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波這樣一說,大家都怔住了。稻田承包給劉小波,但劉小波不收稻子,這樣兩頭獲利的好事,哪裏去找?


    大夥兒有點不相信,李二嬸問道:“小波,你說的這話是不是真的?”


    劉小波一本正經地點頭說道:“肯定是真的啊,你們看我什麽時候說過假話啊?”


    “對、對,小波從來不說假話的。”大家對劉小波十分相信的。


    不過在場的村民也有些擔心的,有人問道:“小波,如果你在稻田裏養魚,不會影響稻穀的生長吧?”


    劉小波笑著說道:“肯定會影響稻穀的生長,不過是讓稻穀長得更快更好。大家應該知道生態鏈效益吧!魚在稻田裏生長,吃食稻穗上掉下的稻花,魚也要排泄糞便出來,直接就成了稻穀的養分。所以在養魚的稻田裏,稻穀會長得更加好。”


    大家聽小波說得有理,紛紛點頭表示同意了。


    劉小波心裏高興,說道:“好,等我這幾天忙過了,我就去找先烈叔,擬定一個承包方案,到時候大家看行不行,如果行我們就簽承包合同。”


    “好好好。”大家點頭答應著,樂滋滋地離開了。


    村民們前腳剛走,劉四毛就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一臉興奮地說道:“小波,快快,咱兩家稻田裏已經炸開鍋了。”


    “什麽炸開鍋了?”劉小波好奇地問道。


    劉四毛拍著大腿說道:“魚啊,好多的魚,現在沒有稻穀的遮擋,那些魚像是射箭一樣朝水麵上躥跳,每條都有一兩斤重啊!”


    劉四毛越說越興奮,整個人都激動得不行了。


    劉小波聽了十分的高興,忙說道:“四毛哥,我頭次叫你準備的竹籠子,準備好沒有?”


    “準備好了,一共有好幾個。”劉四毛連忙說道。


    “好,我們現在就去抓魚!”劉小波說著朝外麵跑,跑了兩步,停下來,轉過頭,朝劉大明叫道:“老爸,你也來幫著抓魚。對了,把咱家打穀子用的的拌桶也扛到田間來。”


    所謂拌桶,就是一個用木板做成的長方體容積,打穀子的時候,把稻穀收割了,就在裏麵一側木板上使勁揮打,穀粒就會從稻穗上掉落下來,落在了拌桶中。


    拌桶體積較大,一隻拌桶能裝下數百斤的穀粒。劉小波想著田裏的魚竟然那麽多,非得用拌桶才能裝下。


    劉大明聽說抓魚,喜上眉梢,連忙答應:“好咧,我馬上就扛去。”


    劉小波和劉四毛先到了稻田處,劉大明跟著扛著拌桶過來了。


    一瞧,喲嗬不得了,兩家的稻田裏的魚肆無忌憚地攪了起來。水浪翻滾,大魚亂躥,一看去,好喜人啊!


    劉大文家的拌桶就在田間,剛才收了稻穀就沒拿迴去。於是,劉大明和劉大文把拌桶搭好。


    兩對父子,四個人,一人抓了一隻竹籠興奮地跳到了田裏。


    農村裏抓魚的竹籠設計得非常有意思,像是一個喇叭形狀,兩邊都是空的。用大的那頭去罩魚,一罩上,魚就會在水裏衝撞竹籠,把手從小的這頭伸進去,分分鍾就能魚抓起來。


    兩家稻田的魚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個頭都非常大,每一條都在兩斤以上。四個人抓得不亦樂乎,不一會時間就把兩個拌桶抓滿了。


    “小波,現在兩個拌桶裏的魚加起來有1000多斤了,好像田裏的魚還十分多啊,根本抓不完啊!”劉四毛叫著劉小波說道。


    劉小波說,“四毛哥,別急,早上我給城裏收購商打了電話,估計拉魚的師傅已經在路上來了。我們繼續抓,今天必須要把田裏所有的魚抓完。”


    “嗯。”劉四毛興奮地點頭。


    四個人繼續抓,兩隻拌桶的魚已經壘了起來。


    就在這時,村頭傳來大貨車的聲音。不一會兒,何麗手下的王經理帶著個師傅氣喘籲籲跑到了田埂路上來。


    “小波,你們村子在硬化道路呢,大貨車開不進來怎麽辦啊?”


    劉小波這才想了起來,連忙從稻田裏出來,問道:“王經理,貨車停在哪裏的?”


    王經理說:“剛剛進村子,公路倒是用水泥倒了,但是水穩層要養,剛才你們鎮的鎮長打招唿說,千萬壓不得。”


    劉小波點頭說道:“確實壓不得。”琢磨了下,說道:“王經理,你別著急,我馬上請人過來,用擔子挑,把魚挑過去。”


    王經理說:“也行。”


    劉小波拿出手機立馬給村長打了個電話,說了請人挑魚的事情。村長很快就到了村委會,在廣播裏把這則消息給播了出去。


    村裏還有一大部分閑人的,年輕男人、女人都有。以前他們都替劉小波做過活的,知道劉小波不會虧待他們。聽到消息,立馬挑著竹簍過來了。


    劉小波按計趟數的方式給他們算工錢,挑過去一趟,20塊錢。大家一聽,工錢這麽高,立馬爭搶著挑起魚來。


    “小波,你家稻田的魚養得真好啊?這麽肥一條條的。”劉大剛邊挑魚邊說道,滿臉都是羨慕之意。


    “咦,小波,你家稻田裏的魚咋跟四毛家稻田的魚不一樣?這魚長得圓滾滾的,我還沒見過呢!”年輕力盛的李大姐驚訝地說道。


    劉小波笑著說道:“李大姐,你這就不懂了吧?這種魚叫鱸魚,全身都是肉,幾乎不帶刺的,城裏市場上賣出去老貴了。”


    “哇,小波,你真能幹啊,這樣的魚也能養出來!”大家夥誇讚地說道。


    一旁的王經理開先在城裏聽劉小波養鱸魚,當時還不相信呢,這時候親眼瞧見劉小波滿稻田都是鱸魚,對劉小波是完全信服了。現在他可是越來越佩服劉小波了。


    劉小波和老爸、劉四毛和他老爸繼續在田裏抓魚,忙得不亦樂乎,累並快樂著。


    挑魚的村民更是賣力,因為挑得快賺得錢就多啊!所以一會兒功夫就跑迴來了一趟。


    大家夥一直忙到下午三點多鍾,才把稻田裏的魚抓完。


    王經理可是帶了一杆大秤下來的,村民每挑過來一趟,他和師傅都要稱了計數。鱸魚單獨計數,其餘品種的魚另外計數。


    最後一合計,鱸魚一共有2200斤,草魚和其它品種的魚一共有2550斤。其實劉小波和劉四毛買的魚苗數量都差不多,關鍵是鱸魚要長得慢點,頂多長到兩斤。而草魚、鯉魚、花鰱魚什麽的可是生長速度很快的,最重的長到了四五斤。


    王經理帶下來的大貨車,給裝得滿滿的。


    劉四毛和二叔瞧著收獲了這麽多魚,興奮笑得合不攏嘴。在場的村民們呢,臉上全寫滿了羨慕之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能小農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元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元帥並收藏異能小農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