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霞的痛,遠在逐鹿山的蚩曜是感受不到了。


    他連出兩指,射落了趙丹坪這位天師之後,滿意地看著一縷縷氣運從冥冥之處傳來融入自己體內。


    開啟內視,隻見體內空竅元海之中,一株株莖杆升起,綻開成一朵朵紫金蓮花上下浮沉。


    那蓮花越開越多,一朵、兩朵、三朵……一直等到開滿六朵才終於停息。


    六蓮在身的蚩曜隻感覺自己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這片天地突然將就變得更加明晰洞徹,元氣如臂使指,靈動隨心。


    原本在春神湖底因為引動的天地元氣不足而止於半步大金剛境界的蚩尤之體再度鯨吞海納起來,無量元氣的納入使得肉身強度繼續提升,一步步朝著真正的大金剛境界攀升。


    ……


    ……


    龍虎天師隕落氣運轉移,這麽重大變故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本就精於氣運之道又時刻關注著天下大勢變化的黃龍士是第一個注意到的。


    “龍虎山的氣運衰減了?”


    這老頭突然停下腳步,抬頭望天。


    “怎麽了?”


    他身前一位騎著黑白大熊貓,肩抗向日葵的少女走了兩步不見有人跟上,單手一撐熊背,正騎變作倒騎。


    “嗬嗬,人老了難免容易走神,沒什麽。”


    黃龍士的話小女孩並不相信,別人不知道,她還能不知道嗎?這老家夥可是號稱春秋十三甲中獨占三甲的大魔頭,他會因為年老而走神?


    不過她並不喜歡刨根問底,既然老者答了,她也就重新轉過身去。


    應付了小女孩之後,黃龍士的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心中默默掐算。


    “雖然說龍虎山那群道士的氣運遲早要衰退,但此時呂祖轉世尚未成長起來,應該還不到時候才對。”


    這位向來以翻書人自居,視天下眾生為棋子的大國手第一次感覺到局勢似乎脫出了自己掌控。


    “損失的氣運移向了……魔道?”


    這讓黃龍士更加困惑,“不應該呀,自齊玄幀斬魔之後,魔道氣運大衰,不該有複興之象!”


    猛然間,他想起了一個人。


    “逐鹿山新主,蚩曜……就是我曾在蘆葦蕩中見過一麵的那個剛入一品的年輕人嗎?他竟然能令魔道中興?看來當初是老夫看走眼了……”


    痛快地承認了自己的失誤,重新掐指算了算後黃龍士叫住了前方騎著熊貓的少女,“丫頭,咱們往南去。”


    “嗯?不去北涼了?”少女疑惑。


    “不去了,你想見的人,在南邊也能見到。”


    黃龍士精準把握小女孩的心理,一句話的功夫就撫平了她的所有不滿,開開心心地調了頭。


    ……


    ……


    如果說黃三甲是最關心也最精於天下氣運的個人,那麽欽天監就是最精於也最關心氣運變化的組織了。


    春秋一統之後,練氣士分裂為南北兩派。北派以離陽國都太安城欽天監為首,廣陵江以北都淪為朝廷走狗,勤勤懇懇替趙家天子望氣觀象,久為詬病,也稱附龍派。南方則相對凋零散亂,以南海觀音宗為尊,蟄居海外孤島,為人處世,形同散仙。


    但詬病歸詬病,欽天監的本事卻不是假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練氣士就是對天機查漏補缺的隱秘角色。漏網之魚,若是天機本身使然,要讓其躍過龍門,那就扶襯一把;若是天機遺漏,那就視作化外天魔,陰邪穢物,務必打碎魂魄,讓其永世不得超生。


    幾乎就在趙丹坪身形跌落的同時,欽天監高樓內便衝出了一道身影,急匆匆地向皇宮奔去。


    “嘭!”


    趙家第二代的守成天子豁然起身,“你說什麽?王朝氣運有損?怎麽會?!”


    欽天監的煉氣士跪伏在地,顫顫巍巍地將算到的東西稟報上去。


    他們原本有著麵聖不跪的殊榮,但當親自麵對暴怒的皇帝時,滾滾天威還是讓這位煉氣士彎曲了膝蓋。畢竟他又不是監正,何必為了那點麵子惹上性命危機呢?


    “擺駕欽天監!來人,召元先生、楊太歲、韓生宣、柳蒿師等人一並伴駕!”


