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前那一場夜戰,幾乎將整個隊伍弄垮。

    徐卿夫婦自帶的仆人、武士死傷大半;魏蒼窩裏反,他的一幫兄弟自然不能再用;吳越團隊實力不足,雖然麵對的敵人最少,可是折損卻非常大;唯一完好的隻剩蓋聶的一眾兄弟,不過就算有荊軻頂在前麵,齊丹等人並未出現大的傷亡,但人人掛彩卻實在所難免。

    在這樣的情況下,徐卿雖深怕武安城中那與齊人勾結的趙國貴族把他賣掉,也隻能戰戰兢兢的留了幾天,重新招募一批人手。

    好在那趙國貴族似乎並不敢做的太過分,在兩百技擊軍覆滅之後,並沒有其他的動靜,讓徐卿夫婦安心了不少。

    隻是經曆那一場紛亂之後,徐卿已經不再相信武安城的安全,等到一應人手就位,次日清晨便迫不及待的讓車隊離開武安,轉往上黨。

    從武安到上黨,一路山勢起伏延綿,草木茂盛,風光如畫,山澗深溪,飛瀑流泉,教人目不暇接。

    隻是景色雖美,路程卻舉步維艱,上黨地勢高險,隻能依秦嶺山路崎嶇而行,頗有一番辛苦。

    好在一路上還算平靜,齊人或者還未收到三百技擊軍全軍覆沒的消息,或者是放棄了,又或者是另有他謀,總之並未再冒出來找麻煩,讓徐卿一行足以安安全全的爬過漫長的山間小道,到達了上黨城。

    上黨城外,旌旗飄擺,號角連綿,肅殺之處遠勝武安。

    這倒也不奇怪,上黨可謂秦趙之間的一大心結,震懾千載的長平之戰就是由上黨引起。

    而此次秦趙交戰,上黨依舊是戰爭的焦點,自是軍容整備更甚臨近都城的武安。

    接連走了四五日,這一路上提心吊膽又餐風露宿,蓋聶、荊軻、林青羽幾人內力深厚,倒是不絕如何,其他人可就是滿麵風塵了,而徐卿夫婦更是精神萎靡的很,倒是聽了一路神話故事的徐榮依舊活蹦亂跳的好不開心。

    進了上黨城,便代表這次任務完結,領完報酬便可自行散去。

    蓋聶領了報酬,將兩袋銅元分別遞給林青羽和荊軻,問道:“兩位兄弟,你們接下來有何打算?”

    荊軻不在意的接過錢袋,隨手往衣襟裏一塞,方長歎一聲道:“天下大變將至,我想趁著還有時間,去各處走上一走,以後麽……便隱居山林,以山水為戲吧!”

    林青羽聽了,認真地看了他一眼,低聲道:“兄長遊曆天下是好事,可一定要切記,不要摻和進諸國紛爭中去,免得成為六國權貴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荊軻淡淡一笑:“放心,我明白。”

    他說的篤定,但林青羽怎麽可能放心,曆史上的荊軻就是為人情所迫,不得不上演了一出“圖窮匕見”的戲碼。

    可惜就算不放心,他也隻能勸到此處,再多言就要惹起懷疑了。

    路上的時候,他先講八仙的故事,其後又講《封神演義》、《西遊記》,中間還夾雜著大量《聊齋》片段,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讓不少人對他很有些敬畏。

    在先秦時期,因為人們極重鬼神,所以號稱能通天地、交鬼神、寄生死的巫師普遍受人尊敬。甚至,楚國本就是一個由巫師建立的國家,而曆任楚王不僅是一國之君,更是引導楚人精神世界的大巫。

    其他諸國不如楚國全民尚巫,可是巫師的地位也同樣極高,除了官方的“宗祝”、“卜尹”等巫官之外,民間也有大量巫師存在。

    在這種全民崇尚鬼神的大環境下,能隨口講鬼神故事,而且講的那麽合情合理的林青羽,自然就成了其他人眼中高尚且神秘的大巫師。他說的話,很多時候比徐卿這位雇主都更加好用。

    蓋聶、荊軻兩人與他相交為友,就算同樣將他認為巫師,也不至於像其他人那樣恭恭敬敬,不過言談之間卻也會先信上三分。

    “咦?”

    想到一路上眾人的誤會,林青羽忽然意識到,這未必沒有好處。

    見他麵色古怪,蓋聶問道:“青羽,何事?”

