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罪魁禍首是他
冷王溺寵:嗬,兔妃你再跑一個 作者:夜兔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9章 罪魁禍首是他
常太醫的師兄並沒有要隱瞞的意思,隻是剛才在逍遙侯府,邊上還有風鎬在,他不好多說什麽。
現在,就在馬車裏,也就隻有他們兩個人了,他也便如實相告了。
常太醫的師兄解釋道:“其實,我也沒有跟王爺多說什麽,就是告訴他,他在小兔子的心裏麵,其實有著很重的分量,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他能多關心一下小兔子,多陪著小兔子,不要總是把小兔子撇離身邊,以免小兔子幼小的心靈,遭受極大的傷害,進而演變成失神的病症,王爺聽了我的話,就抱著小兔子,輕撫著它的背,承諾了一番,之後,小兔子就眨了眨眼,有了反應。”
常太醫聽了,覺得很不合理,簡直就跟編故事沒有區別了。
皺著眉頭,他反問了一句:“師兄,你不會是隨口瞎說一氣,然後偏巧,小兔子就迴神了吧?”
常太醫的師兄聽著他這麽說,忍不住笑了,有些高深地迴了一句:“有些時候,咱們看病,不也是一半推理,一半猜測麽?”
言下之意就是說,其實師兄隻是有了比較大膽的猜測,然後按照自己的猜測,付諸行動了,告訴了王爺需要注意什麽,然而就是那麽巧,小兔子突然就有了反應,那麽王爺也便對他的話,深信不疑了。
常太醫隻覺得,這樣的情況,根本就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啊!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碰瓷!
有些不高興地,常太醫迴了一句:“師兄,你真的太胡鬧了,你就不想想,萬一王爺他在跟小兔子說了那番話之後,小兔子並無反應的話,你又要如何自圓其說呢?”
沒想到,他的師兄很是淡定地迴道:“我也沒有想過要自圓其說,因為在我的心裏,早就認準了,小兔子會失神,就是因為王爺,隻要王爺對小兔子多加關心的話,小兔子失神的情況,自然會好轉的。”
“可是,你又是如下做下這樣的判斷的?”常太醫很不理解,“分明,小兔子隻是一隻兔子啊!”
然而,他的師兄卻說:“雖然小兔子隻是一隻兔子,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咱們還是需要將它作為一個類似於人的個體,來分析所有的情況。”
甚至,還反問他:“不是你告訴我的麽,那一隻小兔子十分通靈性,能聽得懂人說話,還在隘口的時候,就在大家都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成功阻止了王爺亂來,愣是讓他停止了所有的腦力和體力勞動,躺著休息了好久?”
“這些話,確實是我告訴你的。”常太醫這樣說著。
可他還是不懂,光憑這些話,怎麽可能做出師兄那樣的判斷啊?
也許是看出了他心裏的疑惑,常太醫的師兄淡淡地解釋著:“在你跟師兄說了這些話之後,師兄就在考慮,這一隻小兔子,到底是怎麽樣的一隻兔子?按照它通人性,還會勸說王爺這樣的情況來分析,應該可以證明,這一隻小兔子跟人的區別,或許就是不會說話,以及沒有人的外形了,那麽,也就因此可以推斷出,這一隻小兔子有著跟人差不多的思維方式,既然是這樣的話,又能繼續往下推斷,這一隻小兔子會跟人一樣,有些敏感的思慮存在,結合它跟王爺分開了那麽久,一直沒有見麵的現狀,也大概能分析出,小兔子突如其來的失神,或許就是思念過度引起的。”
所以,師兄的結論,真的不是亂說的,而是通過正經的分析得來的。
隻是,常太醫在小兔子失神之後,真的沒有想過,要把小兔子作為一個單純的個體,就好像是個人一樣,來分析它的情況,他就是單純地把兔子當成了兔子,這才沒有診斷出小兔子的失神,是因為王爺而導致的。
想到這,常太醫不免歎了口氣:“師兄,沒想到過了十幾年,我依舊做不到如你那般心細。”
他的師兄卻是笑笑,淡然地迴了一句:“師兄也做不到如你一般,可以活在喧鬧的鬧市之中,這或許就是人與人之間,有所不同的地方吧?”
