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好大一個戲台子
冷王爆寵:傾城凰妃小萌寶 作者:八角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96章 好大一個戲台子
夜,深沉如黑幕。
卓青鸞進入消毒間的時候,盛夫人還守在床榻邊上,側枕著自己的胳膊已經睡著了。
文媛守在另外一側的床榻邊上,眼皮明顯發沉了,但還使勁兒忍著,見卓青鸞來了,連忙起身。
卓青鸞比了個噤聲的手勢走到文媛身邊,“剛剛我已經睡過一小覺了,你也去歇一歇,後半夜再來換我。”
“姐姐再去多睡會兒吧,我跟夫人守在這裏就行。”
“這可是一場疲勞戰,若是不養足精神,那可是在拿老太太的性命開玩笑。快去歇息,按時來換我。”
文媛沒辦法,隻得乖乖聽令。
卻是遲遲沒有出門,隻在卓青鸞的身後踱步。
“想問聯宏大哥的情況?放心吧,明天一定會有消息的。”
文媛聽出卓青鸞語氣中的篤定和自信,微笑著就出屋了。
卓青鸞給老夫人把了下脈,確定盛老夫人的狀況還算良好,這才小憩了稍許。
而同一時間,她吩咐下去的事情,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了。
刑部負責守在這裏的人,隻能吃臨時打過來的清湯寡水麵條。
一個個吃的怨聲載道,好好的日子沒得過,被拎到這邊來受苦,真是見了鬼了。
正在吐槽呢,忽然聽到盛府大門的開門聲。
要知道,從盛聯宏離開,盛府封門的那一刻起,這門就沒起過動靜,刑部的人都以為盛府是那等不會惹事的門戶,結果一個個的都被突然的門聲給驚著了。
湯麵灑滿了一地,負責大門看守的幾人立即撿起了地上的長槍,很是警惕。
卻見一個俏生生的小丫頭拿著許多個燈籠出來,“這,你這是要做什麽?”刑部的人問。
“大人別慌,奴婢不過是出來換燈籠的。”
“好好的,換什麽燈籠?”話說出口的瞬間,刑部的人卻是愣住了,“這……”他們分明發現了一個驚天的大事兒!
小丫頭手裏捧著的燈籠,竟是白色的。
要知道,戴南各家各戶對於門庭上燈籠的顏色可是很考究的,大多是區別於白色的淡黃色,隻有家中有人逝世,才會在三年內懸上白色燈籠,以示悼念。
如今看著小丫頭端著的是白色燈籠,刑部的人下意識愣住了,“可是上頭有令,不得你們進出。”
小丫頭掏出了一些銀子,偷偷塞給了刑部的人,“兩位大哥通融通融嘛,我們盛府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誰讓事趕事,趕上了呢。我也不出府去,就在這裏換個燈籠而已,這都不行嗎?”
小姑娘晶瑩的雙眸閃爍著,仿佛小拳頭一下下錘擊著刑部幾個看守人的心頭。
“罷了罷了,動作快一點!”
總算將燈籠給換完了,小丫頭躬身衝著幾人施了一禮,然後快速迴去了。
盛冰冰就等在院子裏頭,全程聽下來的,當下忍住笑,拉著小丫頭忙不迭的往迴跑,邊跑邊樂,高興的跟個什麽似的,“我一想到明天關家會出大糗,就興奮,約莫今晚上也睡不著覺了。”
“小姐,甭說您了,奴婢都跟著高興,盛府從來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未曾主動出擊過,二小姐和瑾王爺啊,真是天生的一對兒。”
次日一早,卓青鸞趁著盛夫人醒來,將計劃都詳細的告知了。
看得出來,盛夫人對於主動出擊是猶豫的,可隨即想到自己兒子慘兮兮被關在刑部的時候,她就沒什麽意見了。
“按照你們安排的做,今後就是你們年輕人的天地了。”
盛府的白綢燈籠,在次日一早引發了不小的轟動,起初隻是鄰居們的小範圍內,而後漸漸擴大化。
連帶著昨天盛聯宏被刑部暫押的事情,讓盛府成為了京城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
關家是第幾個得到消息的,已經算不清了。總之白綢燈籠已掛,大夥兒心知肚明的是,盛老夫人一定不在了。
昨天盛聯宏出了那樣大的事,盛府竟一個都沒現身,這很離奇的。
所以關家當即猜測,昨天就是給盛老夫人“治病”的日子。關於“治病”的細節,關家費盡心思總算打聽到了一點點。
他們已經做好準備,抓著這一點點的細節,節外“生枝”了。
盛老夫人的頭痛症,京城已經無人不知了,畢竟這是多年的病症,各地的名醫早就看了個遍。
在青神醫出現之前,人們還哀歎,縱使盛府家財萬貫,也換不來盛老夫人的一條命。
後來青神醫出現了,這個新孫女拍著胸脯說一定能治好祖母,加之她此前還是乞丐神醫時,給人看病的康複例子,所有人都以為盛老夫人不會有問題。
誰曾想白綢燈籠還是掛出來了。
“這盛府,還真是雪下過之後又加霜啊!”
