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
魏蒼也不客氣,冷哼一聲,倏地拔出青銅劍,飛身而起,朝著林青羽的xiong口刺去。
劍勢又兇又猛,就像是一掃而過的疾風,卷起大片煙塵。
林青羽神色沉凝,手腕一翻,青銅劍出鞘,身子一側,稍稍避開魏蒼劍鋒,隨即斜削他的右腿。
他這一劍極險,若魏蒼劍鋒橫移,即可傷他右臂。
不過,若魏蒼如此反應,就算傷了他的胳膊,自己前xiong也會被戳一個窟窿。
這兩敗俱傷的打法,讓魏蒼大吃一驚,急忙收腿後撤,就此閃身讓了一步。
就在他閃身退避的一刹,林青羽手中青銅劍仿佛滔滔大河洶湧而下,劍鋒連環,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斜或正……不管劍鋒指向何處,其上力道都是既猛且絕。
魏蒼失去銳氣,本打算重整旗鼓,在這滔滔劍影之下,竟然再無還手的機會。
《太公六韜》分為文、武、龍、虎、豹、犬六卷,第五卷《豹韜》中有一則名為“敵強”,內容講的是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要先以弱示強,弄清敵情,再向敵人展開猛攻,疾擊其前,急攻其後,或擊其表,或擊其裏,使“中外相應,期約皆當”,即可破敵。
林青羽這套劍勢名為“震寇”,正是出自《豹韜》“敵強”一則,先假做“兩敗俱傷”,示敵以弱,以詭勢挫掉強敵銳氣,再趁其立足未穩,迅速展開疾攻,讓其疲於應付。
不過,魏蒼終究也不是省油的燈,眼見大落下風,落敗在即,又見齊丹等人歡唿雀躍,不由心中發狠,大喝一聲,將劍護住要害,同時合身撞了出來,竟似是要同以兩敗俱傷的方式找迴勝機。
林青羽不慌不忙,迅速退身避讓開來。
魏蒼大喜,正欲揚劍飛刺,林青羽飛退腳步卻是倏然一頓,隨即以更快速度上前,青銅長劍隨即出手。
劍光如冷電淩空,正中魏蒼劍鋒七寸。
此時魏蒼腳步未穩,被這淩空一劍斬中,頓時渾身大震,不由自主的收迴了將要邁出的腳步。
經過先前數十劍的積累,林青羽此時戰意昂揚,這一劍擊出,淩厲兇猛之極。
《孫子九地篇》曰: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斧,若驅qun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這一劍勢即為兵家劍道最兇厲的“焚舟破斧”。
一劍即出,次劍即現。
當!
魏蒼臉色微紅,再度退步。
第三劍!
第四劍!
第五劍!
每一劍都堂堂正正,每一劍都力道沛然,以魏蒼的功力與天生神力,一時間竟然隻能死命招架而無還手之力。
每擋住一劍,便倒退一步。
退到第十五步,他黝黑的臉已經變得黑紅,勉強抵擋住第十五招,林青羽反手一震長劍,又輕輕一顫,十幾朵劍花瞬間齊飛了過來。
魏蒼劍勢早已淩亂,更不知該如何接招,慌亂中隻能一個側翻,“砰”的一聲摔在地上滾了幾滾,吃了一zui的泥,染了一身的灰,雖然並未受傷,卻哪裏好意思再上前?
林青羽把劍迴鞘,微笑道:“魏兄,承讓!”
“滾!”
魏蒼狼狽起身,用力甩開來扶他的兄弟,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重重哼了一聲,臉色難看的走開了。
“魏兄好走。”
林青羽不以為意,也不怕他會耍賴。
古人重諾,江湖人尤甚,魏蒼若是出爾反爾,都不用林青羽多zui,其他人的吐沫就能把他淹死,他也別想再在這個行當混。
待魏蒼離開,徐卿大笑道:“青羽先生果是文武雙全,我那150金花的實在值當!”
“趙先生謬讚了。”林青羽微笑著拱了拱手。
蓋聶與荊軻相視而笑,踏步上前,詢問道:“趙爺,我等何時啟程?”
