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晉村,天已經黑了,陳放就問村主任的家,村主任陳放認識,叫晉發根,是一個老村主任了,不過陳放沒有和他打過交道。
到了晉發根的家,晉發根和他老婆在吃飯,見陳放進來,愣了一下,忽然明白是副鄉長來了,就連忙讓進屋,吩咐老婆炒菜。
陳放也覺得肚子了,就沒有推辭。
“陳鄉長,這麽晚了,你咋來了?”晉發根說道。
“路過,來看看。”陳放說道。
“榮幸,陳鄉長走馬上任兩天,就來晉村私訪,敬業啊。”
其實,陳放清楚,他當副鄉長,都認為是瞎貓逮了一隻死耗子,撞上了。心裏都是酸溜溜的。不過,這些村幹部都是老油條,麵子還是給的。
“向你們這些老幹部學習呀,哪能說是私訪?”
“我們這些老家夥,都是要進棺材的人,還有啥學習的。”
“農村工作還是你們這些老同誌,經驗豐富。”
正說著,晉發根老婆端來了兩個小菜。晉發根拿出一瓶酒,說道:‘剛好,我今天沒有喝酒,咱倆就一瓶,不耽誤你迴家。’
村幹部一般每天都有小酒,那天不喝酒就不習慣,陳放不推辭,和晉發根碰了兩杯,論年齡,陳放應該叫他叔了,晉發根村主任的位置上幹了將近三十年,是和宋有理一樣的資曆。
“今天是不是挨批評了?”晉發根問道。
“剛一上班就挨批評,副鄉長也不好幹啊。”陳放哀歎道。
“是因為晉村的事吧,工作沒有做好,向你檢討。”其實,陳放一進門,晉發根就知道陳放所來何意。鄉政府來找他,沒有其他事情,就是張五妮。
“那個張五妮到底咋迴事?為什麽幾十年了一直上訪?”
“說來話長啊!”晉發根抿了一口酒說道。
“話長也要說說啊,想辦法解決呀。”
“他的事三天三夜說不完。我就簡單說吧。這個張五妮娘家是本村的,她娘家是絕戶頭,她上麵有一個姐姐,聽說嫁的很遠,是解放前逃洪水跑出去的,就嫁到了外地。農村人都知道,絕戶頭家的人性格都乖張,她娘家娘都是村裏的不好惹,誰惹了她,會三天三夜的罵街,自小在這樣的家裏長大的人,可以知道她以後的作為,閨女像娘。”晉發根說道。
陳放從小在村子裏長大,當然見過這樣的婦女,那個村裏都有這樣的人。
“張五妮年輕的時候長的還可以,就嫁給了村裏的張有福,有福年輕時候有蠻力,幹活不惜力,就被選上了生產隊長,當時的大隊長是晉麥囤,那時候村裏的活重,生產隊長和大隊長少不了有矛盾,張有福是一個直腸子,經常和晉麥囤幹仗,張五妮那時候就開始學會去罵街了,罵張麥囤,張麥囤氣的沒有辦法,想把張有福擼了,又怕張五妮,再說又沒有合適的人選,就是有想幹生產隊長的人也懼怕張五妮的胡攪蠻纏。那一天晉麥囤和張有福不知道因為咱們在田間發生了爭吵,繼而發生了打鬥,被村民勸開,社員以為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都沒有受傷,畢竟那時候,發生打架的事情很多,社員隻是看熱鬧,過今天就沒有事了。”
“這事我知道,張五妮的檔案裏有,以後呢?”陳放說道。
“誰知道第二天,張有福到村頭的河裏洗澡,不知道怎麽就淹死了,按說張有福的水性可以的,怎麽就淹死了?淹死就淹死吧,哪一年村裏不淹死人?按照風俗,草草的把張有福埋了。之後沒有幾天,張五妮就到公社裏告,說是晉麥囤害死了她丈夫。活也不幹了,到處跑著告狀,村裏還得按標準給他分口糧。這以後就從公社告到縣裏,從縣裏到省裏,一直到北京。”
“張有福洗澡的時候就沒有人見到?”
