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噗通,心髒劇烈翻騰,朱由崧逃出了宅院,西廂大門外已然不見了李香兒的身影。
唿唿,朱由崧撐著雙膝直喘粗氣,用力的搓了一把臉,四周瞻望了下,發現並沒有人,心下鬆了口氣,再次深深的吸氣,這才緩緩平複下來。
唉!一聲長長的歎氣,雖然他臉上看上去極為平靜,但雙眼深處隱隱流露出慌亂、不安。
原路返迴,再次出了王府內院,到了外院時正路遇葉勝和莊木頭兩人。
兩人正待行禮,朱由崧揮手打斷,徑直往前走,嘴裏道:“走,出王府。”
“少爺,我們去哪裏?”葉勝好奇問道。
朱由崧的腳步走得飛快,頭也沒迴道:“跟著便是!”
莊木頭心裏雖然也好奇,卻也不敢再多問,兩人對視了一眼,感覺現在的朱由崧好像哪裏有些不對勁,至於到底如何也說不出個之所以然來。
兩人一左一右默然默跟隨,一會兒王府大門就遙遙在望,就在這時,李香兒的身影從側邊急步而來。
“少主殿下……”
還沒到跟前,李香兒就氣喘噓噓的喊開了,“少主殿下,王妃叫你過去一趟。”
“母妃……”
心裏咯噔一下,朱由崧腳下驀然一頓,臉色急劇變幻。
眼裏流露出慌亂不安,種種情緒湧現,那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神色,葉勝和莊木頭瞧得一頭霧水,難道王妃要處罰少主殿下?不會吧,就這麽一會兒他就闖禍了?
走到跟前,李香兒喘息道:“少主殿下,王妃讓我來叫你。”
李香兒臉上看去沒什麽異樣,朱由崧心裏覺得奇怪,剛剛那事兒,她會不知道?怎麽可能一點異常都沒有呢?越想越是詭異,心道:不會是裝的吧?
好一會兒,朱由崧這才道:“你告訴母妃一聲,我現在有要事出去一趟,迴來再去見她。”
不管他人怎麽想,說罷,朱由崧提溜著小腿走得飛快。
“哎,少主殿下……”
朱由崧不顧身後的喊叫,快速離去,發生這件事,躲都來不急,他哪還敢再呆在王府。
出了福王府就是長安街,可同時並行十七匹馬,大道上人來人往,中間乃是官轎和馬車,街麵兩旁大家推肩擦背而過,熙熙攘攘的叫賣聲不絕於耳,樓閣店鋪花樣繁簇,進進出出好不熱鬧。
“這就是大明啊!”
每一次走在街上,朱由崧都會由衷的感歎,繁華似錦,車如流水馬如龍,盛世又是末世,何人又知道不久的將來這一切將不複存在呢,又有誰能想象得到那場屠殺?
楊州十日,嘉靖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廣州大屠殺……四川省被清空,了無人煙,全國一億兩千多萬人死了,死在了那一場“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大破滅之中。
如是昔日繁華,天朝鼎盛!中央帝國,煌煌天威,四夷莫不懼恐,又何曾想過這一切皆不過是過雨雲煙?
朱由崧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說不盡的酸澀,華夏衣冠盡去,禮儀氣節散失,所有有勇氣的人都被殺絕了,殺得人心餒弱,殺得繁華消匿,殺得世道沉?淪,殺得傳承絕滅,殺得……
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野蠻、血腥大屠殺,如若戰爭死人很正常,但如此盡毀文明,後人又怎能不心生憤慨?
“報複,一定要報複,殺絕那些畜生!”這一刻,朱由崧臉色極為陰冷。
“少爺……”
莊木頭輕輕的碰觸了他一下,嚅動著嘴唇不知道該怎麽說,路上的行人很擠,他和葉勝一直小心防護著,注意力也全然處在朱由崧身上,然而這一刻他聽到了王世子無意識的低語。
“什麽?”朱由崧迴過神,渾然不覺自己發生了什麽。
葉勝的臉色極為古怪,問道:“少主,你要報複誰,殺絕哪些畜生?要不要我和莊木頭出手?”說著,眼露狠色,抬手做了個刀切,一臉的兇悍。
身為上層階級,打殺家奴死幾個人,他也不是沒做過,以王世子的身份殺幾個人有什麽大不了的,隻要事後處理得精細,誰又知道呢?再說了就算被人知道了,大不了推說失手唄,賠點銀子就是了,又能怎麽樣?
