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劉知遠很喜愛長子劉承訓,他認為劉承訓受了委屈,便在賞昭宛時,很舍得下本錢,賞賜了她一柄短劍,還有兩錠金子,以及兩匹綾羅。


    劉知遠現在很差錢養軍隊,能舍得賞昭宛這些東西,算是非常大方了。


    他又吩咐昭宛以後要好好保護劉承訓,這就讓她先退下了。


    昭宛行過告退禮,退了出去。


    在昭宛離開後,劉知遠讓張元徽和郭榮也退下了,畢竟之後是談機密事情。


    郭威在劉知遠的手下,算人緣比較好的將領,和誰都能處得來,甚至連史弘肈那種石頭腦筋的武將,也和郭威關係不錯,不過,偏偏有劉崇和郭威非常不對付。劉崇是劉知遠的親弟弟,又是劉知遠的親兵統帥,郭威不過是一個孔目官,自然無法和劉崇相抗衡,和劉崇相處之時,即使對他非常也不滿,也隻能憋著。


    就因郭威和劉崇不對付,郭榮自然也不會和張元徽相親相愛,兩人從大堂裏退出來,互相都沒打招唿,各自分開了。


    張元徽是劉崇的愛將,如今是裨將了,郭榮之前是個商人,如今才剛定下來要跟著郭威在軍中混,張元徽自然是看不上他的,再說,郭榮還比他小不少呢。剛才郭榮又見他輸給了一個晚輩,他不會想和郭榮多相處。


    郭榮對張元徽倒沒什麽看不看得上的心思,隻是他和人相處時,能夠做出圓滑的一麵來,但九成甚至以上的場合,他都有自己的主意和傲氣,所以絕不會在這時候和張元徽拉什麽關係。


    張元徽沉著臉去一邊的花廳裏等劉崇,郭榮就離了院子,去劉承訓的書房院落找昭宛去了。


    昭宛得了賞賜,自是開心的,不過開心得有限,她更多的歡喜是來自於打敗了張元徽的成就感,而且這個過程就在郭榮的跟前,讓郭榮知道她有多麽厲害,這比什麽都讓她歡喜。


    郭榮進院子來找昭宛時,昭宛已經將劉承訓那把長劍給了青青,讓她放迴原處,她自己手裏則拿著受賞的短劍。


    長劍用於打鬥,短劍用於防身和刺殺。


    劉知遠賞給她的短劍,並不多麽好,但是也絕不差。


    昭宛握在手裏,對著空氣使了幾招,如臂使指一般靈活到出神入化。


    青青看得目瞪口呆,說:“阿宛,你真是天生的劍士。”


    昭宛正要受了她這讚歎,一轉頭就看到了走進院子裏來的郭榮,她馬上收斂起了剛才要展現出來的洋洋得意,正容對郭榮道:“郭郎,你來了。”


    她本該喚郭榮為主,不過她現在在劉承訓手下做事,在劉家還叫郭榮主人,很顯然會對郭榮和自己都帶來不利,於是她就喚了個稱唿,她自己叫得很順口,郭榮聽得卻不順耳,但又不知道該怎麽讓昭宛改口,甚至不能如昭宛最初叫他“主人”時一樣,他可以義正言辭讓她不要那麽叫,雖然昭宛完全沒聽從他的話,但他當初卻是可以反駁昭宛的,哪像此時,他是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青青對著郭榮問:“郭相公,世子沒有隨著你一起出來嗎?”


