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望卯,大慶殿內已熱鬧非凡,廣場上已站滿了文武百官,人數不下兩百餘人,皇親國戚列成兩行站在祭壇之上,第一行兩人,所站之人乃是皇帝淩玨的弟兄,分別是怡親王淩瑢,恭親王淩玥,第二行人則稍微多一點,他們都是淩氏族親,其中不乏淩玥和淩瑢的子嗣。至於淩玨,至今隻有一個兒子淩炎,乃是中宮皇宮薛子嘉所生,他並未站在皇親國戚的隊伍中,而是站在祭壇的正中央,麵對鼎爐,亦是站在淩玨的身邊。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兩百餘人山唿萬歲,場麵十分壯觀,唿聲震撼。
淩玨站在祭壇中央,轉身麵向百官,擺手示意道:“眾愛卿平身!”
“謝皇上!”說罷,兩百餘人都已起身站著,抬眸望向祭壇之上,隻見七位得道高僧正自詠唱達摩心經,為天下蒼生祈福。
不一會,隻見為首的僧人收起佛珠,邁步走向淩玨,打了稽首,道:“皇上,時辰已到,請皇上進香!”言語間已有隨侍太監手拿三支一寸長的大香來到淩玨的身邊,欠身施禮,將大香遞給淩玨。
淩玨拿過三支大香,徑向鼎爐,一步一步走的甚慢,在他人看來,像是這三支大香甚是難拿,以至於他走的甚慢,卻不知淩玨乃是故意如此,為的就是讓薛章致安排人的現行,好讓羽林軍能第一時間將他緝拿,再假裝點燃薛章致埋在大慶殿的煙花,照成火燒的意外,繼而瞞過薛章致。
事情果然不出淩玨所料,就在他拿過大香邁步走向鼎爐之時,原本藏在人群中的神秘人突然出現,隻見四五個身穿太監服的男子,從各個不同的方向,低頭徑向祭壇而去,由於他們假扮成太監,而廣場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祭壇上的淩玨,並不會對這個小小的太監起疑,就算看見了,也不會太過在意,隻會將他們當成隨侍太監,認為他們都是皇宮中人。
若是蕭青芙未將大慶殿將要發生的事情告訴淩玨,隻怕淩玨也不會有所防範,更不會對這些身穿太監服的男子起疑,也會將他們當成乃是皇宮中人。不過此時淩玨已有所防備,當然知道他們就是薛章致埋伏下來的人,早就讓羽林軍在暗中監視,待他們一靠近祭壇,就即刻將他們抓拿,甚是還在大慶殿的周圍安排了不下上萬的京畿侍衛,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出來控製百官,當然,主要控製乃是效忠於薛章致的人,比如刑部尚書錢克揚,吏部尚書李閔書,戶部尚書陸謙之,大理寺卿簡博涵等等……
四個假冒的太監已及至祭壇之下,隻見他們俯身拿出事先準備,藏在壇柱之下的火折子,正欲點燃火折子,突然身後冒出一人,隻覺脖子一疼,眼前一黑,已暈眩過去。
此時蔣方正亦裝扮成太監的樣子,隨侍在淩玨的身邊,見毛俊霖朝他打了一個手勢,他便知所有薛章致埋伏在大慶殿意欲圖謀不軌的死士已被拿下,隻見他邁步走向淩玨的身邊,悄聲道:“皇上,亂黨已緝拿!”
淩玨聞言,當即將手中長香一丟,轉身麵向百官,百官見狀疑惑不已,正欲啟口,隻見去一群侍衛已從大慶殿的四周簇擁而至,百官還未反應過來,侍衛已將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之上,冷聲道:“別動!”官員們隻覺脖子一陣冰涼,轉眸定睛一看,隻見架刀之人一身明黃兵服,兵服上都繡有‘京畿營’三字,便知這些人之所以如此都是授意於淩玨,於是便將那差點脫口而出的‘刺客!’二字吞將下來,隻見滿朝文武百官皆俯伏在地,山唿萬歲,再唿求饒。
淩玨見狀不由一笑,朗聲道:“眾愛卿不用害怕,朕是不會傷害忠臣,朕隻想找出藏身在你們之間的奸佞之徒。”說著,伸手朝刑部尚書錢克揚一指,接著道:“錢大人,你可知道忠義候薛章致辭官離京後,現下何處?”
錢克揚一聽淩玨喊他的名字,心不由一懸,還未抬頭,隻覺勁項一陣冰涼,一股殺氣襲將而來,嚇得他不由顫栗,顫抖著聲音,道:“臣,臣……不……不知……皇……皇上饒命!”言語間甚是結巴,若不是周遭一片安靜,隻怕淩玨都聽不清他在說什麽。
可就在錢克揚說話間,淩玨已轉眸看向吏部尚書李閔書,戶部尚書陸謙之,大理寺卿簡博涵,將這些個忠心於薛章致的官員一一看了個遍,神情淩然,殺氣騰騰,看得他們不禁顫栗,還未等淩玨啟口,隻見他們已與那錢克揚一樣,哆嗦著求饒。
淩玨劍目一豎,橫眉一挑,不威自怒,道:“既然你們都不知,那就讓朕來告訴你們!薛章致大逆不道,在大慶殿上設下埋伏,不僅要刺殺朕,更是要讓你們全部死在這大慶殿上,若不是朕有祖宗庇護,事先得知他的陰謀……”說著,微微一頓,旋即啟口厲聲道:“你們早就已經死無葬身之地,哪裏還可以跪在朕的麵前求饒?”
淩玨說這話之際,那些京畿侍衛又將刀架在官員的脖子處,嘴裏發出冷哼一聲,嚇得這些官員七魂沒了六魄,不管淩玨所言是真是假,他們都不敢出聲質疑淩玨,不過場上所跪之人也不全是薛章致的人,還有一些中立派,當然也有親帝派。
隻見那親帝派中的佼佼者兵部尚書鄭國義肘膝而行,步至祭壇玉階丹墀之下,重重磕頭,道:“薛章致狼子野心,更是喪心病狂欲刺殺皇上,若不是皇上洪福齊天逃過此劫,隻怕後果不堪設想,微臣不能為皇上分憂,真是罪該萬死,求皇上降罪!”