    欽天監通天台。


    一位黑衣老僧,一位紅袍太監,一位年邁的魁梧老者,一位老黃門圍坐在皇帝身邊。


    “監正,請說吧。”


    “嘿,你們中的幾位望氣本事也不比我差,老夫就不賣關子了。”


    被稱作監正的煉氣士揉了揉眼睛,“趙丹坪八成是死了。龍虎山氣運大衰,離陽與龍虎山之間氣運聯係緊密,因而也收到了些許影響。”


    在座之人都是養氣的高手,哪怕是驟然聽聞天師趙丹坪的死訊,也無人露出動容之色。


    這般八風不動的姿態讓皇帝趙惇很是滿意,說明問題不大,還在掌控之內。


    他首先看向元本溪:“先生何以教我?”


    這位號稱帝師,曾在先皇去世後一手將趙惇扶上皇位,被靖安王記恨一生的老黃門嘶啞著嗓子笑了笑:“此事龍虎山應當比我們更急才是。”


    黑衣老僧楊太歲口宣佛號表示讚同:“阿彌陀佛。”


    說實話,三教之中,儒門天然適合朝堂,因此占據了王朝大部分氣運,剩下的那些就需要佛道兩門去爭了。


    但中原有道門祖庭、魁首龍虎山在,中原佛門的領袖兩禪寺李當心又無心於此,導致楊太歲在京城孤立無援,被趙丹坪占盡上風。


    現在趙丹坪死了,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再多說些什麽,都擔心自己會笑出聲來,隻好以萬能的“阿彌陀佛”作為掩飾。


    皇帝趙惇召見的這四人中,堪稱謀士的隻有元本溪和楊太歲,韓生宣與柳蒿師的定位都隻是打手而已。不過因為他們實力太強,為了表示尊重才一並叫上,實際上趙惇並不指望那兩人能有什麽奇謀高見。cascoo


    因此,見元本溪和楊太歲似乎很快就達成了一致,他遲疑著問了一句:“這麽說來,我們便不用去管了?交給龍虎山自行處理便可?”


    “也可以遣人前去問責龍虎山。”


    楊太歲補充道。


    見元本溪沒有幫龍虎山說話,皇帝趙惇心底稍微有些疑惑。楊太歲這麽說他可以理解,畢竟佛道之爭也是他是喜聞樂見的,有爭執大家才會都來討好他這個有資格做決策的人。但要知道平日裏元本溪這位帝師可是崇道貶佛的,今天居然異常的沉默了?


    趙惇想了想,說道:“問責暫時就不必了,不過要密切關注龍虎山的動向。另外,讓趙勾的人去關注一下逐鹿山的動靜。”


    “是。”


    ……


    ……


    將視線重新迴轉到逐鹿山上。


    晉升境界這種事情,有慢有快。


    有的人枯坐死關數十年,寸步不得進;有的人行走坐臥自然隨心,卻能一步一登天。


    蚩曜顯然就是後者了,蚩尤之體賦予了他登頂大金剛境界的機會,而他則解決了天地認可,氣運不足,元氣不夠等諸多難題。


    如今水到渠成。


    因此,趙丹坪的屍體還沒落地,他的晉升便已經結束了。


    大金剛境界,與一品第四境陸地神仙等價,堪稱肉身成聖,不朽不壞。若身在佛門,便是實打實的新聖人了。


    來到這個世界後,肉身強度率先登頂並不讓蚩曜感到意外。


    自從意外獲得蚩尤之血將力蠱升煉成蚩尤血力蠱獲得蚩尤之體後,肉身一直以來都是他最強的一項。後來又經過淵煞之氣的磨礪,到這個世界後獲得海量天地元氣填充……


    蚩尤血力蠱再一次獲得升煉,如今已經到了五星層次。而且由於此蠱早已跟蚩曜人蠱合一,在晉升五星的同一時間就達到了大圓滿的地步,距離真正的六星仙級蠱物僅有一線之隔。


    哪怕肉身強得像一位體修,但蚩曜並沒有忘記,他的本質其實是一位蠱師。


    “也就是說,我現在看起來是大金剛的體魄,但這其實應該算作是我的指玄神通才對。”


    蚩曜默默想道,“畢竟指玄境可以領悟各種神通秘術,蠱術自然也在其中。所以我走的其實還是武夫一品四境的路子,隻不過領悟的指玄神通稍微強了那麽一點點,甚至超過了我本身的天象境界。”


    一念及次,他忽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指玄神通……誰也沒說隻能有一個不是?如今氣運在我,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不趁此機會多升煉一些蠱物,豈不是虧大了?”


