,可沒想到張子健留了個心眼,直接將會議記錄本鎖起來。
郭海清瞬間有種被看光的羞辱,於是心頭火氣罵張子健。沒想到張子健直接給他一個軟釘子,堂堂的一個市委常委秘書長,竟然被個小秘書頂撞,於是更加的憤怒。
辦公室外還有幾個等候匯報工作的頭頭腦腦,見到這種情況,立刻向後退了幾步,盡管有可能殃及池魚,但這樣的事情不是天天有,抱著一定的風險性,站在那裏看著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