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王府上下正全力籌備喜事,小靜王成親後仍會住明園,雖然時間緊迫,王府仍是騰出人手將明園裏外翻新重新拾掇,納吉問彩以及置辦成親所需物件皆由禮部出麵,宮裏的賞賜亦緊跟而來,務求在最短時日內準備得妥妥當當。
唯有莫言鬱鬱難歡,她站在明園門外,望著簇新的園門,眉梢浮起淡淡的輕愁。那裏麵已經沒有她的立足之處,新人即將進府,而蕭頌又不曾將她放在心上半分,兩年的相伴便落得個這般結果,她不甘心,想再見蕭頌一麵,可是他近日卻總不見人影。
莫言並不敢自作多情,認為蕭頌是在故意避開她,但想見他的心情卻愈加迫切起來。
身後的小丫鬟妙兒怯怯叫了聲:“姑娘,咱們迴去吧。”
迴去?又能迴到哪兒去呢,她是從宮裏出來的,原以為再也不用迴去,沒想到……
奎總管匆匆走來:“莫言姑娘,您怎麽過來了?”
“總管,我想見見小王爺,他如今在何處?”
奎總管敬她是從陛下身邊過來的人,輕易不肯得罪,想了想道:“老奴不知,這會兒怕是在書齋吧?姑娘有什麽事不如吩咐老奴去辦,保管給你辦妥當。”
這件事誰也幫不了她,隻要能見到小王爺。莫言嗓音微啞,顫聲道:“奎總管,小王爺真的要娶國師義女,這件事再無挽迴的餘地嗎?”
奎總管不樂意了,雖然莫言的身份特殊,可這些話真不該從她嘴裏出來。當下勸道:“莫言姑娘,別怪我沒有提醒你,有些話最好不要在小王爺麵前說起。這麽跟你說吧,這事兒若是小王爺不願意,那就是天皇老子說了他也不會聽的,明白了嗎?”
莫言無奈笑笑,她當然明白,這樁婚事別說是陛下賜婚,就算沒有賜婚,小王爺對那名女子也是情有獨鍾。
她屈了屈膝:“總管事忙,我自己去書齋就行。”
蕭頌此時並不在書齋,門外的守衛並沒有難為莫言,知道她一直近身服侍主子,平日裏也相熟,故而放她進了書齋裏侯著。
寬闊的房間裏堆滿書籍,不少是從明園搬過來臨時放在這裏,莫言站在屋中左右走了幾步,不敢擅動書本,便呆立在鏤空的木門前,靜靜地等待蕭頌的歸來。
直等到日落西山,門外人影閃動,她才聽到蕭頌如醇酒般好聽的聲音在外麵響起:“都往外再退一些,沒我的吩咐不準讓人進來。”
“是!”
他終於迴來了!不知為何,莫言突然有些無措,一個閃身躲在屋內厚厚的簾幕之後,不知該如何去麵對他。盡管所有人都知道她是為了什麽入的王府,兩年來她一直都在等蕭頌開口將她收用,但是事到如今,她該怎麽說呢?
蕭頌推門進房,又輕輕將門合上,他似乎極為乏累,坐入椅中閉目歇息。書齋裏靜得不行,莫言甚至能聽得到自己的心跳聲,此時出去似乎有些突兀,她鼓了數次勇氣,還是踏不出一步,也許她該改日再來道出自己的心意。
天色慢慢暗下來,蕭頌沒有一絲傳飯的打算,莫言在一旁等得心急。忽聽得窗子一聲輕響,似乎被人從外麵打開,跟著屋裏多了道陌生氣息,莫言神情一凝,什麽人敢闖到這裏來,是要對小王爺不利嗎?還好有她在此,正想衝出去製住來人,哪知蕭頌突然開口道:“你來了,坐。”
聽起來那人竟是與小王爺相熟的,兩人約好此刻見麵。莫言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悄悄探出身子看了一眼,是個穿著長衫的男子,年約二十多歲,麵相英俊,微眯的眼角魅力十足。
她並不認得這是何人,但聽得蕭頌稱他“封二公子”,那封二公子問道:“小王爺派人傳信於下官,不知有何事要見麵。”
雖然避開眾人耳目私下會麵,封長卿仍是恭恭敬敬地行了禮,他知道這些高門子弟一貫自視極高,尤其是麵前的小靜王,上一迴在宮裏對他便有些不善,今趟無緣無故將他找來不知為了何事。他二人隻顧著打量對方,都未曾發覺藏身在簾幕後頭的莫言。
蕭頌沉聲道:“你應該已知道,葉薇前日搬入了國師府。”
葉薇,這兩個字聽得封長卿心中刺痛,早在她與蕭頌定下婚期之時,他便大醉了一場,到如今還是做不到無所謂,一直躲著她。他點點頭道:“知道,她馬上要嫁給小王爺你了。那又如何呢?”
