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卓峰上,聶楓正一點點的品味著修煉的真諦,在其手上,乃是一本不算厚的冊子,冊子的左邊用鐵線捆紮,正是火修長老閉關前贈給聶楓的個人修煉心得。
這本冊子雖然集成了火修長老數十年的修煉經驗,但總共也才二十多頁,聶楓早已通讀了數遍,而幾乎每一遍閱讀,都會讓他產生新的體會和感悟,這對他而言,簡直如獲至寶,其價值甚至比煉金決都不遑多讓。
此番再次將其取出,不僅僅是再次研讀體悟,更重要的是為了驗證,因為他忽然發現,自己的近況似乎比之從前改善了許多。
這般改善主要體現在內在的精氣神上,比如說以前的他即便再努力,也很難將鑽研某種技能的精氣神凝聚到最頂顛,往往是當他專注的時間稍長,腦海中便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臆想,而這些臆想多數都是天馬行空、胡思亂想,跟他的修煉絲毫不沾邊,甚至好幾次猛然驚醒過來,還會嚇得自己出身冷汗,因為潛意識裏他非常明白,這幾乎就是走火入魔的前兆。
而現在的他,似乎輕易就能將精氣神凝聚起來,專注的時間更是比從前整整翻了一倍,模模糊糊的他能感覺的出,這肯定跟他二十天來不斷鑄煉寶劍有關,而且這裏麵肯定有著深刻的聯係和奧秘,若是能借助火修長老的修煉心得,能提前抓住這些聯係和奧秘,他的修行肯定能獲益良多。
畢竟擁有了努力的目標,總比盲目的努力要直接的多。
當然,這隻是他的初衷,也或者說是他的野心,能體悟到最好,體悟不到也沒關係,畢竟多鑽研一些內心的體悟也便能多上一分。
冊子中,火修長老早就將影響個人實力的關鍵因素,明確標示了出來,共有八項。
一、力量。這裏的力量也可以稱之為攻擊力,這點很好理解,攻擊力強悍,很容易擊傷對手,相反攻擊力弱小,哪怕對方站在那裏給你打,也沒辦法輕易破開對方的防禦,給別人以致命創傷,如此一來,攻擊力又或者力量的意義再清楚不過。
二、速度。這個也不難理解,速度上有優勢,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占據了絕對的主動權,你一劍刺出,別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已受傷,勝算自然大大增加,別人一劍揮來,在你眼中就仿佛蝸牛爬一樣,毫無威脅性可言,躲避或抵擋自然輕而易舉,再不濟,打不過逃掉就是,反正對方也追不上。
三、防禦。防禦也就是個人抵抗傷害的能力,這不僅要求個人應該修煉一些增強防禦的功法或秘技,最好再弄到一身上好的防禦鎧甲,又或者擁有一些防禦他人傷害的寶器,比如盾牌等,這些都是構成防禦的基本因素。防禦的意義同樣無法忽視,可以想知,一個人防禦強悍,他的對手十次擊中他,卻絲毫無法破開他的防禦,更遑論讓他受一絲傷害了。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防禦強悍已經讓人天生立於不敗之地。
四、反應。這點毋庸置疑。無論是麵對何種危險,反應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彰顯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反應強,生存能力就強,個人實力再弱也弱不到哪裏去,畢竟一個天生反應快,讓對手難以發現弱點的人,自然也就難以給對手以可趁之機,擊敗對手便有了先天性的條件。
五、修為。修為深厚,不僅一招一式的威力強悍,更重要的是攻防之時的底蘊足夠,尤其當兩人其他因素都相差無幾之時,修為的作用便充分體現了出來。修為深厚者可以幾天幾夜的攻擊和防禦,而修為不足者卻隻能堅持很短的時間,勝負自然不言而喻。
