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虎惱怒,半夜還讓兵卒打掃營內衛生,消息傳入各家耳中,對他嗤之以鼻,可當郭勝、高望迴宮向皇帝匯報,何苗向何皇後交代,曹操與何進言語……當各家知道了董虎的話語後,能否防止時疫且不論,但他“規矩”話語說了出來後,即便是一向不靠譜的皇帝也久久沉默不語……


    董虎不想去猜測各家的心意,這對於他來說毫無意義,了不起還做他的河湟羌王就是了,而且此時太過摻和進漩渦也太早了些。


    董虎不願意摻和朝堂事情,但軍卒出征的輜重卻不能不重視,防雨的蓑衣、雨傘,春夏所用的單衣、草鞋,治療一些傷病草藥等等,更為重要的是所用甲胄、兵器,好不容易讓朝廷奢侈一迴,若不撈到些好處又如何對得起一萬人急行千裏?


    大漢朝原先是全民義務兵役製,因種種原因而變成了臨時募兵,由全民通過人頭稅、更賦稅來供養招募兵卒。


    招募兵卒,所用兵器是不能隨意留在兵卒手裏的,戰前發放,戰後是要收繳入庫的,幾百年積攢下來,大漢朝武庫裏的兵器堆積如山,別說裝備董虎一萬兵馬了,就算再來十萬、二十萬的也不在話下。


    大漢朝有重甲騎的馬鎧,或許是因沒有馬鐙緣故,馬鎧遠不是董部義從重甲騎那種馬鎧,而是僅能護住戰馬上半身,像是為了避免弓箭拋射傷到戰馬,而不是將馬鎧一直護佑到腿腳位置。


    鎧甲是鎧與甲的合稱,鎧是皮甲,隻有外麵又增加了鐵片才是鎧甲。


    皮甲是複合甲,製造的材料不同,價格也不同,上好的皮甲是兩層牛皮夾著麻布或絲綢布,用些膠質壓製黏合做成,而且還要經過硬化處理,不僅抗重兵器擊打,也不懼一般的刀劍劈砍,相比鐵甲也輕了不少,但皮甲扛不住長矛、步槊等尖銳兵器的刺殺。


    一般的將領差不多都有一套皮甲,兵卒所用大多都是竹片做成的劄甲,是隻能護住胸腹的劄甲,高級將領可以配備鐵甲,有鐵片劄甲、片狀魚鱗甲、鎖子甲,但魚鱗甲、鎖子甲很少,是稀罕貨。


    郭勝帶著董虎進入武庫,看著一個個庫房裏的成堆兵甲、武器,董虎心髒就沒有平靜過,結果……董虎討要了三千套皮甲,討要了五千張弓弩和二十萬支箭矢,還有一大堆因時間太長而損壞的散落鐵片,都是鐵甲因時間太長而繩子斷裂散落的鐵片。


    除了給數百大小將領人人整了套鐵甲外,他也隻要了三千皮甲和輜重兵需要的弓弩,至於一堆鏽跡斑斑的鐵片,堆在庫裏也是無用,董虎想要,郭勝也隻是擺了擺手。


    第二日,董部義從鳥槍換炮,雖還有些人穿著垃圾竹片盔甲,如今卻人人整了件甲胄,算是與大漢朝正規軍差不了多少。


    第三日,董虎去了城南外的明堂,明堂上圓下方,有八窗四闥、九室重隅十二堂,是皇帝祭告天地、通達神明的地方,而史子眇居住的地方就在明堂不遠的竹林,是一處極為幽靜的地方。


    史子眇的家院與董虎記憶中的清修道人差不多,顯得極為簡樸,院牆不是石頭或土坯壘就,隻是簡簡單單竹子籬笆牆,或許是為了保護帝國皇長子的人身安全,外圍還駐紮了武騎常侍。


    皇城兵馬大致隸屬於三個係統,其一是郎中令統轄的“五位中郎將”及下設中郎、郎中、議郎、侍郎、侍中等,諸如盧植、朱儁、皇甫嵩以及成了羽林中郎將的董卓,守衛在史侯劉辯外圍的武騎常侍,都隸屬於郎中令統轄。


    其二是中尉(金吾衛)統轄的北軍五營,其三是衛尉統轄的南北兩宮軍。中尉與衛尉的區別就在於,中尉管著皇宮以外雒陽城以內事情,而衛尉負責皇宮之內的事情。


    郎中令下轄的郎中最初的原型是東西兩周時的門客,豢養的人才也各有不同,但大致可分文武兩種,其中守衛在皇帝身邊的就是武騎常侍。


    大漢朝太子不掌兵,況且劉辯還不是太子,用中尉、衛尉所屬兵卒守衛是不合適的,也就由私人性質的武騎常侍守衛在史子眇家院的外圍,不僅僅如此,在董虎踏入籬笆牆內後,這才發現與槍王童淵、戟聖李彥、刀王宋朝齊名的劍神王越守在劉辯身邊。


    董虎也弄不清後世評定的《三國》三大或四大宗師是不是真的,他本人是懷疑的,懷疑那些個人武力值較高悍將有無老師一說。


    董虎是涼州人,涼州是個極為混亂的地方,十幾歲半大娃娃殺人越貨是常有的事情,能在廝殺中活過十年的,多多少少都有些活命本事,他的武藝就是從一些百戰老卒經驗中學來的。


    據他所知,後世評定的《三國》排名前三十的大將,他們所處的環境無一不是在大漢朝邊緣、混亂地方,境內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胡人、蠻人,諸如……