“封二公子,不用我提醒,你應該知道她這麽做有多危險,難道你不擔心她?”
封長卿心中一緊,謹慎地道:“小王爺說笑了,她是國師義女,又即將嫁給你……我有什麽資格去擔心她,小王爺莫不是誤會什麽了,下官與她隻是同鄉而已。”
蕭頌懶得與他多費唇舌,直接開口道:“若是不擔心她,為何我一提事關葉薇,你便放下一切來找我?禁軍軍紀何時這麽寬鬆了?我這裏有幾件事說與你聽,若封二公子聽了還說沒有關係,那便當今日之約從未有過。”
封長卿不由得皺起眉,他不喜歡被人威脅,便道:“請小王爺示下。”
“第一,你是如何進得北衙,這點大家都知道,如今靖安侯在京中的日子過得艱難,而依你與周侯爺的交情,那些屢次找他麻煩的人卻從來不動封家的生意,難道說你人緣特別好?”
封長卿不客氣地反問道:“小王爺是否懷疑根本就是我在暗中搗鬼?”
“不是你,那些人是什麽來曆,你我都清楚,跟長青會脫不了幹係。”蕭頌歎了口氣,這幾日為了查明國師府裏那個神秘的女人是誰,他頗費了些功夫,可是完全沒有頭緒,倒是查到些別的。“再來說第二,封二公子你風流倜儻,與盛安商會的石小姐之間情絲未了,她倒沒什麽,可是她有位兄長,卻是長青會的人,此等叛逆卻是封二公子的座上賓,敢問一聲,你和長青會到底是什麽關係?”
封長卿忖度不出他究竟是什麽意思,可既然蕭頌沒有將此事告訴別人,而是將他請過來私下說話,那便有轉機。他攤攤手道:“小王爺還是別繞彎子了,這些與葉薇又有什麽關係呢?”
“我不知道你對葉薇的事到底知道多少,可你是她在京城中唯一的朋友,難道不該擔心她?”憑借一人之力複仇終是不可行,她必定會借助長青會的力量,單看薇寧與封長卿來往密切便可猜到,她與長青會之間定然早有暗中往來,而蕭頌亦能看得出封長卿並不完全了解薇寧入京的真正目的,隻是隱約知道些大概,不清楚她身藏什麽樣的仇恨與秘密,再說依薇寧的機敏的性子,也不象是到處說心事的人,她習慣把心事深深藏起來,即使要一個人默默承受。
封長卿站在那裏有些黯然,“我一向以為自己應該是最懂她的人,如今看來,尚不如你。”
他是見慣風月情濃之人,早已看出蕭頌與薇寧之間有不同尋常的情愫,此刻縱然心中泛酸,仍是強打精神道:“看來小王爺已知她所行之事極兇險,可為何不親自勸她呢?”
蕭頌沉吟許久,才道:“我不方便見她,隻想讓你給她提個醒,當心石致遠。”
如今他與薇寧有情還似無情,明明該兵刃相見卻要結成最親密的夫妻,婚期越近,蕭頌越覺得心裏不安,真的要成親?成親後他們又該如何日日相對?
封長卿有些迷惑地問:“石致遠……為何要當心他?”
不是封長卿要小看石致遠,此人空有抱負,喜怒形於外,為人做事太不冷靜,對自己的妹妹石富娘又太霸道,總之難成大事。
“我得到消息,石致遠已與肅王暗中結盟,他瞞著長青會,瞞著你們,想必是要依托肅王來替他了結仇怨。隻是若叫肅王知道葉薇的事,卻有些不妙。”
此事令封長卿難以置信,石致遠竟瞞著他和長青會做下這種事!想到可能會有的後果,他忍不住麵色發白。
蕭頌淡淡地說了個地址:“如今石富娘便被他安置在柳岸湖邊,房屋奴仆皆是肅王所供,你不妨去看一看。”
封長卿知道在那一片住的非富即貴,最是清靜,當下便信了七成,心中焦躁不已:“剛剛小王爺說葉薇搬入國師府會有危險,那又是何意?”
