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查案
帶娃種田:農門醜女要逆襲 作者:小魚大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百一十六章 查案
“父皇,兒臣隻是想討個公道。”
段青青堅持地看向皇上,一雙紅彤彤的眼裏含著淚珠兒,要掉不掉。
瞧見最寵愛的女兒這副模樣,皇上不禁在心裏歎了口氣,明白這孩子是真的犯倔了,但也因此,他對三皇子的懷疑更甚。
段青青的性子,皇上不是不清楚,這孩子從不說謊話。
但在做一個父親的同時,他還是這個國家的皇帝,太子和三皇子都覬覦著自己身下的龍椅,他也不是不清楚,甚至還有意放任三皇子僭越的舉動,對他而言,一國之儲君,倘若連兄弟之間的算計都躲不過,那他也不配繼承自己的江山。
因為,他守不住。
所以,皇上才選擇了冷眼旁觀,當初他也是這麽過來的,太子為何又不可以,想要真正成為天下之主,他就得學會心狠手辣。
若是早知這一點,皇後也不至於死在刺客手中。
想到這兒,皇上是遺憾的,也是哀傷的,皇後畢竟跟了自己這麽多年,結果死在了皇權爭鬥中,也死在自己兒子的心軟中,實在不該。
“那你就去查吧。”
青青,也該長大了。
皇上說完這句話的同時,在心裏也決定徹底放開手腳,身為皇室子女,他以前對段青青的保護太甚,如今既然她堅持,那自己就不阻攔了。
隻要,他們能真的查出三皇子造反的證據,他自然也會給他們,給皇後一個交待。
也許這次,才是太子和青青長大的機會。
得到想要的答案,段青青並沒有就此離去,而是繼續跪在皇上的麵前,說道:“父皇,兒臣雖然想要調查這件事,但一來沒有人手,二來也不懂其中的流程。所以,兒臣想請父皇從天牢放出一人,幫助兒臣調查。”
“哦?”
聽見她這說,皇帝忽而來了興趣,心裏也隱隱有了猜測,“青青想要誰人相助?”
話落,段青青一字一字念出他的名字:“秦,致,遠,秦校尉。”
果然是那個孩子。
皇上眼底眸色微暗,對此並沒有非常大的反應,腦海裏卻想起了另一張臉,雖然不喜,但若真是那個人的孩子,他的品性也不會有問題吧。
而且,聽說那孩子的弟弟也救了自己的女兒。
皇上思索了片刻,也終於點了點頭,隻是說話時的語氣有些意味深長起來:“青青啊,不管最後你查的出來還是查不出來,你要記住,你永遠是朕最寵愛的女兒。如果你想平平安安一輩子,就跟父皇說,不論早晚。”
皇上的一席話,令段青青心神一震,仿佛明白了什麽,她眼裏的淚水再也克製不住的落下。
“父皇,兒臣知道了。”
見此,皇上終於擺擺手,讓她迴去。
卻不知道,在段青青迴到自己的宮殿後,竟是一個人哭了許久,等事後宮女再看她,不知為何,隻感覺公主哪裏似乎變得不一樣了。
......
七天後,皇後被送入皇陵安葬,牌位也被送入了太廟。
在發布一道聖旨,賜予皇後聊勝於無的無限長的美諡後,廣陽宮刺客一案就開始了真正的調查,因著涉及到皇上和皇後,這樁案件被特意送到了大理寺。
收到案卷時,看著上麵那密密麻麻的字,大理寺卿孫懸幾乎愁白了頭發。
單看這件事涉及到的人物,從宮宴表演的伶人到京都有名的大廚,再到禦林軍,乃至公主皇子,還有已經仙逝的皇後娘娘,他該從哪裏開始理清頭緒呢?
事實上,他心裏也明白,拿頭都不好惹。
不然,皇上也不會非要他查此事,還不是因為太子和三皇子都有了嫌疑,而他向來辦案公證,才不會出現偏頗。
可孫懸卻想的更深,一旦查出,可能現在整個朝廷的局勢都要變一變了。
即便如此,該查的還是要查。
為此,大理寺所有人都放下了手頭上的案件,一心一意撲進了這樁案子裏,整日忙碌的,甚至連家都沒時間迴了。
這不連孫懸大人,都腳不沾地的四處查案。
不過,令大理寺其他人羨慕的是,孫懸大人有個好妻子,雖然大人幾日不著家,可這每天送來的飯菜是沒有斷過的,今日等在大理寺外麵的那個提著食盒的小廝,頓時就引來無數的注目。
“喲,又來給孫大人送飯啊!”