六、意誌。以聶楓的感覺,這裏的意誌乃是包括毅力、耐力、決心、執著等諸多因素的集合體。意誌強,氣場便強,未戰先卻敵三分銳氣,而真正對戰之時,不僅能更有效的激發身體潛能,甚至在氣勢上還能讓敵手心膽俱寒。不難想象,任你再厲害,當麵對一副拚命三郎模樣的對手時,若是無法做到一擊斃敵,接下來的戰鬥都將是異常頭疼的苦苦糾纏,畢竟對方的潛能和意誌發揮到了極限,甚至連命都可以不顧,而你卻畏首畏尾,這樣的戰鬥自然讓人糾結萬分。
七、意境。意境對劍道修煉者的作用,就好比腳下的位置和視覺範圍的關係,站的越高看的越遠,就是此理。無論對方使出何種招式,你都能對其攻擊目的和後手一目了然,甚至憑借個人高遠的意境,還能極為快速的發現對方諸多的弱點,如此一來,破開對手的招式自然輕鬆無比。
當然這裏的意境還有另外的含義,那便是金木水火土風雷山八種天地本源之力,無論個人領悟了哪種意境,都能在臨敵之計調取這一本源之力,其攻防威力自然不可小視,甚至本源之力有可能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八、氣血。氣血強,生命力旺盛,輕易不會失去抵抗力,更不會輕易死去,僅憑此,磨都能磨死敵手,所以即便上述七種因素都不缺少,氣血也同樣不容忽視,它幾乎可以說是構建一個人實力的根本。
聶楓的目光再次抬了起來,望著空蕩處不自覺的再次苦笑著搖了搖頭。
八種因素,如此重要如此實際,而他從前的修煉竟然隻著重於修為和攻擊力上的提升,這簡直是幼稚到令人發指的行為,真難以想象,以前的他為什麽就沒有發現修煉上存在如此巨大的疏漏,幸虧一直以來沒有遇到真正的高手,否則即便他的修為比對方高出好幾重天,也難保不被對方一劍致命,他的修煉行徑缺點太多了。
事實上,聶楓不知,他的想法沒錯,隻不過若沒有數十年如一日的苦修和生死經曆,又或者沒有名師指點教導,要領悟並總結出這八種因素來,談何容易!
再者,劍道修煉上,又有哪個能做到在這八種因素上均衡發展?甚至即便均衡發展了,又有誰能保證其實力就一定比那些有所偏重的強悍呢?其實,隻要不像從前的聶楓一樣,過於追求某一項而完全忽視了其他,個人實力自然會隨著修煉時日又或者經曆的遞增而逐步提升,當然這是後話,並不是現在的聶楓就能立刻明白的。
這本冊子雖然集成了火修長老數十年的修煉經驗,但總共也才二十多頁,聶楓早已通讀了數遍,而幾乎每一遍閱讀,都會讓他產生新的體會和感悟,這對他而言,簡直如獲至寶,其價值甚至比煉金決都不遑多讓。
此番再次將其取出,不僅僅是再次研讀體悟,更重要的是為了驗證,因為他忽然發現,自己的近況似乎比之從前改善了許多。
這般改善主要體現在內在的精氣神上,比如說以前的他即便再努力,也很難將鑽研某種技能的精氣神凝聚到最頂顛,往往是當他專注的時間稍長,腦海中便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臆想,而這些臆想多數都是天馬行空、胡思亂想,跟他的修煉絲毫不沾邊,甚至好幾次猛然驚醒過來,還會嚇得自己出身冷汗,因為潛意識裏他非常明白,這幾乎就是走火入魔的前兆。
而現在的他,似乎輕易就能將精氣神凝聚起來,專注的時間更是比從前整整翻了一倍,模模糊糊的他能感覺的出,這肯定跟他二十天來不斷鑄煉寶劍有關,而且這裏麵肯定有著深刻的聯係和奧秘,若是能借助火修長老的修煉心得,能提前抓住這些聯係和奧秘,他的修行肯定能獲益良多。
畢竟擁有了努力的目標,總比盲目的努力要直接的多。
當然,這隻是他的初衷,也或者說是他的野心,能體悟到最好,體悟不到也沒關係,畢竟多鑽研一些內心的體悟也便能多上一分。
冊子中,火修長老早就將影響個人實力的關鍵因素,明確標示了出來,共有八項。
一、力量。這裏的力量也可以稱之為攻擊力,這點很好理解,攻擊力強悍,很容易擊傷對手,相反攻擊力弱小,哪怕對方站在那裏給你打,也沒辦法輕易破開對方的防禦,給別人以致命創傷,如此一來,攻擊力又或者力量的意義再清楚不過。