“那是我另一重擔憂,國師豈是好相於的?無緣無故認她為義女,說不定便是看出她的底細,隱而不發,定是另有所謀,我真怕她魯莽行事會出事,最好勸得她離國師遠些才行。”
封長卿隻得苦笑,他的話未必有用。臨走之時蕭頌又一臉鄭重地交待道:“你……不必告訴她這些是我說的。”
封長卿有些明白他的心意,點了點頭道:“你放心,我知道怎麽說。”
等他離去後,蕭頌也沒在書齋多作停留,剛出去片刻,突然又匆匆趕迴來,在房內掃視一遍,目光落在窗前厚重的簾幕上,慢慢地走上前一把掀開,後麵卻已連人影也不見,隻有一扇半掩的窗戶,被風吹得微動。
唯有莫言鬱鬱難歡,她站在明園門外,望著簇新的園門,眉梢浮起淡淡的輕愁。那裏麵已經沒有她的立足之處,新人即將進府,而蕭頌又不曾將她放在心上半分,兩年的相伴便落得個這般結果,她不甘心,想再見蕭頌一麵,可是他近日卻總不見人影。
莫言並不敢自作多情,認為蕭頌是在故意避開她,但想見他的心情卻愈加迫切起來。
身後的小丫鬟妙兒怯怯叫了聲:“姑娘,咱們迴去吧。”
迴去?又能迴到哪兒去呢,她是從宮裏出來的,原以為再也不用迴去,沒想到……
奎總管匆匆走來:“莫言姑娘,您怎麽過來了?”
“總管,我想見見小王爺,他如今在何處?”
奎總管敬她是從陛下身邊過來的人,輕易不肯得罪,想了想道:“老奴不知,這會兒怕是在書齋吧?姑娘有什麽事不如吩咐老奴去辦,保管給你辦妥當。”
這件事誰也幫不了她,隻要能見到小王爺。莫言嗓音微啞,顫聲道:“奎總管,小王爺真的要娶國師義女,這件事再無挽迴的餘地嗎?”
奎總管不樂意了,雖然莫言的身份特殊,可這些話真不該從她嘴裏出來。當下勸道:“莫言姑娘,別怪我沒有提醒你,有些話最好不要在小王爺麵前說起。這麽跟你說吧,這事兒若是小王爺不願意,那就是天皇老子說了他也不會聽的,明白了嗎?”
莫言無奈笑笑,她當然明白,這樁婚事別說是陛下賜婚,就算沒有賜婚,小王爺對那名女子也是情有獨鍾。
她屈了屈膝:“總管事忙,我自己去書齋就行。”
蕭頌此時並不在書齋,門外的守衛並沒有難為莫言,知道她一直近身服侍主子,平日裏也相熟,故而放她進了書齋裏侯著。
寬闊的房間裏堆滿書籍,不少是從明園搬過來臨時放在這裏,莫言站在屋中左右走了幾步,不敢擅動書本,便呆立在鏤空的木門前,靜靜地等待蕭頌的歸來。
直等到日落西山,門外人影閃動,她才聽到蕭頌如醇酒般好聽的聲音在外麵響起:“都往外再退一些,沒我的吩咐不準讓人進來。”
“是!”
他終於迴來了!不知為何,莫言突然有些無措,一個閃身躲在屋內厚厚的簾幕之後,不知該如何去麵對他。盡管所有人都知道她是為了什麽入的王府,兩年來她一直都在等蕭頌開口將她收用,但是事到如今,她該怎麽說呢?
蕭頌推門進房,又輕輕將門合上,他似乎極為乏累,坐入椅中閉目歇息。書齋裏靜得不行,莫言甚至能聽得到自己的心跳聲,此時出去似乎有些突兀,她鼓了數次勇氣,還是踏不出一步,也許她該改日再來道出自己的心意。
天色慢慢暗下來,蕭頌沒有一絲傳飯的打算,莫言在一旁等得心急。忽聽得窗子一聲輕響,似乎被人從外麵打開,跟著屋裏多了道陌生氣息,莫言神情一凝,什麽人敢闖到這裏來,是要對小王爺不利嗎?還好有她在此,正想衝出去製住來人,哪知蕭頌突然開口道:“你來了,坐。”
聽起來那人竟是與小王爺相熟的,兩人約好此刻見麵。莫言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悄悄探出身子看了一眼,是個穿著長衫的男子,年約二十多歲,麵相英俊,微眯的眼角魅力十足。
她並不認得這是何人,但聽得蕭頌稱他“封二公子”,那封二公子問道:“小王爺派人傳信於下官,不知有何事要見麵。”
雖然避開眾人耳目私下會麵,封長卿仍是恭恭敬敬地行了禮,他知道這些高門子弟一貫自視極高,尤其是麵前的小靜王,上一迴在宮裏對他便有些不善,今趟無緣無故將他找來不知為了何事。他二人隻顧著打量對方,都未曾發覺藏身在簾幕後頭的莫言。
蕭頌沉聲道:“你應該已知道,葉薇前日搬入了國師府。”
葉薇,這兩個字聽得封長卿心中刺痛,早在她與蕭頌定下婚期之時,他便大醉了一場,到如今還是做不到無所謂,一直躲著她。他點點頭道:“知道,她馬上要嫁給小王爺你了。那又如何呢?”
“封二公子,不用我提醒,你應該知道她這麽做有多危險,難道你不擔心她?”
