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間往前倒推。


    魏軍營地之中。


    因為在旅居趙國十餘年的經曆,信陵君對於趙國上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雖然他沒有刻意去把控趙國朝政,但趙國上下無論有什麽消息都瞞不過他的耳目。


    恰如當年趙王打獵的消息,他端坐魏王宮中便能知曉一般。趙王遷繼位後,褫奪李牧兵權的詔書還沒出hd,消息就已經傳入了信陵君的耳中。


    對於趙王偃病逝,趙王遷繼位之事,信陵君雖然覺得會對合縱產生一些影響,但既然新王順利繼位,國內也沒什麽波動,他也就沒什麽動作。


    可誰想,這位新任的趙王居然如此胡來!


    “小兒無知!”


    魏無忌聞訊之後大為震怒。


    之前燕國出事時他能冷靜應對,那是因為在合縱五國之中燕國的地位最不重要,但換成趙國就不一樣了。


    五國合縱伐秦,共分三路進兵。北線的主力便是趙軍。一旦趙國動蕩,合縱就相當於失敗了三分之一,還會解放出王翦麾下的秦兵。這一正一反,合縱大局便會瞬間崩潰。


    而這樣的事情,是信陵君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此次合縱,或許是我們的最後一次機會了。秦國內部相、王相爭,再加上楚國春申君、趙國李牧都是可以倚重之人,方能成如今之勢。”


    魏無忌五指緊握,在營帳之中來迴踱步,“此次若不能成,吾等將再無反抗秦國之力。大好局麵,決不能讓一個黃口小兒破壞!”


    他沒有說的是,他心裏也在想著,這或許也是他自己最後的一次機會了。


    作為魏王的弟弟,兩人的年齡差距並不大。之前魏王病重,可見兩人都已經到了衰老多病之期,再加上之前信陵君不被王兄信任之時心情抑鬱、耽於酒色,也傷了身體,如今領軍日久,也漸生力不從心之感。


    所以魏無忌的心裏一直有一股時不我待的緊迫。


    “君上……”


    帳內的朱亥、毛公、薛公等人從未聽到過信陵君用如此激烈的言辭罵人,一時間麵麵相覷。畢竟那個黃口小兒可是新任的趙王啊,信陵君一向被譽為君子的典範,怎麽今天……


    不過魏無忌此時可沒空顧及手下門客的想法,他腳下的步子越踱越急。


    “李牧不會反抗趙王指令,也無法反抗。”畢竟後勤輜重還得趙王給供給。


    “所以要解決此事,還得從源頭下手……”


    他展開情報,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所有細節又重新審視了一邊。


    “是郭開提議,倡後讚同,趙王遷下旨的麽……”


    “趙王遷年幼無知,朝局為倡後和奸相所控,有此二人在,趙國永無寧日!”


    信陵君很快就厘清了這件事背後的根源。


    但也正因為如此,才覺得分外棘手。


    如果僅僅是郭開的問題也就罷了,一個奸相而已,當此用兵危機之刻,直接除掉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但關鍵就在於倡後!


    他是現任趙王的母親,趙王又小,的確需要有人協助才能理政,可這個倡後的水平又實在是太次了!


    雖然這其實挺正常的,畢竟不能要求每一個垂簾的太後都是呂後或者羋八子那樣的強人,但你至少不能搗亂啊!


    五國合縱伐秦的關鍵時刻,你要收迴國內第一名將的兵權,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嗎?!


    思來想去,魏無忌最後目光一凝:“趙國前太子嘉何在?”


    “君上,您是想?”


    朱亥沒什麽反應,毛公和薛公卻瞬間想通了其中關要,兩人欲言又止,滿臉震驚。


    在趙國幼主剛剛繼位的關鍵時刻詢問其年長且被廢的前太子,目的為何簡直昭然若揭!


    最重要的是,這種行為並不符合信陵君一直以來的性格和行事作則,讓兩人震撼莫名。


    “如今保證合縱為第一要務,一切其餘事物都要為其讓路!”


    信陵君也不多解釋,甚至不為自己辯駁什麽,“罵名我來擔!”


    短短五個字,卻讓再次諸人如聞驚雷,心神動搖。


    世人所求著,無非名與利。


    雖然在普遍的認知中,逐名比逐利要高尚許多,但終究還是有所求。


    而且名與利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益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幻著的東西,可能上一次傾家蕩產,下一次押對了注就能千金還複來。


    但名不同,容不得半點瑕疵。


    一旦有了汙點,前功盡棄不說,未來恐怕也難有翻身之日。


    信陵君哪怕不是有意在蓄養名望,但這麽多年過去,四公子的美譽已經響徹內外,這份沉甸甸的名望,其所攜帶的巨大價值,換做任何人都不可能輕易拋棄。


    但信陵君卻如此輕易就決定舍去。


    為的僅僅是趙國臨陣換將之事。


    坦白說,這事雖然影響合縱,但其實換個角度來講,也是一條不錯的退路。


    事到如今,合縱聯軍對秦軍對峙日久,雙方都疲敝不堪,無非是在咬牙堅持。


    借著趙國這件事情順理成章地結束合縱,對信陵君本人的名望並無損傷,甚至事後他還能借此發難,從趙國身上榨取一些利益出來。


    但他偏不,而是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道路去走。


    而且就算是換了趙嘉上位,趙國堅持合縱,此戰就一定能勝利嗎?


    未必!


    而且經過動蕩,聯軍同樣會受到損傷。


    但這一次合縱如果失敗,那麽罵名大半就要歸到信陵君自己的頭上了。


    他這種做法,不給自己留一絲餘地,堪稱破釜沉舟。


    想明白了這些之後,兩位門客的臉上寫滿了敬佩。


    而趙嘉很快被帶到了信陵君麵前。


    得到信陵君支持的趙嘉也很驚喜,他本來都已經放棄那個位子了,誰承想那位幼弟與其母妃竟然犯下如此大錯。


    他在信陵君麵前賭咒發誓:“若我為王,定當全力以赴支持君上的合縱伐秦大計,絕不遲疑!”


    “好。”


    信陵君點點頭,也不知道信了幾成,但一位成年的趙王總歸比一位隻能任人擺布的幼童要好得多。


    “朱亥。”


    “臣在!”


    “你持我手書一封,帶著太子嘉去李牧軍營,依計行事。”


    “明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一人開始煉蠱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生物工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生物工程並收藏從一人開始煉蠱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