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姬足夠幸運,也足夠不幸,因為在兩個人的愛情和占有欲中,注定容不下第三人。
她得到了兩份,所以付出了旁人承受不起的代價。
直到現在,黎禮才想通了其中的關節,在先皇仙逝之前,指名點姓的要讓蓮姬給他陪葬,或許,就是為了給自己那麽多年的委屈一個交代吧。
一個帝王,能為一個女人做到這樣的地步實屬難得,所以,即便是黎禮憤恨當初先皇強取豪奪的手段,也不得不對他付出的這份感情感到佩服。
是以,她心裏的感情很是複雜,說不出來是個什麽滋味,隻能下意識的攀附著安逸臣的脖子,在他旁邊沉默著不語。
良久,她才問:“陛下不是皇室血脈,他應該在那個位置上坐不久了吧,如果被別人知道了,沒有人會容忍下一位沒有皇室血脈的筆下坐在龍椅上猖狂。”
身為一個女人,她隻需要管好後宅便可,至於前朝瑣事,跟她一介女流之輩自然沒有任何關係。
若是遇上了一個稍微不開化的男人,黎禮此言必定是讓他不喜,但是安逸臣不同,他早就知道了懷中的人有怎樣的蕙質蘭心。
她聰慧,但有時候又習慣性的裝傻,她明明明白一切的事情,可是又從來都不點破。
或許現在,她隻是稍微對他卸下了最後的心防,所以才能自然而然的說出這樣的話。
安逸臣不願辜負她的信任,他點了點頭。
既然已經弄清楚了所有的來龍去脈,也確定了,陛下確實沒有大周朝皇室血脈,那麽剩下來的便是布網了。
“難道要昭告天下,其實陛下是年紀當初與人私通所生嗎?”
安逸臣思索了一會兒後搖頭:“不會。如此定會損及先皇的名譽,或許要選擇一個更加委婉的方法。”
他對先皇的印象不深,之所以會偏袒先皇,也不過是因為他們安家世世代代忠於皇室而已。
可是他的父親,也就是安太傅與先皇的交情和他不可同日而語,以父親的性子,是絕不會任人向先皇的頭上扣綠帽子的。
哪怕這件事情是蓮姬做錯了。
安太傅,必定會保存先皇最後一次顏麵。
黎禮乖巧的點頭,不再詢問這件事了。
她轉而提到了另外一件事:“你是不是把我送給你的玉虎隨身攜帶著的?”
安逸臣的身形一頓,轉瞬恢複正常,快的黎禮根本沒發現異常。
他點頭:“是,確實,從你送予我那天開始,便一直貼身攜帶著。”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明明是一個點頭就能迴答的問題,他卻要強調。
說著,他從腰間的那荷包裏拿出了略帶著體溫的玉虎,仍舊缺了那一點點的邊邊角角。
黎禮拿在手上把玩了一會兒,就還給了他,隻道:“若是日後你有事情不方便自己出麵,我又不在身邊,拿著這個玉虎到天香樓或者壹字號去,裏麵的人會出手幫忙的。”
安逸臣驀地皺眉,目光幽深的盯著她質問道:“你為何會不在我身邊?”
黎禮一愣,她也未曾思考過這件事,既然人家問了,那她就該仔細的想一想。
然而,想了好一會兒,她仍舊沒有得到答案。
便隻能撲哧一下笑了,麵色有些尷尬,壓了壓額前的頭發低眉道:“世事無常嘛,誰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麽,說不定到時候你又出征了,我一個人被撇下在京都,那到時候就真的隻有靠你自己了。”
安逸臣喉嚨一哽,竟莫名其妙的有些說不出來話。
是這樣嗎?
