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劉承訓一聲歎息,說:“人必是有所求的,根據其有所求大小,故而拚其所能做事。”
昭宛這下明白劉承訓所指為何了,劉承訓指郭榮實在太拚命了,他有能力有想法又願意不怕艱辛地事事親力親為,甚至不好色不好酒不好玩樂,至今也不好權,不然以他這幾次的功勞,他完全可以向劉公要求升職,但是他沒有。這世上有這麽無所求又拚命的人嗎?這樣拚命的人,反而應該是所求最多的人才對。
郭榮是想求什麽?
昭宛的劍就在她的身邊,她握著劍柄,手指因為用力而泛出青白。
劉承訓繼續說道:“我和他處了這些日子,也不知他到底想要什麽?無所求的人,便是沒有辦法節製的人。阿宛,我想你很明白這個道理。”
昭宛跪著在劉承訓身前往後退了退,以額頭觸墊席對著劉承訓行了一大禮,說道:“郭郎君所求,我以為世子是心知肚明,世子是真不知嗎?反而是我,我才不知所求為何?而郭郎君所求,再明顯不過了。”
昭宛會對劉承訓行這個大禮,並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她這話有故意冒犯劉承訓之意,她在責怪劉承訓。
劉承訓如此聰明,怎麽會不明白昭宛話語裏的這個意思。
他的神色果真變了變,但是他性情一向溫和,又很願意為人著想,加之他的心裏一直待昭宛不同一般,自是不會因昭宛這故意指責的話生氣,但是,些許鬱悶是有的,因為他看得出,昭宛對郭榮的崇拜絕對高於自己。
她對郭榮有敬佩追隨之意,對自己隻有效忠幹事之義。
劉承訓說:“我實在不知,還請阿宛明示。”
昭宛抬起頭來,直直對著劉承訓說:“我同郭郎君從汴梁迴太原的路上,聽郭郎君感歎天下之亂,百姓之苦,他希望能有一明君可以一統天下,讓這天下恢複盛唐時的繁華,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不受兵禍流離之苦。其實,這不隻是郭郎君的希望,也是世子您的希望,也是這天下的百姓的希望,隻是,多少人隻是想一想,便安於現狀,在這亂世苟活,能夠活一日便是一日,沒有幾人,願意放棄自己能得到的利益,真的去為實現這個夢想而努力。因為要實現這個夢想,實在太艱難了,也許很多人想去那麽做,但是都望而止步。郭郎君以前一直從商,未嚐沒有未遇知音明主故而不願意入伍或者入仕的原因。也許別人尚且會認為他這麽想有狂妄之嫌,但世子您明白他的才幹,當知道,他是踏實做事之人,他的想法也是踏實的。他會追隨世子您,是因為他將他的夢想押在了您的身上,所以,他才那麽不顧艱辛忘我地去做事,他也是全心全意效忠於您。您若是反而因此懷疑他的圖謀,實在是太讓人寒心了。我實在不知世子您是如何想我的,我在您跟前又有什麽圖謀呢。因為我是女子,無法為官,不可能謀權,故而您因此而不猜忌於我嗎?”
劉承訓被昭宛這一席剖心之言說得心中巨震,他不由因此明白了昭宛為何會那麽崇拜郭榮卻隻是作為劍士為自己做事的原因,他並不是心胸狹隘之人,隻是他處在這個位置上,自然要想得更多,不隻是公,也要想私。
他膝行過去對昭宛道歉說:“阿宛,是我心胸狹隘了。你這話讓我醍醐灌頂,我絕無猜忌你和郭榮之意。”
昭宛看著他,說:“我知道世子您胸懷寬廣,且將我當做心腹,才對我講心中之言,也可見您並無猜忌我和郭郎君之意,故而我才能在世子您跟前暢所欲言。我的話已經大逆不道,世子卻並無怪罪我之意,世子您是明主,郭郎君同我怎麽會不對您效忠。”
昭宛從書房裏退出去後,劉承訓便坐在桌案前發呆,最後他笑了笑,完全釋懷了。
昭宛被外麵的冷風一吹,卻被吹得更迷糊了,她完全沒有想過,劉承訓會將那些話對她講,這是全然將她當成心腹之人看待的嗎。
這簡直讓昭宛有些承受不住了。
她迴到住處,便湊到暖爐前去烤火,不由長長出了一口氣,青青看到她這心情沉重的形容,不由問:“阿宛,你這是在歎氣?”
昭宛說:“我隻是在想,以我的性情,最多做一個護衛劍士,是決計無法做好的謀士。”
青青愕然,笑道:“您這是何出此言?因為您是直腸子?”
昭宛一怔,“我是直腸子?”
