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黑子看看陳放,陳放拜拜手,說:“廣播吧。”
廣播以後真的有效果,不一會就三五成群的來了很多人。代銷店的老板把東西都堆在院子裏。
有老太太就想動手拿東西,張黑子說:“一會兒開完會就發。”
王懷根走近,拿出裏麵最好的一條煙,打開,先往兜裏揣了兩包,然後扔到人群裏,引得剛來的一群老爺們亂搶。
看看人來差不多了,王小蒙他們也迴來了。
陳放就站在院子裏的高處,滔滔不絕的講了土地流轉的好處,群眾的好處,暢想了美好的明天。
“把地給你們,以後我們吃啥?”一個老太太說道。
“有錢了,以後就可以買糧食吃。”
“沒有聽過啥時候種地的買糧食吃。”老太太咕噥著。
“今年的土地價錢是五百,十年以後也是五百嗎?要是那時候一斤小麥漲到了五塊,我們能買幾斤糧食?”一個老漢說。
“這個我們再考慮,這樣行不行,以後就按每年一畝地八百斤的小麥付錢,大家看行不行。”陳放想到群眾狐疑聚集一次不容易,就直接表態了。
“以後我們沒有地了,每年就指望一畝地幾百塊錢?能養家糊口?”有人又說。
“同等條件下,優先用本村人員務工。”陳放說道。
“今年的小麥種子,化肥我們都準備了,你總不能讓我們扔了吧?”年輕人說。
“這件事我們以前已經給張主任安排過,事前進行了通知,已經準備的就給你們的親戚吧。”
會場上亂糟糟的,各種問題都有,已經超出了土地流轉的範圍,有要宅基地的,有家裏人多地少,要土地要重新調整的,還有提出原來的集體承包地的事情的,張黑子的來拿越來越黑。
陳放就吩咐王小蒙劉寶拿了一個本子,一麵是領取洗衣粉方便麵的登記,一個是土地流轉的協議書,讓他們都簽字,不會寫字的就按指印。
很快,一堆物資發完了。
王小蒙大致統計了一下,來領東西的人家不到一半,簽字土地流轉的不到三分之一。
“老張,該吃飯了,你準備咋安排。我們來幹活,總不能餓肚子吧。”
“馬上就安排,保證你們吃好。”張黑子說。
“劉寶,這裏你具體負責,下午就就把底子澄清,每家多少地,具體位置,與哪一戶相連,是否願意流轉。一定要搞清楚,不能這麽大轟大嗡一把抓的搞,到頭來矛盾重重,甚至抓瞎。我們每天晚上碰頭匯報情況,你們幾個一人負責一個村民小組。”陳放說。
“好。”盡管劉寶的資曆深,但陳放到鄉政府做的幾件事,劉寶還是佩服的,就爽快的答應了。
吃了飯,陳放給陳光打電話,問琴姐被綁架案件的情況。
“哥,你是捅住馬蜂窩了,你不知道胖子的背景,他在他們的縣裏可是名人,像你砸的那個廠,他有好幾個,縣裏有一家洗浴中心,一家練歌房,這家夥還壟斷了縣裏的沙子石子供應。”
“我不管他多厲害,你就給我說說你們案件的進展情況?”
“和他們縣裏的公安聯係了,到了現場,沒有見到一個人,院子裏空無一人。他們的公安說了,這件事咱他們那裏就不算一個案件,又沒有死人,好像死人了,才算案件。目前案件沒有進展。”
“陳光,我告訴你,這件事你盯死,既然他們有恃無恐,還有可能迴來報複,我不拍,但牽涉琴姐,她一個女子,無緣無故的受到牽連,我們於心有愧。”陳放嚴肅的說。
“我知道。”陳光低聲的說道。陳放感覺到陳光的壓力。
晚上一碰頭,彪頭村九個村民組,就張黑子所在的村民組群眾工作好一些,其他的幾個組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陳放給蔡芬芳打電話,明天就派來旋耕機,把張黑子所在的村民組的玉米秸稈耙了。
“這樣行不行?明天就開始耙地。”打完電話,陳放問張黑子。
“試試吧,應該沒有問題。”張黑子說道。
“不用試試,根本就弄不成,張主任的組是看麵子,沒有人說難聽話。我到第五組問了,百分之八十的都不願意,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是觀望,怎麽做工作?”王懷根說道。
“今天咱們都說實話,到底情況這麽樣?若果一開始耙地,就不能停,一下子下來。一旦反複,錯過了種地的時節,今年就弄不成了,我想大家要有信心。”陳放說。
“這不是信心不信心的事情,我們越積極,個別群眾會拿的更硬,給我們提的條件越苛刻,就像市場上買東西,你越想要,賣家就價錢抬的越高。”王懷根說。
“其實大部分的群眾都是這樣的心理。”張黑子說。
“你們幾個組的情況怎麽樣?”
