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等待一道旨意
冷王溺寵:嗬,兔妃你再跑一個 作者:夜兔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3章 等待一道旨意
“還有什麽不同的意見麽?”夜冥逍目視前方,淡然又問。
即便,已經有兩個將士給出了各自認為可能和合理的解釋,但夜冥逍還是想聽到一些不同的見解。
他希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各抒己見,也可以更深入地去考慮某些問題,而不是單純從看到的表麵上,簡略地去分析某些可能。
頓了頓,夜冥逍補了一句:“本王想聽一些不同的想法。”
不同的想法?
站在他身後的眾將士皆是一愣,隨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的茫然無措,並不知道,王爺所謂的不同的想法,到底是什麽?
因為他們都覺得,按照目前的情況來分析的話,莫邪慈是在等待反擊時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而且,在這樣的節骨眼上,兩軍對峙,貿然出兵其實並不是一個很穩妥的辦法,因為誰也不能保證,當大部隊衝出去的時候,會不會突然又出現什麽不可控的變數?
所以,大家都覺得,隻有做好防備,不要掉以輕心,嚴陣以待,才是目前守衛隘口的重點策略。
可是,因為王爺突然說,想要聽到一些不同的想法,大家又都開始狐疑,難道是他們的分析出錯了?
還是說,王爺的心裏,其實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隻是故意沒說,借此來試探一下大家的臨場反應能力,以及麵對未來戰局走向的把控力?
一時間,眾將士的臉上,都露出了有些為難的表情,因為他們暫時也沒有想到,還有其他什麽可能了。
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將士,在戰場上的劣勢。
因為大部分善於征戰的將士,他們的謀略能力其實並不優秀,所以,在軍營之中,才會出現那樣的官職,稱為參謀。
當參謀和主帥一起發揮作用的時候,謀略和武力相結合,也便是這一整隻軍隊最強大的時候,也就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了。
此時,當所有的武將都覺得腦子要應付不過來的時候,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落在了站在一旁的柳參謀身上。
而夜冥逍,也是順著大家的目光,將視線鎖定在了當事人的身上,淡淡地問:“柳參謀,你覺得呢?”
被稱為柳參謀的人,熟讀兵書,倒也不是什麽紙上談兵之輩,確實也頗有些能力,不然也不可能在軍營之中待了那麽久。
在得到了王爺的親口點名之後,他也便馬上迴答:“末將以為,除了剛才張副將所說的情況之外,其實還有另外的兩種可能存在,但那都隻是末將的個人猜測而已,末將不敢妄言。”
“無妨,你且說來聽聽。”夜冥逍淡然吩咐著。
柳參謀想了想,開口道:“末將以為,莫邪慈之所以會按兵不動,一個原因,或許是由於他在上一次的對戰中,損失頗大,尚未恢複元氣,所以沒有能力出兵反擊和報仇,而另外一個原因,末將猜測,可能他並不是在等咱們放鬆警惕,而是在等待著別的時機。”
“哦?”夜冥逍聽了他的猜測,不禁挑了挑眉,來了興趣,提了語調,反問道,“不知柳參謀所謂的,莫邪慈在等著的別的時機,是什麽呢?”
柳參謀隨即道:“末將認為,那會是一道旨意!”
“旨意?”眾將士皆是納悶,疑惑著麵麵相覷。
他們都不懂,莫邪慈到底是在等著什麽旨意?
畢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莫邪慈想要發兵,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根本不需要等待任何的旨意,隻要是結果滿意的話,中途稍有變數,也無足輕重了。
於是,就有不懂的人,馬上問了一句:“柳參謀,你說的旨意,到底是什麽旨意,快告訴我們吧,別賣關子了!”
柳參謀並沒有馬上迴答,而是抬頭,小心翼翼又略帶試探地瞧了麵前的主帥一眼。
兩個人視線相交,隻一眼,柳參謀便知道了,王爺已經懂了他的意思,無需他再多解釋了。
不過,其他人還不清楚,他到底是在暗示著什麽?
