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真的是好人有好報,林青羽幫助徐家卻敵,隻是顧念相識一場,更不忍徐榮小小年紀途遭橫禍,卻不想徐夫人直接將寶鐵當做禮物送了出來,而且還願意幫助他鍛造成兵器。
徐夫人壯士斷腕,忍痛將珍若生命的寶鐵送出,其實想想也不難理解。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今的寶鐵,對他來說就是一塊燙手的山芋,齊人費偌大力氣來爭搶,前後損失高手無數,必然不會善罷甘休,而若非恰逢兵禍,估計趙國貴族搶奪起來也不會手軟,還不如送出來還一點人情。
況且,交好一位前途無量的年輕高手,對於徐家來說有利無害。
而對於林青羽來說,拿到寶鐵,必然遭到他人覬覦,不過反正他已經將齊國得罪的死死地,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再多一些其他的麻煩也沒差,就十分幹脆的答應了下來。
婚禮過後,徐家兵荒馬亂,好容易將齊人帶來的傷痕淡化,而林青羽則一直閉關養傷。
趁著這段時間,徐夫人重開鑄劍爐,將寶鐵融化,融入收藏多年的金鐵之精,十五日十五夜,鑄造出一把與當世寶劍迥異的長劍。
當世劍器多為青銅劍,由於青銅硬而脆的性質,過長的劍極易折斷,因此劍的長度曆來受到限製,春秋時期的劍長度不過四五十公分左右(ps:著名的勾踐劍看圖片不小,其實很短,隻有60公分),按照現代眼光來看,那種形製隻能算是短劍。
到了戰國後期,鍛造技術有了不小的進步,已經是青銅劍、鐵劍並用,劍的型製也有變化,長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
可是對於從後世來的林青羽來說,見慣了影視劇中的各類劍器,這個時期的劍依舊短了一些。
不過當世兵器都是如此,他也無可奈何,有錢也找不到合適的長劍,何況他並不算有錢。
這一次卻是好運,徐夫人無意間得來的這塊寶鐵並非自地下采出,而是一塊從天而降的隕鐵,說是“鐵”,其實與真正的鐵有很大區別,鋒利且堅韌,延展性極高,質量遠勝凡鐵。
一般隕鐵在進入大氣層過程中,因為高速墜落,必然經曆高溫階段,其過程和高溫爐煉鋼極為相似,所以生成的隕鐵較之生鐵更容易加工,而這一塊寶鐵卻又有些不同,雖是隕鐵,卻比一般生鐵還要難以鍛製。
徐夫人費盡心思,才終於將寶鐵融化,按照林青羽所說形製鑄成劍形,然後反覆加熱、折疊鍛打百次,使得隕鐵中雜質盡出,神劍乃成。
劍長三尺七寸,比尋常劍器長出近半,劍身狹長ting直,通體深黑如夜,又有星辰般摺疊花紋密布其上,劍刃由兩度弧曲而shen,劍入鞘則樸實無華,出鞘則鋒芒畢露。
林青羽武功盡出兵家,內功為“破軍”,此劍又猶如繁星點點的夜空,便將其命名為“斬將”,徐夫人即在劍刃底部銘文上了鳥篆“斬將”二字,竟使得這劍上莫名多了一絲隱晦的殺氣。
劍成之日,已是一月之後,荊軻、蓋聶等之不及,已然告辭離去,蓋聶一行迴榆次,荊軻轉道去了楚國。
而林青羽拿了斬將劍,又在徐家盤桓幾日,這才再度踏上了前往陘城的路途。
……
……
殘陽如血。
如血的陽光照射在荒野之間,愈加顯得蒼涼。
陘城並非塞外,周遭原本也沒有荒漠,隻是多年前陘城之戰,為了堅壁清野,趙國將陘城四野樹木盡數伐光,戰爭結束,多年風沙侵蝕,終於使得這裏變成了百裏赤地,荒涼之處不比塞外遜色。
炫目的土huang色之中,一座雄城悄然而立,倒是惹眼的很。