“誰說不是呢,這一家子的好人,結果沒走幾年的好運。”路過的百姓們連連歎息。
而盛府內裏,卻並沒有外人料想的愁雲慘霧,盛冰冰帶著丫頭就看在府門裏側,透過門縫眼巴巴的等著關家的人上門。
“這樣大的一個戲台子都搭好了,若是他們不找過來,那還真可惜了。”
早飯過後就一直等,直等到快午時了,溫度都上來了,關家的人總算有了影子。
畢竟是後宅的事情,還是後宅婦人出麵更好看些,所以嫵媚的關夫人為了麵子上好看,今天特地一反常態,打扮的甚是樸素,帶著關南宛和關南容姐妹兩個,以及其他跟關家走得比較近的大商家女眷,來到了盛府門口。
這是打探消息來了。
一旦白事的事情確定,家裏的男子才好出麵過來吊唁。
雖然盛府已經被刑部的人給看牢了,但表麵的形式,該走還是要走的。
關夫人四十來歲的年紀,因著素日喜歡濃妝,所以皮膚基本上已經被胭脂等的眼色給浸透了,細紋十分明顯,離遠了瞧,她一身淺紫色長裙頗為氣質大方,可稍稍一靠近,就沒法看了。
跟注重調養身心的盛夫人,簡直是兩個極端。
下馬車的一刻,真實看到那白綢燈籠,關夫人抑製住嘴角上揚的衝動,狀若很哀傷的樣子,站到了盛府的台階下方。
夜,深沉如黑幕。
卓青鸞進入消毒間的時候,盛夫人還守在床榻邊上,側枕著自己的胳膊已經睡著了。
文媛守在另外一側的床榻邊上,眼皮明顯發沉了,但還使勁兒忍著,見卓青鸞來了,連忙起身。
卓青鸞比了個噤聲的手勢走到文媛身邊,“剛剛我已經睡過一小覺了,你也去歇一歇,後半夜再來換我。”
“姐姐再去多睡會兒吧,我跟夫人守在這裏就行。”
“這可是一場疲勞戰,若是不養足精神,那可是在拿老太太的性命開玩笑。快去歇息,按時來換我。”
文媛沒辦法,隻得乖乖聽令。
卻是遲遲沒有出門,隻在卓青鸞的身後踱步。
“想問聯宏大哥的情況?放心吧,明天一定會有消息的。”
文媛聽出卓青鸞語氣中的篤定和自信,微笑著就出屋了。
卓青鸞給老夫人把了下脈,確定盛老夫人的狀況還算良好,這才小憩了稍許。
而同一時間,她吩咐下去的事情,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了。
刑部負責守在這裏的人,隻能吃臨時打過來的清湯寡水麵條。
一個個吃的怨聲載道,好好的日子沒得過,被拎到這邊來受苦,真是見了鬼了。
正在吐槽呢,忽然聽到盛府大門的開門聲。
要知道,從盛聯宏離開,盛府封門的那一刻起,這門就沒起過動靜,刑部的人都以為盛府是那等不會惹事的門戶,結果一個個的都被突然的門聲給驚著了。
湯麵灑滿了一地,負責大門看守的幾人立即撿起了地上的長槍,很是警惕。
卻見一個俏生生的小丫頭拿著許多個燈籠出來,“這,你這是要做什麽?”刑部的人問。
“大人別慌,奴婢不過是出來換燈籠的。”
“好好的,換什麽燈籠?”話說出口的瞬間,刑部的人卻是愣住了,“這……”他們分明發現了一個驚天的大事兒!
