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奸夫是誰?
冷王爆寵:傾城凰妃小萌寶 作者:八角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38章 奸夫是誰?
程一荷在控訴卓青鸞的時候,宛然忘記了是自己先出手冤枉別人的。
卓青鸞現在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保護自己的基礎上,以牙還牙,給以同樣程度的迴擊罷了。
見程一荷的狀態越發的糟糕,不知道待會兒瘋勁兒上來要說出什麽,皇後趕緊跟身邊的嬤嬤使了個眼色。
“五小姐身子不適,還是讓老奴攙著您到偏廳去歇一歇吧。”
“我不走!走不就是心虛了嗎?我就要待在這裏。”
程一荷執拗的甩開了嬤嬤的手,死賴在原地不肯挪動。
“皇後娘娘剛才問你的話,你倒是迴答啊,不敢答了吧?所有的證據明明都是指向你的,你偏偏還不承認,死不悔改,硬是要汙蔑我,我看你還如何狡辯!”
“正因為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我,所以此事才最可疑。”
“你這話什麽意思?”
“意思很明白,人不是我殺的,而是有人故意殺掉,並且栽贓嫁禍給我的。”隻有這個解釋,才能說明證據的指向性問題。
“你有證據嗎?”程一荷咬牙切齒的追問。
“我記得蕊妃身邊還有一個丫頭,今天從始至終沒見著她,安華殿嬤嬤們也到處找了,沒看到那丫頭的屍身,想必是藏到哪裏了。”
程一荷的心下一沉,暗道不好。若非卓青鸞提醒,所有人幾乎將那個叫杏兒的丫頭給忘記了。
……對啊,蕊陽的身邊,還有一個丫頭呢,這可怎麽辦才好,若那丫頭當真活著,那事情可就糟糕了。
“來人啊,去找。”皇帝一聲令下。
很快外頭的禁衛軍們便動作起來,效率很快,不出半刻鍾,便像是拎小雞兒似的將頭發散亂,目光飄忽不定的杏兒帶了上來。
跪在大殿上的一刻,杏兒團縮成團,渾身都在發抖。
“你是蕊陽的丫頭,杏兒?”皇帝問。
杏兒後知後覺的看著皇帝和皇後,忙不迭的叩頭問安,“奴婢杏兒,求陛下和皇後娘娘給蕊妃娘娘做主啊。蕊妃娘娘死的慘,蕊妃娘娘死的冤枉。”
“你可看到兇手的模樣了?”皇帝問道。
杏兒的目光飄忽的遊離在周遭人的臉上,最終定在了程一荷處,“奴婢若是說了,陛下和皇後娘娘不會殺,殺了奴婢吧?”她的牙齒都在發抖。
皇帝冷冷道,“你是證人,又不是案犯,朕為何要殺你?”
“若奴婢說了實話,會對這殿中的人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呢?”
“你倒是說還是不說?”皇後冷冷的斥了一句,顯然已經沒有耐心了。
杏兒深吸一口氣,渾身的懼怕和顫抖仍然沒有停止,但目光已經怨念深重的投向了程一荷的方向,“是她,是她指使身邊的丫頭去殺害我們公主的。奴婢親眼所見,千真萬確!”
“你胡說!”程一荷雙目衝血,下意識的倒退了一步。
“這個說法很好證明,五小姐隻需將你的丫頭領到這裏質問一下即可,按理說今天的宴會尋常丫頭是沒機會入宮的。除非有皇後娘娘或是陛下的允準。”一如卓青鸞帶著蘭冰一般。
可是程一荷並沒有得到上頭人的首肯,她的丫頭不應該出現在宮裏。
皇帝耐心盡失,大手一揮。
自有人跑去宮門口尋找程一荷的丫頭去了。
迴來時帶了消息,並未找到。
杏兒的狀態已經冷靜下來,她冷冷的笑著,狠毒的目光再次投到了程一荷的身上,“自然是找不到她的,因為人已經被我給扣下了。”
“你說什麽?人被你扣下了?”皇後問道,“在何處?”
“安華殿的枯井裏,請陛下和皇後娘娘饒恕,奴婢也是為了自己的主子著想。畢竟此番對奴婢主子下手的人跟皇後娘娘有著莫大的關係,若是您一味的袒護,奴婢就不會交出兇手,私下裏自己替主子報仇了。”
“你既然這般的忠於主子,為何在蕊陽遇難的時候,不在當場?”
