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她的保護傘
冷王爆寵:傾城凰妃小萌寶 作者:八角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55章 她的保護傘
“外祖母,這是青鸞啊,英寧侯府嫡女卓青鸞,我小時候定下的婚事,您忘了?”
盛老太爺和盛老夫人同時吃驚,再看向卓青鸞的時候,眼神已多了許多情緒,“這,這竟是侯府的小鸞兒?哎呦呦,都出落成大姑娘了。快過來讓外祖母瞧瞧。我們離開京都的時候,你還是小娃娃呢。一轉眼都這麽高了。”
憐愛的撫摸著卓青鸞的頭發,像是安撫小朋友一樣的動作。
這是卓青鸞經常喜歡對青瑛做的動作,越發的熟悉,迎上老夫人的眼神,卓青鸞笑意盈然,“外祖母。”
她當下的狀態乖巧極了,就挨在床榻邊上,跟墨容琛坐在一處。
盛老夫人極是喜歡她,竟出奇的放開了墨容琛的手,一把將卓青鸞給扯了過來,“好孩子,當年若非你父親,我們成家未必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你父親於我們成家可是有大恩啊!”
這一點,卓青鸞是聽說過的。
也正因為盛老夫人口中的“大恩”,墨容琛才會將她從刑部大牢中救出來,並且頂著千難萬阻也要娶卓青鸞為王妃。
但她卻並不知這恩從何來。
適才盛冰冰一路講著從老一輩那裏聽來的當年逃脫過程,說到大火之下金蟬脫殼,卓青鸞才恍然,沒準就是那時候英寧侯暗中幫忙毀掉他們逃脫的痕跡了。
不然即便出事兒的當晚,鄰居們夜神睡得香甜,卻也不可能丁點兒聲音都聽不到。
要知道,足以將整個宅子燒光的大火,那得是多麽的慘烈,劈裏啪啦房梁掉落的聲音都能將周遭睡覺的人給吵醒了。
鄰居們卻都是次日早才發現,這說明護著當年成家逃離的人,布置的有多周密詳細。
至於成太妃因何而死,成家又因為什麽定要逃離文桑京都,改名換姓的過日子,卓青鸞還要找機會仔細問一問墨容琛。
如今看著屋內的人,隻覺得世事可期,將她和墨容琛兩個隔開兩世,毫無交集的人劃在了一起,兜兜轉轉,相連接的所有人也被圈迴到一起。
卓青鸞眼圈泛紅,“父侯若是活著,看到今天這團圓的一幕,也一定會替咱們高興的。”
卓青鸞連英寧侯都沒見過,是不存在什麽實質性的父女感情的,她也不是在演戲和裝樣子,隻是反複想著幾大家子曆經波折的過程,突然很是感歎。
“英寧侯善心之人,或許正是他的保佑,才讓咱們一家子團聚呢。”盛老太爺接過話茬,“仲申已將他來戴南的境遇跟我們說過了,你們處在京城,危險重重,買下的那個園林雖離家中很近,但終究是不穩妥的,不如你們就直接搬過來住吧。也好相互照應。”
盛郭和盛英響應的點頭,盛老夫人也是眼前一亮。
隻有卓青鸞和墨容琛,表情略僵的相視一眼。
事情,遠沒有表麵上說起來這麽簡單。若是這麽容易就能解決,他們也就不會跟盛家人客氣了。
隻可惜,按照盛老太爺的意思,是打算直接罩著卓青鸞和墨容琛了。雖然站在長輩的角度,這樣考慮理所應當,隻不過這樣一來,盛府就相當於公開與永定侯府為敵。
卓青鸞和墨容琛是不會無緣無故連累盛家滿門的。因此,他們默契的沉默了。
盛郭早已看明白夫婦二人沉默的點,當即拍了拍墨容琛的肩膀,“好外甥,這些年我們在戴南,並非不知道你的艱辛,隻不過你終究是姓墨的,墨氏皇族裏也有你的親人,我們不想你為難,所以沒有過去找你,天各一方,卻知道各自過的好,那就成了。如今既能夠在戴南相聚,舅舅就不能看著你們兩口子為難,永定侯府還是什麽的,我們從來就沒放在眼裏過,皇後、皇帝又如何呢?盛家是獨立的門戶,就算離開了戴南,依舊能活,所以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
盛郭直接拍板子定下了這件事,殺了卓青鸞和墨容琛一個措手不及。
卓青鸞能夠感受到盛郭言語中對墨容琛的歉意,算是多年來親情上的缺失,畢竟墨氏皇族對墨容琛的照顧,一定不會有盛家的照顧更溫暖。
可墨容琛是文桑的王爺,盛氏一族已擺脫了文桑,若是因為跟墨容琛聯係而再掀波折,那麽也是給各自找麻煩。
這是盛家人不主動找墨容琛的原因。
墨容琛反手握住了盛郭的手,“舅舅,你的意思我都懂,但是請先聽我說。我此番來到戴南,終歸是以文桑瑾王的身份,文桑使臣的身份,若是直接跟盛家掛上鉤,隻怕影響了盛家在戴南的生活。不然這樣吧,青鸞是沒公開過身份的,因為跟靖澄的矛盾而被皇後盯的很緊,若是舅舅、舅母肯答應,就讓鸞兒住在盛府,也算是尋得了一處庇佑。我買下的園林雖前門跟盛府大門相距百米,但是後門應該是可以連通的,想個法子暗中可以來去自如最好。各位覺得如何?”