林青羽牽著馬,背著劍,滿身fengchen的走進城門,便看到連成片的茅草房。
而在大片茅草房的盡頭,可以看到一座十分醒目的小型宮殿。
早已詳細了解過陘城內中情況的林青羽知道,那並不是真正的宮殿,而是一座供城中孩子讀書習字的儒家書館。
當然,可不要小瞧這區區書館,在這個教育無法普及的時代,書館的地位可是非同小可。就像那稽下學宮,就算是齊王也要恭敬相待。這書館地位自然不及諸子百家雲集的稽下學宮,可是在小小陘城卻已經足夠獲得超然的地位,不論駐守陘城的趙軍,還是陘城內的貴族,都要對其敬上三分。
而林青羽更知道,刺秦之後的殘劍、飛雪化名高山、流水,就隱身在這小小書館之中。
還有,他此行前來陘城送信,其中一封就是送給書館老館主的,而那封信更是無名親手所書。
林青羽曾經偷偷打開看過,信箋之上並沒有特異言辭,隻是一些書法上的交流,看來無名此時隻是在和書館館主套交情,以便日後行事方便。
進了城門不遠,路邊有一個簡陋的水攤,賣的是燒開的水。
漏風的竹棚半遮半掩的擋住天空,下麵擺著幾張破爛的矮木桌,木桌旁放著供跪坐的破舊草墊,環境頗為惡劣,可是對走過百裏荒涼的旅人來說,能痛快的飲上一碗水,已經是十分的享受。
林青羽把馬拴在水攤旁邊的木樁上,走到一張空桌處安然坐下,對迎過來的老板道:“一碗水,還有把水囊灌滿。”
看不清年紀的老板陪著笑,臉上皺紋堆累:“好的。”
熱水很快送來,老板又拿了水囊去裝水。
林青羽小口小口的喝著水,四下打量著這座飽受戰火摧殘的小城。
似乎是因為戰爭的yin霾,陘城的荒涼就好像外麵的百裏赤地,雖然依舊有過往行商,可路上行人卻十分稀少,甚至還不如上黨,整座城都顯得空蕩蕩的。
馬蹄聲響,由遠及近。
林青羽抬眼看去,卻是微微一怔。
來的是兩匹馬,馬上兩個人,一男一女。
馬是白馬,衣為白衣,在滿目荒涼之間,仿佛一捧冰冷的雪,沁人心脾。
林青羽沒有想到,自己剛剛踏進這座小城,就遇到了殘劍與如月。
兩人騎馬而行,速度卻不快,走到水攤旁邊,卻忽的止住了。
殘劍望了望林青羽,準確的說是先望了一眼林青羽手邊的劍,然後才移目到林青羽身上,微笑道:“好劍!”
林青羽同樣微笑,反問道:“比殘劍、飛雪如何?”
殘劍依舊神色如常,如月卻是臉色一變,喝問道:“你是誰?”
殘劍、飛雪是秦國通緝榜單前兩名,誅殺任何一人者,可得五千金,賜千戶侯,可謂一步登天,天下間覬覦者不知有多少。
哪怕以兩人之能,也隻能隱姓埋名,化身高山、流水,隱於陘城書館之內。
如果他們的行蹤曝露,後果可想而知,也怪不得如月會有這麽大反應。
“在下林青羽,不過區區一郵人。”
對如月的敵意,林青羽故作不知,隻道:“聽聞殘劍、飛雪仗劍刺秦,三千鐵甲無法擋,世人皆稱之為神劍,在下自知劍術遠遠不及兩者,得斬將劍後,卻頗想知道此劍能否與殘劍劍、飛雪劍相提並論。”
如月冷笑道:“劍本無名,因人而名,難道這個道理你也不懂?若你天下無敵,哪怕區區一木枝也是神兵利器,若你不過鄉間一愚夫,就算給你削鐵如泥的寶劍,也隻能明珠暗藏。”
“如月,不得無禮。”
殘劍低喝一聲,止住如月的嗤笑之言,微笑道,“小xiong弟,我等也未見過殘劍劍、飛雪劍的風采,因此無法判斷孰優孰劣,實在抱歉。”
見他欲走,林青羽忙又道:“看兩位衣著不凡,莫非是陘城書館中的先生?”
殘劍道:“在下高山,卻為書館教習,小xiong弟有何見教?”
林青羽晃了晃一卷竹簡,道:“在下剛剛說過,乃是一遠方郵人,特來陘城送信箋,其中一封需書館老館主迴複,能否請兩位代為引薦一二?”