杏兒的眼淚奪眶而出,“蕊妃娘娘一大早便得到皇後娘娘的傳令,得知今天青神醫要入宮來診脈,她十分的歡喜,早早就讓奴婢預備了齋點,準備等青神醫到了,就端出來。當時約莫青神醫快到了,蕊妃娘娘便讓奴婢去拿齋點,奴婢就走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等迴來的時候就看到蕊妃娘娘倒在血泊裏了,而一個女子正用手在蕊妃娘娘的手掌心裏畫著什麽。奴婢偷偷從後頭衝上去,趁其不備將女子給壓住,看清了對方的樣貌。”
當時杏兒的第一反應是殺了這個殘害自家主子的賤婢,可是那丫頭掙紮的厲害,將杏兒也給傷了。
杏兒臨時改變主意,趁著丫頭逃跑之際,搬起木魚將丫頭給砸暈,因忌憚皇後娘娘和程一荷的關係,杏兒決定鋌而走險,先把兇手給藏了起來。
就在她藏兇手的時候,卓青鸞和蘭冰便趕到了。
發生之後的一切,杏兒都站在大殿外院落的角落裏看得清清楚楚,直到皇後娘娘下令搜查院子,杏兒趕緊將那枯井用石頭封住了,趁機逃竄躲避。
“娘娘若是不信,大可以命人將那丫頭給帶過來,到時候,一切都可見分曉了。”
皇後程瑤的心瞬間如被冰層凍住一般,冰涼無比。
她知道,自己的完美計劃全都毀於一旦了。
在決定要殺害蕊陽並且嫁禍給卓青鸞的時候,皇後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事兒不能跟自己沾上邊,於是乎她將部分權利交給了侄女程一荷。
原也是想最後相信她一次,沒想到她這麽菜,又給辦砸了。
對峙的一刻,程一荷的麵色蒼白如紙,這會兒說什麽都沒有用了。
人證物證具在,她是百口莫辯的。
程一荷整個癱坐在地上,像是渾身的骨頭都散了架一般,毫無力氣。
“如今事成定局,臣女也不便再說些什麽了,一切全由陛下和皇後娘娘定奪。”卓青鸞十分的坦蕩,“就是可惜了蕊妃娘娘一條性命。就因為一樁情事,真真是可惜了。”她長長歎息了一聲,將風波過後,漸漸被人們淡忘的一件事情抬到了焦點位上。
那就是……這情事中的“奸夫”究竟是誰?
程一荷在控訴卓青鸞的時候,宛然忘記了是自己先出手冤枉別人的。
卓青鸞現在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保護自己的基礎上,以牙還牙,給以同樣程度的迴擊罷了。
見程一荷的狀態越發的糟糕,不知道待會兒瘋勁兒上來要說出什麽,皇後趕緊跟身邊的嬤嬤使了個眼色。
“五小姐身子不適,還是讓老奴攙著您到偏廳去歇一歇吧。”
“我不走!走不就是心虛了嗎?我就要待在這裏。”
程一荷執拗的甩開了嬤嬤的手,死賴在原地不肯挪動。
“皇後娘娘剛才問你的話,你倒是迴答啊,不敢答了吧?所有的證據明明都是指向你的,你偏偏還不承認,死不悔改,硬是要汙蔑我,我看你還如何狡辯!”
“正因為所有的證據都指向我,所以此事才最可疑。”
“你這話什麽意思?”
“意思很明白,人不是我殺的,而是有人故意殺掉,並且栽贓嫁禍給我的。”隻有這個解釋,才能說明證據的指向性問題。
“你有證據嗎?”程一荷咬牙切齒的追問。
“我記得蕊妃身邊還有一個丫頭,今天從始至終沒見著她,安華殿嬤嬤們也到處找了,沒看到那丫頭的屍身,想必是藏到哪裏了。”
程一荷的心下一沉,暗道不好。若非卓青鸞提醒,所有人幾乎將那個叫杏兒的丫頭給忘記了。
……對啊,蕊陽的身邊,還有一個丫頭呢,這可怎麽辦才好,若那丫頭當真活著,那事情可就糟糕了。
“來人啊,去找。”皇帝一聲令下。
很快外頭的禁衛軍們便動作起來,效率很快,不出半刻鍾,便像是拎小雞兒似的將頭發散亂,目光飄忽不定的杏兒帶了上來。
跪在大殿上的一刻,杏兒團縮成團,渾身都在發抖。
“你是蕊陽的丫頭,杏兒?”皇帝問。
杏兒後知後覺的看著皇帝和皇後,忙不迭的叩頭問安,“奴婢杏兒,求陛下和皇後娘娘給蕊妃娘娘做主啊。蕊妃娘娘死的慘,蕊妃娘娘死的冤枉。”
“你可看到兇手的模樣了?”皇帝問道。
杏兒的目光飄忽的遊離在周遭人的臉上,最終定在了程一荷處,“奴婢若是說了,陛下和皇後娘娘不會殺,殺了奴婢吧?”她的牙齒都在發抖。
皇帝冷冷道,“你是證人,又不是案犯,朕為何要殺你?”