盛郭和盛夫人相視一眼,皆是眼前一亮,“好啊,太好的主意了。”
“可這,要如何讓嫂子住在咱們家啊?”盛冰冰問。
“放眼文桑,能夠跟永定侯府相對而站的門戶,也就是我們盛府了。對外就宣稱鸞兒是咱們走失多年的女兒,縱使程家對鸞兒有再多的心思,看在咱們盛府的遮擋,也不會直來直去的。”
如此一來,盛府於卓青鸞而言,就相當於是一堵擋煞的牆了。
“可是這樣一來,是會連累外租一家的,我不同意。”眼看著自己的命運就要被墨容琛和長輩們三言兩語給決定了,卓青鸞趕緊發表意見。
盛英起身,拍了拍卓青鸞的肩膀,“自家人,談什麽連累不連累的?當年若非你父親,我們現下是否還活著都不能確定,如今不管是用什麽方法護著你,都是應該的。”
整個屋子裏,竟無一人對這樣決定之後於自身境遇的危害提出質疑。
這是真正家人跟家人之間的考慮,若非墨容琛執意要推脫出自己,盛家人就要將他們夫婦一起收了。
他們是不管外頭人怎麽想怎麽說的,但墨容琛和卓青鸞卻不能這麽做。
“外祖母,這是青鸞啊,英寧侯府嫡女卓青鸞,我小時候定下的婚事,您忘了?”
盛老太爺和盛老夫人同時吃驚,再看向卓青鸞的時候,眼神已多了許多情緒,“這,這竟是侯府的小鸞兒?哎呦呦,都出落成大姑娘了。快過來讓外祖母瞧瞧。我們離開京都的時候,你還是小娃娃呢。一轉眼都這麽高了。”
憐愛的撫摸著卓青鸞的頭發,像是安撫小朋友一樣的動作。
這是卓青鸞經常喜歡對青瑛做的動作,越發的熟悉,迎上老夫人的眼神,卓青鸞笑意盈然,“外祖母。”
她當下的狀態乖巧極了,就挨在床榻邊上,跟墨容琛坐在一處。
盛老夫人極是喜歡她,竟出奇的放開了墨容琛的手,一把將卓青鸞給扯了過來,“好孩子,當年若非你父親,我們成家未必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你父親於我們成家可是有大恩啊!”