“差不多,基本都一樣,估計明天旋耕機一進地,問題就出來了,現在大部分群眾沒有接錢,不要錢就是不願意。”劉寶說。
“主要都是啥問題?”
“一是嫌租金低,這是大部分群眾的意見,二是個別群眾提出的要宅基地,要重新分地,要算一算村裏現在承包出去的一百多畝的集體用地的賬目。今天上午群眾基本都說了,主要的就這幾種情形。”劉寶說。
租金的問題,陳放可以和蔡芬芳在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再提高一些。其他的問題根本就不可能解決,宅基地是二十年前劃分的,那時候凡是家裏有男孩的就劃分一處宅基地,這幾年,村裏的土地都分到了一家一戶,不可能有宅基地了,另外土地都是衛星圖片定位的,基本農田不能建房子。
重新分承包地就更不可能了,80,90年代,大部分村裏都是三年一調整承包地,這幾年,都沒有調整,不是不調整,是調不動了。譬如一家三個姑娘,都到了婚假的年齡,你說他們都出嫁了,要收迴承包地,可是她們的戶籍沒有變動,你能調成了嗎?還有一家幾個兒子,都在外地打工,要是調整土地,立馬幾個兒子會領迴來幾個媳婦,有的還帶著孩子,你說一個兒子是按一口人分地,還是兩口三口人分地?
廣播以後真的有效果,不一會就三五成群的來了很多人。代銷店的老板把東西都堆在院子裏。
有老太太就想動手拿東西,張黑子說:“一會兒開完會就發。”
王懷根走近,拿出裏麵最好的一條煙,打開,先往兜裏揣了兩包,然後扔到人群裏,引得剛來的一群老爺們亂搶。
看看人來差不多了,王小蒙他們也迴來了。
陳放就站在院子裏的高處,滔滔不絕的講了土地流轉的好處,群眾的好處,暢想了美好的明天。
“把地給你們,以後我們吃啥?”一個老太太說道。
“有錢了,以後就可以買糧食吃。”
“沒有聽過啥時候種地的買糧食吃。”老太太咕噥著。
“今年的土地價錢是五百,十年以後也是五百嗎?要是那時候一斤小麥漲到了五塊,我們能買幾斤糧食?”一個老漢說。
“這個我們再考慮,這樣行不行,以後就按每年一畝地八百斤的小麥付錢,大家看行不行。”陳放想到群眾狐疑聚集一次不容易,就直接表態了。
“以後我們沒有地了,每年就指望一畝地幾百塊錢?能養家糊口?”有人又說。
“同等條件下,優先用本村人員務工。”陳放說道。
“今年的小麥種子,化肥我們都準備了,你總不能讓我們扔了吧?”年輕人說。
“這件事我們以前已經給張主任安排過,事前進行了通知,已經準備的就給你們的親戚吧。”
會場上亂糟糟的,各種問題都有,已經超出了土地流轉的範圍,有要宅基地的,有家裏人多地少,要土地要重新調整的,還有提出原來的集體承包地的事情的,張黑子的來拿越來越黑。
陳放就吩咐王小蒙劉寶拿了一個本子,一麵是領取洗衣粉方便麵的登記,一個是土地流轉的協議書,讓他們都簽字,不會寫字的就按指印。
很快,一堆物資發完了。
王小蒙大致統計了一下,來領東西的人家不到一半,簽字土地流轉的不到三分之一。
“老張,該吃飯了,你準備咋安排。我們來幹活,總不能餓肚子吧。”
“馬上就安排,保證你們吃好。”張黑子說。
“劉寶,這裏你具體負責,下午就就把底子澄清,每家多少地,具體位置,與哪一戶相連,是否願意流轉。一定要搞清楚,不能這麽大轟大嗡一把抓的搞,到頭來矛盾重重,甚至抓瞎。我們每天晚上碰頭匯報情況,你們幾個一人負責一個村民小組。”陳放說。
“好。”盡管劉寶的資曆深,但陳放到鄉政府做的幾件事,劉寶還是佩服的,就爽快的答應了。
吃了飯,陳放給陳光打電話,問琴姐被綁架案件的情況。
“哥,你是捅住馬蜂窩了,你不知道胖子的背景,他在他們的縣裏可是名人,像你砸的那個廠,他有好幾個,縣裏有一家洗浴中心,一家練歌房,這家夥還壟斷了縣裏的沙子石子供應。”
“我不管他多厲害,你就給我說說你們案件的進展情況?”