那些百官們也都是身經百戰的人,一看鄭國義此舉,就已知他的目的,也知他們現下需要做的事情,隻見他們俯伏齊聲道:“臣等無能,護駕不力,甘願受罰!”
淩玨見狀,不甚喜悅,卻不露聲色,故作鎮定,道:“不知者不罪,且薛章致的奸計也未得逞,朕不會責怪你們,隻是朕一時不差,讓薛章致辭官攜眷離京,如今這金陵已無薛氏族人,加上他弟薛章遠手握二十萬精兵,隻怕不日便會舉兵造反,不知愛卿們可有良策?”
如今這些官員是肉在砧板,任人宰割,對於淩玨所言的一切話,都隻會言聽計從,再說,這大燕江山本就是淩氏的天下,那些原本效力於薛章致的官員也都是害怕薛章致的威懾,害怕一旦不聽話就會家破人亡,而此時的情況亦是一樣的,於是轉起態來,那是分分鍾的事。
隻聽百官齊聲道:“臣等聽從皇上吩咐!”
對於百官們這種態度,淩玨早就了然於胸,隻聽他朗聲道:“如今薛章致雖辭官離京,可這一切都隻是表象,據探子迴報,薛章致擁兵自重,屯兵三十萬於揚州,欲割地為王,舉兵造反,雖然他此時還未有所舉動,可這一切是必然的,不過是遲早的問題,與其不知他何時造反,朕決定先發製人,他本欲趁著今日祭天一事,讓死士點燃他事先埋伏在大慶殿的煙花,燒死朕,甚至燒死你們,不過這些死士已全數捉拿。如今朕便點燃這大慶殿的煙花,讓大慶殿毀於一旦,更造成朕實在大慶殿的假象,讓他可有有借口舉兵造反,待他鬆懈之際,朕便出兵鎮壓,一舉拿下他們,不過朕此舉需要你們的幫助,不知眾愛卿可欲幫朕完成這出戲?”
別說隻是做戲,即便是淩玨此刻下令誅殺這些官員,他們也不敢說句不,於是這些官員紛紛點頭願意配合淩玨。
為了能讓這場‘意外’看起來天衣無縫,不僅點燃了大慶殿裏的煙花,更是讓這些官員‘死’的‘死’,‘傷’的‘傷’,至於這祭壇上的皇親國戚更是全部‘犧牲’,一時間,大慶殿內濃煙彌漫,‘屍骨’遍野,死傷無數。隻有少數的‘幸存者’活了下來,他們將淩玨事先備下的說辭傳將出去,頓時,大慶殿的‘悲劇’傳遍了整個金陵,甚是傳向大燕的各個角落,當然,身處揚州的薛章致毫無懸念的得知了這個事情。
這些官員和皇親國戚當然不是真死,而是全數被淩玨藏了起來。更是為了掩人耳目,那些‘已死’的官員家裏,和皇親國戚家裏紛紛布置靈堂,當然紫禁城內也不例外,清一色白布飄飄,幢幡颯颯,迎風咧咧而響。一時間,整個金陵陷入悲哀之中,哭聲震天,哀嚎遍野。
雖說淩玨此舉是為了引起薛章致的注意,讓他覺得他的陰謀已經得逞,可以毫無顧慮的舉兵造反,竊國自立為王,可是大慶殿的悲劇如此嚴重,卻也引起了大燕西北梁國的注意。這天下雖是三國鼎立,可長久以來皆是以大燕為尊,楚國次之,梁國為末,如今得知大燕皇帝淩玨葬身火海,而淩氏一族更是死了隻剩下尚在繈褓的嬰兒,大燕為尊的局麵已悄然改變。
欲將大燕據為己有的除了狼子野心的忠義候薛章致之外,還有野心巨大的楚國皇帝楚雲寒,當然這大梁的國主顧瀲灝亦是蠢蠢欲動,在他一得知淩玨的死訊,和金陵的動亂後,就已派兵駐紮在涼州之境,一旦金陵有所異動,他便舉兵進涼,與大燕開戰。
諸葛征信辭去京畿都尉一職之後,便出任沐家軍首將,攜三十萬沐家軍朝西涼而去,而原本效力於沐家軍裏的將軍騰翼,李麟,還有軍師侯乃文,三人早就離開了沐家軍,隻有先鋒衛燁之還留在軍中,至於離開的騰翼正藏身在暗夜所守著三十萬兩黃金,至於李麟,已在皇陵之外身首異處,至於侯乃文,攜同幾名暗夜正留在揚州,刺探軍情。
諸葛征信攜同三十萬沐家軍行了幾千裏路,三十天來,星夜兼程,已行至大燕涼州境,與大梁駐軍一牆之隔,守著涼州。原本大梁駐軍隻是靜靜的駐紮在城門之外,可是淩玨的死訊傳至涼州之後,本是相安無事的兩軍已是劍拔弩張,隻待一方一聲令下,便是大戰開啟。
秦宇軒眼看著蕭青芙在他的眼前被人抓走,而他卻無能為力,即便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連望其項背都不能,隻能漫無目的的行走在金陵城內,像個瘋子一樣到處查看蕭青芙的下落,可是卻徒勞無功。
姬無名傷心欲絕地跪在懸崖邊上,凝視著這深無止盡的萬丈深淵,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什麽都未曾改變,改變的隻有他的心,從原本的不置信,到現在隻能接受,蕭青芙與沐容琛墜崖的事實。眼看著天色漸暗,姬無名知道自己不該再浪費時間,於是收拾心情,重新迴城,可是就在他待在懸崖上的這幾個時辰裏,金陵城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皇帝淩玨,怡親王淩瑢,恭親王淩玥,甚至是皇子淩炎,還有許多官員,因大慶殿著火而葬身火海,加上昨夜‘震天雷彈’震天巨響,秦府一夜之間化為灰燼,讓百姓人心惶惶。
姬無名費了好大的盡方在城內找到顧塵瑾,顧瀲柔,還有藍若影,便將蕭青芙墜崖之事告訴了他們,於是四人決定兵分三路,顧瀲柔則和顧塵瑾一起尋找走失的秦宇軒,而藍若影則獨自一人尋找華十二,至於姬無名,則是重迴王府暗夜所,將沐容琛墜崖一事告訴騰翼,此後便和騰翼以及騰翼從沐家軍帶出的心腹侍衛一同在崖下尋找沐容琛與蕭青芙,哪怕找到的是斷肢殘骸,他們也要找到沐容琛與蕭青芙。
很快,顧瀲柔和顧塵瑾便在城北的小巷裏找了精疲力盡的秦宇軒,將他帶迴客棧,待他恢複神智後,顧瀲柔便將蕭青芙墜崖一事告訴了秦宇軒,剛聽到噩耗的秦宇軒差點沒暈過去,可是他不信蕭青芙就這麽死去,於是便和姬無名一起,在崖底找了三天三夜,卻是一無所獲。