    之所以生出如此想法,根源還在於晉升天象境界之後,蚩曜對於這個世界的天象、陸地神仙以及更高一層的境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如果說從二品小宗師到一品大宗師之間的晉升可以算是鯉魚躍龍門的話;那麽指玄與天象之間的差距,雖然沒有那麽大,但也可以算作是蛇蟒化蛟了。


    因為引發了天地共鳴之後,隻要氣運足夠,成就陸地神仙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多少指玄境的大高手都卡在與天地共鳴這一步上,終生不得其法。


    當然了,這裏麵也有一些人是可以越過但卻因為種種原因而不願意或者說不敢越過這道界限。


    因為如果說天象之前武人體內氣機多少隻是一口井水一座池塘,各有深淺,但終歸隻算是定量的死水。一旦遭遇生死大戰,井中水也好、池中水也罷,少去一分便是一分無法彌補。那麽一旦躋身天象境界,體內的水池就變成了春神湖,可以與大江大河相接相通,成了有源的活水。


    但有了外源在某些情況下並不見得就是一件百分之百的好事。


    比如一旦天降暴雨,江河中洪災泛濫,湖水自然也難逃牽連。天象境界因此也有利有弊,與天地共鳴後,就像跟老天爺交了一份戶牒路引,很多事情就要有所顧忌。三教聖人之所以不敢擅造殺孽,就在於三教中人‘規矩’最重,正所謂天理昭昭,不敢越雷池一步,便是此理。


    而一般的武夫雖然沒有三教聖人那麽重的規矩,但也不能幹太多有傷天和的事情。


    比如說被稱為三大魔頭之一的“人貓”韓生宣,他就是因為手上殺孽太甚,一旦與天地共鳴便會立刻遭遇天譴雷罰,所以才會被迫一直停留在指玄境界,不敢冒進。


    這也是為什麽明明天象高手如果放下麵子專心去搞刺殺,那麽即便是殺光萬人軍隊,也不過多花一些時間罷了,但卻鮮少有人會這麽去的根本原因。


    至於天象之下,那就是真的沒有那個實力了。


    但是,這其中也不是沒有例外。


    魔教,或者說魔道高手,就是那唯一的例外。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清濁正邪在天地那裏是沒有高下善惡之分的,它們都是天地正常運轉所必須的組成部分。


    因此當年魔教即使與天下為敵,刺殺的王公大臣不在少數,死在他們數萬教眾手裏的普通兵士更是不知幾凡,但從來都沒聽說過有哪位天魔是被天罰誅滅的。


    如果說其他人是境界不夠,不到天象沒資格引天罰出手的話,那麽百年前的天下第一人,魔教教主劉鬆濤。他在心愛的女子被殺之後大開殺戒,在朝野上下勢如破竹,堪稱是殺人盈野,而且百無禁忌,見人就殺。


    境界、罪責,都達標甚至嚴重超標了。可即便如此,依然沒有天罰主動降臨,最後還是龍虎山當代天師以折損六朵氣運蓮花為代價請了自家的三位飛升祖師出手,這才引下雷罰之力,釘殺劉鬆濤。


    由此可見天罰的標準其實也是非常靈活的,尤其是對於魔道中人來說,格外寬容。


    這些明悟雖然讓蚩曜了解了日後需要注意的行事準則,消除了心中的一部分顧慮,但還不是最重要的信息。


    最重要的信息是,天象境之後,此方世界的人,境界提升也罷,戰力提升也好,其實更多都在依賴天地之力的加持。


    就像之前那個比喻一樣,你隻是獲得了與天地這座海洋連接的權限,在它源源不斷的支持下,你覺得自己力大無窮,有用不完的氣機,動輒可以排山倒海、唿風喚雨,但這些其實都是假象。


    不,也不能說得這麽絕對。


    如果不離開這個世界的話,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到也不錯,甚至頗有一種上合天心,以身合道的意味。


    但是對於蚩曜這樣的過客來說,他在這方天地裏無論取得多麽高的權限,也不可能跨世界獲得戰力加持。


    也就是說,對於穿梭在無盡世界的他來說,天象境界之後的那些修行其實都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因為成果是帶不走的。


    與之相反,不斷打磨體魄強度的金剛境,以及領悟神通秘術的指玄境才是更值得他深挖鑽研的領域。尤其是指玄境界,更是與煉蠱不謀而合。因為每一隻蠱物,每一種蠱術,都可以視作一門神通。


    “指上玄機不嫌多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一人開始煉蠱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生物工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生物工程並收藏從一人開始煉蠱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