莊木頭也是緊跟著狠狠點頭,他父親身為北方守備,在通州幫助徐光啟練兵期間,他跟著莊安世也弄死過不少人,既然被王世子罵作畜生肯定不是什麽好人,殺了也就殺了,至於朱由崧是不是好人,他下意識的給忘記了。
朱由崧看了看兩人,道:“出手是必須的,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說完也不理會,直接向人群間擠去。
莊木頭和葉勝麵麵相覷,朱由崧不明說,他們也不再好問什麽,直接追了上去。
朱由崧一直朝東方向行去,他的目的地就是處在南邊的宣武門東大街,那裏有一座基督教的教堂,於1601年出身於意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所建立。
現在是1613年,利瑪竇於三年前就病死了,目前代任天主教的是一位叫馮德讓的意大利傳教士(當時真正主教還沒上任,是後來的法國傳教士金尼閣)。
半個時辰後,天主教堂已然在目。宣武門內的這座塗著白料的西方教堂占地極大,一眼看去,尖頂閣上矗立著一個大大的十字架,走到近前,牆壁上塗上了姿態各異的西方諸神,反正朱由崧是不認識的,隻當圖畫來看,前世也從未理會過這些。
走到教堂大門處,幾個穿著不同著料的人進進出出,也有那麽幾位達官顯貴在胸前比劃著十字架,至於是否虔誠則看不大出來。
“少主,你也信‘溫教’?”葉勝顯得有些意外,雖然朝廷並不禁止,但大多數中國人還是下意識的迴避,直到目前京城信奉的也隻有三百人不到。
“溫教那一套,我看還不如信咱們自家老祖宗。”
莊木頭有些不爽,嘟噥著嘴繼續說道:“那些人啊,連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敢舍棄,還改信外人的那一套,我看都是些數典忘宗的無恥之輩。”
唿唿,朱由崧撐著雙膝直喘粗氣,用力的搓了一把臉,四周瞻望了下,發現並沒有人,心下鬆了口氣,再次深深的吸氣,這才緩緩平複下來。
唉!一聲長長的歎氣,雖然他臉上看上去極為平靜,但雙眼深處隱隱流露出慌亂、不安。
原路返迴,再次出了王府內院,到了外院時正路遇葉勝和莊木頭兩人。
兩人正待行禮,朱由崧揮手打斷,徑直往前走,嘴裏道:“走,出王府。”
“少爺,我們去哪裏?”葉勝好奇問道。
朱由崧的腳步走得飛快,頭也沒迴道:“跟著便是!”
莊木頭心裏雖然也好奇,卻也不敢再多問,兩人對視了一眼,感覺現在的朱由崧好像哪裏有些不對勁,至於到底如何也說不出個之所以然來。
兩人一左一右默然默跟隨,一會兒王府大門就遙遙在望,就在這時,李香兒的身影從側邊急步而來。
“少主殿下……”
還沒到跟前,李香兒就氣喘噓噓的喊開了,“少主殿下,王妃叫你過去一趟。”
“母妃……”
心裏咯噔一下,朱由崧腳下驀然一頓,臉色急劇變幻。
眼裏流露出慌亂不安,種種情緒湧現,那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神色,葉勝和莊木頭瞧得一頭霧水,難道王妃要處罰少主殿下?不會吧,就這麽一會兒他就闖禍了?
走到跟前,李香兒喘息道:“少主殿下,王妃讓我來叫你。”
李香兒臉上看去沒什麽異樣,朱由崧心裏覺得奇怪,剛剛那事兒,她會不知道?怎麽可能一點異常都沒有呢?越想越是詭異,心道:不會是裝的吧?