不知是何原因,原本不信蕭青芙會就此死去的秦宇軒突然停止了查找,攜同顧瀲柔和顧塵瑾離開了金陵,重迴大梁,更是自動請纓加入了梁軍擔任軍師一職。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算蔣方正再怎麽才華過人,再怎麽神機妙算,可怕畢竟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即便是那孔明再世,也不能算盡天下事,就像蕭青芙墜崖之事,她這一墜崖,不僅讓沐容琛不能再插手朝廷之事,更是讓秦宇軒因她離開了金陵,懷著仇恨加入了梁軍,更以軍師之位率領駐涼梁軍,意欲入侵大燕,活抓薛章致以及薛子嘉。白芷草原本隻想神不知鬼不覺的抓拿蕭青芙,將她獻給楚雲寒,而她自己則喬裝易容成蕭青芙的樣子,留在金陵伺機而動。可是事情卻和她預先想好的截然不同,不僅未能將蕭青芙獻給楚雲寒,自己更是深受重傷,身上經脈雖未斷,可是要想痊愈,再裝扮成蕭青芙的模樣至少也要一個月的時間,可是金陵發生的事情,讓她始料未及,大慶殿一事,竟讓淩玨葬身火海,如此一來,金陵便是城門緊閉,全城戒備,而她與白若男也隻能留在分舵之內療傷,關於金陵城內發生的一切,也隻能飛鴿傳書,讓楚雲寒知道。
距離盂蘭節已過去十三日,已是農曆七月二十八,楚雲寒剛下早朝,還未迴到乾清宮,隻見一隻飛鴿不知從何處飛將過來,在他的頭頂迂迴徘徊,楚雲寒已不是第一次收到金陵的飛鴿傳書,一看便知此飛鴿乃是白若男飼養的信鴿。
楚雲寒吩咐太監將鴿子拿到乾清宮,隨後他便屏退了左右,從信鴿的腳下綁著的竹筒裏拿出一份信,展信一看,隻見他一時皺眉而愁,一時笑靨而喜,愁的是蕭青芙竟然墜崖而亡,甚至是屍骨無存,喜的是燕帝淩玨竟然葬身火海,淩氏皇族裏隻剩下幾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兒,這樣一來,大燕便是群龍無首,一盤散沙,楚雲寒等這一刻已經等了太久太久,他已迫不及待的點兵集將,欲南下入侵大燕。
楚國若論行軍打仗,當屬冀王楚雲亭,可他卻也是楚國少數的反對戰爭的人,若是往日的楚雲亭,他必定是出口阻止楚雲寒出軍大燕趁火打劫,可是現在的楚雲亭卻長期使用迷魂散,神誌不清,對於王妃白若妍的話,更是言聽計從,而白若妍與那白若男一樣亦是‘慈航靜齋’中人,亦是效力於楚雲寒,受製於‘七蟲七花毒’。
楚雲寒欲出兵攻打大燕,若是連楚雲亭都未曾出口反對,這楚國就不會再有人反對楚雲寒此舉。楚雲寒絕不是那種莽撞的人,一聽到淩玨已死就出兵攻打,他要等到薛章致舉兵造反,與燕軍打的你死我活,他在坐收漁人之利,以清君側為名,光明正大的舉兵進攻大燕,抓拿反賊薛章致。就在淩玨已死的消息讓楚雲寒知道後,他的野心便不再隻是燕雲十二州,而是整個大燕,甚至是整個天下。
楚雲寒賜封楚雲亭為驃騎大將軍,領軍三十萬駐紮在莫州城外,一旦薛章致舉兵造反,楚雲亭便領軍以‘清君側’為名,攻入莫州,經揚州,直逼金陵。
淩玨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之死還未讓薛章致放下戒心舉兵造反,卻已讓大梁顧瀲灝蠢蠢欲動,更讓楚國楚雲寒點兵集將,已是兵臨莫州城下,一旦大燕內亂,他們便可趁火打劫,借機進攻大燕。這樣的局麵,蔣方正早就已經算到,隻是對於淩玨來說,解決薛氏一族才是首要任務。至於顧瀲灝和楚雲寒之所以如此,皆因他們以為淩玨已死,可是隻要薛章致舉兵造反,淩玨就會現身,到時候淩玨未死的消息就會傳遍開去,顧瀲灝和楚雲寒當然不會輕舉妄動,而薛章致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身處在揚州的薛章致,早在十日前就已收到了淩玨已死的消息,可為了確認這個消息,薛章致派出了手下薛影中最為厲害的探子前往金陵一探究竟,雖然多花了十幾天的時間來確認,可他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淩玨的刻意安排,就是讓這些探子十足的相信他已死,隻要將這個消息準確無誤的帶給薛章致,那麽薛章致就會有所行動。
楚雲寒明著遣派了楚雲亭領軍三十萬前往莫州,暗地裏他亦喬裝打扮一路隨行,待確定了楚雲亭的心智仍舊控製在迷魂散之下,他方才放心,不過他並未迴幽州,而是改道而行,徑向金陵而去。
金陵發生大慶殿一事之後,便一直動蕩不安,無人會在意一個刻意喬裝打扮後的楚雲寒,於是他很是輕鬆的進入了金陵,來到了‘慈航靜齋’的分舵,這時離盂蘭節已過去了二十五日,已是農曆八月初十,再過五日,就是中秋佳節,而金陵這座帝王之都,仿佛從未發生過大慶殿之事一樣,仍舊這樣生機勃勃,人來人往,百姓都在為中秋佳節做準備。
“篤篤篤……”大門聲響。
白芷草與白若男二人自從那日受傷之後,這二十五天以來一直藏在分舵之內療傷,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而分舵之內更是一片寂靜,除了她二人的對話之聲外,就再無其他,卻沒想到,分舵大門竟然響了起來,嚇得二人舉劍直奔門口,凝神靜氣,定睛看向大門,若是門後有所異動,那麽她二人第一時間就會舉劍殺出去。
她二人之所以如那驚弓之鳥一般,皆因姬無名攜同沐影暗夜地毯氏搜索金陵各處,為得就是將她二人揪出來,好幾次,就差一點,她二人就要落入姬無名的手中,若不是分舵入口極其隱蔽,隻怕她二人早已是姬無名的劍下亡魂。
楚雲寒隻覺不妥,若是往日,隻要自己節奏性的敲擊大門,分舵之內的人聽到聲音,一定會第一時間為自己開啟大門,可是此時,楚雲寒已連續幾次叩響大門,可門內卻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楚雲寒不由心凜,心下暗忖:“莫不是白若男她們已被識破?”