所以,在得到了王爺的眼神首肯之後,柳參謀又解釋說:“從莫邪慈深夜出兵,偷襲隘口的時候起,蠻夷之地和國都的停戰協議,就已經被打破了,所以,在咱們出兵引誘的時候,他才會沒有多想,就帶兵追了出來。然而,在經曆了差點被俘的恥辱之後,他起了疑心,也不可能輕舉妄動了,而且,因為兵力不足的關係,貿然進攻的話,最後損失的還是莫邪慈他自己,所以,他必須等,等著蠻夷之地來了旨意,同意他的調兵申請,他便可以帶著充足的兵力,立刻對隘口發起進攻!”
話說到這,眾將士都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所以,莫邪慈並不是在消耗大家的耐心,而是在等著援兵的到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隘口的局麵,就有些危險了。
雖然此時的隘口,有著夜冥逍帶來的十萬大軍鎮守,但是如果莫邪慈真的要求援兵的話,肯定會在上書的奏折裏,大肆渲染國都對蠻夷之地的威脅,在眼前的局勢之下,停戰協議已經被打破,為了免除威脅,保證自己的國家不受損失,蠻夷之地的君主一定會同意他的調兵請求的。
屆時,若是隘口這邊沒有任何的防備,突然麵臨二十萬甚至是三十萬大軍的進攻,那麽再想要迴京調派援軍,怕也是來不及了。
到時候,蠻夷之地若是攻破了隘口,也便能即刻揮師南下,直取京城了!
顯然,大家都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可能。
而且,也有人提出了異議:“按照柳參謀所說,莫邪慈可以調兵,那麽他的兵從何處來?眾所周知,除了國都之外,蠻夷之地還有另外的兩個敵人,邊境的布防幾乎是不能動的,隻要一動,後果不堪設想。”
柳參謀聽了,表情平淡,卻語出驚人:“如果,莫邪慈趁著這幾日咱們等待的機會,去跟另外的兩個國家談和的話,隻要達成了協議,到時候要轉移兵力,可就輕而易舉了。”
“還有什麽不同的意見麽?”夜冥逍目視前方,淡然又問。
即便,已經有兩個將士給出了各自認為可能和合理的解釋,但夜冥逍還是想聽到一些不同的見解。
他希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各抒己見,也可以更深入地去考慮某些問題,而不是單純從看到的表麵上,簡略地去分析某些可能。
頓了頓,夜冥逍補了一句:“本王想聽一些不同的想法。”
不同的想法?
站在他身後的眾將士皆是一愣,隨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的茫然無措,並不知道,王爺所謂的不同的想法,到底是什麽?
因為他們都覺得,按照目前的情況來分析的話,莫邪慈是在等待反擊時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而且,在這樣的節骨眼上,兩軍對峙,貿然出兵其實並不是一個很穩妥的辦法,因為誰也不能保證,當大部隊衝出去的時候,會不會突然又出現什麽不可控的變數?
所以,大家都覺得,隻有做好防備,不要掉以輕心,嚴陣以待,才是目前守衛隘口的重點策略。
可是,因為王爺突然說,想要聽到一些不同的想法,大家又都開始狐疑,難道是他們的分析出錯了?
還是說,王爺的心裏,其實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隻是故意沒說,借此來試探一下大家的臨場反應能力,以及麵對未來戰局走向的把控力?
一時間,眾將士的臉上,都露出了有些為難的表情,因為他們暫時也沒有想到,還有其他什麽可能了。
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將士,在戰場上的劣勢。
因為大部分善於征戰的將士,他們的謀略能力其實並不優秀,所以,在軍營之中,才會出現那樣的官職,稱為參謀。
當參謀和主帥一起發揮作用的時候,謀略和武力相結合,也便是這一整隻軍隊最強大的時候,也就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了。
此時,當所有的武將都覺得腦子要應付不過來的時候,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落在了站在一旁的柳參謀身上。
而夜冥逍,也是順著大家的目光,將視線鎖定在了當事人的身上,淡淡地問:“柳參謀,你覺得呢?”
