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時辰就要吃晚飯了,朱由崧得去洗潄一番,剛出了正廳,秀才王建義就追了出來。
“少爺,剛才還有一事忘記跟您說了。”
“哦?什麽事?”
王建義眨了眨眼,道:“少爺,景德鎮陶瓷雖然由寧王朱名昌掌控,不過據傳言還有封地建昌(今江西南昌南城鎮)荊王一脈也入了份子。”
本來他也沒多想,不過見少爺似乎很在意這事兒,王建義心想恐怕這事兒少爺已然上心了,說不準今後會著手搞些事出來,現在不妨先提個醒,免得到出了事兒撒氣到自個身上。
“是嗎?朱由樊麽?”
朱由崧腦子裏一下冒出了這人的資料,朱常泴的嫡二子,生於1610年。
朱常泴和福王同屬一輩份——“常”字輩,已於萬曆二十五年病逝了,朱由樊在萬曆三十八年承襲封王,也是自己的“由”字同輩人,不過朱由崧記得曆史上他不長命,好像在位隻有12年,在1622年就死了。
“那小子現在才二十三歲吧,奇怪了。”
“少爺,哪裏奇怪了?”
王建義弄不明白,為什麽少爺突然間說這種無厘頭的話?
“沒事,你是說荊王和寧王合夥的?”
朱由崧心裏有點奇怪,寧王朱名昌怎麽得就和這小子合夥了呢,難道說景德鎮還有另一股勢力?不過目前對於王建義這人,他還不想明言。
“是的,少爺,下人絕對不敢欺瞞。”
江西景德鎮陶瓷可謂是一大財源啊,目前遠銷海外,每年進項恐怕不下千萬兩銀子,朱由崧也是眼紅不已。
尤其是目前盤居在東印度的荷蘭和西班牙、葡萄牙等人,更是喜愛大明陶瓷,一有錢就收購大明獨有的陶瓷和絲綢販賣到歐洲去。
不過這事,目前還急不得,等過了今年,明年四月份左右進駐藩國後再行打算。
揮走了王建義,朱由崧剛要進內院,正麵迎來了一人,竟是姚氏身邊的那位侍女——竹蘭。
“少爺,王妃叫你去一趟。”
饒是見了這一臉木然的少女,朱由崧不禁又有些鬱悶了,午時的兩王妃因為自己鬧得拆牆,那事才剛剛過去沒半天,甚至餘波未了,這會兒姚氏又有什麽事呢?
“母妃沒說什麽事嗎?”
竹蘭眨了一眼算是迴應了,朱由崧心裏無奈隻得跟著去。
轉過徊廊,再次到了西廂正房,姚氏棒著一杯熱茶慢慢品著,雙眼若有所思。
“母妃……”
朱由崧進屋行了禮,便小心翼翼地呆在一旁,他現在對於兩位王妃都有心理陰影了,每一次都是戰戰兢兢的,搞得心神不寧,深怕再搞出點讓人措手不及的名堂來。
姚氏美眸定定的看著他,那目光似乎能穿透人心,好一會兒,不曾有迴應,朱由崧內心更是不安,不知她又在想些什麽。
好在姚氏終於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目光一閃,道:“福八,今天母妃將那堵牆給拆了,你嫡母也就不必繞彎子離得便近,恐怕夜裏不時會來查房,也有可能乘你睡著抱了去東廂,若是晚間睡了可要將門關好。”
“啊?”
朱由崧以為自己聽錯了,神色瞬間呆怔。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呐呐道:“母妃,嫡母怎會乘孩兒睡著抱去東廂?這不可能吧。”
這也太荒唐了,簡直就是防賊一樣,讓人難以置信啊。
朱由崧感覺姚氏想太多了,再怎麽著,正妃鄒氏也沒必要這般做吧?再說了,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咄,你嫡母是個什麽樣的人,母妃會沒有你清楚?”
姚氏嗤笑一聲,一臉的不屑,齜著一口白牙道:“別看她每天身著白紗,一臉的聖潔,又懂詩詞書畫,好似個知理才女。”
“福八,你還小,小心被她那表像給騙了,她想兒子都想瘋了,她整天都在琢磨著怎麽將母妃給驅開,若是母妃沒有些手段,你現在連親生母親是誰都不會知道。”
“母妃,沒那麽嚴重吧!”