“今天孫夫人送的是什麽,昨天那飯菜可香死我了,也不知道我家那位什麽時候也能懂點事兒,給我送點飯來,不然隻吃公家的,我都要沒力氣幹活了。”
“那你可就羨慕吧!”
望著那小廝,不少人又是感慨又是羨慕。
不過,也有人注意到那小廝似乎和往日來的不是一個,但這些小細節,便是被發現了,大家夥也不會在意,畢竟,孫大人府上那麽多下人,換一個也沒什麽大不了。
正在這時,剛剛放下案卷的孫懸踱著步子走來,許是還在思索著案情,他並沒有注意到送飯的小廝不一樣了。
提了食盒,孫懸正要往迴走。
“孫大人!”
那小廝忽而叫住了他,孫懸這才迴過神循聲看去,不禁眯起了眼角:“你似乎不是我府上的人,不過,瞧著有些眼熟......”
聞言,小廝咧嘴一笑:“孫大人不記得小人了,小人是陳太傅府上的。”
“老師的人?”
孫懸微微一怔,臉上的表情也恭敬了幾分,即使他麵對的隻是陳太傅的下人,但這就是他行事的風格,感恩知禮。
想到陳太傅專門派人來,定是有要事要和自己商量,故而,孫懸怎麽也要擠出點兒時間來。
不一會兒,他便坐上了去陳太傅府中的馬車。
卻不知,在他走後,消息也立即傳進了東宮。
太子段方瑜默默握著手裏的書,望向大殿之外那片四四方方的天,默然了許久,終於開口問鄧公公:“我聽說,孫懸有個女兒,還待字閨中。”
“正是。”
鄧公公心下一顫,正對上太子冰冷的眼神,他頓時懂了,彎下腰:“殿下放心,老奴這就去著人安排。”
“父皇,兒臣隻是想討個公道。”
段青青堅持地看向皇上,一雙紅彤彤的眼裏含著淚珠兒,要掉不掉。
瞧見最寵愛的女兒這副模樣,皇上不禁在心裏歎了口氣,明白這孩子是真的犯倔了,但也因此,他對三皇子的懷疑更甚。
段青青的性子,皇上不是不清楚,這孩子從不說謊話。
但在做一個父親的同時,他還是這個國家的皇帝,太子和三皇子都覬覦著自己身下的龍椅,他也不是不清楚,甚至還有意放任三皇子僭越的舉動,對他而言,一國之儲君,倘若連兄弟之間的算計都躲不過,那他也不配繼承自己的江山。
因為,他守不住。
所以,皇上才選擇了冷眼旁觀,當初他也是這麽過來的,太子為何又不可以,想要真正成為天下之主,他就得學會心狠手辣。
若是早知這一點,皇後也不至於死在刺客手中。
想到這兒,皇上是遺憾的,也是哀傷的,皇後畢竟跟了自己這麽多年,結果死在了皇權爭鬥中,也死在自己兒子的心軟中,實在不該。
“那你就去查吧。”
青青,也該長大了。
皇上說完這句話的同時,在心裏也決定徹底放開手腳,身為皇室子女,他以前對段青青的保護太甚,如今既然她堅持,那自己就不阻攔了。
隻要,他們能真的查出三皇子造反的證據,他自然也會給他們,給皇後一個交待。
也許這次,才是太子和青青長大的機會。
得到想要的答案,段青青並沒有就此離去,而是繼續跪在皇上的麵前,說道:“父皇,兒臣雖然想要調查這件事,但一來沒有人手,二來也不懂其中的流程。所以,兒臣想請父皇從天牢放出一人,幫助兒臣調查。”
“哦?”
聽見她這說,皇帝忽而來了興趣,心裏也隱隱有了猜測,“青青想要誰人相助?”