被稱為柳參謀的人,熟讀兵書,倒也不是什麽紙上談兵之輩,確實也頗有些能力,不然也不可能在軍營之中待了那麽久。
在得到了王爺的親口點名之後,他也便馬上迴答:“末將以為,除了剛才張副將所說的情況之外,其實還有另外的兩種可能存在,但那都隻是末將的個人猜測而已,末將不敢妄言。”
“無妨,你且說來聽聽。”夜冥逍淡然吩咐著。
柳參謀想了想,開口道:“末將以為,莫邪慈之所以會按兵不動,一個原因,或許是由於他在上一次的對戰中,損失頗大,尚未恢複元氣,所以沒有能力出兵反擊和報仇,而另外一個原因,末將猜測,可能他並不是在等咱們放鬆警惕,而是在等待著別的時機。”
“哦?”夜冥逍聽了他的猜測,不禁挑了挑眉,來了興趣,提了語調,反問道,“不知柳參謀所謂的,莫邪慈在等著的別的時機,是什麽呢?”
柳參謀隨即道:“末將認為,那會是一道旨意!”
“旨意?”眾將士皆是納悶,疑惑著麵麵相覷。
他們都不懂,莫邪慈到底是在等著什麽旨意?
畢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莫邪慈想要發兵,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根本不需要等待任何的旨意,隻要是結果滿意的話,中途稍有變數,也無足輕重了。
於是,就有不懂的人,馬上問了一句:“柳參謀,你說的旨意,到底是什麽旨意,快告訴我們吧,別賣關子了!”
柳參謀並沒有馬上迴答,而是抬頭,小心翼翼又略帶試探地瞧了麵前的主帥一眼。
兩個人視線相交,隻一眼,柳參謀便知道了,王爺已經懂了他的意思,無需他再多解釋了。
不過,其他人還不清楚,他到底是在暗示著什麽?
所以,在得到了王爺的眼神首肯之後,柳參謀又解釋說:“從莫邪慈深夜出兵,偷襲隘口的時候起,蠻夷之地和國都的停戰協議,就已經被打破了,所以,在咱們出兵引誘的時候,他才會沒有多想,就帶兵追了出來。然而,在經曆了差點被俘的恥辱之後,他起了疑心,也不可能輕舉妄動了,而且,因為兵力不足的關係,貿然進攻的話,最後損失的還是莫邪慈他自己,所以,他必須等,等著蠻夷之地來了旨意,同意他的調兵申請,他便可以帶著充足的兵力,立刻對隘口發起進攻!”
話說到這,眾將士都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所以,莫邪慈並不是在消耗大家的耐心,而是在等著援兵的到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隘口的局麵,就有些危險了。
雖然此時的隘口,有著夜冥逍帶來的十萬大軍鎮守,但是如果莫邪慈真的要求援兵的話,肯定會在上書的奏折裏,大肆渲染國都對蠻夷之地的威脅,在眼前的局勢之下,停戰協議已經被打破,為了免除威脅,保證自己的國家不受損失,蠻夷之地的君主一定會同意他的調兵請求的。
屆時,若是隘口這邊沒有任何的防備,突然麵臨二十萬甚至是三十萬大軍的進攻,那麽再想要迴京調派援軍,怕也是來不及了。
到時候,蠻夷之地若是攻破了隘口,也便能即刻揮師南下,直取京城了!
顯然,大家都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可能。
而且,也有人提出了異議:“按照柳參謀所說,莫邪慈可以調兵,那麽他的兵從何處來?眾所周知,除了國都之外,蠻夷之地還有另外的兩個敵人,邊境的布防幾乎是不能動的,隻要一動,後果不堪設想。”
柳參謀聽了,表情平淡,卻語出驚人:“如果,莫邪慈趁著這幾日咱們等待的機會,去跟另外的兩個國家談和的話,隻要達成了協議,到時候要轉移兵力,可就輕而易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