確實是的。
上輩子的他,可不就一門心思撲到戰爭上去了嗎。
時時刻刻要準備著出征,哪怕是好不容易迴一趟京都,最後也呆不了幾天,便又要匆匆忙忙的迴前線。
他是天生的將士,平靜安詳的地方留不住他,從一開始黎禮就深知這件事。
是以,哪怕她心悅他,也從未想過要折斷他的翅膀。
他本就是老鷹,應該翱翔在天際。
京都的水徹底的渾了。
而百部國的內部矛盾也徹底爆發,與此同時向大周皇室地上了一封書信,過後不久,百部就送來了一個人。
還是安逸臣十分熟悉的家夥。
再一次相見,他和他,一個是手無兵權被放置在一旁的將軍,另外一個是手無寸鐵,隻能任人宰割的質子。
白檀望著安逸臣,眸色閃過一絲複雜,笑的無奈:“我從未想過,再次與安大公子見麵,竟然會是如此情況。”
安逸臣點頭,卻是說:“我早有預料,你會成為大周的階下囚。”
百部的矛盾已不可調和,放在以前的情況之下,白檀確實不可能輸,但是,在白檀不知道的時候,他心裏有了除權力之外的東西。
輸,變成了不可避之禍。
白檀:“……”這人真的一點也不可愛,再怎麽說他們也算是有了交情,說出的話竟然一點也不給人留麵子。
“但是,隻是暫時的。”安逸臣又說:“大周困不住你,百部也一樣。”
終於得到了安大公子的安慰,效果比想象中的更好,至少白檀臉上的笑意真心了幾分,他朝著安逸臣微微含首:“借你吉言。”
“不過,我在貴國借宿之期,隻能請安大公子多多照料了,否則還真不知能不能活著迴去。”
看來,白檀的心裏還是接受不了輸了被人送到大周當質子的事情,明明是被困於人,卻偏偏要說成借宿。
但是安逸臣卻難得的沒有戳破他的假麵具,反而一本正經的答應了下來,望著白檀的麵色,也絲毫不作假:“盡我所能。”
白檀是個可敬的對手,他早已聽說在白檀發生的事情,事實證明,他也是個可敬的男人。
皇宮中派人前來接白檀,皇上與朝臣臨時在皇宮裏弄出了個空院子,暫時當做他的質子府,裏麵的所有伺候的人,都是來自各家的眼線。
從今日開始,白檀再也沒了自由。
安逸臣目送白檀離開,在走之前,白檀在安逸臣耳邊說了一句話,他說:“若是她來尋我,請讓她來見我一麵,若她要繼續留在我身邊,請你相助於我們。”
安逸臣知道他說的誰,如果不是那時候她被賊人所挾持,白檀不會輸。
迴到安府以後,安逸臣去了書房,安太傅桌上的公文越發的多了,其中一大半都是關於百部國質子白檀的。
安儒盛看了看折子上的內容,頓了頓,竟然直接將他撕成兩半燒了,而他這一係列行為從沒想過要避開安逸臣。
安儒盛微微皺眉:“這陳尚書果然是年紀大了,越發的看不清事,憑著年齡倚老賣老,什麽事都想插上兩腳。”
安逸臣即便不用看,也知道陳尚書寫的是什麽,隻是道:“父親,朝中大臣仍舊是想將百部除之而後快嗎?非得要殺了白檀向周邊小國示威?”
安儒盛不答反問:“若是你,你認為此事該如何解決更為妥當?”
安逸臣:“以大周的實力,雖能攻破百部,但是卻承受不了周邊小國的反撲,若是主戰,極有可能被周邊宵小記上,我不認為大周能夠應付來自四麵八方的強攻,所以,兒子不讚同陳尚書之言。”
那些人隻貪婪的看見了攻破百部之後的好處,卻沒想到,若是到時候他們與百部打起來,又有第三方,第四方勢力插一腳,大周岌岌可危。
這就是大周的悲哀,大周雖威力強盛,人民富裕,但偏偏不是個武將大國,這裏更多的是像安太傅這種舞文弄墨的文人,但偏偏那些人又達不到安太傅的高度。
而若是隻有他和定國王爺,以及另外幾位武將在,是絕對沒有勝算的。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他們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安太傅皺著的眉眼漸漸鬆開,讚賞似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放下了手中的筆道:“確實如此,既如此,這件事便已定了,還是照著前不久與百部簽訂的互不侵犯的條約來辦。而白檀,除了質子的身為之外,將他嬌養在京都便是。”
安逸臣微微頷首,極為讚成安太傅所說。
說完了這個話題,仿佛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安太傅又低著頭處理公文。
然後等了一會兒,卻見安逸臣依舊呆在書房裏不曾離去,他不由得抬頭疑惑的問道:“你還有事嗎?”
安逸臣點頭,問道:“父親,若是我們想送人到質子身邊,有沒有辦法?”
