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第一次見到一塵行為的安澤清,一僧早就習慣了他這個師兄的所作所為,也不和他客氣,拿著碗便開始吃。


    又見自家寶貝徒孫依舊糾結,才和他解釋了兩句:“錘錘,不必與你大師公客氣,他習慣了吃露水,和我們這些普通人不一樣的。”


    安澤清恍然大悟,他以前就在話本裏聽說過,有些人修煉得道,便可以不用吃凡人的食物,平時裏隻要吐納便能維持身體所需,想來大師公也和話本子裏的人物一樣。


    安澤清心中歡喜,他終於不用掩飾自己的食量了。


    直到他吃完第三碗冒尖食物後,一僧才徹底相信自家徒兒在信中所說之言。


    徒孫的食量果然很大,連他都比不了。


    眼看師公詫異的微張大了嘴,安澤清這才感到不好意思,呐呐說道:“阿娘說我正在長身子,吃得多很正常,再過幾年就不會像今天這樣了。”


    六歲的孩子再長身子能長成什麽樣?


    一僧沒有戳破黎禮的謊言,反而配合的點點頭。


    心中不由得感慨了幾句,確實,再過幾年,想必徒孫會吃得更多,現在與以後比,簡直是毛毛雨。


    半個時辰後,三人終於從飯堂走了出來。


    偌大的國寺,其中靚麗風景更是美妙,最讓安澤清意外的是,整個國寺如天然建成的一般,每棵樹木都出現得恰如其當,不會讓人覺得突兀,每走一段路,專門給人設立了一個休息的地方。


    安澤卿既然是來這裏修身養性的,他便也和寺廟中的和尚一樣,早晨和晚上的功課從不落下,雖聽不懂和尚們嘴裏念的什麽,卻也振振有詞的裝模作樣。


    一僧特意為他準備了一件小僧袍。


    如果不是隨安澤清來的仆人以命相比,硬是不準一僧擅自為安澤清剃頭,恐怕國寺裏就要多一個小和尚了。


    一僧被從偏院轟出來的時候手裏還拿著小剃刀,他剛才就差一點點就能摸到徒孫的小腦袋瓜子了,結果那仆人不知從什麽地方跳出來,痛哭流涕的將他趕走。


    他隻能拿著小剃刀,遺憾的找到了國寺的寺主,他的師兄。


    “我差一點點就能把徒孫給拐來了,就差那麽一點點。”


    說著,一僧還有些意猶未盡,一塵淡笑,瞥了他一眼:“想把安澤清拐入空門,你就不怕你的小徒弟跟你拚命嗎?”


    “怕啊。”一僧笑眯眯的,將小剃刀放在桌子上,歎了口氣:“所以到時候要是我徒弟六親不認的話,師兄你要記得為我說幾句好話,要知道師弟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師兄你啊。”


    一塵移開目光,目光恍然的望著遠處,輕聲道:“我從未讓你做過任何事。”


    一僧:“但是師兄確實有想讓澤清那小子當下一任寺主的打算。”


    “師兄嘴上雖然沒有說,可你的心在告訴我,你想讓位了。”


    要不然也不會大老遠的將安澤清叫到國寺來。


    “他還小。”一塵不欲多說。


    一塵咬了一口桌上的桃子,口齒不清的說道:“澤清確實還小,但師兄你已經老了。若師兄真的打算讓澤清繼承你的衣缽,現在便是最好的時候。”


    現在澤清年齡還小,許多事都一知半解,如果讓他從現在開始生活在佛門地帶,等日後,他便也是個六根清淨的人。


    隻是可惜……


    “師兄的想法我雖能理解卻不讚同,你因為一個夢便斷定他是佛子轉世,想趁著他還未明白人間事之前斷了他所有念想,可是我觀澤清這孩子六根未淨,因果纏身,失乃不是好的寺主人選。”


    就如剛剛,他拿著一把剃刀闖進徒孫的院子,若是天意同意,他便能順順利利的將徒孫拐入空門,若天意不同意,他們做再多也是無用。


    如剛剛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箭射出去的瞬間,天意將意外送來了。


    一塵一向相信因果所說,隻可惜這輩子佛子投的胎不好,他父輩的因果全傳到他一人身上。


    一塵收迴目光,淡淡說道:“我倒不知師弟是站在哪一邊的。”


    一邊想說服他,讓他打消收安澤清為關門弟子的打算,一邊又自作主張的想為安澤清剃度,親自誘他入空門。


    他這個師弟年齡越大,做事越不得章法,若不是看他這些年安分了許多,他怎會允許他一次又一次初入佛門聖地。


    一僧抬手指天,笑得坦然,臉上的皺紋都擠在一起:“我自然站在‘它’那邊,隻是順便替師兄投石問路。”


