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一首唐朝駱賓王七歲寫的《詠鵝》在幾個孩童稚嫩的嗓音下清脆流轉,吟誦了一遍又一遍,其間又夾雜著嘻笑聲圍繞起池塘邊的柳樹相互追逐,一個三四歲的孩童吊在尾後,流著鼻涕啊啊啊的叫著,卻怎麽也追不上。
這幾位孩童身著明黃綢緞,袍衫上繡有紋祥,腰佩掛玉成結垂於兩側,又有女童穿白貯絲羅紗襦裙,寬袖禙子,衣襟繡花紋並於領子通往下擺,如此裝飾一看即知宮廷勳貴之後。
然而這歡快的一幕卻始終不能引起十來米遠的池塘岸坡上坐著的那五六歲孩童的目光,他深深地注視著池水,紅潤的臉兒上鼻挺如梁,劍眉如削,小小年紀就已呈現出俊朗的一麵,如若再長個十一二歲定是個翩翩佳少年。
但是就如此小的年紀,他的眼神裏卻時不時流露出一絲憂鬱,仿若內心有著說不出的悲淒。
自從這一世從娘胎裏出來,朱由崧就一直在琢磨著自己該怎麽辦?前世他隻是普通家庭出生的青年,十分愛好曆史,特別是明史。這是一個讓人即興奮又無奈的朝代——明朝。
她的手工業特別發達,經濟總量超過了世界的百分之七十,明朝後期更是出現了商品經濟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城市化占了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八,長江三角洲和廣東一帶已經出現上千人的工廠。
不少土地主縉紳也逐步將資金投向工商業,“富者縮資而趨末”,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的事,以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等為名號的商幫更是數千萬兩白銀的大規模周轉,當時的荷蘭東印度根本無法與之比擬,也隻能算是整碗飯裏的幾粒米而已。
明末傳教士利瑪竇對那時的明朝社會有過這樣描述:“這裏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無所不有,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利瑪竇《中國劄記》第十章)
在這個時期科技、文化、思想,東西方交流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現,萊布尼茨在《中國近事》序言說:“中國這一文明古國與歐洲難分軒輊,雙方處於對等的較量中”。
此為一國與整個歐洲對比,這是一個極度昌盛的時代,但政治在萬曆中後期開始卻是陷入了腐朽黑暗之中。
勳貴在宗族體係下,奢靡之風盛起,庭院內宅淫牝穢亂,士大夫、豪門貴族在謙和的麵目下卻隱藏著欲·望的“魔鬼”。
而身為穿越者的朱由崧成為了勳貴的一員,他的內心也隱藏著大多數人所擁有的魔鬼。
此時,黨爭已經勢如水火,為了彼此的利益,以山東人為主的齊黨,湖廣人(今湖北湖南)為主的楚黨加上浙黨與東林黨激烈的鬥爭,將大明逐漸帶入了死亡的漩渦之中。
現在是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三月份,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年僅六歲的朱由崧就要隨著父親福王朱常洵一家子遷移到洛陽府邸入主封國。
如果一切沒有改變的話,之後再生活個28年,隨著福王被李自誠執殺,然後自己跑路。等到了三十八歲時成為南明皇帝,再兩年過後由腦後掛著豬尾巴的野豬皮給喀嚓一刀,不對,是淩遲處死,這就是自己這個身體的曆史命運。
然而明知曆史走向的朱由崧內心充滿了焦慮和不安,死亡的陰霾籠罩,就如同烏雲一般逐漸聚籠在頭頂,直至狂風暴雨來襲。
清風徐徐,碧綠的池塘裏,荷葉隨波起漾。岸坡上,朱由崧的眼神不由看向了池塘邊楊柳下嘻笑玩耍的孩童,最終目光定在了跑在最後的那位流著鼻涕啊啊叫的三歲小孩身上。
這孩童有一個讓大多數喜歡曆史類的人都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就是——崇禎帝朱由檢。
今天是宮廷家宴,午後三時,萬曆皇帝帶著鄭貴妃和一班子女來禦花園,這也是他第一次見到朱由檢。
自己這個“堂弟”在曆史上是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他的悲劇一直讓史學家感慨不已。
“如果他現在死了會怎麽樣?”朱由崧幽幽的目光不斷掃視著岸坡下三歲的鼻涕孩,不自覺間抿緊了雙唇。
“弄死他,快弄死他吧,隻要他死了曆史絕對會改變,十四年後皇位有可能就到你家了!”