二、速度。這個也不難理解,速度上有優勢,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占據了絕對的主動權,你一劍刺出,別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已受傷,勝算自然大大增加,別人一劍揮來,在你眼中就仿佛蝸牛爬一樣,毫無威脅性可言,躲避或抵擋自然輕而易舉,再不濟,打不過逃掉就是,反正對方也追不上。
三、防禦。防禦也就是個人抵抗傷害的能力,這不僅要求個人應該修煉一些增強防禦的功法或秘技,最好再弄到一身上好的防禦鎧甲,又或者擁有一些防禦他人傷害的寶器,比如盾牌等,這些都是構成防禦的基本因素。防禦的意義同樣無法忽視,可以想知,一個人防禦強悍,他的對手十次擊中他,卻絲毫無法破開他的防禦,更遑論讓他受一絲傷害了。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防禦強悍已經讓人天生立於不敗之地。
四、反應。這點毋庸置疑。無論是麵對何種危險,反應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彰顯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反應強,生存能力就強,個人實力再弱也弱不到哪裏去,畢竟一個天生反應快,讓對手難以發現弱點的人,自然也就難以給對手以可趁之機,擊敗對手便有了先天性的條件。
五、修為。修為深厚,不僅一招一式的威力強悍,更重要的是攻防之時的底蘊足夠,尤其當兩人其他因素都相差無幾之時,修為的作用便充分體現了出來。修為深厚者可以幾天幾夜的攻擊和防禦,而修為不足者卻隻能堅持很短的時間,勝負自然不言而喻。
六、意誌。以聶楓的感覺,這裏的意誌乃是包括毅力、耐力、決心、執著等諸多因素的集合體。意誌強,氣場便強,未戰先卻敵三分銳氣,而真正對戰之時,不僅能更有效的激發身體潛能,甚至在氣勢上還能讓敵手心膽俱寒。不難想象,任你再厲害,當麵對一副拚命三郎模樣的對手時,若是無法做到一擊斃敵,接下來的戰鬥都將是異常頭疼的苦苦糾纏,畢竟對方的潛能和意誌發揮到了極限,甚至連命都可以不顧,而你卻畏首畏尾,這樣的戰鬥自然讓人糾結萬分。
七、意境。意境對劍道修煉者的作用,就好比腳下的位置和視覺範圍的關係,站的越高看的越遠,就是此理。無論對方使出何種招式,你都能對其攻擊目的和後手一目了然,甚至憑借個人高遠的意境,還能極為快速的發現對方諸多的弱點,如此一來,破開對手的招式自然輕鬆無比。
當然這裏的意境還有另外的含義,那便是金木水火土風雷山八種天地本源之力,無論個人領悟了哪種意境,都能在臨敵之計調取這一本源之力,其攻防威力自然不可小視,甚至本源之力有可能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八、氣血。氣血強,生命力旺盛,輕易不會失去抵抗力,更不會輕易死去,僅憑此,磨都能磨死敵手,所以即便上述七種因素都不缺少,氣血也同樣不容忽視,它幾乎可以說是構建一個人實力的根本。
聶楓的目光再次抬了起來,望著空蕩處不自覺的再次苦笑著搖了搖頭。
八種因素,如此重要如此實際,而他從前的修煉竟然隻著重於修為和攻擊力上的提升,這簡直是幼稚到令人發指的行為,真難以想象,以前的他為什麽就沒有發現修煉上存在如此巨大的疏漏,幸虧一直以來沒有遇到真正的高手,否則即便他的修為比對方高出好幾重天,也難保不被對方一劍致命,他的修煉行徑缺點太多了。
事實上,聶楓不知,他的想法沒錯,隻不過若沒有數十年如一日的苦修和生死經曆,又或者沒有名師指點教導,要領悟並總結出這八種因素來,談何容易!
再者,劍道修煉上,又有哪個能做到在這八種因素上均衡發展?甚至即便均衡發展了,又有誰能保證其實力就一定比那些有所偏重的強悍呢?其實,隻要不像從前的聶楓一樣,過於追求某一項而完全忽視了其他,個人實力自然會隨著修煉時日又或者經曆的遞增而逐步提升,當然這是後話,並不是現在的聶楓就能立刻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