“怎麽不是呢。我看您啊,說話做事都直得很。”
昭宛思索了一陣,認為她說得很對,就點頭道:“阿姊所言不差。”
青青說:“您這樣沒有什麽不好,做謀士,心思都陰險。”
昭宛認為她這太以點概麵了,看向她,她就說:“如今劉公跟前最受器重的謀士,就是蘇判官。蘇判官長得倒是俊偉挺拔,就是人很貪婪狡詐,我不喜他。”
昭宛知道她說的蘇判官是指劉知遠跟前的河東節度判官蘇逢吉,蘇逢吉可說是最受劉知遠喜歡的心腹,不過昭宛聽了人說了一些這位蘇判官的事,對他評價很低,她說:“這些日子倒是沒有見到蘇判官。”
青青說:“他出太原辦事去了,不日當迴了吧,到時候,你見到他,恭順些總是好事。”
“他同郭威將軍關係如何?”
青青說:“具體如何,婢子不知。不過,他同另一位蘇姓判官,觀察判官蘇禹珪關係不錯。和郭威將軍,關係怕是不怎麽樣。說起來,劉公雖然並不大肆豢養美人姬妾,實則也是一好色之人,蘇判官長相俊秀,故而才得劉公青眼。”
昭宛不由說:“愛美之心,人人皆有,這是常理。也許正是如此,他偏愛世子。”
青青笑起來,“世子偏愛你,也許也是因此,畢竟世子是劉公的長子。”
青青這是故意打趣昭宛,但昭宛卻沒有聽出她話語裏隱含的意思,她說:“世子是坦蕩愛才之人。”
說到蘇判官,沒過幾日,昭宛就遇到了蘇逢吉。
昭宛隨劉承訓前去太原尹府衙,在路上,蘇逢吉的車駕迎麵而來,和劉承訓的車駕撞上,一起堵在了路上。
其實太原的路不窄,至少比汴梁的寬多了,但是因為下雪,路中間的雪掃到了路邊上,路兩邊的雪並沒有化完,車自是就從路中間走,路中間不足以讓兩輛車並行,兩人的車駕自是就撞上卡在了那裏。
昭宛隨著劉承訓坐在車裏,車停下來後,她就撩開車簾看了出去,仆人已經上前來,對劉承訓小聲說:“是蘇判官的車駕。”
劉承訓看到了外麵的情勢,知道車駕這樣撞上,隻能有一人後退才行,便吩咐道:“我們後退,讓蘇判官的車駕先行吧。”
他聲音小,這話才剛說完,仆人還沒有吩咐下去,蘇逢吉那邊的部曲已經大聲說道:“這是蘇判官的車駕,前方是誰人,還不速速讓路。”
劉承訓的仆人和護衛都很不忿,反而不想讓路了,大聲迴道:“此乃世子車駕,還請蘇判官的車駕後退讓路。”
劉承訓一聲歎息,說:“人必是有所求的,根據其有所求大小,故而拚其所能做事。”
昭宛這下明白劉承訓所指為何了,劉承訓指郭榮實在太拚命了,他有能力有想法又願意不怕艱辛地事事親力親為,甚至不好色不好酒不好玩樂,至今也不好權,不然以他這幾次的功勞,他完全可以向劉公要求升職,但是他沒有。這世上有這麽無所求又拚命的人嗎?這樣拚命的人,反而應該是所求最多的人才對。
郭榮是想求什麽?
昭宛的劍就在她的身邊,她握著劍柄,手指因為用力而泛出青白。
劉承訓繼續說道:“我和他處了這些日子,也不知他到底想要什麽?無所求的人,便是沒有辦法節製的人。阿宛,我想你很明白這個道理。”
昭宛跪著在劉承訓身前往後退了退,以額頭觸墊席對著劉承訓行了一大禮,說道:“郭郎君所求,我以為世子是心知肚明,世子是真不知嗎?反而是我,我才不知所求為何?而郭郎君所求,再明顯不過了。”
昭宛會對劉承訓行這個大禮,並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她這話有故意冒犯劉承訓之意,她在責怪劉承訓。
劉承訓如此聰明,怎麽會不明白昭宛話語裏的這個意思。
他的神色果真變了變,但是他性情一向溫和,又很願意為人著想,加之他的心裏一直待昭宛不同一般,自是不會因昭宛這故意指責的話生氣,但是,些許鬱悶是有的,因為他看得出,昭宛對郭榮的崇拜絕對高於自己。
她對郭榮有敬佩追隨之意,對自己隻有效忠幹事之義。
劉承訓說:“我實在不知,還請阿宛明示。”
昭宛抬起頭來,直直對著劉承訓說:“我同郭郎君從汴梁迴太原的路上,聽郭郎君感歎天下之亂,百姓之苦,他希望能有一明君可以一統天下,讓這天下恢複盛唐時的繁華,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不受兵禍流離之苦。其實,這不隻是郭郎君的希望,也是世子您的希望,也是這天下的百姓的希望,隻是,多少人隻是想一想,便安於現狀,在這亂世苟活,能夠活一日便是一日,沒有幾人,願意放棄自己能得到的利益,真的去為實現這個夢想而努力。因為要實現這個夢想,實在太艱難了,也許很多人想去那麽做,但是都望而止步。郭郎君以前一直從商,未嚐沒有未遇知音明主故而不願意入伍或者入仕的原因。也許別人尚且會認為他這麽想有狂妄之嫌,但世子您明白他的才幹,當知道,他是踏實做事之人,他的想法也是踏實的。他會追隨世子您,是因為他將他的夢想押在了您的身上,所以,他才那麽不顧艱辛忘我地去做事,他也是全心全意效忠於您。您若是反而因此懷疑他的圖謀,實在是太讓人寒心了。我實在不知世子您是如何想我的,我在您跟前又有什麽圖謀呢。因為我是女子,無法為官,不可能謀權,故而您因此而不猜忌於我嗎?”