說罷,他還抬手,拍了拍常太醫的肩膀,安慰了一句:“師弟,正所謂當局者迷,有的時候,還是得跳出特定的框架來看問題,才能更加有效地分析出可能的結果。”
常太醫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點了點頭,迴答:“是,師兄的教誨,師弟記住了。”
不過,看著坐在一旁,淡然無比的師兄,他不免要想,如果師兄能適應在鬧市的生活的話,想來,也會比現在更出名吧?
隻是因為師兄淡泊名利,不喜歡追逐權勢,所以才樂得清靜和逍遙,在清明觀裏,偷閑養生。
不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誌向,就他目前的能力來說,還是更適合在喧囂的鬧市裏,繼續磨煉自己的醫術,不然的話,永遠也不可能追上師兄的。
想著,常太醫提了一句:“師兄,咱們好久沒有一起喝酒了,不如今晚一起?”
他的師兄沒有拒絕,淡然道:“好啊……”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逍遙侯府之中,夜冥逍正蹲在小兔子的窩前,靜靜地看著躺在窩裏閉著眼睛的小兔子。
剛才的時候,他聽常太醫的師兄說,這一日一夜的時間,小兔子都是睜著眼睛的,一直沒有閉眼,他聽了,隻覺得自己的心都被揪了起來,有種莫名的痛。
如果早知道,小兔子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他當時就不應該把小兔子交給常太醫,帶迴京城的,而是應該把小兔子留在身邊,也不至於小兔子還要經曆失神的痛苦和煎熬。
不過,夜冥逍是真的沒有想到,小兔子會因為自己而失了神,他差點都要以為,常太醫的師兄,是胡說的。
直到對方讓他嚐試著去安慰小兔子,而他在安慰了小兔子之後,也看到了效果,才終於信了。
原來,讓小兔子失神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就是他本人!
常太醫的師兄並沒有要隱瞞的意思,隻是剛才在逍遙侯府,邊上還有風鎬在,他不好多說什麽。
現在,就在馬車裏,也就隻有他們兩個人了,他也便如實相告了。
常太醫的師兄解釋道:“其實,我也沒有跟王爺多說什麽,就是告訴他,他在小兔子的心裏麵,其實有著很重的分量,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他能多關心一下小兔子,多陪著小兔子,不要總是把小兔子撇離身邊,以免小兔子幼小的心靈,遭受極大的傷害,進而演變成失神的病症,王爺聽了我的話,就抱著小兔子,輕撫著它的背,承諾了一番,之後,小兔子就眨了眨眼,有了反應。”
常太醫聽了,覺得很不合理,簡直就跟編故事沒有區別了。
皺著眉頭,他反問了一句:“師兄,你不會是隨口瞎說一氣,然後偏巧,小兔子就迴神了吧?”
常太醫的師兄聽著他這麽說,忍不住笑了,有些高深地迴了一句:“有些時候,咱們看病,不也是一半推理,一半猜測麽?”
言下之意就是說,其實師兄隻是有了比較大膽的猜測,然後按照自己的猜測,付諸行動了,告訴了王爺需要注意什麽,然而就是那麽巧,小兔子突然就有了反應,那麽王爺也便對他的話,深信不疑了。
常太醫隻覺得,這樣的情況,根本就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啊!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碰瓷!
有些不高興地,常太醫迴了一句:“師兄,你真的太胡鬧了,你就不想想,萬一王爺他在跟小兔子說了那番話之後,小兔子並無反應的話,你又要如何自圓其說呢?”
沒想到,他的師兄很是淡定地迴道:“我也沒有想過要自圓其說,因為在我的心裏,早就認準了,小兔子會失神,就是因為王爺,隻要王爺對小兔子多加關心的話,小兔子失神的情況,自然會好轉的。”
“可是,你又是如下做下這樣的判斷的?”常太醫很不理解,“分明,小兔子隻是一隻兔子啊!”
