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度率領八萬大軍征伐,多爾袞也沒有閑著,他當然不會進攻延慶州城,要知道駐守城池的有十餘萬的明軍,強行攻城一定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得不償失,想要沉重的打擊大明的崇禎皇上和朝廷,還是要采用圍城打援的方式,盡量多的剿滅大明的軍隊,所以多爾袞派遣了大量的斥候,偵查京城周遭的情況。
多爾袞相信,大明的崇禎皇帝肯定不放心延慶州城,會繼續派遣大軍前來增援,而且大明各地有這樣的習慣,一旦京城遭遇到危險,各地的軍隊都會來到京城增援的,多爾袞曾經跟隨皇太極大敗過增援的明軍。
多爾袞最希望達到的目的,還是大明的崇禎皇帝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之下,為了保衛京城,調動山海關的駐軍前來增援,若是出現那樣的局麵,那將是大清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算是多爾袞麾下的大軍損失慘重,也是值得的,隻要駐守關寧錦防線的明軍大規模的調動,皇太極必定會率領大軍猛攻關寧錦防線,一旦突破了大明的關寧錦防線,意味著大清國一隻腳已經踏入到了中原。
內心裏麵,多爾袞關注的還是鄭家軍。
大明京城出現如此重大的變故,按照道理來說,鄭家軍沒有理由不來到北直隸增援,不過這些日子多爾袞派出去的斥候,沒有偵查到鄭家軍絲毫的消息。
沒有偵查到鄭家軍的動向,倒是偵查到了白杆兵的動向。
杜爾滾對白杆兵還是知道一些的,並且白杆兵在大清國也是有著不小的名氣的。
天啟年間的沈陽之戰,白杆兵度過渾河,與八旗軍大戰,當時的八旗軍經過了薩爾滸之戰之後。可謂是戰無不勝,根本沒有將明軍放在眼裏,結果在渾河遭遇強悍的白杆兵。兩軍大戰,八旗軍死傷超過千人。雖說八旗軍最終打敗了白杆兵,但從此知道白杆兵的威名。
崇禎二年弟三年初,皇太極親率八旗軍入關劫掠,直接威逼大明的京城,白杆兵再次進京征伐,那一次白杆兵大顯神威,居然打敗了八旗軍,協助指揮作戰的孫承宗收複了灤州、永平、遷安和遵化四城。讓駐守四城的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遭遇到皇太極的嚴懲,至今都被圈禁,那一戰也是白杆兵揚威的一戰。
當然那一次白杆兵獲得大勝,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皇太極已經率領主力部隊返迴了沈陽,留下部分的軍隊駐守奪取到的城池,滿八旗的力量相對來說薄弱了很多。
斥候偵查到白杆兵進京增援,而且正朝著昌平州的方向開進的時候,多爾袞異常的興奮,若是能夠打敗甚至剿滅白杆兵。也算是巨大的勝利了,而且打敗白杆兵,肯定會給大明朝廷造成巨大的恐慌。
多爾袞立即下令。讓尚可喜率領三萬的漢軍繼續圍困延慶州城,他率領四萬八旗軍將士,迎戰前來增援的白杆兵。
多爾袞明確要求尚可喜,絕不能夠讓延慶州城內的明軍發現問題,要采取迷惑的戰術,讓明軍不得安寧,以為八旗軍將要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
多爾袞這樣做,是有著滿滿自信的,圍困延慶州城這麽長時間了。明軍沒有絲毫的動作,甚至沒有派遣小股的部隊試探。一副死守州城的模樣,既然如此。那多爾袞圍城打援的戰略戰術,就可以發揮到極致。
多爾袞將決戰的地點放在了距離昌平州城五裏地的一處偌大的平坦之地。
數次和白杆兵廝殺之後,皇太極曾經命令專人研究過白杆兵的戰術,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很明確的,白杆兵以手握白木做成的長矛而聞名的,這種長矛不同於一般的兵器,上方配有帶著刀刃的鐵鉤,尾部配有鐵環,作戰的時候,白杆長矛前後都可以進攻,讓對方防不勝防。
皇太極甚至命令專人造出這種白杆長矛,親手揮舞過。
不過白杆兵也有其巨大的缺陷,從白杆長矛就可以看出來,白杆長矛前方的鐵鉤,作戰的時候能夠廝殺,也可以攀岩,鐵鉤勾住了樹木岩石,軍士可以借力攀岩,尾部的鐵環則可以讓多柄白杆長矛首尾連接起來,專門用於攀岩,不管遇到什麽樣的炫耀峭壁,白杆長矛都是能夠攀越的,從這一點就證明了,白杆兵適合在山地環境之中作戰。