大門的這邊卻是白若男與白芷草舉劍悄立,隻見她們側耳傾聽,憑借唿吸之聲判定門外隻有一人,且他的武功不高,她二人方放下心裏,此時叩門之聲再次響起:“篤篤篤……”
她二人也已能聽出響聲中的律動,隻聽白芷草說道:“白姐姐,莫不是總舵有人來了?”
白若男聞言沉思:“確實,若不是總舵之人,又怎會如此準確無誤的找到了分舵的入口?”心中雖是這樣想,可還是啟口道:“還是小心為妙!”於是白若男便決定讓白芷草藏在一角,她自己去將大門開啟,若是開啟大門後有所異動,白芷草能第一時間舉劍刺來,將此人擊殺。
隻見白若男將軟劍放迴腰間,邁步走向大門,抬手拿下門栓,隻聽“吱呀”一聲,大門已被緩緩開啟,邁步出坎,道:“何人?”抬眸間已看見楚雲寒站在眼前,隻是此時的楚雲寒戴著麵具,根本不能一眼認出。
“是朕!”楚雲寒淡淡一語,未等白若男迴應,已邁步入內,徑向大廳而去。
白若男聽了,已是眼前這個突然出現在分舵大門之外的男子竟然會是楚國的皇帝楚雲寒,甚至還是獨自一人現身,若不是他的聲音,隻怕白若男絕不會相信眼前這個戴麵具的男子會是楚雲寒。
白若男忙將大門緊閉,抬眸示意藏在暗處的白芷草現身,而她則急忙邁步入廳,方才邁入,隻見她欠身施禮道:“屬下白若男參見皇上,屬下不知皇上到來,還請皇上恕罪!”
話語未落,白芷草也已從暗處直奔大廳而來,隻見她屈跪在地,叩首道:“屬下有負皇上所托,請皇上責罰!”
楚雲寒冷冷道:“都起來吧!”說著,已抬手拿下臉上麵具。
白芷草還是第一次見到楚雲寒的真麵目,往日她見到的都是戴著麵具的楚雲寒,此時見到他的真麵目,不由得多打量了幾番,隻覺楚雲寒棱角分明,鼻梁高挺,雙眸黝黑,未見到麵目時已覺得他冷若如霜,此時見到真麵目覺得越發的冰冷,仿佛置身在寒冰之內,便是連喘氣都不敢。白芷草正欲再看一眼,卻見楚雲寒眼眸一瞥,寒意直逼而來,嚇得白芷草忙低下頭來,道:“屬下該死!”
楚雲寒並未理會白芷草的話,而是啟口冷冷道:“朕想知道,為何蕭青芙會墜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白芷草知道該來的遲早要來,既然避無可避,就隻能麵對,正欲啟口,卻聽白若男搶先說道:“迴皇上,事情是這樣的,那一日屬下率領十幾個門下弟子前往秦府之外監視,原本是相安無事,可是秦府之外又來了一群不速之客,看他們的衣著應該是燕帝淩玨的暗衛,他們原本也隻是在府外監視,可不知怎麽,突然破門而入,皇上有令,要屬下全力協助蕭青芙,於是屬下便製造混亂,打亂暗衛帶走蕭青芙,更在混亂中帶走了蕭青芙,原本一切都在算計之上,可是突然出現一個人,武功不再芷草之下,一路狂追,直到追到城北懸崖邊上,那人更是出手偷襲芷草,就在芷草與那人打鬥間,蕭青芙不慎跌落懸崖……事情都是這樣!”
楚雲寒雖有心將蕭青芙納入後宮,可也不會因為她壞了大事,既然她跌落懸崖既成事實,楚雲寒也不會因此去責怪白芷草與白若男,畢竟控製楚雲亭的迷魂散還要靠白芷草卻配製,至於白若男,更是忠心耿耿的效力於他,為他統領著‘慈航靜齋’。時光如梭,光陰似箭,一眨眼已是八月初三,蕭青芙與沐容琛二人在洞中不知不覺過了二十天。二人食不果腹,僅靠水潭中的大白魚填肚,隻是這水潭中的魚越來越少,剛開始二人還可以一日三餐,如今卻已是一日一餐,都未必能在水潭中捕到大白魚,就隻能靠水潭中的清水度日。
這二十天來,二人並不是沒想到離開,可是這山洞處在懸壁之上,抬眸上望,高不可攀,俯視而下,萬丈懸崖,深不見底,當真是上下不得,而此時的大白魚已被二人食盡,若是再離不開山洞,隻怕二人已是時日無多。
自那日一夜繾綣後,蕭青芙便刻意遠離沐容琛,不是後悔將自己交給他,是害怕,害怕會帶給沐容琛不幸,若不是因為她,沐容琛也不必被困在這山洞裏,若是自己與他再過多的接觸,怕會給沐容琛帶來更大的災難,於是她選擇了遠離,二十天來很少說話,都是一人默默的坐在一角,又或是在山洞中獨自遊走。
可是這一切在沐容琛看來,是那一夜他的衝動,他的情不自禁傷害到了蕭青芙,所以蕭青芙才會如此遠離她,沐容琛甚是自責,更在心裏認為,蕭青芙是後悔了那一夜的繾綣,後悔了將她交給自己,每天除了天黑入睡之際他方迴到山洞之內,其他的時間都在山洞之外靜坐著冥思,又或是往返於山洞,希望能找到出路。
、
淩玨站在祭壇中央,轉身麵向百官,擺手示意道:“眾愛卿平身!”