“沒有人見到,張五妮做好飯到河邊叫他,發現張有福的鞋子在河邊,人不見了,就喊人來找,沿著河邊到下遊,到天將黑的時候發現他已經飄起來的屍體。”
“張有福平時水性還好,有沒有被雜草什麽的纏住,怎麽就死了呢?”
“死人很正常,那條河是自然河流,下麵有漩渦,說不定他進到漩渦裏,或者是因為腿抽筋什麽的,反正死了,當時沒有人懷疑是不是有人害他。”晉發根繼續說道。
“那張五妮為什麽一直告狀?”
“我分析可能是張有福埋了幾天,有一次在村裏的會議上,有人提起張有福的死,晉麥囤隨口說了一句,死得好,這話傳到張五妮的耳朵中,張五妮就一口咬定是晉麥囤害了張有福。當時的公安局來了人,看了看現場,也沒有什麽說法。”
“胡攪蠻纏啊!”陳放和晉發根喝了一杯酒說道。
“胡攪蠻纏的事還有,張五妮還告晉麥囤貪汙村裏的糧食,告他欺負婦女,縣裏查來查去,沒有結論,晉麥囤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就寫了辭職報告不幹了,可張五妮一直告狀。不久縣裏的一個信訪辦主任因為她的事被開除了。”
“就是沒有做好工作,也不能把他開除啊!”
“聽說還有其他的事,反正是誰粘上她的事就倒黴,這麽多年,因為她,我也受了不少處分,我幾次都給鄉裏領導請求辭職,鄉裏領導不批。我是兩頭受氣,鄉裏批評,張五妮罵我,反正誰敢幹部她就找誰的事,不少鄉裏領導不批準我辭職,是村裏沒有人願意當這個村幹部。”
“張五妮幾天從縣裏接迴來,你還是想辦法要穩住她,不能再上上麵告狀了,至少要穩一段時間吧。”
“我估計她不會出去了,該收麥子了。收了麥子就說不定了。”晉發根說道。
“不能大意,要做好工作。”陳放一直的囑托。
“我盡力吧。”晉發根勉強說道。
迴家的路上,陳放碰見在派出所裏實習的陳光,問了情況,陳光說沒有什麽大的事情,今天就處理了一起打架鬥毆的。
到了晉發根的家,晉發根和他老婆在吃飯,見陳放進來,愣了一下,忽然明白是副鄉長來了,就連忙讓進屋,吩咐老婆炒菜。
陳放也覺得肚子了,就沒有推辭。
“陳鄉長,這麽晚了,你咋來了?”晉發根說道。
“路過,來看看。”陳放說道。
“榮幸,陳鄉長走馬上任兩天,就來晉村私訪,敬業啊。”
其實,陳放清楚,他當副鄉長,都認為是瞎貓逮了一隻死耗子,撞上了。心裏都是酸溜溜的。不過,這些村幹部都是老油條,麵子還是給的。
“向你們這些老幹部學習呀,哪能說是私訪?”
“我們這些老家夥,都是要進棺材的人,還有啥學習的。”
“農村工作還是你們這些老同誌,經驗豐富。”
正說著,晉發根老婆端來了兩個小菜。晉發根拿出一瓶酒,說道:‘剛好,我今天沒有喝酒,咱倆就一瓶,不耽誤你迴家。’
村幹部一般每天都有小酒,那天不喝酒就不習慣,陳放不推辭,和晉發根碰了兩杯,論年齡,陳放應該叫他叔了,晉發根村主任的位置上幹了將近三十年,是和宋有理一樣的資曆。
“今天是不是挨批評了?”晉發根問道。
“剛一上班就挨批評,副鄉長也不好幹啊。”陳放哀歎道。
“是因為晉村的事吧,工作沒有做好,向你檢討。”其實,陳放一進門,晉發根就知道陳放所來何意。鄉政府來找他,沒有其他事情,就是張五妮。
“那個張五妮到底咋迴事?為什麽幾十年了一直上訪?”