朱由崧小心肝顫憟,越來越覺得姚氏是在危言聳聽。
經過下午拆牆那事兒,王府內院看似平靜了,不過現在想來這矛盾不竟沒有淡化反而是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頭痛啊,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朱由崧發現兩位王妃的矛盾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消除得了了,估計今後自個兒處在她們間也有得受。
“哼,你父王午後剛迴來,她就過去竄對說洛陽那邊需要主事人,她身為王府正妃,你說誰去好?”
姚氏臉色鐵青,岔怒道:“你要是還認母妃,今後離她遠點才好。”
“從今天開始,母妃讓竹蘭做你的侍女。”
朱由崧不由抬頭抬了一眼安靜立於姚氏身側的竹蘭。年僅十六歲的她,已然亭亭玉立,身材窈窕,臀部翹起,清麗的臉上有了少女秀美,不過唯一的缺陷到是胸部太過平坦。
直到現在,朱由崧才仔細端詳,竹蘭太過偏瘦,可能小時候流浪缺了營養,哪怕後來進了王府經過療養,改善了夥食,那兒也不曾起色。
“母妃,竹蘭若是跟了孩兒,那誰來幫著監察王府賬策呢?”
本意上朱由崧並不反感這女孩,不過姚氏下的這個決定讓自己感覺有些突然,如果說竹蘭成為了自己的貼身侍女,這不等於在身邊放了一個監視人?經後豈不是沒有任何隱私可言了麽?
其實朱由崧也明白姚氏為什麽這麽做,無非是想時時掌控正妃鄒氏與自己間的動向,不過這還是讓他有點不爽,要知道自己身邊也不是沒有侍女,隻不過不喜歡她們跟著,平日除了洗漱衣著,大多時候都被自個揮走了。
“這個母妃自有決斷,經後一切瑣事由竹蘭幫襯著,比起你身邊那兩個丫環要爽利得多,就這麽決定了。”
姚氏下了決心,朱由崧也是沒辦法,竹蘭就這樣變成了自個的貼身侍女,至於早先的李香兒,也不知被姚氏弄到哪裏去了,這兩天也沒見人影。當然這事,他是不會過問的,自有姚氏處理。
“少爺,剛才還有一事忘記跟您說了。”
“哦?什麽事?”
王建義眨了眨眼,道:“少爺,景德鎮陶瓷雖然由寧王朱名昌掌控,不過據傳言還有封地建昌(今江西南昌南城鎮)荊王一脈也入了份子。”
本來他也沒多想,不過見少爺似乎很在意這事兒,王建義心想恐怕這事兒少爺已然上心了,說不準今後會著手搞些事出來,現在不妨先提個醒,免得到出了事兒撒氣到自個身上。
“是嗎?朱由樊麽?”
朱由崧腦子裏一下冒出了這人的資料,朱常泴的嫡二子,生於1610年。
朱常泴和福王同屬一輩份——“常”字輩,已於萬曆二十五年病逝了,朱由樊在萬曆三十八年承襲封王,也是自己的“由”字同輩人,不過朱由崧記得曆史上他不長命,好像在位隻有12年,在1622年就死了。
“那小子現在才二十三歲吧,奇怪了。”
“少爺,哪裏奇怪了?”
王建義弄不明白,為什麽少爺突然間說這種無厘頭的話?
“沒事,你是說荊王和寧王合夥的?”
朱由崧心裏有點奇怪,寧王朱名昌怎麽得就和這小子合夥了呢,難道說景德鎮還有另一股勢力?不過目前對於王建義這人,他還不想明言。
“是的,少爺,下人絕對不敢欺瞞。”
江西景德鎮陶瓷可謂是一大財源啊,目前遠銷海外,每年進項恐怕不下千萬兩銀子,朱由崧也是眼紅不已。
尤其是目前盤居在東印度的荷蘭和西班牙、葡萄牙等人,更是喜愛大明陶瓷,一有錢就收購大明獨有的陶瓷和絲綢販賣到歐洲去。
不過這事,目前還急不得,等過了今年,明年四月份左右進駐藩國後再行打算。
揮走了王建義,朱由崧剛要進內院,正麵迎來了一人,竟是姚氏身邊的那位侍女——竹蘭。
“少爺,王妃叫你去一趟。”
饒是見了這一臉木然的少女,朱由崧不禁又有些鬱悶了,午時的兩王妃因為自己鬧得拆牆,那事才剛剛過去沒半天,甚至餘波未了,這會兒姚氏又有什麽事呢?