身體裏麵似乎有個魔鬼在隱隱不斷的吼叫,唿唿唿……朱由崧的唿吸變得急促,咚咚咚,心髒劇烈的跳動,這是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誘惑。
這一刻,朱由崧全身的血液仿佛一下子燃燒了起來。
皇長子朱常洛早在十二年前(1601年)就已經立為太子,隻要等到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萬曆皇帝病逝,長子朱常洛就會登基,然後一個月後因“紅丸案”死掉,接著就由木匠皇帝朱由校繼位。
根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和“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並封”的繼承法,最終皇位會從神宗朱翊鈞子嗣內選擇。
如此算來,將朱由檢弄死了,再等七年時間,朱由校落水病死後,皇位很大可能落入自己家,因為朱常洛死了,朱翊鈞子嗣內就屬福王朱常洵的年齡最大。
雖然自己是次妃姚氏所生的庶長子,但嫡母鄒氏一生無子,而到那時福王體重都360斤了,連抱女人都費勁更不要說上朝和批奏章,最終還是得自己來臨朝?
“皇位……”
朱由崧緊緊抓著草坪上的綠草,舔了舔幹澀的嘴唇,望著坡下的三歲鼻涕孩,眼裏露出了狼一樣的目光。
“孩童玩耍的楊柳樹與池塘邊隻相差四五米遠,自己隻要下去陪他們一起追逐,故意往岸邊帶著跑,在不經意間拉一下鼻涕孩朱由檢的衣襟,到時他就會……”
“現在是三月份,北京的天氣依舊非常冷,隻要鼻涕孩掉進池塘裏,就算不淹死感冒也是一定的,這時代得個感冒很可能就嗚唿哀哉了。”
朱由崧心裏默默計算著,越想越覺得成功率很高。
可是真要動手時,朱由崧內心充滿了踟躕,欲·望的魔鬼和仁義道德在激烈的交鋒。現在的朱由檢還隻是一個孩子啊,活生生的一條生命,難道真的要生生的扼殺?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幹吧,大明帝國都要被野豬皮拱翻了,若是我自己都死了,哪還管得了身後洪水滔天?”
“過了今日就不知道待何時才有機會,隻要死弄了這個鼻涕孩,一切將改變!”看著歡快的小屁孩朱由檢,他的臉色陰晴不定,內心蠢蠢欲動,雙眼不禁微眯了起來。
一時間心跳急劇加速,心緒燥動,不斷的撥動著緊繃的神經。
“時不我待,要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哪管得了身後罵名,亂世中隻有冷血才得已生存,成功了固然好,不成也不會真的要了自個這六歲小屁孩的命。”
唿,朱由崧緩緩吐了口氣,臉色漸漸變得冷俊,緊緊一握掌,身子不知不覺間便端坐了起來。朱由崧正打算付諸於行動,身後突然響起一聲清脆圓潤的嗓音。
“福八,怎麽不和弟弟妹妹們玩耍?”隨風卷來一襲幽香,這是女人香。
“啊,母妃……”朱由崧心裏豁然一驚,好懸沒被嚇死,身體抑製不住打了個冷顫,臉色發白。
香風習習,長長的拖曳褥裙鋪在身後,嫋嫋如雲,發髻盤起,隻見一端裝女子身著米黃色的寬袖連衣拖曳褥裙趨步行來,身後跟了兩位侍女。
天哪,她是什麽時候過來的?走路怎麽連點聲音都沒有,不知人嚇人,會嚇死人的麽?
姚氏,福王側妃,是這個身子的親生母親。早年入王府選侍,後因肚子裏有了朱由崧,被策封為王妃,掌管著王府一應內務與產業。
姚氏步履輕徐緩移,雲鬢上斜插的釵玉輕微晃動,左右對襟相交於兩側露出浩潔的長頸,豐腴的體態搖曳生姿,霞岥披肩,使得她看上去顯得雍容而又高貴。
福八是朱由崧的小字(小名),姚氏是福王朱常洵的次妃,雖然隻是二十三四歲卻已然是成熟的風韻,端莊和嫵媚的氣息交織,腰束輕紗綾羅,豐滿高聳的胸脯在盛裝下顯得豔麗非常。
“母妃,您怎麽過來了?”朱由崧側過身,娃娃臉露出僵硬的笑容。
走到近前,姚氏身子微微前傾,美豔的容顏近在咫尺,明眸在他身上細細打量。
朱由崧每次見到她都不敢太過於直視,心裏總有一種莫明的慌亂,大概因為她是自己這個身體的親生母親吧,所以大多數的時候他的眼皮都微微下垂著。
“臉色蒼白,病了?”姚氏看著朱由崧,眉宇之間微微蹙起,雖是沒有流露出絲毫關愛的言語,但那一閃而逝的憂慮卻清晰可見。
這讓朱由崧心裏微微一暖,平時姚氏對自己的管教是非常之嚴厲的。
一首唐朝駱賓王七歲寫的《詠鵝》在幾個孩童稚嫩的嗓音下清脆流轉,吟誦了一遍又一遍,其間又夾雜著嘻笑聲圍繞起池塘邊的柳樹相互追逐,一個三四歲的孩童吊在尾後,流著鼻涕啊啊啊的叫著,卻怎麽也追不上。
