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艱難地行著。車夫看著攢動的人頭,直想罵句髒話,待想到車裏頭的小姐,還是生生住了口。也是倒黴,沒打聽清楚,趕上了集市。滿街都是人,車上又是要選秀的貴人,衝撞了他可擔待不起。
車夫一邊想著,一邊心中又嘖嘖稱歎。
說是貴人,其實誰都曉得,越家不過是個空殼子了。若非今上開恩,早就滿門抄斬。這貴人,也不是那麽金貴。隻是那位越小姐舉止間卻自有一股凜然貴氣,讓人沒法小覷。果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不,怎麽同行的那位楚小姐,明明家裏境況好些,都對越小姐心服口服呢?
車裏端坐著的越荷卻沒心思去了解車夫心裏的彎彎繞,這一點顛簸她還不放在心上。到底前世是吃過許多苦頭的,這具身子雖然嬌嫩一些,也不是不能挨住。
她原是成國公、揚威大將軍李伯欣的嫡長女李月河。
李伯欣嫡長女李氏月河,大定十七年為太子良娣,大定二十一年為貴妃,景宣五年改名李雲河,景宣六年流產而死。
多麽簡單的幾十個字,雲淡風輕就過了她的一生。唇邊溢出苦笑,本以為自己已是死人了,誰知一睜眼,她成了越家長房嫡長女,越荷。
前朝越威將軍的孫女。
當年景宣帝對容妃情深,為了讓她登上後位,不惜通過改名來昭告天下,貴妃不配正位中宮,生生奪走了她名字中的“月”字。然而天意弄人,她終究還是叫了越荷。月河。
這一次,皇帝還能改她的姓氏麽?越荷淡淡地笑了。
靜靜迴首自己的一生。
她李月河雖是成國公的嫡長女,身份尊貴,然而生來並非如妹妹玉河般千嬌百寵,而是吃了好些年的苦頭。
先帝年號為“大定”,意為希望天下安定。前朝末年,天下四分五裂,混戰不休足足四十餘年。先帝四十多歲時自立為帝,建立了大夏國,之後南征北戰,二十年間基本掃平了天下其餘勢力,然後含笑而逝。父親李伯欣,正是跟隨先帝多年、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位將軍。
先帝自立前在前朝為官,官位甚至低李伯欣一頭,然而當他決意起事後,李伯欣毅然拋棄官位追隨,因而很得先帝看重。大定三年,李伯欣與先帝率軍出征陳國。然而這次出征卻偏偏中了陳國的陷阱,出征後不久,都城長安便被陳國聯絡的另一方勢力攻陷。懷著孕的李夫人攜著一家倉促出逃之餘,也沒有忘記帶上剛剛喪母的大皇子,江承光。也就是當今聖上。
——先帝起事時因為風聲走漏,前朝皇帝大肆殺害他來不及帶走的妻妾兒女,隻有懷著孕的嫡妻得以逃脫,過後不久生下了江承光。之後先帝忙於大業,後宮竟沒添置幾個人。加上生母倏爾病逝,直接就導致了長安陷落後,三歲的江承光無人照看。
當然信得過的老奴也是有的,然而終得要一個能做主的人。而李夫人,就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帶著大皇子一起逃難。行至漢陰縣地界,李夫人終於脫力早產。
雖然在倉促間,然而終歸有幾個仆婦服侍,將李夫人安置在了月河旁,方便取水。一時間也顧不得避諱許多了。當李夫人生下一個女嬰時,恰是月掛中天。有仆婦抱了新出生的女嬰去河邊給她淨身,恰巧這一段河岸曲折向裏延伸了一段,那一輪明月竟是倒映在了岸邊。仆婦嘖嘖稱奇,便舀了倒映之月中的水為嬰兒淨身,迴來後又細細說與李夫人聽,好叫夫人開心。