平原作戰,白杆長矛沒有太大的優勢,其自身的重量不大,比起真正的長矛來說,輕了很多,兩軍交戰的時候,力大勢沉是根本,特別是騎兵的衝鋒,相撞的刹那,力量能夠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力道小的一方,不管你有什麽技巧,硬碰硬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飛到半空之中去了。
滿八旗軍士手中的長矛,一般都是力大勢沉的,而且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地方,那就是滿八旗軍士的箭術了得,能夠在飛馳的戰馬上麵發射弓箭,而且準度不一般。
平原作戰,滿八旗麵對白杆兵的時候,是占據了很大優勢的,說的不客氣一些,是占據了絕對性優勢的,一旦在平原上開始了衝鋒和廝殺,滿八旗軍士利用衝擊的速度和發射出來的弓箭,就能夠讓白杆兵無所適從,無法抵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年皇太極專門研究白杆長矛,可不是為了好玩。
多爾袞麾下的正白旗將士,其戰鬥力在八旗軍之中,數一數二,與豪格率領的正藍旗是不相上下的,所以此番對陣白杆兵,多爾袞有著絕對的信心。
當年白杆兵作戰能夠取得勝利,一方麵是其軍士悍不畏死,另外一方麵就是八旗軍對白杆兵的戰術不是特別的清楚,可這樣的情況不會再次出現了。
多爾袞率領大軍從延慶州城出發,也頗費了一番的心思。
大軍都是夜間出發的,而且每次出發都是一萬人左右,趁著這個機會,尚可喜率領的漢軍分散到各個營房和帳篷裏麵去,造成每個營房和帳篷裏麵都有軍士的假象,多爾袞率領的一萬八旗軍將士,最後出發,臨行前他特意叮囑尚可喜,絕不能夠讓明軍看出絲毫的破綻。
其實多爾袞的操心是多餘的,城內的明軍根本就不會出戰。
離開延慶州城之後,為了防止泄漏消息,多爾袞給派遣出去的斥候明確的要求,從延慶州城到昌平州城,不管發現什麽人,一律格殺勿論,大軍的行蹤必須要保密。
從京城到延慶州城的方向,以至於到房山、涿州、固安和永清等地,可謂是千裏無人煙,除開朝廷增援的大軍,看不見其他人,周遭的百姓要麽早就逃命去了,要麽就被後金韃子殘殺或者是俘虜了。
所以多爾袞率領的四萬大軍,行軍非常的順利,沒有遭遇到任何的變故和麻煩。
斥候也源源不斷的稟報消息,言白杆兵的行軍速度不是特別快,白杆兵的總人數在一萬人以上,騎兵不足四分之一,絕大部分都是步卒。
當然斥候也不敢抵近觀察,免得暴露了行蹤,要說滿八旗的斥候,特征過於的突出,走在漢人之中一眼就被發現,好在如今是冬天,可以帶著厚厚的帽子,遮住頭發和臉部。
多爾袞接近昌平州城的時候,一場大雪來臨了。
大雪的來臨,讓多爾袞更加的高興,滿八旗的將士不懼怕嚴寒的氣候,不管如何寒冷的氣候,都能夠行軍作戰,白杆兵就不一定了,大雪肯定給他們造成一定的困惑,再說白杆兵身穿的是紅色的戰袍,這是明軍的戰袍,在皚皚白雪麵前,根本無法隱藏。
多爾袞覺得,老天都在幫助他。
杜度率領的八萬大軍,也不斷的傳來捷報,迅速的攻城拔寨,劫掠了大量的錢財糧草,還運送了兩批次的糧草到延慶州城,多爾袞對杜度分兵作戰的戰術安排是高度讚同的,依照八旗軍、蒙古左右營的戰鬥實力,沒有必須集中那麽多的軍士,完全可以分兵,就算是戰鬥力稍弱的漢兵,也完全能夠打敗明軍。
多爾袞更加高興的是,杜度執行了他提出的要求,讓孔有德和耿仲明率領漢軍單獨作戰,目前的情況之下,滿八旗、蒙古左右營和漢軍協同作戰,還存在一定的困難,讓漢軍單獨作戰,不失為最好的辦法。
既然要求杜度指揮八萬軍士作戰,多爾袞就不會幹預具體如何作戰的事宜,讓杜度盡情的去發揮,他也知道杜度內心的想法,因為遭受到父親褚英的影響,杜度一直都是不得誌的,期盼在戰鬥之中立下大功勞,以此來證明能力,也讓皇太極能夠另眼相看。
大軍接近昌平州城的時候,多爾袞集中了全部的精力,可以說他率領十五萬大軍入關之後,沒有遭遇到太多的廝殺和戰鬥,這一次戰鬥可謂至關重要,能夠打敗甚至全殲白杆兵,或許會出現預料不到的情況。