殘劍略略感到有些訝異,不過隻微微沉吟一下,旋即道:“……請!”
………………
徐夫人壯士斷腕,忍痛將珍若生命的寶鐵送出,其實想想也不難理解。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今的寶鐵,對他來說就是一塊燙手的山芋,齊人費偌大力氣來爭搶,前後損失高手無數,必然不會善罷甘休,而若非恰逢兵禍,估計趙國貴族搶奪起來也不會手軟,還不如送出來還一點人情。
況且,交好一位前途無量的年輕高手,對於徐家來說有利無害。
而對於林青羽來說,拿到寶鐵,必然遭到他人覬覦,不過反正他已經將齊國得罪的死死地,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再多一些其他的麻煩也沒差,就十分幹脆的答應了下來。
婚禮過後,徐家兵荒馬亂,好容易將齊人帶來的傷痕淡化,而林青羽則一直閉關養傷。
趁著這段時間,徐夫人重開鑄劍爐,將寶鐵融化,融入收藏多年的金鐵之精,十五日十五夜,鑄造出一把與當世寶劍迥異的長劍。
當世劍器多為青銅劍,由於青銅硬而脆的性質,過長的劍極易折斷,因此劍的長度曆來受到限製,春秋時期的劍長度不過四五十公分左右(ps:著名的勾踐劍看圖片不小,其實很短,隻有60公分),按照現代眼光來看,那種形製隻能算是短劍。
到了戰國後期,鍛造技術有了不小的進步,已經是青銅劍、鐵劍並用,劍的型製也有變化,長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
可是對於從後世來的林青羽來說,見慣了影視劇中的各類劍器,這個時期的劍依舊短了一些。
不過當世兵器都是如此,他也無可奈何,有錢也找不到合適的長劍,何況他並不算有錢。
這一次卻是好運,徐夫人無意間得來的這塊寶鐵並非自地下采出,而是一塊從天而降的隕鐵,說是“鐵”,其實與真正的鐵有很大區別,鋒利且堅韌,延展性極高,質量遠勝凡鐵。
一般隕鐵在進入大氣層過程中,因為高速墜落,必然經曆高溫階段,其過程和高溫爐煉鋼極為相似,所以生成的隕鐵較之生鐵更容易加工,而這一塊寶鐵卻又有些不同,雖是隕鐵,卻比一般生鐵還要難以鍛製。
徐夫人費盡心思,才終於將寶鐵融化,按照林青羽所說形製鑄成劍形,然後反覆加熱、折疊鍛打百次,使得隕鐵中雜質盡出,神劍乃成。
劍長三尺七寸,比尋常劍器長出近半,劍身狹長ting直,通體深黑如夜,又有星辰般摺疊花紋密布其上,劍刃由兩度弧曲而shen,劍入鞘則樸實無華,出鞘則鋒芒畢露。
林青羽武功盡出兵家,內功為“破軍”,此劍又猶如繁星點點的夜空,便將其命名為“斬將”,徐夫人即在劍刃底部銘文上了鳥篆“斬將”二字,竟使得這劍上莫名多了一絲隱晦的殺氣。
劍成之日,已是一月之後,荊軻、蓋聶等之不及,已然告辭離去,蓋聶一行迴榆次,荊軻轉道去了楚國。
而林青羽拿了斬將劍,又在徐家盤桓幾日,這才再度踏上了前往陘城的路途。
……
……
殘陽如血。
如血的陽光照射在荒野之間,愈加顯得蒼涼。
陘城並非塞外,周遭原本也沒有荒漠,隻是多年前陘城之戰,為了堅壁清野,趙國將陘城四野樹木盡數伐光,戰爭結束,多年風沙侵蝕,終於使得這裏變成了百裏赤地,荒涼之處不比塞外遜色。
炫目的土huang色之中,一座雄城悄然而立,倒是惹眼的很。
林青羽牽著馬,背著劍,滿身fengchen的走進城門,便看到連成片的茅草房。
而在大片茅草房的盡頭,可以看到一座十分醒目的小型宮殿。