這河名本就叫做“月河”,又平白多了這一樁典故,李夫人便為大女兒起名為李月河。
“這河既然叫做‘月河’,我們囡囡又用月亮水擦了身子,”李夫人額上汗水粘的頭發一綹一綹,唇邊卻是溫柔的笑意,“那囡囡的名兒就叫做‘月河’吧。”
於是月河便成了她的名。自小父母都是“阿月阿月”喚她,獨有傅北稱一聲“月兒”,蘇合真稱一聲“月姐姐”。然而入了宮,那人喚她“阿河”。
雲河或是月河,都是“阿河”,對他實在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啊。
早年月河也和那人有過兩情繾綣的時刻,猶記得那時候癡纏著問他為何不肯喚一聲“阿月”,他隻笑著說,不願和她家裏人一樣。原來卻是他始終覺得她配不上那個“月”字,盡管他對於這個名字的由來,無比清楚。她從來就沒可能,做他的妻子。
她早該知道的。
——皇後去世之時,大公主已經三歲,早過了哭鬧的嬰兒時期。再說公主自有宮女們服侍,哪裏需要她操太多的心,日常哄一哄就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故皇後之女不交給貴妃而交給一位普通妃子撫養,皇帝擺明了就是將容妃放在了未來皇後的位子上。
想想也是。容妃溫婉文雅,乃是書香門第的女子。而貴妃出身武將世家。在天下初定,武將權柄過重的時候,選一位文官之女做皇後,本就是應當。何況皇帝那樣喜愛蘇合真。
她懂得為了壓製武將的權勢,皇帝不會讓她當皇後。然而,何苦這樣打她的臉?還用喜愛她的頭發,這樣旖旎的理由。她隻能將這樣的恩寵當做侮辱,笑著謝恩。明知道六宮中人暗地裏是如何為這件事笑話她。
她隻是料想不到江承光的無情。
她在大定十七年嫁給還是太子的他,那一年他十七歲,她十五歲。當時天下尚未平定,太子跟隨先皇南征北戰,身邊總得有個服飾的人,而太子妃辛棲梧體弱,餘下幾位又都吃不得苦頭,便挑了身為將軍之女、弓馬嫻熟的她陪伴。從大定十七年到大定二十一年,江承光四次出征,都是她相隨。縱然深知他並不眷戀自己,然而那時月河以為,二人還是有了些情分的。
後來呢?先皇突然駕崩……他登基為帝,她成了李貴妃。那時候蘇合真已經侍奉他三年,也還不算得寵。而已經得寵許久的雲舒窈,因為一個不合時宜的孩子,一夕之間失寵。
忽然之間他就開始寵愛她了,快的讓她猝不及防。她告訴自己那是為了體現對李家的重視,可是她說服不了自己。江承光並不是委屈自己的人,自己又算不上美貌。他若是想要表達對李家的重視,時常賞賜自己便夠了,何必要那樣寵愛?
在她快要相信——不,其實她已經信了——的時候,她又突然失寵了。真的是突然失寵,她不曾做錯或說錯什麽,就是忽然有一天,他不再踏足玉堂殿了,賞賜倒是依舊不斷。蘇合真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得寵。直到她李月河死去為止。蘇合真依然寵冠六宮。
想到這裏,越荷無意識地掐起了手帕,驀地一笑。
景宣六年,貴妃李雲河病逝,容妃蘇合真晉貴妃,李家嫡次女李玉河入宮為貴妃。
蘇合真,你做了這麽多,終究沒當上皇後。何苦呢?而玉河——她的親妹妹——
對於李家來說,宮裏的李貴妃叫做什麽,有什麽區別呢?
越荷心下黯然。且不論李家如何,如今的她,不也是在往那後宮去嗎?