作戰容不得絲毫的疏忽,就算是占據了全部的優勢,也要認真對待,皇太極多次要求滿八旗的將士,每次作戰都要有獅子捕兔亦用全力的狀態,那樣才能夠獲取每一次的勝利。
多爾袞同樣是這樣的想法。(未完待續)
多爾袞相信,大明的崇禎皇帝肯定不放心延慶州城,會繼續派遣大軍前來增援,而且大明各地有這樣的習慣,一旦京城遭遇到危險,各地的軍隊都會來到京城增援的,多爾袞曾經跟隨皇太極大敗過增援的明軍。
多爾袞最希望達到的目的,還是大明的崇禎皇帝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之下,為了保衛京城,調動山海關的駐軍前來增援,若是出現那樣的局麵,那將是大清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算是多爾袞麾下的大軍損失慘重,也是值得的,隻要駐守關寧錦防線的明軍大規模的調動,皇太極必定會率領大軍猛攻關寧錦防線,一旦突破了大明的關寧錦防線,意味著大清國一隻腳已經踏入到了中原。
內心裏麵,多爾袞關注的還是鄭家軍。
大明京城出現如此重大的變故,按照道理來說,鄭家軍沒有理由不來到北直隸增援,不過這些日子多爾袞派出去的斥候,沒有偵查到鄭家軍絲毫的消息。
沒有偵查到鄭家軍的動向,倒是偵查到了白杆兵的動向。
杜爾滾對白杆兵還是知道一些的,並且白杆兵在大清國也是有著不小的名氣的。
天啟年間的沈陽之戰,白杆兵度過渾河,與八旗軍大戰,當時的八旗軍經過了薩爾滸之戰之後。可謂是戰無不勝,根本沒有將明軍放在眼裏,結果在渾河遭遇強悍的白杆兵。兩軍大戰,八旗軍死傷超過千人。雖說八旗軍最終打敗了白杆兵,但從此知道白杆兵的威名。
崇禎二年弟三年初,皇太極親率八旗軍入關劫掠,直接威逼大明的京城,白杆兵再次進京征伐,那一次白杆兵大顯神威,居然打敗了八旗軍,協助指揮作戰的孫承宗收複了灤州、永平、遷安和遵化四城。讓駐守四城的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遭遇到皇太極的嚴懲,至今都被圈禁,那一戰也是白杆兵揚威的一戰。
當然那一次白杆兵獲得大勝,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皇太極已經率領主力部隊返迴了沈陽,留下部分的軍隊駐守奪取到的城池,滿八旗的力量相對來說薄弱了很多。
斥候偵查到白杆兵進京增援,而且正朝著昌平州的方向開進的時候,多爾袞異常的興奮,若是能夠打敗甚至剿滅白杆兵。也算是巨大的勝利了,而且打敗白杆兵,肯定會給大明朝廷造成巨大的恐慌。
多爾袞立即下令。讓尚可喜率領三萬的漢軍繼續圍困延慶州城,他率領四萬八旗軍將士,迎戰前來增援的白杆兵。
多爾袞明確要求尚可喜,絕不能夠讓延慶州城內的明軍發現問題,要采取迷惑的戰術,讓明軍不得安寧,以為八旗軍將要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
多爾袞這樣做,是有著滿滿自信的,圍困延慶州城這麽長時間了。明軍沒有絲毫的動作,甚至沒有派遣小股的部隊試探。一副死守州城的模樣,既然如此。那多爾袞圍城打援的戰略戰術,就可以發揮到極致。
多爾袞將決戰的地點放在了距離昌平州城五裏地的一處偌大的平坦之地。
數次和白杆兵廝殺之後,皇太極曾經命令專人研究過白杆兵的戰術,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很明確的,白杆兵以手握白木做成的長矛而聞名的,這種長矛不同於一般的兵器,上方配有帶著刀刃的鐵鉤,尾部配有鐵環,作戰的時候,白杆長矛前後都可以進攻,讓對方防不勝防。
皇太極甚至命令專人造出這種白杆長矛,親手揮舞過。
不過白杆兵也有其巨大的缺陷,從白杆長矛就可以看出來,白杆長矛前方的鐵鉤,作戰的時候能夠廝殺,也可以攀岩,鐵鉤勾住了樹木岩石,軍士可以借力攀岩,尾部的鐵環則可以讓多柄白杆長矛首尾連接起來,專門用於攀岩,不管遇到什麽樣的炫耀峭壁,白杆長矛都是能夠攀越的,從這一點就證明了,白杆兵適合在山地環境之中作戰。