劉承訓被昭宛這一席剖心之言說得心中巨震,他不由因此明白了昭宛為何會那麽崇拜郭榮卻隻是作為劍士為自己做事的原因,他並不是心胸狹隘之人,隻是他處在這個位置上,自然要想得更多,不隻是公,也要想私。
他膝行過去對昭宛道歉說:“阿宛,是我心胸狹隘了。你這話讓我醍醐灌頂,我絕無猜忌你和郭榮之意。”
昭宛看著他,說:“我知道世子您胸懷寬廣,且將我當做心腹,才對我講心中之言,也可見您並無猜忌我和郭郎君之意,故而我才能在世子您跟前暢所欲言。我的話已經大逆不道,世子卻並無怪罪我之意,世子您是明主,郭郎君同我怎麽會不對您效忠。”
昭宛從書房裏退出去後,劉承訓便坐在桌案前發呆,最後他笑了笑,完全釋懷了。
昭宛被外麵的冷風一吹,卻被吹得更迷糊了,她完全沒有想過,劉承訓會將那些話對她講,這是全然將她當成心腹之人看待的嗎。
這簡直讓昭宛有些承受不住了。
她迴到住處,便湊到暖爐前去烤火,不由長長出了一口氣,青青看到她這心情沉重的形容,不由問:“阿宛,你這是在歎氣?”
昭宛說:“我隻是在想,以我的性情,最多做一個護衛劍士,是決計無法做好的謀士。”
青青愕然,笑道:“您這是何出此言?因為您是直腸子?”
昭宛一怔,“我是直腸子?”
“怎麽不是呢。我看您啊,說話做事都直得很。”
昭宛思索了一陣,認為她說得很對,就點頭道:“阿姊所言不差。”
青青說:“您這樣沒有什麽不好,做謀士,心思都陰險。”
昭宛認為她這太以點概麵了,看向她,她就說:“如今劉公跟前最受器重的謀士,就是蘇判官。蘇判官長得倒是俊偉挺拔,就是人很貪婪狡詐,我不喜他。”
昭宛知道她說的蘇判官是指劉知遠跟前的河東節度判官蘇逢吉,蘇逢吉可說是最受劉知遠喜歡的心腹,不過昭宛聽了人說了一些這位蘇判官的事,對他評價很低,她說:“這些日子倒是沒有見到蘇判官。”
青青說:“他出太原辦事去了,不日當迴了吧,到時候,你見到他,恭順些總是好事。”
“他同郭威將軍關係如何?”
青青說:“具體如何,婢子不知。不過,他同另一位蘇姓判官,觀察判官蘇禹珪關係不錯。和郭威將軍,關係怕是不怎麽樣。說起來,劉公雖然並不大肆豢養美人姬妾,實則也是一好色之人,蘇判官長相俊秀,故而才得劉公青眼。”
昭宛不由說:“愛美之心,人人皆有,這是常理。也許正是如此,他偏愛世子。”
青青笑起來,“世子偏愛你,也許也是因此,畢竟世子是劉公的長子。”
青青這是故意打趣昭宛,但昭宛卻沒有聽出她話語裏隱含的意思,她說:“世子是坦蕩愛才之人。”
說到蘇判官,沒過幾日,昭宛就遇到了蘇逢吉。
昭宛隨劉承訓前去太原尹府衙,在路上,蘇逢吉的車駕迎麵而來,和劉承訓的車駕撞上,一起堵在了路上。
其實太原的路不窄,至少比汴梁的寬多了,但是因為下雪,路中間的雪掃到了路邊上,路兩邊的雪並沒有化完,車自是就從路中間走,路中間不足以讓兩輛車並行,兩人的車駕自是就撞上卡在了那裏。
昭宛隨著劉承訓坐在車裏,車停下來後,她就撩開車簾看了出去,仆人已經上前來,對劉承訓小聲說:“是蘇判官的車駕。”
劉承訓看到了外麵的情勢,知道車駕這樣撞上,隻能有一人後退才行,便吩咐道:“我們後退,讓蘇判官的車駕先行吧。”
他聲音小,這話才剛說完,仆人還沒有吩咐下去,蘇逢吉那邊的部曲已經大聲說道:“這是蘇判官的車駕,前方是誰人,還不速速讓路。”
劉承訓的仆人和護衛都很不忿,反而不想讓路了,大聲迴道:“此乃世子車駕,還請蘇判官的車駕後退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