話落,段青青一字一字念出他的名字:“秦,致,遠,秦校尉。”
果然是那個孩子。
皇上眼底眸色微暗,對此並沒有非常大的反應,腦海裏卻想起了另一張臉,雖然不喜,但若真是那個人的孩子,他的品性也不會有問題吧。
而且,聽說那孩子的弟弟也救了自己的女兒。
皇上思索了片刻,也終於點了點頭,隻是說話時的語氣有些意味深長起來:“青青啊,不管最後你查的出來還是查不出來,你要記住,你永遠是朕最寵愛的女兒。如果你想平平安安一輩子,就跟父皇說,不論早晚。”
皇上的一席話,令段青青心神一震,仿佛明白了什麽,她眼裏的淚水再也克製不住的落下。
“父皇,兒臣知道了。”
見此,皇上終於擺擺手,讓她迴去。
卻不知道,在段青青迴到自己的宮殿後,竟是一個人哭了許久,等事後宮女再看她,不知為何,隻感覺公主哪裏似乎變得不一樣了。
......
七天後,皇後被送入皇陵安葬,牌位也被送入了太廟。
在發布一道聖旨,賜予皇後聊勝於無的無限長的美諡後,廣陽宮刺客一案就開始了真正的調查,因著涉及到皇上和皇後,這樁案件被特意送到了大理寺。
收到案卷時,看著上麵那密密麻麻的字,大理寺卿孫懸幾乎愁白了頭發。
單看這件事涉及到的人物,從宮宴表演的伶人到京都有名的大廚,再到禦林軍,乃至公主皇子,還有已經仙逝的皇後娘娘,他該從哪裏開始理清頭緒呢?
事實上,他心裏也明白,拿頭都不好惹。
不然,皇上也不會非要他查此事,還不是因為太子和三皇子都有了嫌疑,而他向來辦案公證,才不會出現偏頗。
可孫懸卻想的更深,一旦查出,可能現在整個朝廷的局勢都要變一變了。
即便如此,該查的還是要查。
為此,大理寺所有人都放下了手頭上的案件,一心一意撲進了這樁案子裏,整日忙碌的,甚至連家都沒時間迴了。
這不連孫懸大人,都腳不沾地的四處查案。
不過,令大理寺其他人羨慕的是,孫懸大人有個好妻子,雖然大人幾日不著家,可這每天送來的飯菜是沒有斷過的,今日等在大理寺外麵的那個提著食盒的小廝,頓時就引來無數的注目。
“喲,又來給孫大人送飯啊!”
“今天孫夫人送的是什麽,昨天那飯菜可香死我了,也不知道我家那位什麽時候也能懂點事兒,給我送點飯來,不然隻吃公家的,我都要沒力氣幹活了。”
“那你可就羨慕吧!”
望著那小廝,不少人又是感慨又是羨慕。
不過,也有人注意到那小廝似乎和往日來的不是一個,但這些小細節,便是被發現了,大家夥也不會在意,畢竟,孫大人府上那麽多下人,換一個也沒什麽大不了。
正在這時,剛剛放下案卷的孫懸踱著步子走來,許是還在思索著案情,他並沒有注意到送飯的小廝不一樣了。
提了食盒,孫懸正要往迴走。
“孫大人!”
那小廝忽而叫住了他,孫懸這才迴過神循聲看去,不禁眯起了眼角:“你似乎不是我府上的人,不過,瞧著有些眼熟......”
聞言,小廝咧嘴一笑:“孫大人不記得小人了,小人是陳太傅府上的。”
“老師的人?”
孫懸微微一怔,臉上的表情也恭敬了幾分,即使他麵對的隻是陳太傅的下人,但這就是他行事的風格,感恩知禮。
想到陳太傅專門派人來,定是有要事要和自己商量,故而,孫懸怎麽也要擠出點兒時間來。
不一會兒,他便坐上了去陳太傅府中的馬車。
卻不知,在他走後,消息也立即傳進了東宮。
太子段方瑜默默握著手裏的書,望向大殿之外那片四四方方的天,默然了許久,終於開口問鄧公公:“我聽說,孫懸有個女兒,還待字閨中。”
“正是。”
鄧公公心下一顫,正對上太子冰冷的眼神,他頓時懂了,彎下腰:“殿下放心,老奴這就去著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