“母妃沒說什麽事嗎?”
竹蘭眨了一眼算是迴應了,朱由崧心裏無奈隻得跟著去。
轉過徊廊,再次到了西廂正房,姚氏棒著一杯熱茶慢慢品著,雙眼若有所思。
“母妃……”
朱由崧進屋行了禮,便小心翼翼地呆在一旁,他現在對於兩位王妃都有心理陰影了,每一次都是戰戰兢兢的,搞得心神不寧,深怕再搞出點讓人措手不及的名堂來。
姚氏美眸定定的看著他,那目光似乎能穿透人心,好一會兒,不曾有迴應,朱由崧內心更是不安,不知她又在想些什麽。
好在姚氏終於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目光一閃,道:“福八,今天母妃將那堵牆給拆了,你嫡母也就不必繞彎子離得便近,恐怕夜裏不時會來查房,也有可能乘你睡著抱了去東廂,若是晚間睡了可要將門關好。”
“啊?”
朱由崧以為自己聽錯了,神色瞬間呆怔。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呐呐道:“母妃,嫡母怎會乘孩兒睡著抱去東廂?這不可能吧。”
這也太荒唐了,簡直就是防賊一樣,讓人難以置信啊。
朱由崧感覺姚氏想太多了,再怎麽著,正妃鄒氏也沒必要這般做吧?再說了,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咄,你嫡母是個什麽樣的人,母妃會沒有你清楚?”
姚氏嗤笑一聲,一臉的不屑,齜著一口白牙道:“別看她每天身著白紗,一臉的聖潔,又懂詩詞書畫,好似個知理才女。”
“福八,你還小,小心被她那表像給騙了,她想兒子都想瘋了,她整天都在琢磨著怎麽將母妃給驅開,若是母妃沒有些手段,你現在連親生母親是誰都不會知道。”
“母妃,沒那麽嚴重吧!”
朱由崧小心肝顫憟,越來越覺得姚氏是在危言聳聽。
經過下午拆牆那事兒,王府內院看似平靜了,不過現在想來這矛盾不竟沒有淡化反而是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頭痛啊,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朱由崧發現兩位王妃的矛盾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消除得了了,估計今後自個兒處在她們間也有得受。
“哼,你父王午後剛迴來,她就過去竄對說洛陽那邊需要主事人,她身為王府正妃,你說誰去好?”
姚氏臉色鐵青,岔怒道:“你要是還認母妃,今後離她遠點才好。”
“從今天開始,母妃讓竹蘭做你的侍女。”
朱由崧不由抬頭抬了一眼安靜立於姚氏身側的竹蘭。年僅十六歲的她,已然亭亭玉立,身材窈窕,臀部翹起,清麗的臉上有了少女秀美,不過唯一的缺陷到是胸部太過平坦。
直到現在,朱由崧才仔細端詳,竹蘭太過偏瘦,可能小時候流浪缺了營養,哪怕後來進了王府經過療養,改善了夥食,那兒也不曾起色。
“母妃,竹蘭若是跟了孩兒,那誰來幫著監察王府賬策呢?”
本意上朱由崧並不反感這女孩,不過姚氏下的這個決定讓自己感覺有些突然,如果說竹蘭成為了自己的貼身侍女,這不等於在身邊放了一個監視人?經後豈不是沒有任何隱私可言了麽?
其實朱由崧也明白姚氏為什麽這麽做,無非是想時時掌控正妃鄒氏與自己間的動向,不過這還是讓他有點不爽,要知道自己身邊也不是沒有侍女,隻不過不喜歡她們跟著,平日除了洗漱衣著,大多時候都被自個揮走了。
“這個母妃自有決斷,經後一切瑣事由竹蘭幫襯著,比起你身邊那兩個丫環要爽利得多,就這麽決定了。”
姚氏下了決心,朱由崧也是沒辦法,竹蘭就這樣變成了自個的貼身侍女,至於早先的李香兒,也不知被姚氏弄到哪裏去了,這兩天也沒見人影。當然這事,他是不會過問的,自有姚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