徐卿看了看前後車輛,應道:“日出之前便可備妥一應雜物,我們即可啟程。到時候,還請諸位護衛在我夫婦馬車左右。”
“好!”
片刻之後,整備完畢。
正是旭日初升,淡淡的陽光緩緩的驅散著空氣中的寒意,一行兩百人的隊伍踏上了前往趙國上黨的路,激起陣陣塵埃掃蕩空中,漫天飛揚。
上黨號稱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東、並州,則謂晉國咽喉也”,形勢十分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長平之戰就是因上黨而起。
榆次與上黨之間大約有七八百餘裏路程,山高路遠,再加道路難行,哪怕曉行夜宿,連日兼程,也少說需要十天半月時間。
而且,這一路上荒無人煙的地方不在少數,任何一處都可能成為那些不懷好意之人的埋伏之所。在這種情況下,車隊一行的前進速度自然更被拖慢了幾分。
不過,對於蓋聶等人來說,這場護送任務是危險的工作,需要時時警惕,可對於初出江湖的林青羽來說,這卻是一場有趣的遊戲,每日唿吸著比後世氧吧更純淨的空氣,品嚐最綠色的食物,還有來自各方的人物談天說地,玩的不亦樂乎。
這支隊伍的人員構成還是ting複雜的,其中徐卿夫婦以及他們從趙國帶來的侍從、護衛、奴仆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中,蓋聶、魏蒼這些榆次本地人占了一小半,而剩下的一大半卻屬於另一個來自吳越之地的團隊。
吳越團隊同樣是做的保鏢事務,不過與蓋聶等人又有些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無論是蓋聶的團隊還是魏蒼的團隊,兩者走的都是精英路線,人數不多,但任何一人都有兩把刷子。如果不是戰國中期之後魏國戰略上的失敗,樹敵眾多,政治黑暗,體製落後,國力衰落,使得強橫的魏武卒兵團退出曆史舞台,他們任何一人都可以輕鬆通過魏武卒的選拔。
而吳越團隊走的路線正相反,他們不管是不是精英,隻要有把力氣、不偷懶、肯拚命,就一律收下。
不過,他們隻收吳越人。
說來好笑,林青羽初見這些吳越中人時,差點脫口問出他們是從哪個時代穿越來的。
無論是在影視劇中,還是穿越來後見聞,先秦人大多穿著曲裾深衣,頭上梳著高髻,可以說這就是現代人心目中古人的形象。
可是……林青羽卻忽然看到了一qun梳著利落短發,上身半luo,肌膚上還刺著花紋的漢子。
在一qun曲裾深衣之中,這種裝扮簡直亮瞎眼。
後來聽了蓋聶介紹才知道,這種打扮是百越人的習俗,男人“斷發文身”,女人“雕題黑齒”。
“斷發文身”的意思是漢子們都是短發,身上刻滿花紋;“雕題黑齒”則意味著妹子們的額頭上有紋飾,還滿口的黑牙。
既是風俗,自當尊重。
隻是一想到,短發紋身的範蠡和滿口黑牙的西施泛舟西湖,一邊欣賞美景,一邊用江南軟語你儂我儂,林青羽就總有一種看到曆史神劇的蛋碎趕腳。
不過蛋碎過後,他卻也大感有趣,行路無聊之時,便湊到那團隊的幾位首領附近晃悠。
那幾位首領見識過林青羽的劍術,又知道他是近來名聲大噪的文士,對他頗為尊重,一來二去就混的熟了,時常湊在一起侃天侃地,蓋聶、荊軻幾人無事時也來參與,甚至徐卿悶了也會湊過來聽“博聞強識”的林青羽侃大山。
就這樣平靜的走了四五日,這天行了大半天,老天爺忽然下起大雨來。
百多名武士戴起竹笠蓑衣,護著十幾輛馬車,冒著大雨前進,奈何道路實在泥濘難行。
眼前前麵出現一座山穀,徐卿便令大隊人馬停了下來,在山穀中起營生火,準備明日再啟程。
………………