不錯,如今的越荷是待選的秀女,她正在前往京城的馬車上。
——————
越荷生的很美麗,如今雖因大病一場消瘦不少,也難掩姿容。
她的祖父是一位將軍,故眉眼雖然因水鄉的滋養透出溫婉卻棱角分明,當一對微勾的鳳眼沉下時自然而然流露出屬於李月河的那份貴氣。若展顏大笑也有爽朗豪情之態,隻可惜無論越荷抑或月河都久未有之。肌骨瑩潤,青絲如瀑,端的是位美人。
然而卻是這樣的美人,不過十六的年紀就斷送了性命。越荷念及原先身體主人的身世,也隻能歎息一聲造化弄人。
李月河之父李伯欣,一生最值得稱道的功勞便是在夏陳之戰中打敗了老將越威帶領的陳軍並使其自盡。而越荷,那個時候才剛剛一歲。
在傅氏的陳王朝崩潰的過程中,經曆過一次非常慘烈的戰爭。那一次,是越威帶著幾個侍從拚死救出了當時的皇帝和大皇子。然後,就在逃難的過程中,皇帝親口允諾,將來要讓大皇子傅北娶越威的孫女越荷。當時在場的,不過是皇帝、傅北、越威與越氏家仆兩人。傅氏王朝不久覆滅,而這一婚約也就不為人知。至少前世,夏滅陳後大夏帝為顯寬厚,也是為了不激怒傅氏的暗中勢力,將陳朝的公主傅卿月接入宮中撫養,命俘虜了大皇子的李伯欣家族撫養大皇子。李月河與傅北一同長大,從未聽傅北提過此事。
大致就在宮中的李月河身故後不久,傅北趕到了越家後人被貶黜的江南之地,並提出退親。其實這門親事幾乎無人知曉,悄悄退了也不丟麵子。傅北態度又極誠懇,隻說自己身體有疾,不願耽誤了越姑娘。然而越氏老仆忠於先帝,從來便告誡越荷她是要嫁給傅北的,越荷聽聞退親消息臥病不起,又聞親如生母的奶娘去世,悲從中來,終於病逝。再睜開眼睛,已經是那個從宮中爭鬥中慘烈敗下的李月河。
於傅北,退親是必須為之,而他也已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聽聞越姑娘病後便一直為其齋戒祈禱,月河初初醒來神情恍惚,想來自己已是嫁過人的了,又何必兒時夥伴心中難受,於是坦然同傅北私下解了婚約,也並沒張揚。然而傅北停留日久終究招來風聲,對方剛剛離去,越家偏房便逼上門來,口口聲聲越荷與前朝皇子私通置家族於危地。長房僅剩越荷一人與幾個老仆,越荷明白拖得越久對自己越不利。雖然越家失勢,但卻依舊爭鬥不休,而她卻無有歸屬之感,更懶於應對這些人。
也就是這個時候,安置著前朝遺老家眷的江南之地接到了聖旨,皇帝為示皇恩浩蕩,特為前朝遺民的男丁開一次科舉,又要遴選數位女子入宮表示親好。於是越荷對老仆說,我去便罷了。
說是表示親好,然而不過是為了掌控前朝的殘餘勢力。素有名望的越家豈能逃避。更何況越荷對於後宮……仍有心結未了。
蘇合真,李家,以及,江承光。
車夫一邊想著,一邊心中又嘖嘖稱歎。
說是貴人,其實誰都曉得,越家不過是個空殼子了。若非今上開恩,早就滿門抄斬。這貴人,也不是那麽金貴。隻是那位越小姐舉止間卻自有一股凜然貴氣,讓人沒法小覷。果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不,怎麽同行的那位楚小姐,明明家裏境況好些,都對越小姐心服口服呢?
車裏端坐著的越荷卻沒心思去了解車夫心裏的彎彎繞,這一點顛簸她還不放在心上。到底前世是吃過許多苦頭的,這具身子雖然嬌嫩一些,也不是不能挨住。
她原是成國公、揚威大將軍李伯欣的嫡長女李月河。
李伯欣嫡長女李氏月河,大定十七年為太子良娣,大定二十一年為貴妃,景宣五年改名李雲河,景宣六年流產而死。
多麽簡單的幾十個字,雲淡風輕就過了她的一生。唇邊溢出苦笑,本以為自己已是死人了,誰知一睜眼,她成了越家長房嫡長女,越荷。
前朝越威將軍的孫女。
當年景宣帝對容妃情深,為了讓她登上後位,不惜通過改名來昭告天下,貴妃不配正位中宮,生生奪走了她名字中的“月”字。然而天意弄人,她終究還是叫了越荷。月河。
這一次,皇帝還能改她的姓氏麽?越荷淡淡地笑了。
靜靜迴首自己的一生。
她李月河雖是成國公的嫡長女,身份尊貴,然而生來並非如妹妹玉河般千嬌百寵,而是吃了好些年的苦頭。