“和他們縣裏的公安聯係了,到了現場,沒有見到一個人,院子裏空無一人。他們的公安說了,這件事咱他們那裏就不算一個案件,又沒有死人,好像死人了,才算案件。目前案件沒有進展。”
“陳光,我告訴你,這件事你盯死,既然他們有恃無恐,還有可能迴來報複,我不拍,但牽涉琴姐,她一個女子,無緣無故的受到牽連,我們於心有愧。”陳放嚴肅的說。
“我知道。”陳光低聲的說道。陳放感覺到陳光的壓力。
晚上一碰頭,彪頭村九個村民組,就張黑子所在的村民組群眾工作好一些,其他的幾個組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陳放給蔡芬芳打電話,明天就派來旋耕機,把張黑子所在的村民組的玉米秸稈耙了。
“這樣行不行?明天就開始耙地。”打完電話,陳放問張黑子。
“試試吧,應該沒有問題。”張黑子說道。
“不用試試,根本就弄不成,張主任的組是看麵子,沒有人說難聽話。我到第五組問了,百分之八十的都不願意,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是觀望,怎麽做工作?”王懷根說道。
“今天咱們都說實話,到底情況這麽樣?若果一開始耙地,就不能停,一下子下來。一旦反複,錯過了種地的時節,今年就弄不成了,我想大家要有信心。”陳放說。
“這不是信心不信心的事情,我們越積極,個別群眾會拿的更硬,給我們提的條件越苛刻,就像市場上買東西,你越想要,賣家就價錢抬的越高。”王懷根說。
“其實大部分的群眾都是這樣的心理。”張黑子說。
“你們幾個組的情況怎麽樣?”
“差不多,基本都一樣,估計明天旋耕機一進地,問題就出來了,現在大部分群眾沒有接錢,不要錢就是不願意。”劉寶說。
“主要都是啥問題?”
“一是嫌租金低,這是大部分群眾的意見,二是個別群眾提出的要宅基地,要重新分地,要算一算村裏現在承包出去的一百多畝的集體用地的賬目。今天上午群眾基本都說了,主要的就這幾種情形。”劉寶說。
租金的問題,陳放可以和蔡芬芳在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再提高一些。其他的問題根本就不可能解決,宅基地是二十年前劃分的,那時候凡是家裏有男孩的就劃分一處宅基地,這幾年,村裏的土地都分到了一家一戶,不可能有宅基地了,另外土地都是衛星圖片定位的,基本農田不能建房子。
重新分承包地就更不可能了,80,90年代,大部分村裏都是三年一調整承包地,這幾年,都沒有調整,不是不調整,是調不動了。譬如一家三個姑娘,都到了婚假的年齡,你說他們都出嫁了,要收迴承包地,可是她們的戶籍沒有變動,你能調成了嗎?還有一家幾個兒子,都在外地打工,要是調整土地,立馬幾個兒子會領迴來幾個媳婦,有的還帶著孩子,你說一個兒子是按一口人分地,還是兩口三口人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