這幾位孩童身著明黃綢緞,袍衫上繡有紋祥,腰佩掛玉成結垂於兩側,又有女童穿白貯絲羅紗襦裙,寬袖禙子,衣襟繡花紋並於領子通往下擺,如此裝飾一看即知宮廷勳貴之後。
然而這歡快的一幕卻始終不能引起十來米遠的池塘岸坡上坐著的那五六歲孩童的目光,他深深地注視著池水,紅潤的臉兒上鼻挺如梁,劍眉如削,小小年紀就已呈現出俊朗的一麵,如若再長個十一二歲定是個翩翩佳少年。
但是就如此小的年紀,他的眼神裏卻時不時流露出一絲憂鬱,仿若內心有著說不出的悲淒。
自從這一世從娘胎裏出來,朱由崧就一直在琢磨著自己該怎麽辦?前世他隻是普通家庭出生的青年,十分愛好曆史,特別是明史。這是一個讓人即興奮又無奈的朝代——明朝。
她的手工業特別發達,經濟總量超過了世界的百分之七十,明朝後期更是出現了商品經濟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城市化占了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八,長江三角洲和廣東一帶已經出現上千人的工廠。
不少土地主縉紳也逐步將資金投向工商業,“富者縮資而趨末”,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的事,以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等為名號的商幫更是數千萬兩白銀的大規模周轉,當時的荷蘭東印度根本無法與之比擬,也隻能算是整碗飯裏的幾粒米而已。
明末傳教士利瑪竇對那時的明朝社會有過這樣描述:“這裏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無所不有,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利瑪竇《中國劄記》第十章)
在這個時期科技、文化、思想,東西方交流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現,萊布尼茨在《中國近事》序言說:“中國這一文明古國與歐洲難分軒輊,雙方處於對等的較量中”。
此為一國與整個歐洲對比,這是一個極度昌盛的時代,但政治在萬曆中後期開始卻是陷入了腐朽黑暗之中。
勳貴在宗族體係下,奢靡之風盛起,庭院內宅淫牝穢亂,士大夫、豪門貴族在謙和的麵目下卻隱藏著欲·望的“魔鬼”。
而身為穿越者的朱由崧成為了勳貴的一員,他的內心也隱藏著大多數人所擁有的魔鬼。
此時,黨爭已經勢如水火,為了彼此的利益,以山東人為主的齊黨,湖廣人(今湖北湖南)為主的楚黨加上浙黨與東林黨激烈的鬥爭,將大明逐漸帶入了死亡的漩渦之中。
現在是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三月份,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年僅六歲的朱由崧就要隨著父親福王朱常洵一家子遷移到洛陽府邸入主封國。
如果一切沒有改變的話,之後再生活個28年,隨著福王被李自誠執殺,然後自己跑路。等到了三十八歲時成為南明皇帝,再兩年過後由腦後掛著豬尾巴的野豬皮給喀嚓一刀,不對,是淩遲處死,這就是自己這個身體的曆史命運。
然而明知曆史走向的朱由崧內心充滿了焦慮和不安,死亡的陰霾籠罩,就如同烏雲一般逐漸聚籠在頭頂,直至狂風暴雨來襲。
清風徐徐,碧綠的池塘裏,荷葉隨波起漾。岸坡上,朱由崧的眼神不由看向了池塘邊楊柳下嘻笑玩耍的孩童,最終目光定在了跑在最後的那位流著鼻涕啊啊叫的三歲小孩身上。
這孩童有一個讓大多數喜歡曆史類的人都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就是——崇禎帝朱由檢。
今天是宮廷家宴,午後三時,萬曆皇帝帶著鄭貴妃和一班子女來禦花園,這也是他第一次見到朱由檢。
自己這個“堂弟”在曆史上是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他的悲劇一直讓史學家感慨不已。
“如果他現在死了會怎麽樣?”朱由崧幽幽的目光不斷掃視著岸坡下三歲的鼻涕孩,不自覺間抿緊了雙唇。
“弄死他,快弄死他吧,隻要他死了曆史絕對會改變,十四年後皇位有可能就到你家了!”