    林青羽幹咳一聲,道:“隻是忽然有一些不好的預感。”

    蓋聶兩人神色一肅,他們認為林青羽非常人,自然會重視他的話。

    林青羽臉色肅穆,一本正經的忽悠:“方才軻兄稱‘隱居山林,以山水為戲’時,小弟隱有觸動……軻兄欲遊曆天下,必將有血光之災。”

    荊軻容色變了一變,又笑道:“你我江湖人,血光之災豈非常事?”

    林青羽搖了搖頭:“這次血光之災與以往不同,涉及天下,更危機性命。”

    荊軻張了張嘴,疑惑道:“兄弟莫要嚇我,我一小小劍手,如何涉及天下?”

    林青羽沒有正麵迴答,隻是反問了一句:“長空、殘劍、飛雪,三人如何震驚天下?”

    荊軻沉默不語,卻是蓋聶皺著眉接道:“刺秦!”

    荊軻想了一想,問道:“兄弟曾多番勸我莫涉國事,莫非就是因此?”

    林青羽沉吟一下,認真道:“兄長之行不利於燕,隻要不去燕地,當無性命之憂,兄長隻需知曉這點,足矣!”

    荊軻微微蹙眉,沒有再問,隻是眸中顯然仍有懷疑,或者說倔強的執拗。

    對於這等劍客來說,固然相信鬼神的存在,卻也深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因莫須有的危險而退避,讓人聽了必然笑話。

    對於荊軻、蓋聶這樣的人來說,名重而命輕,哪怕信了林青羽的話,他也絕不會因此而退避,反而會迎難而上。

    林青羽看他眼神,便猜出他的想法,不由有些頭痛,想了一下,又道:“兩位兄長,可願聽小弟講一個有關秦王幼年的故事?”

    “秦王幼年?”

    兩人怔了一怔,不知為何話題轉到這裏,不過對這個故事卻大感興趣。

    “眾人皆知秦王生於邯鄲,其後才隨父歸秦,十三歲成為秦王,卻少有人知幼年的秦王有一至交好友,就是燕國太子丹。”

    林青羽娓娓道來,“太子丹和秦王政幼年時同在趙國當質子,在邯鄲的那段歲月裏,兩個遭遇相似的稚童同病相憐,一起遊戲、一起玩耍,一起慢慢地長大。可是造化弄人,隨著時光的推移,兩個親密無間的孩子迎來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秦王政跟隨父親迴到秦國,在呂不韋的精心策劃下,秦王政的父親趙異人(ps:秦國王室都是嬴姓,趙氏,所以稱秦始皇嬴政和趙政都是對的,他爹異人也一樣,不過這個時代不會直唿姓,隻會稱唿氏)成為秦國國君,可惜趙異人是一位短命的君王,隻在位三年就去世了,然後少年趙政登上秦國的王位。

    在秦王政登上王位十幾年後,燕王喜為了爭取秦國的支持,把太子丹送到秦國抵押。

    太子丹滿以為曾經的好友會善待於己,可惜……不知為何,秦王政不僅不再認他這個生死兄弟,甚至比對其他諸侯質子更加冷酷百倍,可謂是百般折磨,千般侮辱。

    自此,太子丹對秦王政之恨深似淵海,恨不得生啖其肉,為了報複秦王政,他甚至可以拿燕國的命運去賭……”

    故事聽完了,這種大八卦,讓荊軻蓋聶這種硬漢也頗感驚奇。

    隻是……這和荊軻有何關係?

    蓋聶心中一動,低聲問道:“聽聞太子丹離秦歸燕,莫非準備招募死士刺殺秦王?”

    荊軻一怔,隨即不以為然道:“我無欲無求,他又如何招攬於我?”

    “人皆有欲望,隻是所好不同。”林青羽微一挑眉,道,“兄長若是不信,也不妨去燕地一行,隻是切記小弟之勸,也莫忘了太子丹與秦王政之間的恩恩怨怨。”

    所謂“堵不如疏”,既然勸告作用不大,不如讓他去親眼見一下,知道了這許多秘聞,他就算不信也會心有防備,若他依然中招,那也隻能歎一聲“時也命也”了。

    三人正說著,徐卿笑微微的走了過來,行禮道:“青羽先生,蓋聶先生,荊軻先生,兩日後就是舍弟大婚,三位若是無事,不妨留下喝杯喜酒再走,如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神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往事成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往事成空並收藏諸天神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