封長卿心中一緊,謹慎地道:“小王爺說笑了,她是國師義女,又即將嫁給你……我有什麽資格去擔心她,小王爺莫不是誤會什麽了,下官與她隻是同鄉而已。”
蕭頌懶得與他多費唇舌,直接開口道:“若是不擔心她,為何我一提事關葉薇,你便放下一切來找我?禁軍軍紀何時這麽寬鬆了?我這裏有幾件事說與你聽,若封二公子聽了還說沒有關係,那便當今日之約從未有過。”
封長卿不由得皺起眉,他不喜歡被人威脅,便道:“請小王爺示下。”
“第一,你是如何進得北衙,這點大家都知道,如今靖安侯在京中的日子過得艱難,而依你與周侯爺的交情,那些屢次找他麻煩的人卻從來不動封家的生意,難道說你人緣特別好?”
封長卿不客氣地反問道:“小王爺是否懷疑根本就是我在暗中搗鬼?”
“不是你,那些人是什麽來曆,你我都清楚,跟長青會脫不了幹係。”蕭頌歎了口氣,這幾日為了查明國師府裏那個神秘的女人是誰,他頗費了些功夫,可是完全沒有頭緒,倒是查到些別的。“再來說第二,封二公子你風流倜儻,與盛安商會的石小姐之間情絲未了,她倒沒什麽,可是她有位兄長,卻是長青會的人,此等叛逆卻是封二公子的座上賓,敢問一聲,你和長青會到底是什麽關係?”
封長卿忖度不出他究竟是什麽意思,可既然蕭頌沒有將此事告訴別人,而是將他請過來私下說話,那便有轉機。他攤攤手道:“小王爺還是別繞彎子了,這些與葉薇又有什麽關係呢?”
“我不知道你對葉薇的事到底知道多少,可你是她在京城中唯一的朋友,難道不該擔心她?”憑借一人之力複仇終是不可行,她必定會借助長青會的力量,單看薇寧與封長卿來往密切便可猜到,她與長青會之間定然早有暗中往來,而蕭頌亦能看得出封長卿並不完全了解薇寧入京的真正目的,隻是隱約知道些大概,不清楚她身藏什麽樣的仇恨與秘密,再說依薇寧的機敏的性子,也不象是到處說心事的人,她習慣把心事深深藏起來,即使要一個人默默承受。
封長卿站在那裏有些黯然,“我一向以為自己應該是最懂她的人,如今看來,尚不如你。”
他是見慣風月情濃之人,早已看出蕭頌與薇寧之間有不同尋常的情愫,此刻縱然心中泛酸,仍是強打精神道:“看來小王爺已知她所行之事極兇險,可為何不親自勸她呢?”
蕭頌沉吟許久,才道:“我不方便見她,隻想讓你給她提個醒,當心石致遠。”
如今他與薇寧有情還似無情,明明該兵刃相見卻要結成最親密的夫妻,婚期越近,蕭頌越覺得心裏不安,真的要成親?成親後他們又該如何日日相對?
封長卿有些迷惑地問:“石致遠……為何要當心他?”
不是封長卿要小看石致遠,此人空有抱負,喜怒形於外,為人做事太不冷靜,對自己的妹妹石富娘又太霸道,總之難成大事。
“我得到消息,石致遠已與肅王暗中結盟,他瞞著長青會,瞞著你們,想必是要依托肅王來替他了結仇怨。隻是若叫肅王知道葉薇的事,卻有些不妙。”
此事令封長卿難以置信,石致遠竟瞞著他和長青會做下這種事!想到可能會有的後果,他忍不住麵色發白。
蕭頌淡淡地說了個地址:“如今石富娘便被他安置在柳岸湖邊,房屋奴仆皆是肅王所供,你不妨去看一看。”
封長卿知道在那一片住的非富即貴,最是清靜,當下便信了七成,心中焦躁不已:“剛剛小王爺說葉薇搬入國師府會有危險,那又是何意?”
“那是我另一重擔憂,國師豈是好相於的?無緣無故認她為義女,說不定便是看出她的底細,隱而不發,定是另有所謀,我真怕她魯莽行事會出事,最好勸得她離國師遠些才行。”
封長卿隻得苦笑,他的話未必有用。臨走之時蕭頌又一臉鄭重地交待道:“你……不必告訴她這些是我說的。”
封長卿有些明白他的心意,點了點頭道:“你放心,我知道怎麽說。”
等他離去後,蕭頌也沒在書齋多作停留,剛出去片刻,突然又匆匆趕迴來,在房內掃視一遍,目光落在窗前厚重的簾幕上,慢慢地走上前一把掀開,後麵卻已連人影也不見,隻有一扇半掩的窗戶,被風吹得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