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行新錢之策,指鹿為馬,一箭雙雕,白貴成功在朝堂上豎立了自己的威信,雖然未曾將朝堂變為自己的一言堂,但廟堂之中,能夠有實力反抗他的朝官寥寥無幾。


    與此同時,宋璟手上的權力也過渡到了白貴這個“新任”實權宰相的手中。


    開元十年秋,宋璟被罷相。


    但宋璟功勞甚高,在朝野素有清望,同時李隆基也往往垂政問於宋璟,故此宋璟雖罷相,但卻被賜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開國公。


    開府儀同三司是古代最高的文散官。


    散官是與職事官表示所任職務的稱號相對而言。隋朝的時候開始定散官名稱,加給文武重臣,皆無實際的職務,而統稱官員有實際職務者為職事官,散官是隻有官名而無職事的官稱。


    有了這個開府儀同三司的最高文散官頭銜,宋璟亦算是光榮退休了。


    “美和,你心中的抱負比老夫更高,從此之後……,大唐就交到了你的手上,你作為宰輔,要時時謹記,凡事要多思而後行,切記不可毛躁……”


    宋璟在政事堂的衙署中給白貴交待政務,敦敦教誨道。


    說了一會,他有些嘴幹。


    白貴在一旁侍奉,見狀替宋璟端來茶水,躬身遞到宋璟手上。


    他有些喝不慣唐朝的茶湯,所以閑暇的時候發明了炒茶法,一直喝的都是清茶,相比較茶湯的味道繁雜,清茶立刻遭到了政事堂宰相的追捧,甚至上行下效,在長安乃至全國,都在嚐試新式的清茶。


    白瓷茶盞中淺褐色的茶水清澈透亮。


    宋璟眼底露出一絲滿意之色,掀起茶蓋,喝了一口茶水。


    盡管斂權是真,奪取宋璟的相權是真,但一碼事歸一碼事,在私底下他們還是老師和學生的身份。


    就如同說相聲一樣,台上無大小!


    到了台下,必須尊師!


    “相比較先天時期(開元前一個年號)的吏治的混亂,百業凋敝,現在的開元十年,本相已經看到了開元盛世的征兆,這是我和姚相所希冀的事情,如今這擔子落在你肩上,也好過落在別人身上……”


    雖然宋璟對罷相心底仍有少許不甘,不過皇帝不會允許一個宰相執政太長時間,現在他執政如此之久,也是時候該被罷相了。與其相位淪落到別人之手,還不如落入白貴的手上。


    至少在白貴的手上,開元這十年他和姚崇的努力才不會人亡政息。


    “學生省得,宋師這段時間,也教會了學生不少東西。”


    白貴迴道,語氣謙卑。


    雖說他已經拿到了實權宰相的位置,但他還不至於‘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再者這段時間宋璟在政事堂中,處理政事的時候,對他的教誨也有很多,讓他在這兩年之內,真正成長為一個可執宰一國的宰輔。


    “時間不早了,為師……走了!”


    教誨完白貴之後,宋璟看了一眼天色,從案牘上拿起襆頭,戴在頭上,他走到政事堂衙署的門口,頓了頓步,將圍在腰上的帶絝稍稍整理了一下,又將別在腰上的玉笏板取下重新別好,整飭儀容,這才邁過了門檻。


    (帶絝,古代官員的玉飾腰帶。)


    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穿過皇宮的綠瓦,撒在他的肩上,而又落在紫色下裳,最後在他的雲頭履滯留片刻,消失不見。


    “學生……恭送宋相!”


    白貴走到門口,深深一揖,作別。


    ……


    真正掌握相權,成為實權宰相之後。


    白貴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不像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等人一樣,率先動利益集團,而是選擇先做大蛋糕。


    修道成仙和宰執天下這兩者並不相悖,想要成仙,就得立下功德。


    《抱樸子內篇·對俗》中說:“人欲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在《秘要經》中也認為:“立三百善功,可得存為地仙,居五嶽洞府之中。”


    這個功德,在白貴看來,就是成仙的資格證,是人是鬼都想成仙,但成仙的名額肯定有限,如果僅修道就能成仙,那麽這種仙人定然良莠不分,隻是掌握力量的普通人罷了。


    有成仙資質的人雖然稀少,萬人、百萬人中難出一人。但如果篩選的人口基數夠多、夠大,時間軸夠長,一個年齡段有百人,那麽百年內,該有多少人,千年內,該有多少人?!