不知怎麽的,他得直覺告訴他,那個人一定會從百部追來,哪怕白檀在離開之前已經給她安排了後路。
他不是相信那個人,他隻是相信白檀沒有看錯人。
白檀的眼光,一向毒辣。
安太傅沒有問為什麽,隻是點了點頭,笑的意味深長:“若是你想,自然有辦法。”
想他安太傅在京中縱橫數十年,若是連一個人都安排不上質子身邊,那他還需做了什麽事,直接辭官迴鄉養老得了。
得到了確切的答案,安逸臣這才滿意的離去。
她得到了兩份,所以付出了旁人承受不起的代價。
直到現在,黎禮才想通了其中的關節,在先皇仙逝之前,指名點姓的要讓蓮姬給他陪葬,或許,就是為了給自己那麽多年的委屈一個交代吧。
一個帝王,能為一個女人做到這樣的地步實屬難得,所以,即便是黎禮憤恨當初先皇強取豪奪的手段,也不得不對他付出的這份感情感到佩服。
是以,她心裏的感情很是複雜,說不出來是個什麽滋味,隻能下意識的攀附著安逸臣的脖子,在他旁邊沉默著不語。
良久,她才問:“陛下不是皇室血脈,他應該在那個位置上坐不久了吧,如果被別人知道了,沒有人會容忍下一位沒有皇室血脈的筆下坐在龍椅上猖狂。”
身為一個女人,她隻需要管好後宅便可,至於前朝瑣事,跟她一介女流之輩自然沒有任何關係。
若是遇上了一個稍微不開化的男人,黎禮此言必定是讓他不喜,但是安逸臣不同,他早就知道了懷中的人有怎樣的蕙質蘭心。
她聰慧,但有時候又習慣性的裝傻,她明明明白一切的事情,可是又從來都不點破。
或許現在,她隻是稍微對他卸下了最後的心防,所以才能自然而然的說出這樣的話。
安逸臣不願辜負她的信任,他點了點頭。
既然已經弄清楚了所有的來龍去脈,也確定了,陛下確實沒有大周朝皇室血脈,那麽剩下來的便是布網了。
“難道要昭告天下,其實陛下是年紀當初與人私通所生嗎?”
安逸臣思索了一會兒後搖頭:“不會。如此定會損及先皇的名譽,或許要選擇一個更加委婉的方法。”
他對先皇的印象不深,之所以會偏袒先皇,也不過是因為他們安家世世代代忠於皇室而已。
可是他的父親,也就是安太傅與先皇的交情和他不可同日而語,以父親的性子,是絕不會任人向先皇的頭上扣綠帽子的。
哪怕這件事情是蓮姬做錯了。
安太傅,必定會保存先皇最後一次顏麵。
黎禮乖巧的點頭,不再詢問這件事了。
她轉而提到了另外一件事:“你是不是把我送給你的玉虎隨身攜帶著的?”
安逸臣的身形一頓,轉瞬恢複正常,快的黎禮根本沒發現異常。
他點頭:“是,確實,從你送予我那天開始,便一直貼身攜帶著。”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明明是一個點頭就能迴答的問題,他卻要強調。
說著,他從腰間的那荷包裏拿出了略帶著體溫的玉虎,仍舊缺了那一點點的邊邊角角。
黎禮拿在手上把玩了一會兒,就還給了他,隻道:“若是日後你有事情不方便自己出麵,我又不在身邊,拿著這個玉虎到天香樓或者壹字號去,裏麵的人會出手幫忙的。”
安逸臣驀地皺眉,目光幽深的盯著她質問道:“你為何會不在我身邊?”
黎禮一愣,她也未曾思考過這件事,既然人家問了,那她就該仔細的想一想。
然而,想了好一會兒,她仍舊沒有得到答案。
便隻能撲哧一下笑了,麵色有些尷尬,壓了壓額前的頭發低眉道:“世事無常嘛,誰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麽,說不定到時候你又出征了,我一個人被撇下在京都,那到時候就真的隻有靠你自己了。”
安逸臣喉嚨一哽,竟莫名其妙的有些說不出來話。
是這樣嗎?