身體裏麵似乎有個魔鬼在隱隱不斷的吼叫,唿唿唿……朱由崧的唿吸變得急促,咚咚咚,心髒劇烈的跳動,這是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誘惑。
這一刻,朱由崧全身的血液仿佛一下子燃燒了起來。
皇長子朱常洛早在十二年前(1601年)就已經立為太子,隻要等到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萬曆皇帝病逝,長子朱常洛就會登基,然後一個月後因“紅丸案”死掉,接著就由木匠皇帝朱由校繼位。
根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和“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並封”的繼承法,最終皇位會從神宗朱翊鈞子嗣內選擇。
如此算來,將朱由檢弄死了,再等七年時間,朱由校落水病死後,皇位很大可能落入自己家,因為朱常洛死了,朱翊鈞子嗣內就屬福王朱常洵的年齡最大。
雖然自己是次妃姚氏所生的庶長子,但嫡母鄒氏一生無子,而到那時福王體重都360斤了,連抱女人都費勁更不要說上朝和批奏章,最終還是得自己來臨朝?
“皇位……”
朱由崧緊緊抓著草坪上的綠草,舔了舔幹澀的嘴唇,望著坡下的三歲鼻涕孩,眼裏露出了狼一樣的目光。
“孩童玩耍的楊柳樹與池塘邊隻相差四五米遠,自己隻要下去陪他們一起追逐,故意往岸邊帶著跑,在不經意間拉一下鼻涕孩朱由檢的衣襟,到時他就會……”
“現在是三月份,北京的天氣依舊非常冷,隻要鼻涕孩掉進池塘裏,就算不淹死感冒也是一定的,這時代得個感冒很可能就嗚唿哀哉了。”
朱由崧心裏默默計算著,越想越覺得成功率很高。
可是真要動手時,朱由崧內心充滿了踟躕,欲·望的魔鬼和仁義道德在激烈的交鋒。現在的朱由檢還隻是一個孩子啊,活生生的一條生命,難道真的要生生的扼殺?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幹吧,大明帝國都要被野豬皮拱翻了,若是我自己都死了,哪還管得了身後洪水滔天?”
“過了今日就不知道待何時才有機會,隻要死弄了這個鼻涕孩,一切將改變!”看著歡快的小屁孩朱由檢,他的臉色陰晴不定,內心蠢蠢欲動,雙眼不禁微眯了起來。
一時間心跳急劇加速,心緒燥動,不斷的撥動著緊繃的神經。
“時不我待,要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哪管得了身後罵名,亂世中隻有冷血才得已生存,成功了固然好,不成也不會真的要了自個這六歲小屁孩的命。”
唿,朱由崧緩緩吐了口氣,臉色漸漸變得冷俊,緊緊一握掌,身子不知不覺間便端坐了起來。朱由崧正打算付諸於行動,身後突然響起一聲清脆圓潤的嗓音。
“福八,怎麽不和弟弟妹妹們玩耍?”隨風卷來一襲幽香,這是女人香。
“啊,母妃……”朱由崧心裏豁然一驚,好懸沒被嚇死,身體抑製不住打了個冷顫,臉色發白。
香風習習,長長的拖曳褥裙鋪在身後,嫋嫋如雲,發髻盤起,隻見一端裝女子身著米黃色的寬袖連衣拖曳褥裙趨步行來,身後跟了兩位侍女。
天哪,她是什麽時候過來的?走路怎麽連點聲音都沒有,不知人嚇人,會嚇死人的麽?
姚氏,福王側妃,是這個身子的親生母親。早年入王府選侍,後因肚子裏有了朱由崧,被策封為王妃,掌管著王府一應內務與產業。
姚氏步履輕徐緩移,雲鬢上斜插的釵玉輕微晃動,左右對襟相交於兩側露出浩潔的長頸,豐腴的體態搖曳生姿,霞岥披肩,使得她看上去顯得雍容而又高貴。
福八是朱由崧的小字(小名),姚氏是福王朱常洵的次妃,雖然隻是二十三四歲卻已然是成熟的風韻,端莊和嫵媚的氣息交織,腰束輕紗綾羅,豐滿高聳的胸脯在盛裝下顯得豔麗非常。
“母妃,您怎麽過來了?”朱由崧側過身,娃娃臉露出僵硬的笑容。
走到近前,姚氏身子微微前傾,美豔的容顏近在咫尺,明眸在他身上細細打量。
朱由崧每次見到她都不敢太過於直視,心裏總有一種莫明的慌亂,大概因為她是自己這個身體的親生母親吧,所以大多數的時候他的眼皮都微微下垂著。
“臉色蒼白,病了?”姚氏看著朱由崧,眉宇之間微微蹙起,雖是沒有流露出絲毫關愛的言語,但那一閃而逝的憂慮卻清晰可見。
這讓朱由崧心裏微微一暖,平時姚氏對自己的管教是非常之嚴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