    所以必然要對能夠成仙的人進行嚴格限製,而功德就是限製人成仙的一個條件。


    功德,也是最好的篩選方式!


    這就和漢代舉孝廉一個道理,百善孝為先。曆朝曆代,都會崇尚忠孝。現在的唐朝科舉,也有賢良方正科。即使是下三濫的幫會,亦會供奉關二爺,講究個義薄雲天。


    而不同身份的人,去行善事,得到的功德數量也定然不同!


    貧家,養活自己都是一件難事,更別說給一些人施粥行善事。而富家,造橋修路、救人之難、矜孤恤寡等等這些善事,隻要有善心,都能做。


    同理,一個宰執天下的人去行善事,去積德行,遠比普通人要快得多,可能別人需要修十世的功德,對於宰相,隻需幾年、十幾年,就能做到常人難以達到的德行。


    時間從開元十年到開元十六年。


    整個大唐雖然未曾有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但在白貴宰執的這段時間,吏治清明,冶煉業、農業等各行各業進步飛速,百姓日益富裕,一副新欣欣向榮的場景,白貴的聲望也日漸正隆。


    僅僅幾年的時間,就想要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不現實。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憶昔》


    在正常的開元年間,都能達到如此盛世。


    白貴沒道理會比此差。


    不過在封建時代,百姓想的是寧願讓官府以黃老治國,也不願官府多幹擾民間生產。黃老治國,往往亦是意味著休養生息,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一步步來。


    ……


    皇宮,太醫署。


    “現今百姓多疾,而苦無良醫治理。雖本相三申五令,各州縣時有義診,但州縣各地的大夫良莠不齊,百姓病苛難以得到有效治理……”


    “故此本相欲以太醫署編製一本可以解決百姓各種疑難雜症的書籍,所治理之疾病,務必廣、全,所列之湯藥,務必價廉、廣泛……”


    白貴目光嚴厲,審視太醫令的諸多醫師,說道。


    他說的實際還比較委婉。


    州縣各地方大夫在義診的時候,有不少人,故意在義診的時候,隱瞞病情,消極怠工。


    這倒不是白貴想要馬兒跑,卻又不給馬兒吃草。每次義診,都會有官府給予一定程度的補貼,是官府在出診費。但這樣一來,義診看的人多,各州縣大夫的生意必然就要受到影響,所以一時還行,時間一長,就再也難以為繼了。


    不過即使這些義診的大夫沒有消極怠工,但州縣的大夫哪能比得上這些精挑細選的太醫署醫師。


    唐代的太醫可不是明朝的太醫,是世襲製。


    唐代科舉有醫術科。


    太醫署的每一位太醫都是全國精挑細選出的醫師,醫術精湛。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出一本類似赤腳醫生手冊的古代版。


    這樣一來,也能讓太醫署的醫師物盡其用,不浪費這麽多名醫的資源,這也是一件大的功德事,沒道理不去做。


    “下官謹遵白相之命。”


    太醫令和兩名太醫丞連忙應諾。


    太醫署中有太醫令一人,從七品,太醫丞兩人,從八品。


    白貴點了點頭,率領屬官離開。


    路上。


    “白相……”


    “陛下那邊,似乎有罷相的意向。在本朝中,姚相宰執三年,宋相開元四年當宰相,一直到開元十年被罷相,現在白相你宰執六年……,若是再算上前兩年,白相你已經宰執八年之久……”


    “估計陛下有意讓張侍郎擔任中書令。”


    走在途中,李林甫屏蔽左右,低聲道。


    自從宋璟被罷相之後,他現在已經徹底算是白黨中人,即使他在朝堂上,並未徹底倒向白貴這邊,但無論是誰,隻要眼睛不瞎,都會認為他是白貴的人。


    如果張嘉貞取代白貴,那麽和宋璟到白貴這其中的繼承關係不同,張嘉貞必定會使用自己親信擔任要職,他今後的前途可不見得光明。


    “此事……本相也從後宮中得到了消息。”


    “不過現在此事還未確定下來,想要罷本相,以陛下的手段,還不會這麽快,至少要等朝政從本相手上交接到張侍郎的手上後……”


    白貴笑了笑,隨口迴道。


    就像是他和宋璟一樣,哪怕他原先是宋黨中人,這權力交接,用的時間也不短,大半年的時間。


    “那白相如何打算?”