“謝皇上!”說罷,兩百餘人都已起身站著,抬眸望向祭壇之上,隻見七位得道高僧正自詠唱達摩心經,為天下蒼生祈福。
不一會,隻見為首的僧人收起佛珠,邁步走向淩玨,打了稽首,道:“皇上,時辰已到,請皇上進香!”言語間已有隨侍太監手拿三支一寸長的大香來到淩玨的身邊,欠身施禮,將大香遞給淩玨。
淩玨拿過三支大香,徑向鼎爐,一步一步走的甚慢,在他人看來,像是這三支大香甚是難拿,以至於他走的甚慢,卻不知淩玨乃是故意如此,為的就是讓薛章致安排人的現行,好讓羽林軍能第一時間將他緝拿,再假裝點燃薛章致埋在大慶殿的煙花,照成火燒的意外,繼而瞞過薛章致。
事情果然不出淩玨所料,就在他拿過大香邁步走向鼎爐之時,原本藏在人群中的神秘人突然出現,隻見四五個身穿太監服的男子,從各個不同的方向,低頭徑向祭壇而去,由於他們假扮成太監,而廣場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祭壇上的淩玨,並不會對這個小小的太監起疑,就算看見了,也不會太過在意,隻會將他們當成隨侍太監,認為他們都是皇宮中人。
若是蕭青芙未將大慶殿將要發生的事情告訴淩玨,隻怕淩玨也不會有所防範,更不會對這些身穿太監服的男子起疑,也會將他們當成乃是皇宮中人。不過此時淩玨已有所防備,當然知道他們就是薛章致埋伏下來的人,早就讓羽林軍在暗中監視,待他們一靠近祭壇,就即刻將他們抓拿,甚是還在大慶殿的周圍安排了不下上萬的京畿侍衛,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出來控製百官,當然,主要控製乃是效忠於薛章致的人,比如刑部尚書錢克揚,吏部尚書李閔書,戶部尚書陸謙之,大理寺卿簡博涵等等……
四個假冒的太監已及至祭壇之下,隻見他們俯身拿出事先準備,藏在壇柱之下的火折子,正欲點燃火折子,突然身後冒出一人,隻覺脖子一疼,眼前一黑,已暈眩過去。
此時蔣方正亦裝扮成太監的樣子,隨侍在淩玨的身邊,見毛俊霖朝他打了一個手勢,他便知所有薛章致埋伏在大慶殿意欲圖謀不軌的死士已被拿下,隻見他邁步走向淩玨的身邊,悄聲道:“皇上,亂黨已緝拿!”
淩玨聞言,當即將手中長香一丟,轉身麵向百官,百官見狀疑惑不已,正欲啟口,隻見去一群侍衛已從大慶殿的四周簇擁而至,百官還未反應過來,侍衛已將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之上,冷聲道:“別動!”官員們隻覺脖子一陣冰涼,轉眸定睛一看,隻見架刀之人一身明黃兵服,兵服上都繡有‘京畿營’三字,便知這些人之所以如此都是授意於淩玨,於是便將那差點脫口而出的‘刺客!’二字吞將下來,隻見滿朝文武百官皆俯伏在地,山唿萬歲,再唿求饒。
淩玨見狀不由一笑,朗聲道:“眾愛卿不用害怕,朕是不會傷害忠臣,朕隻想找出藏身在你們之間的奸佞之徒。”說著,伸手朝刑部尚書錢克揚一指,接著道:“錢大人,你可知道忠義候薛章致辭官離京後,現下何處?”
錢克揚一聽淩玨喊他的名字,心不由一懸,還未抬頭,隻覺勁項一陣冰涼,一股殺氣襲將而來,嚇得他不由顫栗,顫抖著聲音,道:“臣,臣……不……不知……皇……皇上饒命!”言語間甚是結巴,若不是周遭一片安靜,隻怕淩玨都聽不清他在說什麽。
可就在錢克揚說話間,淩玨已轉眸看向吏部尚書李閔書,戶部尚書陸謙之,大理寺卿簡博涵,將這些個忠心於薛章致的官員一一看了個遍,神情淩然,殺氣騰騰,看得他們不禁顫栗,還未等淩玨啟口,隻見他們已與那錢克揚一樣,哆嗦著求饒。
淩玨劍目一豎,橫眉一挑,不威自怒,道:“既然你們都不知,那就讓朕來告訴你們!薛章致大逆不道,在大慶殿上設下埋伏,不僅要刺殺朕,更是要讓你們全部死在這大慶殿上,若不是朕有祖宗庇護,事先得知他的陰謀……”說著,微微一頓,旋即啟口厲聲道:“你們早就已經死無葬身之地,哪裏還可以跪在朕的麵前求饒?”
淩玨說這話之際,那些京畿侍衛又將刀架在官員的脖子處,嘴裏發出冷哼一聲,嚇得這些官員七魂沒了六魄,不管淩玨所言是真是假,他們都不敢出聲質疑淩玨,不過場上所跪之人也不全是薛章致的人,還有一些中立派,當然也有親帝派。
隻見那親帝派中的佼佼者兵部尚書鄭國義肘膝而行,步至祭壇玉階丹墀之下,重重磕頭,道:“薛章致狼子野心,更是喪心病狂欲刺殺皇上,若不是皇上洪福齊天逃過此劫,隻怕後果不堪設想,微臣不能為皇上分憂,真是罪該萬死,求皇上降罪!”
那些百官們也都是身經百戰的人,一看鄭國義此舉,就已知他的目的,也知他們現下需要做的事情,隻見他們俯伏齊聲道:“臣等無能,護駕不力,甘願受罰!”