魏蒼也不客氣,冷哼一聲,倏地拔出青銅劍,飛身而起,朝著林青羽的xiong口刺去。
劍勢又兇又猛,就像是一掃而過的疾風,卷起大片煙塵。
林青羽神色沉凝,手腕一翻,青銅劍出鞘,身子一側,稍稍避開魏蒼劍鋒,隨即斜削他的右腿。
他這一劍極險,若魏蒼劍鋒橫移,即可傷他右臂。
不過,若魏蒼如此反應,就算傷了他的胳膊,自己前xiong也會被戳一個窟窿。
這兩敗俱傷的打法,讓魏蒼大吃一驚,急忙收腿後撤,就此閃身讓了一步。
就在他閃身退避的一刹,林青羽手中青銅劍仿佛滔滔大河洶湧而下,劍鋒連環,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斜或正……不管劍鋒指向何處,其上力道都是既猛且絕。
魏蒼失去銳氣,本打算重整旗鼓,在這滔滔劍影之下,竟然再無還手的機會。
《太公六韜》分為文、武、龍、虎、豹、犬六卷,第五卷《豹韜》中有一則名為“敵強”,內容講的是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要先以弱示強,弄清敵情,再向敵人展開猛攻,疾擊其前,急攻其後,或擊其表,或擊其裏,使“中外相應,期約皆當”,即可破敵。
林青羽這套劍勢名為“震寇”,正是出自《豹韜》“敵強”一則,先假做“兩敗俱傷”,示敵以弱,以詭勢挫掉強敵銳氣,再趁其立足未穩,迅速展開疾攻,讓其疲於應付。
不過,魏蒼終究也不是省油的燈,眼見大落下風,落敗在即,又見齊丹等人歡唿雀躍,不由心中發狠,大喝一聲,將劍護住要害,同時合身撞了出來,竟似是要同以兩敗俱傷的方式找迴勝機。
林青羽不慌不忙,迅速退身避讓開來。
魏蒼大喜,正欲揚劍飛刺,林青羽飛退腳步卻是倏然一頓,隨即以更快速度上前,青銅長劍隨即出手。
劍光如冷電淩空,正中魏蒼劍鋒七寸。
此時魏蒼腳步未穩,被這淩空一劍斬中,頓時渾身大震,不由自主的收迴了將要邁出的腳步。
經過先前數十劍的積累,林青羽此時戰意昂揚,這一劍擊出,淩厲兇猛之極。
《孫子九地篇》曰: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斧,若驅qun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這一劍勢即為兵家劍道最兇厲的“焚舟破斧”。
一劍即出,次劍即現。
當!
魏蒼臉色微紅,再度退步。
第三劍!
第四劍!
第五劍!
每一劍都堂堂正正,每一劍都力道沛然,以魏蒼的功力與天生神力,一時間竟然隻能死命招架而無還手之力。
每擋住一劍,便倒退一步。
退到第十五步,他黝黑的臉已經變得黑紅,勉強抵擋住第十五招,林青羽反手一震長劍,又輕輕一顫,十幾朵劍花瞬間齊飛了過來。
魏蒼劍勢早已淩亂,更不知該如何接招,慌亂中隻能一個側翻,“砰”的一聲摔在地上滾了幾滾,吃了一zui的泥,染了一身的灰,雖然並未受傷,卻哪裏好意思再上前?
林青羽把劍迴鞘,微笑道:“魏兄,承讓!”
“滾!”
魏蒼狼狽起身,用力甩開來扶他的兄弟,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重重哼了一聲,臉色難看的走開了。
“魏兄好走。”
林青羽不以為意,也不怕他會耍賴。
古人重諾,江湖人尤甚,魏蒼若是出爾反爾,都不用林青羽多zui,其他人的吐沫就能把他淹死,他也別想再在這個行當混。
待魏蒼離開,徐卿大笑道:“青羽先生果是文武雙全,我那150金花的實在值當!”
“趙先生謬讚了。”林青羽微笑著拱了拱手。
蓋聶與荊軻相視而笑,踏步上前,詢問道:“趙爺,我等何時啟程?”