好一會兒,朱由崧這才道:“你告訴母妃一聲,我現在有要事出去一趟,迴來再去見她。”
不管他人怎麽想,說罷,朱由崧提溜著小腿走得飛快。
“哎,少主殿下……”
朱由崧不顧身後的喊叫,快速離去,發生這件事,躲都來不急,他哪還敢再呆在王府。
出了福王府就是長安街,可同時並行十七匹馬,大道上人來人往,中間乃是官轎和馬車,街麵兩旁大家推肩擦背而過,熙熙攘攘的叫賣聲不絕於耳,樓閣店鋪花樣繁簇,進進出出好不熱鬧。
“這就是大明啊!”
每一次走在街上,朱由崧都會由衷的感歎,繁華似錦,車如流水馬如龍,盛世又是末世,何人又知道不久的將來這一切將不複存在呢,又有誰能想象得到那場屠殺?
楊州十日,嘉靖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廣州大屠殺……四川省被清空,了無人煙,全國一億兩千多萬人死了,死在了那一場“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大破滅之中。
如是昔日繁華,天朝鼎盛!中央帝國,煌煌天威,四夷莫不懼恐,又何曾想過這一切皆不過是過雨雲煙?
朱由崧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說不盡的酸澀,華夏衣冠盡去,禮儀氣節散失,所有有勇氣的人都被殺絕了,殺得人心餒弱,殺得繁華消匿,殺得世道沉?淪,殺得傳承絕滅,殺得……
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野蠻、血腥大屠殺,如若戰爭死人很正常,但如此盡毀文明,後人又怎能不心生憤慨?
“報複,一定要報複,殺絕那些畜生!”這一刻,朱由崧臉色極為陰冷。
“少爺……”
莊木頭輕輕的碰觸了他一下,嚅動著嘴唇不知道該怎麽說,路上的行人很擠,他和葉勝一直小心防護著,注意力也全然處在朱由崧身上,然而這一刻他聽到了王世子無意識的低語。
“什麽?”朱由崧迴過神,渾然不覺自己發生了什麽。
葉勝的臉色極為古怪,問道:“少主,你要報複誰,殺絕哪些畜生?要不要我和莊木頭出手?”說著,眼露狠色,抬手做了個刀切,一臉的兇悍。
身為上層階級,打殺家奴死幾個人,他也不是沒做過,以王世子的身份殺幾個人有什麽大不了的,隻要事後處理得精細,誰又知道呢?再說了就算被人知道了,大不了推說失手唄,賠點銀子就是了,又能怎麽樣?
莊木頭也是緊跟著狠狠點頭,他父親身為北方守備,在通州幫助徐光啟練兵期間,他跟著莊安世也弄死過不少人,既然被王世子罵作畜生肯定不是什麽好人,殺了也就殺了,至於朱由崧是不是好人,他下意識的給忘記了。
朱由崧看了看兩人,道:“出手是必須的,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說完也不理會,直接向人群間擠去。
莊木頭和葉勝麵麵相覷,朱由崧不明說,他們也不再好問什麽,直接追了上去。
朱由崧一直朝東方向行去,他的目的地就是處在南邊的宣武門東大街,那裏有一座基督教的教堂,於1601年出身於意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所建立。
現在是1613年,利瑪竇於三年前就病死了,目前代任天主教的是一位叫馮德讓的意大利傳教士(當時真正主教還沒上任,是後來的法國傳教士金尼閣)。
半個時辰後,天主教堂已然在目。宣武門內的這座塗著白料的西方教堂占地極大,一眼看去,尖頂閣上矗立著一個大大的十字架,走到近前,牆壁上塗上了姿態各異的西方諸神,反正朱由崧是不認識的,隻當圖畫來看,前世也從未理會過這些。
走到教堂大門處,幾個穿著不同著料的人進進出出,也有那麽幾位達官顯貴在胸前比劃著十字架,至於是否虔誠則看不大出來。
“少主,你也信‘溫教’?”葉勝顯得有些意外,雖然朝廷並不禁止,但大多數中國人還是下意識的迴避,直到目前京城信奉的也隻有三百人不到。
“溫教那一套,我看還不如信咱們自家老祖宗。”
莊木頭有些不爽,嘟噥著嘴繼續說道:“那些人啊,連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敢舍棄,還改信外人的那一套,我看都是些數典忘宗的無恥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