淩玨見狀,不甚喜悅,卻不露聲色,故作鎮定,道:“不知者不罪,且薛章致的奸計也未得逞,朕不會責怪你們,隻是朕一時不差,讓薛章致辭官攜眷離京,如今這金陵已無薛氏族人,加上他弟薛章遠手握二十萬精兵,隻怕不日便會舉兵造反,不知愛卿們可有良策?”
如今這些官員是肉在砧板,任人宰割,對於淩玨所言的一切話,都隻會言聽計從,再說,這大燕江山本就是淩氏的天下,那些原本效力於薛章致的官員也都是害怕薛章致的威懾,害怕一旦不聽話就會家破人亡,而此時的情況亦是一樣的,於是轉起態來,那是分分鍾的事。
隻聽百官齊聲道:“臣等聽從皇上吩咐!”
對於百官們這種態度,淩玨早就了然於胸,隻聽他朗聲道:“如今薛章致雖辭官離京,可這一切都隻是表象,據探子迴報,薛章致擁兵自重,屯兵三十萬於揚州,欲割地為王,舉兵造反,雖然他此時還未有所舉動,可這一切是必然的,不過是遲早的問題,與其不知他何時造反,朕決定先發製人,他本欲趁著今日祭天一事,讓死士點燃他事先埋伏在大慶殿的煙花,燒死朕,甚至燒死你們,不過這些死士已全數捉拿。如今朕便點燃這大慶殿的煙花,讓大慶殿毀於一旦,更造成朕實在大慶殿的假象,讓他可有有借口舉兵造反,待他鬆懈之際,朕便出兵鎮壓,一舉拿下他們,不過朕此舉需要你們的幫助,不知眾愛卿可欲幫朕完成這出戲?”
別說隻是做戲,即便是淩玨此刻下令誅殺這些官員,他們也不敢說句不,於是這些官員紛紛點頭願意配合淩玨。
為了能讓這場‘意外’看起來天衣無縫,不僅點燃了大慶殿裏的煙花,更是讓這些官員‘死’的‘死’,‘傷’的‘傷’,至於這祭壇上的皇親國戚更是全部‘犧牲’,一時間,大慶殿內濃煙彌漫,‘屍骨’遍野,死傷無數。隻有少數的‘幸存者’活了下來,他們將淩玨事先備下的說辭傳將出去,頓時,大慶殿的‘悲劇’傳遍了整個金陵,甚是傳向大燕的各個角落,當然,身處揚州的薛章致毫無懸念的得知了這個事情。
這些官員和皇親國戚當然不是真死,而是全數被淩玨藏了起來。更是為了掩人耳目,那些‘已死’的官員家裏,和皇親國戚家裏紛紛布置靈堂,當然紫禁城內也不例外,清一色白布飄飄,幢幡颯颯,迎風咧咧而響。一時間,整個金陵陷入悲哀之中,哭聲震天,哀嚎遍野。
雖說淩玨此舉是為了引起薛章致的注意,讓他覺得他的陰謀已經得逞,可以毫無顧慮的舉兵造反,竊國自立為王,可是大慶殿的悲劇如此嚴重,卻也引起了大燕西北梁國的注意。這天下雖是三國鼎立,可長久以來皆是以大燕為尊,楚國次之,梁國為末,如今得知大燕皇帝淩玨葬身火海,而淩氏一族更是死了隻剩下尚在繈褓的嬰兒,大燕為尊的局麵已悄然改變。
欲將大燕據為己有的除了狼子野心的忠義候薛章致之外,還有野心巨大的楚國皇帝楚雲寒,當然這大梁的國主顧瀲灝亦是蠢蠢欲動,在他一得知淩玨的死訊,和金陵的動亂後,就已派兵駐紮在涼州之境,一旦金陵有所異動,他便舉兵進涼,與大燕開戰。
諸葛征信辭去京畿都尉一職之後,便出任沐家軍首將,攜三十萬沐家軍朝西涼而去,而原本效力於沐家軍裏的將軍騰翼,李麟,還有軍師侯乃文,三人早就離開了沐家軍,隻有先鋒衛燁之還留在軍中,至於離開的騰翼正藏身在暗夜所守著三十萬兩黃金,至於李麟,已在皇陵之外身首異處,至於侯乃文,攜同幾名暗夜正留在揚州,刺探軍情。
諸葛征信攜同三十萬沐家軍行了幾千裏路,三十天來,星夜兼程,已行至大燕涼州境,與大梁駐軍一牆之隔,守著涼州。原本大梁駐軍隻是靜靜的駐紮在城門之外,可是淩玨的死訊傳至涼州之後,本是相安無事的兩軍已是劍拔弩張,隻待一方一聲令下,便是大戰開啟。
秦宇軒眼看著蕭青芙在他的眼前被人抓走,而他卻無能為力,即便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連望其項背都不能,隻能漫無目的的行走在金陵城內,像個瘋子一樣到處查看蕭青芙的下落,可是卻徒勞無功。
姬無名傷心欲絕地跪在懸崖邊上,凝視著這深無止盡的萬丈深淵,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什麽都未曾改變,改變的隻有他的心,從原本的不置信,到現在隻能接受,蕭青芙與沐容琛墜崖的事實。眼看著天色漸暗,姬無名知道自己不該再浪費時間,於是收拾心情,重新迴城,可是就在他待在懸崖上的這幾個時辰裏,金陵城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皇帝淩玨,怡親王淩瑢,恭親王淩玥,甚至是皇子淩炎,還有許多官員,因大慶殿著火而葬身火海,加上昨夜‘震天雷彈’震天巨響,秦府一夜之間化為灰燼,讓百姓人心惶惶。
姬無名費了好大的盡方在城內找到顧塵瑾,顧瀲柔,還有藍若影,便將蕭青芙墜崖之事告訴了他們,於是四人決定兵分三路,顧瀲柔則和顧塵瑾一起尋找走失的秦宇軒,而藍若影則獨自一人尋找華十二,至於姬無名,則是重迴王府暗夜所,將沐容琛墜崖一事告訴騰翼,此後便和騰翼以及騰翼從沐家軍帶出的心腹侍衛一同在崖下尋找沐容琛與蕭青芙,哪怕找到的是斷肢殘骸,他們也要找到沐容琛與蕭青芙。
很快,顧瀲柔和顧塵瑾便在城北的小巷裏找了精疲力盡的秦宇軒,將他帶迴客棧,待他恢複神智後,顧瀲柔便將蕭青芙墜崖一事告訴了秦宇軒,剛聽到噩耗的秦宇軒差點沒暈過去,可是他不信蕭青芙就這麽死去,於是便和姬無名一起,在崖底找了三天三夜,卻是一無所獲。