    “而且師兄總不會願意,若幹年以後,因幼時無知選擇而後悔的安澤清忽然有一天帶個女子迴來吧。”


    這話說到了點子上,世上之事,男女之事,極為複雜。


    一塵搖頭不語,先前他確實動了心思,隻是現在,那點心思卻斷得仿佛不存在。


    哪怕並不是被一僧所說服,可他的話卻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哪怕機會已在眼前,可事實證明,安澤清雖身有佛性,卻與佛門無緣。


    如一僧一般,即使年輕的時候誤打入撞入了佛門,後來還不是一門心思的還俗做了個普通人。


    一塵麵前已有了個失敗例子,所以他不得不謹慎行事。


    普通僧人已與寺主不同,僧人可以隨意還俗,可寺主卻注定終身與佛為伴,一代寺主更替甚至能引起朝堂動蕩,天下亂局。


    眼見一塵又陷入了沉思,約莫又在琢磨下任寺主之事,一僧輕咳一聲,安慰他道:“師兄不必著急,你雖已過百年大壽,然扔老當益壯,依師弟我看,你就算再當個百年的寺主也沒問題,何必如此著急找接班人?”


    一塵年齡大於一僧,雖不知到底打了多少,可當初一僧遁入空門時,一塵就已是一副垂暮老人的模樣,時隔多年,他仍是那樣,隻是麵上的皺紋又多了幾條。


    一僧也隻能猜測,還是源於不久前佛殿中多出來的百年燈。


    一塵看著他,平靜如初:“你若是真為我著想,何不如重新入我佛門,接替我的位置。”


    不得不說,當初他想辦法將一僧誘入佛門時打的便是這個主意,可誰承想多年之後他當和尚當膩了,竟然還俗成了個眼裏隻有黃白之物的普通人。


    人生如夢,一夢一生。


    換做以前,說不定一僧早就被嚇的跳了起來,而現在他老了,聽了也不當迴事,反而樂滋滋的道:“我現在已經還俗,人雖住在寺廟裏麵,但與佛門可沒太大關係,充其量就是個閑錢多的很的俗人。”


    沒事時給諸天神佛重塑金身,或者給小和尚們改善夥食,這是他現在最大的樂趣,還可以時不時從小徒弟那兒坑點好處,日子過得美滋滋。


    一塵不願理他,瞥了他一眼,朝著林中深處走去。


    一僧心裏高興,對著逸塵的背影揚聲喊了幾句,他了解自己師兄的性子,別看他整日都是一副溫和的模樣,可隻有當他什麽都不說時才是真正的妥協。


    從現在開始,師兄不會再以‘國寺繼承人’的目光看待安澤清,而是會以看一個普通晚輩的眼神,這點讓他無比欣慰,也不虧今日自己一大早就開始籌謀,絞盡腦汁思考該怎麽辦才能讓師兄打消主意。


    想到最後,也唯有破罐子破摔這一途,他賭注押在天意,而天意從不讓他失望。


    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果然很有效,不然的話,不會連師兄都被他說服。


    因果一事,實在難以勘破,哪怕修為深不可測如師兄,也唯有順其自然。


    安澤清並不知道自己逃過了一劫,也永遠不會知道他的大師公曾動過讓他剃度出家的念頭。


    至於京都的黎禮和安逸臣,他們或許心中明白,隻是一直未有挑破。


    國寺比往常熱鬧多了,安澤清身穿小僧袍,邁著小短腿跟在各位師兄背後,他對人時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哪怕這裏的和尚以六根皆淨,也不由得對他多了幾分憐愛。


    而在這裏打理他那一頭烏黑的長發則已成了一件難事,隻因和尚廟裏麵的和尚全都是光頭。


    當唯一跟來的仆從第四次扯斷他的長發,將他頭皮扯得生疼以後,安澤清麵無表情的阻止了他打算繼續梳發的動作。


    他拿著木梳子去求助國寺中的其他人,但他注定失望而歸,滿懷希望的出去,垂頭喪氣的迴來。


    就連一塵都拿他那頭黑發無奈,他即便再聰慧,也改變不了他已失去頭發多年。


    不得已,安澤清隻能自力更生,最初的一段時間,因手藝生疏,隻能任由一頭長發隨意紮在身後。


    還是一僧看不過去,幸災樂禍的出了個餿主意:“徒孫,你師公我有一個好辦法,要是你樂意的話,等會兒讓人直接將這頭長發絞了就行了,這樣也不用整日想著怎麽打理它們。”


    安澤清扭頭就走,不想再聽師公的胡言亂語,他要是真敢將這頭長發絞了,等迴家之後,阿娘一定將他渾身脫下一層皮。


    阿爹也會用臭臭的表情對他,就連阿姐也會嫌棄他。


    這樣一想實在不劃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賢妻止於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花並收藏賢妻止於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