    郭榮道:“劉公尚有事情需要和他商議,沒有同我一起出來。”


    青青道:“尚等著世子喝藥,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郭榮走到昭宛跟前,說:“你方才沒有受傷吧。”


    昭宛道:“並未,我比那位將軍靈活,隻要能近戰,他便處在了下風,勝他乃是輕而易舉。”


    郭榮頷首道:“阿宛,你隨我來,我有幾句話要對你講。”


    昭宛些許疑惑,但依然跟上了他,兩人走到了一邊廊簷下,周圍沒有別人後,郭榮才小聲對她說道:“今日你勝了劉二公劉崇的部下,劉二公不是心胸廣闊的人,說不得他會對你做出什麽事來,這幾日,我們會出城去處理吐穀渾騎兵之事,你到時候便對世子請求隨我一同前往,便可避開在王府中受刁難。”


    昭宛趕緊應下了,“嗯,我明白了。”


    劉知遠本是想劉崇、郭威、劉承訓配合處理吐穀渾部族之事,不過事情尚且沒有對劉崇說出口,他就知道這三人在一起,肯定沒有辦法辦這件事。


    劉崇對郭威提出的,慢慢地一步步地解決吐穀渾部族之事非常不滿,這種費時費力最後還不定能夠達成所願把吐穀渾部族滅掉的辦法,劉崇隻覺得像個笑話。


    他也的確因此嘲笑了郭威,“郭雀兒膽小怕事,我可不怕那吐穀渾部族,要我說,帶兵攻打吐穀渾部族,事情便能快速解決,難道朝廷真會因為吐穀渾部族和大哥鬧翻臉?”


    但劉知遠現在並不想引起朝廷過多注意。


    看到朝廷在兩年內都打敗了契丹的大舉進攻,可見朝廷的力量不弱,到時候朝廷要對付河東,他並不能保證自己不會大敗。


    他抬手製止了劉崇,說:“我認為郭威的方法不錯,便按照郭威的法子辦。”


    因要郭威去處理這件事,在劉崇不願意配合的情況下,那就隻能郭威帶兵去處理,因為劉承訓不會帶兵,叫他去做督軍,他也隻是跟著看看而已,其實他並不能起太大作用,這些劉知遠很清楚。


    他為郭威撥了兩千兵馬,因吐穀渾的騎兵並不好對付,撥給郭威的兵馬自然也得是精兵,且是騎兵,並讓他手下親校官李洪威跟著郭威。


    李洪威是劉知遠的小舅子,是劉承訓的二舅,為人怯懦,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不會膽大妄為做什麽出格的事,劉知遠派他去跟著郭威,一方麵可以練練膽,另一方麵也可以保護劉承訓。


    除了他外,郭威又向劉知遠要了郭崇威,郭崇威本是應州金城人,祖父父親都是代北的酋長,他在二十歲時,就因為勇猛而從軍,之後做了應州的騎軍都校,但是進入後晉,石敬瑭割了幽雲十六州給契丹,應州也在其中,郭崇威不願意歸從契丹,便毅然迴了後晉,先後在鄆州、河中、潞州三陣做騎軍都校,從這年初,他才來了太原。


    郭威和他因為名字相類而相識,因郭崇威性格穩重寬厚,平素歲沉默寡言,但甚有謀略,兩人性格相投,關係便不錯。


    加上郭崇威新到太原,而太原劉知遠手下已經有一大幫將領了,他前來並不顯得出挑,全奈郭威,他才在太原算是站穩腳跟,但是卻沒有什麽立功的機會,也不能入劉知遠的眼。


    郭威提出想要郭崇威同自己去處理吐穀渾騎兵之事,既是幫郭崇威,又是因為知道郭崇威英勇不凡,堪為前鋒。


    劉知遠對郭崇威並沒有太多印象,郭威說到他,他才稍稍點了頭,郭威便又道:“他本是應州人,之前吐穀渾部族在應州時,他和吐穀渾部族便有罅隙,且他熟知吐穀渾部族的作戰方式,沒有比他更適合做這次對付吐穀渾部族的騎軍都校了。”