平原作戰,白杆長矛沒有太大的優勢,其自身的重量不大,比起真正的長矛來說,輕了很多,兩軍交戰的時候,力大勢沉是根本,特別是騎兵的衝鋒,相撞的刹那,力量能夠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力道小的一方,不管你有什麽技巧,硬碰硬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飛到半空之中去了。
滿八旗軍士手中的長矛,一般都是力大勢沉的,而且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地方,那就是滿八旗軍士的箭術了得,能夠在飛馳的戰馬上麵發射弓箭,而且準度不一般。
平原作戰,滿八旗麵對白杆兵的時候,是占據了很大優勢的,說的不客氣一些,是占據了絕對性優勢的,一旦在平原上開始了衝鋒和廝殺,滿八旗軍士利用衝擊的速度和發射出來的弓箭,就能夠讓白杆兵無所適從,無法抵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年皇太極專門研究白杆長矛,可不是為了好玩。
多爾袞麾下的正白旗將士,其戰鬥力在八旗軍之中,數一數二,與豪格率領的正藍旗是不相上下的,所以此番對陣白杆兵,多爾袞有著絕對的信心。
當年白杆兵作戰能夠取得勝利,一方麵是其軍士悍不畏死,另外一方麵就是八旗軍對白杆兵的戰術不是特別的清楚,可這樣的情況不會再次出現了。
多爾袞率領大軍從延慶州城出發,也頗費了一番的心思。
大軍都是夜間出發的,而且每次出發都是一萬人左右,趁著這個機會,尚可喜率領的漢軍分散到各個營房和帳篷裏麵去,造成每個營房和帳篷裏麵都有軍士的假象,多爾袞率領的一萬八旗軍將士,最後出發,臨行前他特意叮囑尚可喜,絕不能夠讓明軍看出絲毫的破綻。
其實多爾袞的操心是多餘的,城內的明軍根本就不會出戰。
離開延慶州城之後,為了防止泄漏消息,多爾袞給派遣出去的斥候明確的要求,從延慶州城到昌平州城,不管發現什麽人,一律格殺勿論,大軍的行蹤必須要保密。
從京城到延慶州城的方向,以至於到房山、涿州、固安和永清等地,可謂是千裏無人煙,除開朝廷增援的大軍,看不見其他人,周遭的百姓要麽早就逃命去了,要麽就被後金韃子殘殺或者是俘虜了。
所以多爾袞率領的四萬大軍,行軍非常的順利,沒有遭遇到任何的變故和麻煩。
斥候也源源不斷的稟報消息,言白杆兵的行軍速度不是特別快,白杆兵的總人數在一萬人以上,騎兵不足四分之一,絕大部分都是步卒。
當然斥候也不敢抵近觀察,免得暴露了行蹤,要說滿八旗的斥候,特征過於的突出,走在漢人之中一眼就被發現,好在如今是冬天,可以帶著厚厚的帽子,遮住頭發和臉部。
多爾袞接近昌平州城的時候,一場大雪來臨了。
大雪的來臨,讓多爾袞更加的高興,滿八旗的將士不懼怕嚴寒的氣候,不管如何寒冷的氣候,都能夠行軍作戰,白杆兵就不一定了,大雪肯定給他們造成一定的困惑,再說白杆兵身穿的是紅色的戰袍,這是明軍的戰袍,在皚皚白雪麵前,根本無法隱藏。
多爾袞覺得,老天都在幫助他。
杜度率領的八萬大軍,也不斷的傳來捷報,迅速的攻城拔寨,劫掠了大量的錢財糧草,還運送了兩批次的糧草到延慶州城,多爾袞對杜度分兵作戰的戰術安排是高度讚同的,依照八旗軍、蒙古左右營的戰鬥實力,沒有必須集中那麽多的軍士,完全可以分兵,就算是戰鬥力稍弱的漢兵,也完全能夠打敗明軍。
多爾袞更加高興的是,杜度執行了他提出的要求,讓孔有德和耿仲明率領漢軍單獨作戰,目前的情況之下,滿八旗、蒙古左右營和漢軍協同作戰,還存在一定的困難,讓漢軍單獨作戰,不失為最好的辦法。
既然要求杜度指揮八萬軍士作戰,多爾袞就不會幹預具體如何作戰的事宜,讓杜度盡情的去發揮,他也知道杜度內心的想法,因為遭受到父親褚英的影響,杜度一直都是不得誌的,期盼在戰鬥之中立下大功勞,以此來證明能力,也讓皇太極能夠另眼相看。
大軍接近昌平州城的時候,多爾袞集中了全部的精力,可以說他率領十五萬大軍入關之後,沒有遭遇到太多的廝殺和戰鬥,這一次戰鬥可謂至關重要,能夠打敗甚至全殲白杆兵,或許會出現預料不到的情況。
作戰容不得絲毫的疏忽,就算是占據了全部的優勢,也要認真對待,皇太極多次要求滿八旗的將士,每次作戰都要有獅子捕兔亦用全力的狀態,那樣才能夠獲取每一次的勝利。
多爾袞同樣是這樣的想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