徐卿看了看前後車輛,應道:“日出之前便可備妥一應雜物,我們即可啟程。到時候,還請諸位護衛在我夫婦馬車左右。”
“好!”
片刻之後,整備完畢。
正是旭日初升,淡淡的陽光緩緩的驅散著空氣中的寒意,一行兩百人的隊伍踏上了前往趙國上黨的路,激起陣陣塵埃掃蕩空中,漫天飛揚。
上黨號稱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東、並州,則謂晉國咽喉也”,形勢十分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長平之戰就是因上黨而起。
榆次與上黨之間大約有七八百餘裏路程,山高路遠,再加道路難行,哪怕曉行夜宿,連日兼程,也少說需要十天半月時間。
而且,這一路上荒無人煙的地方不在少數,任何一處都可能成為那些不懷好意之人的埋伏之所。在這種情況下,車隊一行的前進速度自然更被拖慢了幾分。
不過,對於蓋聶等人來說,這場護送任務是危險的工作,需要時時警惕,可對於初出江湖的林青羽來說,這卻是一場有趣的遊戲,每日唿吸著比後世氧吧更純淨的空氣,品嚐最綠色的食物,還有來自各方的人物談天說地,玩的不亦樂乎。
這支隊伍的人員構成還是ting複雜的,其中徐卿夫婦以及他們從趙國帶來的侍從、護衛、奴仆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中,蓋聶、魏蒼這些榆次本地人占了一小半,而剩下的一大半卻屬於另一個來自吳越之地的團隊。
吳越團隊同樣是做的保鏢事務,不過與蓋聶等人又有些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無論是蓋聶的團隊還是魏蒼的團隊,兩者走的都是精英路線,人數不多,但任何一人都有兩把刷子。如果不是戰國中期之後魏國戰略上的失敗,樹敵眾多,政治黑暗,體製落後,國力衰落,使得強橫的魏武卒兵團退出曆史舞台,他們任何一人都可以輕鬆通過魏武卒的選拔。
而吳越團隊走的路線正相反,他們不管是不是精英,隻要有把力氣、不偷懶、肯拚命,就一律收下。
不過,他們隻收吳越人。
說來好笑,林青羽初見這些吳越中人時,差點脫口問出他們是從哪個時代穿越來的。
無論是在影視劇中,還是穿越來後見聞,先秦人大多穿著曲裾深衣,頭上梳著高髻,可以說這就是現代人心目中古人的形象。
可是……林青羽卻忽然看到了一qun梳著利落短發,上身半luo,肌膚上還刺著花紋的漢子。
在一qun曲裾深衣之中,這種裝扮簡直亮瞎眼。
後來聽了蓋聶介紹才知道,這種打扮是百越人的習俗,男人“斷發文身”,女人“雕題黑齒”。
“斷發文身”的意思是漢子們都是短發,身上刻滿花紋;“雕題黑齒”則意味著妹子們的額頭上有紋飾,還滿口的黑牙。
既是風俗,自當尊重。
隻是一想到,短發紋身的範蠡和滿口黑牙的西施泛舟西湖,一邊欣賞美景,一邊用江南軟語你儂我儂,林青羽就總有一種看到曆史神劇的蛋碎趕腳。
不過蛋碎過後,他卻也大感有趣,行路無聊之時,便湊到那團隊的幾位首領附近晃悠。
那幾位首領見識過林青羽的劍術,又知道他是近來名聲大噪的文士,對他頗為尊重,一來二去就混的熟了,時常湊在一起侃天侃地,蓋聶、荊軻幾人無事時也來參與,甚至徐卿悶了也會湊過來聽“博聞強識”的林青羽侃大山。
就這樣平靜的走了四五日,這天行了大半天,老天爺忽然下起大雨來。
百多名武士戴起竹笠蓑衣,護著十幾輛馬車,冒著大雨前進,奈何道路實在泥濘難行。
眼前前麵出現一座山穀,徐卿便令大隊人馬停了下來,在山穀中起營生火,準備明日再啟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