“若奴婢說了實話,會對這殿中的人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呢?”
“你倒是說還是不說?”皇後冷冷的斥了一句,顯然已經沒有耐心了。
杏兒深吸一口氣,渾身的懼怕和顫抖仍然沒有停止,但目光已經怨念深重的投向了程一荷的方向,“是她,是她指使身邊的丫頭去殺害我們公主的。奴婢親眼所見,千真萬確!”
“你胡說!”程一荷雙目衝血,下意識的倒退了一步。
“這個說法很好證明,五小姐隻需將你的丫頭領到這裏質問一下即可,按理說今天的宴會尋常丫頭是沒機會入宮的。除非有皇後娘娘或是陛下的允準。”一如卓青鸞帶著蘭冰一般。
可是程一荷並沒有得到上頭人的首肯,她的丫頭不應該出現在宮裏。
皇帝耐心盡失,大手一揮。
自有人跑去宮門口尋找程一荷的丫頭去了。
迴來時帶了消息,並未找到。
杏兒的狀態已經冷靜下來,她冷冷的笑著,狠毒的目光再次投到了程一荷的身上,“自然是找不到她的,因為人已經被我給扣下了。”
“你說什麽?人被你扣下了?”皇後問道,“在何處?”
“安華殿的枯井裏,請陛下和皇後娘娘饒恕,奴婢也是為了自己的主子著想。畢竟此番對奴婢主子下手的人跟皇後娘娘有著莫大的關係,若是您一味的袒護,奴婢就不會交出兇手,私下裏自己替主子報仇了。”
“你既然這般的忠於主子,為何在蕊陽遇難的時候,不在當場?”
杏兒的眼淚奪眶而出,“蕊妃娘娘一大早便得到皇後娘娘的傳令,得知今天青神醫要入宮來診脈,她十分的歡喜,早早就讓奴婢預備了齋點,準備等青神醫到了,就端出來。當時約莫青神醫快到了,蕊妃娘娘便讓奴婢去拿齋點,奴婢就走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等迴來的時候就看到蕊妃娘娘倒在血泊裏了,而一個女子正用手在蕊妃娘娘的手掌心裏畫著什麽。奴婢偷偷從後頭衝上去,趁其不備將女子給壓住,看清了對方的樣貌。”
當時杏兒的第一反應是殺了這個殘害自家主子的賤婢,可是那丫頭掙紮的厲害,將杏兒也給傷了。
杏兒臨時改變主意,趁著丫頭逃跑之際,搬起木魚將丫頭給砸暈,因忌憚皇後娘娘和程一荷的關係,杏兒決定鋌而走險,先把兇手給藏了起來。
就在她藏兇手的時候,卓青鸞和蘭冰便趕到了。
發生之後的一切,杏兒都站在大殿外院落的角落裏看得清清楚楚,直到皇後娘娘下令搜查院子,杏兒趕緊將那枯井用石頭封住了,趁機逃竄躲避。
“娘娘若是不信,大可以命人將那丫頭給帶過來,到時候,一切都可見分曉了。”
皇後程瑤的心瞬間如被冰層凍住一般,冰涼無比。
她知道,自己的完美計劃全都毀於一旦了。
在決定要殺害蕊陽並且嫁禍給卓青鸞的時候,皇後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事兒不能跟自己沾上邊,於是乎她將部分權利交給了侄女程一荷。
原也是想最後相信她一次,沒想到她這麽菜,又給辦砸了。
對峙的一刻,程一荷的麵色蒼白如紙,這會兒說什麽都沒有用了。
人證物證具在,她是百口莫辯的。
程一荷整個癱坐在地上,像是渾身的骨頭都散了架一般,毫無力氣。
“如今事成定局,臣女也不便再說些什麽了,一切全由陛下和皇後娘娘定奪。”卓青鸞十分的坦蕩,“就是可惜了蕊妃娘娘一條性命。就因為一樁情事,真真是可惜了。”她長長歎息了一聲,將風波過後,漸漸被人們淡忘的一件事情抬到了焦點位上。
那就是……這情事中的“奸夫”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