然而,他的師兄卻說:“雖然小兔子隻是一隻兔子,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咱們還是需要將它作為一個類似於人的個體,來分析所有的情況。”
甚至,還反問他:“不是你告訴我的麽,那一隻小兔子十分通靈性,能聽得懂人說話,還在隘口的時候,就在大家都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成功阻止了王爺亂來,愣是讓他停止了所有的腦力和體力勞動,躺著休息了好久?”
“這些話,確實是我告訴你的。”常太醫這樣說著。
可他還是不懂,光憑這些話,怎麽可能做出師兄那樣的判斷啊?
也許是看出了他心裏的疑惑,常太醫的師兄淡淡地解釋著:“在你跟師兄說了這些話之後,師兄就在考慮,這一隻小兔子,到底是怎麽樣的一隻兔子?按照它通人性,還會勸說王爺這樣的情況來分析,應該可以證明,這一隻小兔子跟人的區別,或許就是不會說話,以及沒有人的外形了,那麽,也就因此可以推斷出,這一隻小兔子有著跟人差不多的思維方式,既然是這樣的話,又能繼續往下推斷,這一隻小兔子會跟人一樣,有些敏感的思慮存在,結合它跟王爺分開了那麽久,一直沒有見麵的現狀,也大概能分析出,小兔子突如其來的失神,或許就是思念過度引起的。”
所以,師兄的結論,真的不是亂說的,而是通過正經的分析得來的。
隻是,常太醫在小兔子失神之後,真的沒有想過,要把小兔子作為一個單純的個體,就好像是個人一樣,來分析它的情況,他就是單純地把兔子當成了兔子,這才沒有診斷出小兔子的失神,是因為王爺而導致的。
想到這,常太醫不免歎了口氣:“師兄,沒想到過了十幾年,我依舊做不到如你那般心細。”
他的師兄卻是笑笑,淡然地迴了一句:“師兄也做不到如你一般,可以活在喧鬧的鬧市之中,這或許就是人與人之間,有所不同的地方吧?”
說罷,他還抬手,拍了拍常太醫的肩膀,安慰了一句:“師弟,正所謂當局者迷,有的時候,還是得跳出特定的框架來看問題,才能更加有效地分析出可能的結果。”
常太醫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點了點頭,迴答:“是,師兄的教誨,師弟記住了。”
不過,看著坐在一旁,淡然無比的師兄,他不免要想,如果師兄能適應在鬧市的生活的話,想來,也會比現在更出名吧?
隻是因為師兄淡泊名利,不喜歡追逐權勢,所以才樂得清靜和逍遙,在清明觀裏,偷閑養生。
不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誌向,就他目前的能力來說,還是更適合在喧囂的鬧市裏,繼續磨煉自己的醫術,不然的話,永遠也不可能追上師兄的。
想著,常太醫提了一句:“師兄,咱們好久沒有一起喝酒了,不如今晚一起?”
他的師兄沒有拒絕,淡然道:“好啊……”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逍遙侯府之中,夜冥逍正蹲在小兔子的窩前,靜靜地看著躺在窩裏閉著眼睛的小兔子。
剛才的時候,他聽常太醫的師兄說,這一日一夜的時間,小兔子都是睜著眼睛的,一直沒有閉眼,他聽了,隻覺得自己的心都被揪了起來,有種莫名的痛。
如果早知道,小兔子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他當時就不應該把小兔子交給常太醫,帶迴京城的,而是應該把小兔子留在身邊,也不至於小兔子還要經曆失神的痛苦和煎熬。
不過,夜冥逍是真的沒有想到,小兔子會因為自己而失了神,他差點都要以為,常太醫的師兄,是胡說的。
直到對方讓他嚐試著去安慰小兔子,而他在安慰了小兔子之後,也看到了效果,才終於信了。
原來,讓小兔子失神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就是他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