確實是的。
上輩子的他,可不就一門心思撲到戰爭上去了嗎。
時時刻刻要準備著出征,哪怕是好不容易迴一趟京都,最後也呆不了幾天,便又要匆匆忙忙的迴前線。
他是天生的將士,平靜安詳的地方留不住他,從一開始黎禮就深知這件事。
是以,哪怕她心悅他,也從未想過要折斷他的翅膀。
他本就是老鷹,應該翱翔在天際。
京都的水徹底的渾了。
而百部國的內部矛盾也徹底爆發,與此同時向大周皇室地上了一封書信,過後不久,百部就送來了一個人。
還是安逸臣十分熟悉的家夥。
再一次相見,他和他,一個是手無兵權被放置在一旁的將軍,另外一個是手無寸鐵,隻能任人宰割的質子。
白檀望著安逸臣,眸色閃過一絲複雜,笑的無奈:“我從未想過,再次與安大公子見麵,竟然會是如此情況。”
安逸臣點頭,卻是說:“我早有預料,你會成為大周的階下囚。”
百部的矛盾已不可調和,放在以前的情況之下,白檀確實不可能輸,但是,在白檀不知道的時候,他心裏有了除權力之外的東西。
輸,變成了不可避之禍。
白檀:“……”這人真的一點也不可愛,再怎麽說他們也算是有了交情,說出的話竟然一點也不給人留麵子。
“但是,隻是暫時的。”安逸臣又說:“大周困不住你,百部也一樣。”
終於得到了安大公子的安慰,效果比想象中的更好,至少白檀臉上的笑意真心了幾分,他朝著安逸臣微微含首:“借你吉言。”
“不過,我在貴國借宿之期,隻能請安大公子多多照料了,否則還真不知能不能活著迴去。”
看來,白檀的心裏還是接受不了輸了被人送到大周當質子的事情,明明是被困於人,卻偏偏要說成借宿。
但是安逸臣卻難得的沒有戳破他的假麵具,反而一本正經的答應了下來,望著白檀的麵色,也絲毫不作假:“盡我所能。”
白檀是個可敬的對手,他早已聽說在白檀發生的事情,事實證明,他也是個可敬的男人。
皇宮中派人前來接白檀,皇上與朝臣臨時在皇宮裏弄出了個空院子,暫時當做他的質子府,裏麵的所有伺候的人,都是來自各家的眼線。
從今日開始,白檀再也沒了自由。
安逸臣目送白檀離開,在走之前,白檀在安逸臣耳邊說了一句話,他說:“若是她來尋我,請讓她來見我一麵,若她要繼續留在我身邊,請你相助於我們。”
安逸臣知道他說的誰,如果不是那時候她被賊人所挾持,白檀不會輸。
迴到安府以後,安逸臣去了書房,安太傅桌上的公文越發的多了,其中一大半都是關於百部國質子白檀的。
安儒盛看了看折子上的內容,頓了頓,竟然直接將他撕成兩半燒了,而他這一係列行為從沒想過要避開安逸臣。
安儒盛微微皺眉:“這陳尚書果然是年紀大了,越發的看不清事,憑著年齡倚老賣老,什麽事都想插上兩腳。”
安逸臣即便不用看,也知道陳尚書寫的是什麽,隻是道:“父親,朝中大臣仍舊是想將百部除之而後快嗎?非得要殺了白檀向周邊小國示威?”
安儒盛不答反問:“若是你,你認為此事該如何解決更為妥當?”
安逸臣:“以大周的實力,雖能攻破百部,但是卻承受不了周邊小國的反撲,若是主戰,極有可能被周邊宵小記上,我不認為大周能夠應付來自四麵八方的強攻,所以,兒子不讚同陳尚書之言。”
那些人隻貪婪的看見了攻破百部之後的好處,卻沒想到,若是到時候他們與百部打起來,又有第三方,第四方勢力插一腳,大周岌岌可危。
這就是大周的悲哀,大周雖威力強盛,人民富裕,但偏偏不是個武將大國,這裏更多的是像安太傅這種舞文弄墨的文人,但偏偏那些人又達不到安太傅的高度。
而若是隻有他和定國王爺,以及另外幾位武將在,是絕對沒有勝算的。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他們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安太傅皺著的眉眼漸漸鬆開,讚賞似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放下了手中的筆道:“確實如此,既如此,這件事便已定了,還是照著前不久與百部簽訂的互不侵犯的條約來辦。而白檀,除了質子的身為之外,將他嬌養在京都便是。”
安逸臣微微頷首,極為讚成安太傅所說。
說完了這個話題,仿佛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安太傅又低著頭處理公文。
然後等了一會兒,卻見安逸臣依舊呆在書房裏不曾離去,他不由得抬頭疑惑的問道:“你還有事嗎?”
安逸臣點頭,問道:“父親,若是我們想送人到質子身邊,有沒有辦法?”
不知怎麽的,他得直覺告訴他,那個人一定會從百部追來,哪怕白檀在離開之前已經給她安排了後路。
他不是相信那個人,他隻是相信白檀沒有看錯人。
白檀的眼光,一向毒辣。
安太傅沒有問為什麽,隻是點了點頭,笑的意味深長:“若是你想,自然有辦法。”
想他安太傅在京中縱橫數十年,若是連一個人都安排不上質子身邊,那他還需做了什麽事,直接辭官迴鄉養老得了。
得到了確切的答案,安逸臣這才滿意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