“說來話長啊!”晉發根抿了一口酒說道。
“話長也要說說啊,想辦法解決呀。”
“他的事三天三夜說不完。我就簡單說吧。這個張五妮娘家是本村的,她娘家是絕戶頭,她上麵有一個姐姐,聽說嫁的很遠,是解放前逃洪水跑出去的,就嫁到了外地。農村人都知道,絕戶頭家的人性格都乖張,她娘家娘都是村裏的不好惹,誰惹了她,會三天三夜的罵街,自小在這樣的家裏長大的人,可以知道她以後的作為,閨女像娘。”晉發根說道。
陳放從小在村子裏長大,當然見過這樣的婦女,那個村裏都有這樣的人。
“張五妮年輕的時候長的還可以,就嫁給了村裏的張有福,有福年輕時候有蠻力,幹活不惜力,就被選上了生產隊長,當時的大隊長是晉麥囤,那時候村裏的活重,生產隊長和大隊長少不了有矛盾,張有福是一個直腸子,經常和晉麥囤幹仗,張五妮那時候就開始學會去罵街了,罵張麥囤,張麥囤氣的沒有辦法,想把張有福擼了,又怕張五妮,再說又沒有合適的人選,就是有想幹生產隊長的人也懼怕張五妮的胡攪蠻纏。那一天晉麥囤和張有福不知道因為咱們在田間發生了爭吵,繼而發生了打鬥,被村民勸開,社員以為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都沒有受傷,畢竟那時候,發生打架的事情很多,社員隻是看熱鬧,過今天就沒有事了。”
“這事我知道,張五妮的檔案裏有,以後呢?”陳放說道。
“誰知道第二天,張有福到村頭的河裏洗澡,不知道怎麽就淹死了,按說張有福的水性可以的,怎麽就淹死了?淹死就淹死吧,哪一年村裏不淹死人?按照風俗,草草的把張有福埋了。之後沒有幾天,張五妮就到公社裏告,說是晉麥囤害死了她丈夫。活也不幹了,到處跑著告狀,村裏還得按標準給他分口糧。這以後就從公社告到縣裏,從縣裏到省裏,一直到北京。”
“張有福洗澡的時候就沒有人見到?”
“沒有人見到,張五妮做好飯到河邊叫他,發現張有福的鞋子在河邊,人不見了,就喊人來找,沿著河邊到下遊,到天將黑的時候發現他已經飄起來的屍體。”
“張有福平時水性還好,有沒有被雜草什麽的纏住,怎麽就死了呢?”
“死人很正常,那條河是自然河流,下麵有漩渦,說不定他進到漩渦裏,或者是因為腿抽筋什麽的,反正死了,當時沒有人懷疑是不是有人害他。”晉發根繼續說道。
“那張五妮為什麽一直告狀?”
“我分析可能是張有福埋了幾天,有一次在村裏的會議上,有人提起張有福的死,晉麥囤隨口說了一句,死得好,這話傳到張五妮的耳朵中,張五妮就一口咬定是晉麥囤害了張有福。當時的公安局來了人,看了看現場,也沒有什麽說法。”
“胡攪蠻纏啊!”陳放和晉發根喝了一杯酒說道。
“胡攪蠻纏的事還有,張五妮還告晉麥囤貪汙村裏的糧食,告他欺負婦女,縣裏查來查去,沒有結論,晉麥囤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就寫了辭職報告不幹了,可張五妮一直告狀。不久縣裏的一個信訪辦主任因為她的事被開除了。”
“就是沒有做好工作,也不能把他開除啊!”
“聽說還有其他的事,反正是誰粘上她的事就倒黴,這麽多年,因為她,我也受了不少處分,我幾次都給鄉裏領導請求辭職,鄉裏領導不批。我是兩頭受氣,鄉裏批評,張五妮罵我,反正誰敢幹部她就找誰的事,不少鄉裏領導不批準我辭職,是村裏沒有人願意當這個村幹部。”
“張五妮幾天從縣裏接迴來,你還是想辦法要穩住她,不能再上上麵告狀了,至少要穩一段時間吧。”
“我估計她不會出去了,該收麥子了。收了麥子就說不定了。”晉發根說道。
“不能大意,要做好工作。”陳放一直的囑托。
“我盡力吧。”晉發根勉強說道。
迴家的路上,陳放碰見在派出所裏實習的陳光,問了情況,陳光說沒有什麽大的事情,今天就處理了一起打架鬥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