    呂布是五原郡人,是河套三郡人,河套三郡是後世漠南草原,北麵的漠北草原是鮮卑人的天下,河套三郡的南麵是美稷匈奴人的地盤。


    北麵是鮮卑人,南麵是匈奴人,這樣混亂爭鬥的地方,別說出了一個悍將呂布,在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大浪淘沙下,就算培養一百個呂布都不稀奇。


    趙雲是常山郡人,是臨近烏丸、鮮卑人的地方,大漢朝在常山郡設置了三百鄔堡,是大漢朝經常征調兵卒的地方,算是用來鎮壓烏丸、鮮卑人的軍鎮。


    劉備、張飛……包括在河東犯事跑到幽州混飯吃的關羽,三人都可以看做是幽州人,中山馬販子張世平、蘇雙往來烏丸、鮮卑販馬,若無特殊原因,兩個馬販子又憑啥支持劉關張三人?至於劉姓皇族,那就更可笑了,冀州是劉姓皇族打堆的地方,僅諸侯國(縣)就有百十個。


    典韋自幼是山中獵戶,每每與虎狼相搏。


    馬超是扶風郡,看似是三輔較為平和的地方,但大漢朝同樣在扶風郡設立了一百多個鄔堡,涼州東西羌起起複複造反,朝廷平亂大軍首先征調的就是扶風郡鄔堡兵卒。


    曹操家鄉,許諸、黃忠所在地是有著諸多南蠻,同樣是混亂頻繁地方,諸如丹陽兵,丹陽精兵實際上就是另一個湟中義從,是南蠻人。


    ……


    據後世人評說,童淵教授過趙雲、張繡、張任槍術,李彥教授過呂布戟法,董虎至今也沒有與這些人照過麵,甚至連聽人說過都沒有,但他是有些相信的,概因燕趙出俠客,河北有不少百人鄔堡,是大漢朝的屯田兵較多的地方,有些人專門教授槍、戟教頭也很正常,可若說那昆侖刀客宋朝的徒弟是黃忠、關羽,董虎就覺得扯淡了。


    但凡能練出名堂的武人,無不是自幼習武,黃忠與關羽年歲相差如此之大,黃忠在南而關羽在北,再加上關羽一向高傲看不起黃忠,若真是師兄弟,就算各為其主拚個你死我活,那也沒理由彼此看不起。


    董虎無法確定有沒有童淵、李彥、宋朝三人,但王越卻是真的,既是劉辯的劍術先生,又是貼身武騎常侍,在他踏入籬笆牆小院後,第一眼不是喂雞的小道童劉辯,而是站在陰暗角落裏的保鏢王越,但兩人沒有交手,隻是默默對視了數息。


    董虎喜歡小孩,喜歡看著孩子深邃、純淨的眼睛,對哄小孩頗有經驗,興許是中常侍高望與外圍的武騎常侍、貼身武侍王越、史子眇提前打了招唿,即便董虎好好的院門不走,非得跳過五尺籬笆牆,也沒人管沒人問一大一小撅著屁股下了半日五子棋。


    一連九日,每日上午在軍營內整理輜重,午時前就跑到史子眇家中,老道醫術很好,道風仙骨的道人時不時就會出去與人治病,帶孩子卻差了些,一連七日,午飯、晚飯都是董虎做的,除了初次見麵時,劉辯有些畏懼他的身高帶來的壓迫力,剩下幾日裏,隻要他前去竹林小院,小劉辯都是早早的站在院門外翹首以盼。


    但在第八日時,董虎就不得不領兵離開雒陽,因為潁川戰敗的消息再次送到朝堂。


    豫州刺史王允拿著的緊急求援竹簡上所得信息太少,隻知道是反賊彭脫領十萬賊軍強攻潁川郡陽翟,陽翟危急,右中郎將朱儁、羽林中郎將董卓領一萬五千卒殺出長社,兩人領兵與十五萬賊軍大戰不勝,折損過半後撤入潁陰縣等待救援。


    求援竹簡上信息太少,在雒陽的數日裏,董虎從太尉張溫、司徒袁隗、大將軍何進手裏得到的豫州各郡縣信息,也多是牛頭不對馬嘴的信息,比如明明正在圍困長社的波才,竟出現在了陳留郡濟陽縣外,董虎將豫州各縣送來的賊人大致計算了下,不算還好,計算了後,僅豫州一地就有一百四十萬黃巾賊。


    各縣送入雒陽的竹簡全是求援,很難從緊閉城門的他們得到真實、有用的信息,隻能董虎親自前往獲取。


    皇帝劉宏下令董虎救援潁川,可他想不明白,皇帝怎麽還讓小公主劉妍代天隨軍出征,更想不明白外廷文武竟無一人反對,全都默許了皇帝的胡鬧,默許了“虎娃虎娃”的小公主的離京。


    心下氣惱,卻又沒法子大罵郭勝、高望的愚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西涼兵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蛤蟆吞地並收藏三國之西涼兵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