小丫頭手裏捧著的燈籠,竟是白色的。
要知道,戴南各家各戶對於門庭上燈籠的顏色可是很考究的,大多是區別於白色的淡黃色,隻有家中有人逝世,才會在三年內懸上白色燈籠,以示悼念。
如今看著小丫頭端著的是白色燈籠,刑部的人下意識愣住了,“可是上頭有令,不得你們進出。”
小丫頭掏出了一些銀子,偷偷塞給了刑部的人,“兩位大哥通融通融嘛,我們盛府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誰讓事趕事,趕上了呢。我也不出府去,就在這裏換個燈籠而已,這都不行嗎?”
小姑娘晶瑩的雙眸閃爍著,仿佛小拳頭一下下錘擊著刑部幾個看守人的心頭。
“罷了罷了,動作快一點!”
總算將燈籠給換完了,小丫頭躬身衝著幾人施了一禮,然後快速迴去了。
盛冰冰就等在院子裏頭,全程聽下來的,當下忍住笑,拉著小丫頭忙不迭的往迴跑,邊跑邊樂,高興的跟個什麽似的,“我一想到明天關家會出大糗,就興奮,約莫今晚上也睡不著覺了。”
“小姐,甭說您了,奴婢都跟著高興,盛府從來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未曾主動出擊過,二小姐和瑾王爺啊,真是天生的一對兒。”
次日一早,卓青鸞趁著盛夫人醒來,將計劃都詳細的告知了。
看得出來,盛夫人對於主動出擊是猶豫的,可隨即想到自己兒子慘兮兮被關在刑部的時候,她就沒什麽意見了。
“按照你們安排的做,今後就是你們年輕人的天地了。”
盛府的白綢燈籠,在次日一早引發了不小的轟動,起初隻是鄰居們的小範圍內,而後漸漸擴大化。
連帶著昨天盛聯宏被刑部暫押的事情,讓盛府成為了京城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
關家是第幾個得到消息的,已經算不清了。總之白綢燈籠已掛,大夥兒心知肚明的是,盛老夫人一定不在了。
昨天盛聯宏出了那樣大的事,盛府竟一個都沒現身,這很離奇的。
所以關家當即猜測,昨天就是給盛老夫人“治病”的日子。關於“治病”的細節,關家費盡心思總算打聽到了一點點。
他們已經做好準備,抓著這一點點的細節,節外“生枝”了。
盛老夫人的頭痛症,京城已經無人不知了,畢竟這是多年的病症,各地的名醫早就看了個遍。
在青神醫出現之前,人們還哀歎,縱使盛府家財萬貫,也換不來盛老夫人的一條命。
後來青神醫出現了,這個新孫女拍著胸脯說一定能治好祖母,加之她此前還是乞丐神醫時,給人看病的康複例子,所有人都以為盛老夫人不會有問題。
誰曾想白綢燈籠還是掛出來了。
“這盛府,還真是雪下過之後又加霜啊!”
“誰說不是呢,這一家子的好人,結果沒走幾年的好運。”路過的百姓們連連歎息。
而盛府內裏,卻並沒有外人料想的愁雲慘霧,盛冰冰帶著丫頭就看在府門裏側,透過門縫眼巴巴的等著關家的人上門。
“這樣大的一個戲台子都搭好了,若是他們不找過來,那還真可惜了。”
早飯過後就一直等,直等到快午時了,溫度都上來了,關家的人總算有了影子。
畢竟是後宅的事情,還是後宅婦人出麵更好看些,所以嫵媚的關夫人為了麵子上好看,今天特地一反常態,打扮的甚是樸素,帶著關南宛和關南容姐妹兩個,以及其他跟關家走得比較近的大商家女眷,來到了盛府門口。
這是打探消息來了。
一旦白事的事情確定,家裏的男子才好出麵過來吊唁。
雖然盛府已經被刑部的人給看牢了,但表麵的形式,該走還是要走的。
關夫人四十來歲的年紀,因著素日喜歡濃妝,所以皮膚基本上已經被胭脂等的眼色給浸透了,細紋十分明顯,離遠了瞧,她一身淺紫色長裙頗為氣質大方,可稍稍一靠近,就沒法看了。
跟注重調養身心的盛夫人,簡直是兩個極端。
下馬車的一刻,真實看到那白綢燈籠,關夫人抑製住嘴角上揚的衝動,狀若很哀傷的樣子,站到了盛府的台階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