早已詳細了解過陘城內中情況的林青羽知道,那並不是真正的宮殿,而是一座供城中孩子讀書習字的儒家書館。
當然,可不要小瞧這區區書館,在這個教育無法普及的時代,書館的地位可是非同小可。就像那稽下學宮,就算是齊王也要恭敬相待。這書館地位自然不及諸子百家雲集的稽下學宮,可是在小小陘城卻已經足夠獲得超然的地位,不論駐守陘城的趙軍,還是陘城內的貴族,都要對其敬上三分。
而林青羽更知道,刺秦之後的殘劍、飛雪化名高山、流水,就隱身在這小小書館之中。
還有,他此行前來陘城送信,其中一封就是送給書館老館主的,而那封信更是無名親手所書。
林青羽曾經偷偷打開看過,信箋之上並沒有特異言辭,隻是一些書法上的交流,看來無名此時隻是在和書館館主套交情,以便日後行事方便。
進了城門不遠,路邊有一個簡陋的水攤,賣的是燒開的水。
漏風的竹棚半遮半掩的擋住天空,下麵擺著幾張破爛的矮木桌,木桌旁放著供跪坐的破舊草墊,環境頗為惡劣,可是對走過百裏荒涼的旅人來說,能痛快的飲上一碗水,已經是十分的享受。
林青羽把馬拴在水攤旁邊的木樁上,走到一張空桌處安然坐下,對迎過來的老板道:“一碗水,還有把水囊灌滿。”
看不清年紀的老板陪著笑,臉上皺紋堆累:“好的。”
熱水很快送來,老板又拿了水囊去裝水。
林青羽小口小口的喝著水,四下打量著這座飽受戰火摧殘的小城。
似乎是因為戰爭的yin霾,陘城的荒涼就好像外麵的百裏赤地,雖然依舊有過往行商,可路上行人卻十分稀少,甚至還不如上黨,整座城都顯得空蕩蕩的。
馬蹄聲響,由遠及近。
林青羽抬眼看去,卻是微微一怔。
來的是兩匹馬,馬上兩個人,一男一女。
馬是白馬,衣為白衣,在滿目荒涼之間,仿佛一捧冰冷的雪,沁人心脾。
林青羽沒有想到,自己剛剛踏進這座小城,就遇到了殘劍與如月。
兩人騎馬而行,速度卻不快,走到水攤旁邊,卻忽的止住了。
殘劍望了望林青羽,準確的說是先望了一眼林青羽手邊的劍,然後才移目到林青羽身上,微笑道:“好劍!”
林青羽同樣微笑,反問道:“比殘劍、飛雪如何?”
殘劍依舊神色如常,如月卻是臉色一變,喝問道:“你是誰?”
殘劍、飛雪是秦國通緝榜單前兩名,誅殺任何一人者,可得五千金,賜千戶侯,可謂一步登天,天下間覬覦者不知有多少。
哪怕以兩人之能,也隻能隱姓埋名,化身高山、流水,隱於陘城書館之內。
如果他們的行蹤曝露,後果可想而知,也怪不得如月會有這麽大反應。
“在下林青羽,不過區區一郵人。”
對如月的敵意,林青羽故作不知,隻道:“聽聞殘劍、飛雪仗劍刺秦,三千鐵甲無法擋,世人皆稱之為神劍,在下自知劍術遠遠不及兩者,得斬將劍後,卻頗想知道此劍能否與殘劍劍、飛雪劍相提並論。”
如月冷笑道:“劍本無名,因人而名,難道這個道理你也不懂?若你天下無敵,哪怕區區一木枝也是神兵利器,若你不過鄉間一愚夫,就算給你削鐵如泥的寶劍,也隻能明珠暗藏。”
“如月,不得無禮。”
殘劍低喝一聲,止住如月的嗤笑之言,微笑道,“小xiong弟,我等也未見過殘劍劍、飛雪劍的風采,因此無法判斷孰優孰劣,實在抱歉。”
見他欲走,林青羽忙又道:“看兩位衣著不凡,莫非是陘城書館中的先生?”
殘劍道:“在下高山,卻為書館教習,小xiong弟有何見教?”
林青羽晃了晃一卷竹簡,道:“在下剛剛說過,乃是一遠方郵人,特來陘城送信箋,其中一封需書館老館主迴複,能否請兩位代為引薦一二?”
殘劍略略感到有些訝異,不過隻微微沉吟一下,旋即道:“……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