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為正式內門弟子的時間,終於到來了。


    就在他們住所的前方,一處寬闊的場地中,他們這三百多人被早已等候在此地的諸多龍尾鷲紛紛載離了此處。一時間,數十隻龍尾鷲,仿佛南遷的北雁一般,排列成行,翱翔天宇,朝著青山門深處行去。


    所謂的深處,其實從空中俯瞰,仍屬於青山門整體勢力的外圍,而龍尾鷲的落腳之處,便是這外圍的一座鬱鬱蒼蒼的大山之上。


    挨近了,眾人方才發覺,原來在這座山上,大大小小竟然早已構建了近千座石屋,石屋幾乎是均勻分布在山勢較高之處,每兩座石屋之間的距離足有數裏遠,據隨行執事所言,這是為了給石屋的主人充分的私人空間,以方便個人的修行。


    執事,雖然地位比內門弟子要高,但卻並不是每個都嚴肅到讓人無法親近,就像這一次的隨行執事劉嘉遠,為人便隨和的多,說起話來更是滔滔不絕,不過這對於包括聶楓在內的一眾新生來講,卻並不顯得厭煩,初來乍到的他們,說到底還是蠻希望能聽到有關青山門的諸多資料,畢竟這裏將是他們夢想起飛的源頭。


    據這位劉執事所言,青山門之所以在此開創基業,是因為此地蘊有一條堪稱宏偉的龍脈,龍脈鍾天地靈氣養成,並於遠古吞納了足以撼天動地的豐厚劍氣,在此立業不僅可遵龍脈一方豪雄之勢,更能憑借劍氣的滋養,讓青山門越發壯大無比。


    青山門第一代門主偕同眾位長老皆雄才大略,能選中此地創立基業,即是他們雄偉高闊之視野所致,也算是冥冥中的天意安排,不然青山門又何以屹立在此達近萬年而不倒呢。


    青山門的地勢很奇特,方圓千餘裏,共有大小山峰七十八座,接近九九至陽之數。數不清的歲月,早已將青山門下的龍脈與豐厚的劍氣融為一體,從而這矗立在龍脈至上的七十八座山峰,便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山峰了。


    七十八座山峰,雖有高矮大小之分,但整體卻排成了近圓形,越靠近圓形中央的山峰,遵龍脈之勢和豐裕劍氣便越發濃厚,自然在那裏修行劍道,便越發如魚得水。


    而每座山峰的龍脈之勢和豐裕劍氣,又以山頂為尊,也就是說,越靠近山頂,龍勢越高,劍氣越發濃鬱,修行起來,也便越發紮實和快速。


    這修行環境的龍勢和劍氣,便是青山門為之立足的根本所在,也是所有修煉弟子的最難以獲得的修煉資源。


    包括聶楓在內的這群新生,被安排的這座山峰名為新雨峰,論山峰的龍勢和劍氣,在七十八座山峰中,可排名到六十一,屬於中下等,不過即便如此,也絕非普通修煉之地可比,甚至可以說這裏已經是劍道修煉的真正聖地。


    他們這群新生的住所便是依據考核的排名進行安排的,聶楓身居第十名,便自然選擇了挨近新雨峰山巔的第十座石屋住下,往下便是身居一百名的龍大通,再往下便是嚴莊,幾乎身處山體中央位置的是吳恪。


    吳恪一見到三人住所都比他的位置高,便是苦著個臉直咧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劍天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湖一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湖一葉並收藏古劍天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