不知是何原因,原本不信蕭青芙會就此死去的秦宇軒突然停止了查找,攜同顧瀲柔和顧塵瑾離開了金陵,重迴大梁,更是自動請纓加入了梁軍擔任軍師一職。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算蔣方正再怎麽才華過人,再怎麽神機妙算,可怕畢竟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即便是那孔明再世,也不能算盡天下事,就像蕭青芙墜崖之事,她這一墜崖,不僅讓沐容琛不能再插手朝廷之事,更是讓秦宇軒因她離開了金陵,懷著仇恨加入了梁軍,更以軍師之位率領駐涼梁軍,意欲入侵大燕,活抓薛章致以及薛子嘉。白芷草原本隻想神不知鬼不覺的抓拿蕭青芙,將她獻給楚雲寒,而她自己則喬裝易容成蕭青芙的樣子,留在金陵伺機而動。可是事情卻和她預先想好的截然不同,不僅未能將蕭青芙獻給楚雲寒,自己更是深受重傷,身上經脈雖未斷,可是要想痊愈,再裝扮成蕭青芙的模樣至少也要一個月的時間,可是金陵發生的事情,讓她始料未及,大慶殿一事,竟讓淩玨葬身火海,如此一來,金陵便是城門緊閉,全城戒備,而她與白若男也隻能留在分舵之內療傷,關於金陵城內發生的一切,也隻能飛鴿傳書,讓楚雲寒知道。
距離盂蘭節已過去十三日,已是農曆七月二十八,楚雲寒剛下早朝,還未迴到乾清宮,隻見一隻飛鴿不知從何處飛將過來,在他的頭頂迂迴徘徊,楚雲寒已不是第一次收到金陵的飛鴿傳書,一看便知此飛鴿乃是白若男飼養的信鴿。
楚雲寒吩咐太監將鴿子拿到乾清宮,隨後他便屏退了左右,從信鴿的腳下綁著的竹筒裏拿出一份信,展信一看,隻見他一時皺眉而愁,一時笑靨而喜,愁的是蕭青芙竟然墜崖而亡,甚至是屍骨無存,喜的是燕帝淩玨竟然葬身火海,淩氏皇族裏隻剩下幾個尚在繈褓中的嬰兒,這樣一來,大燕便是群龍無首,一盤散沙,楚雲寒等這一刻已經等了太久太久,他已迫不及待的點兵集將,欲南下入侵大燕。
楚國若論行軍打仗,當屬冀王楚雲亭,可他卻也是楚國少數的反對戰爭的人,若是往日的楚雲亭,他必定是出口阻止楚雲寒出軍大燕趁火打劫,可是現在的楚雲亭卻長期使用迷魂散,神誌不清,對於王妃白若妍的話,更是言聽計從,而白若妍與那白若男一樣亦是‘慈航靜齋’中人,亦是效力於楚雲寒,受製於‘七蟲七花毒’。
楚雲寒欲出兵攻打大燕,若是連楚雲亭都未曾出口反對,這楚國就不會再有人反對楚雲寒此舉。楚雲寒絕不是那種莽撞的人,一聽到淩玨已死就出兵攻打,他要等到薛章致舉兵造反,與燕軍打的你死我活,他在坐收漁人之利,以清君側為名,光明正大的舉兵進攻大燕,抓拿反賊薛章致。就在淩玨已死的消息讓楚雲寒知道後,他的野心便不再隻是燕雲十二州,而是整個大燕,甚至是整個天下。
楚雲寒賜封楚雲亭為驃騎大將軍,領軍三十萬駐紮在莫州城外,一旦薛章致舉兵造反,楚雲亭便領軍以‘清君側’為名,攻入莫州,經揚州,直逼金陵。
淩玨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之死還未讓薛章致放下戒心舉兵造反,卻已讓大梁顧瀲灝蠢蠢欲動,更讓楚國楚雲寒點兵集將,已是兵臨莫州城下,一旦大燕內亂,他們便可趁火打劫,借機進攻大燕。這樣的局麵,蔣方正早就已經算到,隻是對於淩玨來說,解決薛氏一族才是首要任務。至於顧瀲灝和楚雲寒之所以如此,皆因他們以為淩玨已死,可是隻要薛章致舉兵造反,淩玨就會現身,到時候淩玨未死的消息就會傳遍開去,顧瀲灝和楚雲寒當然不會輕舉妄動,而薛章致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身處在揚州的薛章致,早在十日前就已收到了淩玨已死的消息,可為了確認這個消息,薛章致派出了手下薛影中最為厲害的探子前往金陵一探究竟,雖然多花了十幾天的時間來確認,可他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淩玨的刻意安排,就是讓這些探子十足的相信他已死,隻要將這個消息準確無誤的帶給薛章致,那麽薛章致就會有所行動。
楚雲寒明著遣派了楚雲亭領軍三十萬前往莫州,暗地裏他亦喬裝打扮一路隨行,待確定了楚雲亭的心智仍舊控製在迷魂散之下,他方才放心,不過他並未迴幽州,而是改道而行,徑向金陵而去。
金陵發生大慶殿一事之後,便一直動蕩不安,無人會在意一個刻意喬裝打扮後的楚雲寒,於是他很是輕鬆的進入了金陵,來到了‘慈航靜齋’的分舵,這時離盂蘭節已過去了二十五日,已是農曆八月初十,再過五日,就是中秋佳節,而金陵這座帝王之都,仿佛從未發生過大慶殿之事一樣,仍舊這樣生機勃勃,人來人往,百姓都在為中秋佳節做準備。
“篤篤篤……”大門聲響。
白芷草與白若男二人自從那日受傷之後,這二十五天以來一直藏在分舵之內療傷,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而分舵之內更是一片寂靜,除了她二人的對話之聲外,就再無其他,卻沒想到,分舵大門竟然響了起來,嚇得二人舉劍直奔門口,凝神靜氣,定睛看向大門,若是門後有所異動,那麽她二人第一時間就會舉劍殺出去。
她二人之所以如那驚弓之鳥一般,皆因姬無名攜同沐影暗夜地毯氏搜索金陵各處,為得就是將她二人揪出來,好幾次,就差一點,她二人就要落入姬無名的手中,若不是分舵入口極其隱蔽,隻怕她二人早已是姬無名的劍下亡魂。
楚雲寒隻覺不妥,若是往日,隻要自己節奏性的敲擊大門,分舵之內的人聽到聲音,一定會第一時間為自己開啟大門,可是此時,楚雲寒已連續幾次叩響大門,可門內卻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楚雲寒不由心凜,心下暗忖:“莫不是白若男她們已被識破?”