先帝年號為“大定”,意為希望天下安定。前朝末年,天下四分五裂,混戰不休足足四十餘年。先帝四十多歲時自立為帝,建立了大夏國,之後南征北戰,二十年間基本掃平了天下其餘勢力,然後含笑而逝。父親李伯欣,正是跟隨先帝多年、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位將軍。
先帝自立前在前朝為官,官位甚至低李伯欣一頭,然而當他決意起事後,李伯欣毅然拋棄官位追隨,因而很得先帝看重。大定三年,李伯欣與先帝率軍出征陳國。然而這次出征卻偏偏中了陳國的陷阱,出征後不久,都城長安便被陳國聯絡的另一方勢力攻陷。懷著孕的李夫人攜著一家倉促出逃之餘,也沒有忘記帶上剛剛喪母的大皇子,江承光。也就是當今聖上。
——先帝起事時因為風聲走漏,前朝皇帝大肆殺害他來不及帶走的妻妾兒女,隻有懷著孕的嫡妻得以逃脫,過後不久生下了江承光。之後先帝忙於大業,後宮竟沒添置幾個人。加上生母倏爾病逝,直接就導致了長安陷落後,三歲的江承光無人照看。
當然信得過的老奴也是有的,然而終得要一個能做主的人。而李夫人,就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帶著大皇子一起逃難。行至漢陰縣地界,李夫人終於脫力早產。
雖然在倉促間,然而終歸有幾個仆婦服侍,將李夫人安置在了月河旁,方便取水。一時間也顧不得避諱許多了。當李夫人生下一個女嬰時,恰是月掛中天。有仆婦抱了新出生的女嬰去河邊給她淨身,恰巧這一段河岸曲折向裏延伸了一段,那一輪明月竟是倒映在了岸邊。仆婦嘖嘖稱奇,便舀了倒映之月中的水為嬰兒淨身,迴來後又細細說與李夫人聽,好叫夫人開心。
這河名本就叫做“月河”,又平白多了這一樁典故,李夫人便為大女兒起名為李月河。
“這河既然叫做‘月河’,我們囡囡又用月亮水擦了身子,”李夫人額上汗水粘的頭發一綹一綹,唇邊卻是溫柔的笑意,“那囡囡的名兒就叫做‘月河’吧。”
於是月河便成了她的名。自小父母都是“阿月阿月”喚她,獨有傅北稱一聲“月兒”,蘇合真稱一聲“月姐姐”。然而入了宮,那人喚她“阿河”。
雲河或是月河,都是“阿河”,對他實在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啊。
早年月河也和那人有過兩情繾綣的時刻,猶記得那時候癡纏著問他為何不肯喚一聲“阿月”,他隻笑著說,不願和她家裏人一樣。原來卻是他始終覺得她配不上那個“月”字,盡管他對於這個名字的由來,無比清楚。她從來就沒可能,做他的妻子。
她早該知道的。
——皇後去世之時,大公主已經三歲,早過了哭鬧的嬰兒時期。再說公主自有宮女們服侍,哪裏需要她操太多的心,日常哄一哄就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故皇後之女不交給貴妃而交給一位普通妃子撫養,皇帝擺明了就是將容妃放在了未來皇後的位子上。
想想也是。容妃溫婉文雅,乃是書香門第的女子。而貴妃出身武將世家。在天下初定,武將權柄過重的時候,選一位文官之女做皇後,本就是應當。何況皇帝那樣喜愛蘇合真。
她懂得為了壓製武將的權勢,皇帝不會讓她當皇後。然而,何苦這樣打她的臉?還用喜愛她的頭發,這樣旖旎的理由。她隻能將這樣的恩寵當做侮辱,笑著謝恩。明知道六宮中人暗地裏是如何為這件事笑話她。
她隻是料想不到江承光的無情。
她在大定十七年嫁給還是太子的他,那一年他十七歲,她十五歲。當時天下尚未平定,太子跟隨先皇南征北戰,身邊總得有個服飾的人,而太子妃辛棲梧體弱,餘下幾位又都吃不得苦頭,便挑了身為將軍之女、弓馬嫻熟的她陪伴。從大定十七年到大定二十一年,江承光四次出征,都是她相隨。縱然深知他並不眷戀自己,然而那時月河以為,二人還是有了些情分的。
後來呢?先皇突然駕崩……他登基為帝,她成了李貴妃。那時候蘇合真已經侍奉他三年,也還不算得寵。而已經得寵許久的雲舒窈,因為一個不合時宜的孩子,一夕之間失寵。
忽然之間他就開始寵愛她了,快的讓她猝不及防。她告訴自己那是為了體現對李家的重視,可是她說服不了自己。江承光並不是委屈自己的人,自己又算不上美貌。他若是想要表達對李家的重視,時常賞賜自己便夠了,何必要那樣寵愛?