    李林甫問道。


    “這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盛世……,陛下該出去看看了!”


    白貴貌似漫不經心的迴道。


    隔了兩日。


    在武惠妃的建議下,誌驕意滿的李隆基認為自己創造了如此盛世,是時候該出去看一看了,所以擺駕洛邑,準備沿著大運河,巡視江南。


    而作為宰輔的白貴在朝理政。


    天下什麽都能缺,可以缺皇帝,但宰輔一日都不能缺,缺了國事會亂。


    不過離開之前,李隆基也長了一個心眼,抓著兵權沒放。而唐代的宰相權力不如以往的宰相權力大,朝堂也不是白貴的“一言堂”,不至於生出什麽太多的禍患。


    現在是盛世,又不是亂世,還不至於會有膽大包天的人,膽敢篡位。


    為保安全,李隆基也帶走了太子。


    另外李隆基也認為,天底下誰都會反,但白貴絕對不會反,一是白貴與他這麽多年的君臣之情,二則是白貴沒有子嗣。


    這一來一去,罷相之事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因為朝政不能亂,交接宰執之位的時候,勢必會引起朝政動蕩,而李隆基被武惠妃這麽一提,亦是心癢癢想要迫不及待巡視大好江河,自不會輕易罷相。


    一下江南。


    二下江南。


    直到第三次的時候。


    驛站失靈,一連十數日難覓皇帝蹤信。消息不知從何透漏而出,朝廷百官惶惶無措。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又被皇帝一同帶走,所以宰輔白貴無奈隻能應百官之邀、士林之請,扶持李隆基最寵信的皇子壽王李瑁登基為帝。


    至於士林之請,亦是尋常。


    本來李隆基作為聖天子,勵精圖治,但三次南巡,耗費的民脂民膏無數,這點實則以大唐的底蘊還能承受,但在士林看來,李隆基這個皇帝已經算是昏庸了。


    雖說忠君愛國,但實則不管哪朝哪代,對於士大夫來說,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虛君強化臣權。


    “白……白相,孤……孤不敢,不敢……”


    七八歲的壽王李瑁臉上略帶隱憂。


    但他目光在看到含元殿殿內最上方的龍椅時,眼底又露出一絲的希冀和渴望,這可是意味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一旦坐上,他就是整個大唐最尊貴的聖人。


    “壽王殿下,現今陛下失蹤,生機難料,雖臣希望陛下能夠安然無恙,但現在邊疆傳來戰報,突厥南侵,若無皇帝,政令如何施行?兵權如何授予?”


    “相比於誤國,臣……更希望壽王殿下能夠承擔起這舉國重擔!”


    白貴站在龍椅旁,勸諫壽王李瑁道。


    他一副憂國憂民的神色。


    也確實如他所說,如果國事安穩的話,有皇帝和沒有皇帝區別不大。但現在外敵入侵,如果沒有皇帝授予的虎符,想要調兵遣將根本不能。


    時間一長,這就是誤國!


    會被突厥各個擊破!


    “可……”


    壽王李瑁仍是猶豫。


    “殿下,到時候陛下仍是太上皇,仍能執掌國政。你是他的皇子,陛下難道會虎毒食子嗎?若是為皇帝,殿下……”


    白貴循循善誘道。


    後半句話他沒有說完。但言下之意很明顯,現在如果壽王李瑁繼承了皇位,假使李隆基迴來,也不會對他這個皇子下手。


    而繼承了皇位之後,壽王李瑁就是朝廷的合法皇帝!


    即使最後被廢,但相較壽王李瑁以前的身份,他日後是廢皇帝,廢皇帝如果朝政一旦有變,說不定還會被繼續冊立為皇帝。


    皇室子弟,向來早慧。


    壽王李瑁思慮好處和後患之後,心底有了把握,在白貴的目光注視下,一屁股坐上了皇位。


    “如今國事艱難,一切還有望白相把持。”


    “孤……朕年幼不知事,賜白相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權掌國事!”


    “定……定以亞父視之也!”


    ------題外話------


    今天有事,加上有點卡文,更遲了,待會淩晨還有兩更。抱歉,不是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心師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心師尊並收藏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