這一點,卓青鸞是聽說過的。
也正因為盛老夫人口中的“大恩”,墨容琛才會將她從刑部大牢中救出來,並且頂著千難萬阻也要娶卓青鸞為王妃。
但她卻並不知這恩從何來。
適才盛冰冰一路講著從老一輩那裏聽來的當年逃脫過程,說到大火之下金蟬脫殼,卓青鸞才恍然,沒準就是那時候英寧侯暗中幫忙毀掉他們逃脫的痕跡了。
不然即便出事兒的當晚,鄰居們夜神睡得香甜,卻也不可能丁點兒聲音都聽不到。
要知道,足以將整個宅子燒光的大火,那得是多麽的慘烈,劈裏啪啦房梁掉落的聲音都能將周遭睡覺的人給吵醒了。
鄰居們卻都是次日早才發現,這說明護著當年成家逃離的人,布置的有多周密詳細。
至於成太妃因何而死,成家又因為什麽定要逃離文桑京都,改名換姓的過日子,卓青鸞還要找機會仔細問一問墨容琛。
如今看著屋內的人,隻覺得世事可期,將她和墨容琛兩個隔開兩世,毫無交集的人劃在了一起,兜兜轉轉,相連接的所有人也被圈迴到一起。
卓青鸞眼圈泛紅,“父侯若是活著,看到今天這團圓的一幕,也一定會替咱們高興的。”
卓青鸞連英寧侯都沒見過,是不存在什麽實質性的父女感情的,她也不是在演戲和裝樣子,隻是反複想著幾大家子曆經波折的過程,突然很是感歎。
“英寧侯善心之人,或許正是他的保佑,才讓咱們一家子團聚呢。”盛老太爺接過話茬,“仲申已將他來戴南的境遇跟我們說過了,你們處在京城,危險重重,買下的那個園林雖離家中很近,但終究是不穩妥的,不如你們就直接搬過來住吧。也好相互照應。”
盛郭和盛英響應的點頭,盛老夫人也是眼前一亮。
隻有卓青鸞和墨容琛,表情略僵的相視一眼。
事情,遠沒有表麵上說起來這麽簡單。若是這麽容易就能解決,他們也就不會跟盛家人客氣了。
隻可惜,按照盛老太爺的意思,是打算直接罩著卓青鸞和墨容琛了。雖然站在長輩的角度,這樣考慮理所應當,隻不過這樣一來,盛府就相當於公開與永定侯府為敵。
卓青鸞和墨容琛是不會無緣無故連累盛家滿門的。因此,他們默契的沉默了。
盛郭早已看明白夫婦二人沉默的點,當即拍了拍墨容琛的肩膀,“好外甥,這些年我們在戴南,並非不知道你的艱辛,隻不過你終究是姓墨的,墨氏皇族裏也有你的親人,我們不想你為難,所以沒有過去找你,天各一方,卻知道各自過的好,那就成了。如今既能夠在戴南相聚,舅舅就不能看著你們兩口子為難,永定侯府還是什麽的,我們從來就沒放在眼裏過,皇後、皇帝又如何呢?盛家是獨立的門戶,就算離開了戴南,依舊能活,所以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
盛郭直接拍板子定下了這件事,殺了卓青鸞和墨容琛一個措手不及。
卓青鸞能夠感受到盛郭言語中對墨容琛的歉意,算是多年來親情上的缺失,畢竟墨氏皇族對墨容琛的照顧,一定不會有盛家的照顧更溫暖。
可墨容琛是文桑的王爺,盛氏一族已擺脫了文桑,若是因為跟墨容琛聯係而再掀波折,那麽也是給各自找麻煩。
這是盛家人不主動找墨容琛的原因。
墨容琛反手握住了盛郭的手,“舅舅,你的意思我都懂,但是請先聽我說。我此番來到戴南,終歸是以文桑瑾王的身份,文桑使臣的身份,若是直接跟盛家掛上鉤,隻怕影響了盛家在戴南的生活。不然這樣吧,青鸞是沒公開過身份的,因為跟靖澄的矛盾而被皇後盯的很緊,若是舅舅、舅母肯答應,就讓鸞兒住在盛府,也算是尋得了一處庇佑。我買下的園林雖前門跟盛府大門相距百米,但是後門應該是可以連通的,想個法子暗中可以來去自如最好。各位覺得如何?”
盛郭和盛夫人相視一眼,皆是眼前一亮,“好啊,太好的主意了。”
“可這,要如何讓嫂子住在咱們家啊?”盛冰冰問。
“放眼文桑,能夠跟永定侯府相對而站的門戶,也就是我們盛府了。對外就宣稱鸞兒是咱們走失多年的女兒,縱使程家對鸞兒有再多的心思,看在咱們盛府的遮擋,也不會直來直去的。”
如此一來,盛府於卓青鸞而言,就相當於是一堵擋煞的牆了。
“可是這樣一來,是會連累外租一家的,我不同意。”眼看著自己的命運就要被墨容琛和長輩們三言兩語給決定了,卓青鸞趕緊發表意見。
盛英起身,拍了拍卓青鸞的肩膀,“自家人,談什麽連累不連累的?當年若非你父親,我們現下是否還活著都不能確定,如今不管是用什麽方法護著你,都是應該的。”
整個屋子裏,竟無一人對這樣決定之後於自身境遇的危害提出質疑。
這是真正家人跟家人之間的考慮,若非墨容琛執意要推脫出自己,盛家人就要將他們夫婦一起收了。
他們是不管外頭人怎麽想怎麽說的,但墨容琛和卓青鸞卻不能這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