大門的這邊卻是白若男與白芷草舉劍悄立,隻見她們側耳傾聽,憑借唿吸之聲判定門外隻有一人,且他的武功不高,她二人方放下心裏,此時叩門之聲再次響起:“篤篤篤……”
她二人也已能聽出響聲中的律動,隻聽白芷草說道:“白姐姐,莫不是總舵有人來了?”
白若男聞言沉思:“確實,若不是總舵之人,又怎會如此準確無誤的找到了分舵的入口?”心中雖是這樣想,可還是啟口道:“還是小心為妙!”於是白若男便決定讓白芷草藏在一角,她自己去將大門開啟,若是開啟大門後有所異動,白芷草能第一時間舉劍刺來,將此人擊殺。
隻見白若男將軟劍放迴腰間,邁步走向大門,抬手拿下門栓,隻聽“吱呀”一聲,大門已被緩緩開啟,邁步出坎,道:“何人?”抬眸間已看見楚雲寒站在眼前,隻是此時的楚雲寒戴著麵具,根本不能一眼認出。
“是朕!”楚雲寒淡淡一語,未等白若男迴應,已邁步入內,徑向大廳而去。
白若男聽了,已是眼前這個突然出現在分舵大門之外的男子竟然會是楚國的皇帝楚雲寒,甚至還是獨自一人現身,若不是他的聲音,隻怕白若男絕不會相信眼前這個戴麵具的男子會是楚雲寒。
白若男忙將大門緊閉,抬眸示意藏在暗處的白芷草現身,而她則急忙邁步入廳,方才邁入,隻見她欠身施禮道:“屬下白若男參見皇上,屬下不知皇上到來,還請皇上恕罪!”
話語未落,白芷草也已從暗處直奔大廳而來,隻見她屈跪在地,叩首道:“屬下有負皇上所托,請皇上責罰!”
楚雲寒冷冷道:“都起來吧!”說著,已抬手拿下臉上麵具。
白芷草還是第一次見到楚雲寒的真麵目,往日她見到的都是戴著麵具的楚雲寒,此時見到他的真麵目,不由得多打量了幾番,隻覺楚雲寒棱角分明,鼻梁高挺,雙眸黝黑,未見到麵目時已覺得他冷若如霜,此時見到真麵目覺得越發的冰冷,仿佛置身在寒冰之內,便是連喘氣都不敢。白芷草正欲再看一眼,卻見楚雲寒眼眸一瞥,寒意直逼而來,嚇得白芷草忙低下頭來,道:“屬下該死!”
楚雲寒並未理會白芷草的話,而是啟口冷冷道:“朕想知道,為何蕭青芙會墜崖?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白芷草知道該來的遲早要來,既然避無可避,就隻能麵對,正欲啟口,卻聽白若男搶先說道:“迴皇上,事情是這樣的,那一日屬下率領十幾個門下弟子前往秦府之外監視,原本是相安無事,可是秦府之外又來了一群不速之客,看他們的衣著應該是燕帝淩玨的暗衛,他們原本也隻是在府外監視,可不知怎麽,突然破門而入,皇上有令,要屬下全力協助蕭青芙,於是屬下便製造混亂,打亂暗衛帶走蕭青芙,更在混亂中帶走了蕭青芙,原本一切都在算計之上,可是突然出現一個人,武功不再芷草之下,一路狂追,直到追到城北懸崖邊上,那人更是出手偷襲芷草,就在芷草與那人打鬥間,蕭青芙不慎跌落懸崖……事情都是這樣!”
楚雲寒雖有心將蕭青芙納入後宮,可也不會因為她壞了大事,既然她跌落懸崖既成事實,楚雲寒也不會因此去責怪白芷草與白若男,畢竟控製楚雲亭的迷魂散還要靠白芷草卻配製,至於白若男,更是忠心耿耿的效力於他,為他統領著‘慈航靜齋’。時光如梭,光陰似箭,一眨眼已是八月初三,蕭青芙與沐容琛二人在洞中不知不覺過了二十天。二人食不果腹,僅靠水潭中的大白魚填肚,隻是這水潭中的魚越來越少,剛開始二人還可以一日三餐,如今卻已是一日一餐,都未必能在水潭中捕到大白魚,就隻能靠水潭中的清水度日。
這二十天來,二人並不是沒想到離開,可是這山洞處在懸壁之上,抬眸上望,高不可攀,俯視而下,萬丈懸崖,深不見底,當真是上下不得,而此時的大白魚已被二人食盡,若是再離不開山洞,隻怕二人已是時日無多。
自那日一夜繾綣後,蕭青芙便刻意遠離沐容琛,不是後悔將自己交給他,是害怕,害怕會帶給沐容琛不幸,若不是因為她,沐容琛也不必被困在這山洞裏,若是自己與他再過多的接觸,怕會給沐容琛帶來更大的災難,於是她選擇了遠離,二十天來很少說話,都是一人默默的坐在一角,又或是在山洞中獨自遊走。
可是這一切在沐容琛看來,是那一夜他的衝動,他的情不自禁傷害到了蕭青芙,所以蕭青芙才會如此遠離她,沐容琛甚是自責,更在心裏認為,蕭青芙是後悔了那一夜的繾綣,後悔了將她交給自己,每天除了天黑入睡之際他方迴到山洞之內,其他的時間都在山洞之外靜坐著冥思,又或是往返於山洞,希望能找到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