    劉知遠允了郭威的推薦。


    事情定下來後,劉崇很生氣地走了,他知道郭威是借這次的事情提拔了自己的人,要是他把這次的事辦好了,劉知遠便會更器重他。


    但是劉崇不能在這種大事上和郭威掐,隻得忍了,想著要是郭威辦不好這次的事,到時候還是得他上,為劉知遠解憂。


    郭威退出來後,當即便叫人去找了李洪威和郭崇威到劉府劉承訓的院落,以示對劉承訓的尊重之意。


    眾人在一起商量了接下來的做法,便準備在第二天分頭行動。


    因郭榮的商隊遇到過吐穀渾的騎兵隊,郭威便派郭榮出太原城,去探查清楚吐穀渾的部族和軍隊的動向,但先不用行動;劉承訓則負責以太原府尹的名義發出告示,此前有在河東地區遭受騷擾和劫掠的平民和商隊,到府衙去報備立案,府衙將會為他們做主,並且發出告示,譴責在河東地區騷擾劫掠平民和商隊的賊匪,河東節度使在接下來會處理這件事,給河東地區的百姓和商隊一個交代,並向商隊保證,以後不會再發生此種事情,讓他們繼續前來河東地區行商……而郭威則和郭崇威負責在之後調度軍隊攻打抓捕那些犯案的吐穀渾騎兵。


    河東地區在劉知遠治下,如今根本沒有賊匪敢在這裏占山為王或者劫掠,甚至連盜竊之事都很少發生,會劫掠百姓和商隊的,隻是吐穀渾的騎兵。


    昭宛當晚便讓青青替自己通報,她有事要同劉承訓說,劉承訓正在書房裏看書,見昭宛進來,他便將書放下了,說:“坐吧。”


    劉承訓性格非常溫和,昭宛便也沒有過分客氣,當即就去他的對麵坐下了。


    劉承訓滿臉含笑,說:“阿宛,你今日在父親跟前可是好好為我爭了口氣。二叔總是咄咄逼人,以我身體不佳,不會武藝為由,時常刁難我,但他手下愛將今日輸給了你,看他以後還刁難我。”


    昭宛沒想到劉承訓也有這種意氣的時候,她以為劉承訓已經是處事不驚了,她說:“世子以後大可以說,你能統帥軍隊就行了,要上場廝殺,自有手下代勞。”


    劉承訓高興地說:“知我者阿宛也。”


    他又看了看昭宛,其實隻要多注意昭宛一陣,就會發現她真是女娘,少年可不會像她這樣秀美,也絕不會有她這份細心。


    劉承訓不由說:“阿宛若穿女裝襦裙,又是何種模樣呢。”


    昭宛一愣,道:“這王府之中,我見過不少佳人,環肥燕瘦,應有盡有,世子當是看得多了,我自然便也無需穿女裝襦裙,能做世子護衛,才是我。”


    劉承訓其實並無狎昵之意,但昭宛這般迴答他,讓他馬上就羞愧了,說:“是我出言不當,阿宛不要往心裏去。”


    昭宛又同劉承訓提了她想隨著郭榮一起出太原城去打探吐穀渾騎兵動向的事,劉承訓知道她心念舊主,雖然因此頗有些吃味,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拒絕,便允了,又起身去牆上取下了那柄昭宛上午用過的長劍,他雙手遞給昭宛,說:“好劍配俠士,這是好劍配俠女,還請阿宛你收下。”


    昭宛趕緊伸手接了,說:“這劍很名貴,我……”


    “正因為這是一柄名劍,我才送給你,不然豈不是辱了你。”劉承訓說。


    “任何劍都有來處有歸處,相遇便是緣分,斷不會辱我。多謝世子將如此好劍送我,隻是不知這劍的名稱。”昭宛說。


    “尚且無名,不知阿宛你想叫它什麽?”


    昭宛撫摸著劍柄,說:“叫它霜影可好。鋒利如霜白,內斂如暗影。”


    因為她這話,似乎那劍也有了靈氣,它變得更加特別。


    劉承訓道:“阿宛胸中有墨,這名不錯。”


    昭宛一天之內得了一柄長劍一柄短劍,這比黃金更惹她愛,當晚將劍擦了又擦,青青和她同住,正好可以照顧她,看她擦劍,便說:“阿宛,你看我可能學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枝並收藏王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