在她快要相信——不,其實她已經信了——的時候,她又突然失寵了。真的是突然失寵,她不曾做錯或說錯什麽,就是忽然有一天,他不再踏足玉堂殿了,賞賜倒是依舊不斷。蘇合真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得寵。直到她李月河死去為止。蘇合真依然寵冠六宮。
想到這裏,越荷無意識地掐起了手帕,驀地一笑。
景宣六年,貴妃李雲河病逝,容妃蘇合真晉貴妃,李家嫡次女李玉河入宮為貴妃。
蘇合真,你做了這麽多,終究沒當上皇後。何苦呢?而玉河——她的親妹妹——
對於李家來說,宮裏的李貴妃叫做什麽,有什麽區別呢?
越荷心下黯然。且不論李家如何,如今的她,不也是在往那後宮去嗎?
不錯,如今的越荷是待選的秀女,她正在前往京城的馬車上。
——————
越荷生的很美麗,如今雖因大病一場消瘦不少,也難掩姿容。
她的祖父是一位將軍,故眉眼雖然因水鄉的滋養透出溫婉卻棱角分明,當一對微勾的鳳眼沉下時自然而然流露出屬於李月河的那份貴氣。若展顏大笑也有爽朗豪情之態,隻可惜無論越荷抑或月河都久未有之。肌骨瑩潤,青絲如瀑,端的是位美人。
然而卻是這樣的美人,不過十六的年紀就斷送了性命。越荷念及原先身體主人的身世,也隻能歎息一聲造化弄人。
李月河之父李伯欣,一生最值得稱道的功勞便是在夏陳之戰中打敗了老將越威帶領的陳軍並使其自盡。而越荷,那個時候才剛剛一歲。
在傅氏的陳王朝崩潰的過程中,經曆過一次非常慘烈的戰爭。那一次,是越威帶著幾個侍從拚死救出了當時的皇帝和大皇子。然後,就在逃難的過程中,皇帝親口允諾,將來要讓大皇子傅北娶越威的孫女越荷。當時在場的,不過是皇帝、傅北、越威與越氏家仆兩人。傅氏王朝不久覆滅,而這一婚約也就不為人知。至少前世,夏滅陳後大夏帝為顯寬厚,也是為了不激怒傅氏的暗中勢力,將陳朝的公主傅卿月接入宮中撫養,命俘虜了大皇子的李伯欣家族撫養大皇子。李月河與傅北一同長大,從未聽傅北提過此事。
大致就在宮中的李月河身故後不久,傅北趕到了越家後人被貶黜的江南之地,並提出退親。其實這門親事幾乎無人知曉,悄悄退了也不丟麵子。傅北態度又極誠懇,隻說自己身體有疾,不願耽誤了越姑娘。然而越氏老仆忠於先帝,從來便告誡越荷她是要嫁給傅北的,越荷聽聞退親消息臥病不起,又聞親如生母的奶娘去世,悲從中來,終於病逝。再睜開眼睛,已經是那個從宮中爭鬥中慘烈敗下的李月河。
於傅北,退親是必須為之,而他也已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聽聞越姑娘病後便一直為其齋戒祈禱,月河初初醒來神情恍惚,想來自己已是嫁過人的了,又何必兒時夥伴心中難受,於是坦然同傅北私下解了婚約,也並沒張揚。然而傅北停留日久終究招來風聲,對方剛剛離去,越家偏房便逼上門來,口口聲聲越荷與前朝皇子私通置家族於危地。長房僅剩越荷一人與幾個老仆,越荷明白拖得越久對自己越不利。雖然越家失勢,但卻依舊爭鬥不休,而她卻無有歸屬之感,更懶於應對這些人。
也就是這個時候,安置著前朝遺老家眷的江南之地接到了聖旨,皇帝為示皇恩浩蕩,特為前朝遺民的男丁開一次科舉,又要遴選數位女子入宮表示親好。於是越荷對老仆說,我去便罷了。
說是表示親好,然而不過是為了掌控前朝的殘餘勢力。素有名望的越家豈能逃避。更何況越荷對於後宮……仍有心結未了。
蘇合真,李家,以及,江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