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沒有秘密,方家的馬車進了城門,很多人就知道方玉上任了。


    所有都等著他動作,吏部衙門更是很多人等著方玉來拜會,他們也看看憑借一己之力帶領橋安縣過上好日子的縣令長什麽樣子。


    結果,所有人等來等去,沒有等到方玉出現,卻等到了京造府衙幾乎全員出動,奔向城外的消息…


    城門外的幾個草棚,被迅速清理出來。


    一筐筐的苞穀餅子,一袋袋的粗糧被搬了進去。


    所有流民都以為在做夢,使勁揉著眼睛,然後瘋了一樣衝上前。


    差役們拔了腰刀,高聲吆喝著。


    “京兆尹方大人上任,開始賑災救濟,大夥兒不要著急,人人都有餅子!


    但凡哄搶,殺無赦!”


    “殺無赦!”


    “殺無赦!”


    有流民不聽勸,還想往前擠,結果被楊武等人幾腳踹倒。


    然後,雪亮的長刀直接比到了脖子上。


    見得這般,流民才算冷靜下來。


    眼見賑災救濟已經到了,若是這個時候死在刀下,就太不值得了。


    所有人都紅著眼睛,盯著棚子,生怕棚子裏的物資飛了。


    幾十個帳篷被迅速紮了下來,裏麵燒了火堆,也擺放了桌椅。


    更有簡易的土灶壘了起來,黑色的大鍋架上去,開始倒水,倒雜糧,燒柴熬粥。


    灶台後忙碌的,有六十歲的老太太,也有十幾歲的半大小子,都是陳武在慈安堂裏喊來的人手。


    原本想要安排花想容的姑娘們,但流民如今還沒安撫好,萬一鬧事,姑娘們就危險了。


    倒是這些慈安堂的老人孩子,平日多在市井走動,也是流民或者苦命人出身,更適合來幫忙。


    很快,流民們就開始排起五條長長的隊伍,根據男女老少,流民的手腕上被係了不同顏色的布條,布條上也標好了數字。


    他們再走到發放苞穀餅子的帳篷前,就可以憑借布條,一人拿到一個餅子。


    幾乎所有人當時就把餅子三兩口吃到了肚子裏,這是活命的經驗。


    因為這段時日,他們活命都靠乞討和爭搶。


    拿到手裏的食物,不能等。


    慢上一瞬都可能被別人搶吃了,隻有放到肚子裏才是自己的。


    吃了苞穀餅子,肚子裏勉強有了底氣,去了火燒火燎的空蕩,就可以去下一個帳篷登記了。


    男女,籍貫,年紀,擅長什麽活計。


    簡單的四樣,卻把一個人了解的很清楚。


    再下一個帳篷,坐了大夫,開始給眾人把脈。


    身體健康的,會發一個同布條上數字一樣的小木牌。


    若是有病症,比如風寒咳嗽,或者拉肚子痢疾,則沒有木牌,會被引到一個大帳篷裏,暫時取暖,等待救治。


    最後,凡是登記檢查過的人,都會發一個陶碗,到灶台前,打一碗熱騰騰的粥。


    而大帳篷那邊,額外會有人送粥桶過去。


    流民們粗使還有些慌亂,生怕他們之前鬧的厲害,朝廷會把他們都清理了。


    但這會兒吃了半飽滿,生病的也得了救治,才算勉強安心。


    有聰明的,就開始扯了差役們小心問詢。


    “差爺,朝廷這是打算賑災了,要救我們活命了?”


    差役是京兆尹府衙的,平日養尊處優,出門處處都被百姓們捧著怕著。


    什麽時候吃過這苦頭啊,站在寒風裏歸攏流民,還要幫著抬糧食袋子,打水。


    他滿心的邪火沒有地方發泄,被臭哄哄的流民攔著,他就發了火。


    “問什麽問,給你們吃的就吃,給你們喝就喝!


    有人要裝救世主,青天大老爺,最好一直裝下去!


    哼,堅持個三五日就撤了,那時候你們就倒黴了!”


    他的嗓門可是不低,被不遠處的謝銘聽見,就走了過來。


    謝銘也沒有看他,隻是對流民說道。


    “這位老鄉,我們大人是朝廷新調任的京兆尹。


    我們大人姓方,單字一個玉,原本是橋安縣縣令。


    今日的所有糧食物資,都是我們大人自己拿銀子采買的。


    大人說,你們都是大魏的子民,隻不過如今遭了難。


    皇上仁德,不忍心你們受難,他才秉持聖意,前來搭救。


    隻要各位老鄉不辜負皇上的恩德,聽從命令。


    這一冬日,我們大人就不會讓各位凍死餓死。


    你們趕緊去排隊吧,明日還要給你們張羅住處呢。”


    “哎,好,好!”


    流民其實也沒聽明白多少,但也知道皇上派了一個官來救他們。


    很快,他就把這些話傳給別的流民了。


    結果,有一個流民居然立刻就哭了起來,恨不得跪倒謝天謝地。


    旁人奇怪,就問道。


    “你認識這位大人?怎麽哭得這麽厲害!”


    痛哭的流民抹了眼淚,扯著嗓子喊著。


    “我們真的有救了,嗚嗚,這位方大人是橋安縣的縣令老爺啊!


    嗚嗚,我聽我家遠房親戚說過,他去橋安縣販過西瓜。


    這位方大人是個好官,大好官,我家親戚親眼見到他在田裏幫著摘西瓜。


    橋安縣原來可窮了,是這個大人一點點帶著富起來的。


    原本都沒有閨女願意嫁過去,如今都爭搶著尋人家兒。


    這次咱們遭災了,出來逃命,橋安縣一個都沒有!


    不信你們問問!


    咱們得救了,是方大人啊,方大人啊!”


    眾人都是聽得心熱,於是消息就被傳的更開了。


    很快,又有人知道方玉的名號,天黑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安心了。


    方玉親自帶人翻檢各個窩棚,凡是受傷的,生病的,餓的走不動的流民,都被抬了出來,送進了帳篷。


    有專門的大夫負責診治,照料。


    眼見天黑下來,冷的拿不出手了。


    楊武過來稟告,“大人,今晚怎麽安頓?”


    “老弱婦孺送到草棚裏,灶台大鍋裏燒熱水。


    保證老弱婦孺別凍到,其餘壯年找地方堅持一晚,冷了就打熱水喝。”


    “是,大人。”


    楊武等人都下去了,方玉想了想,就迴了京兆尹。


    易先生麵前的桌子上堆了不少檔案,有些顯見落了灰。


    吳岩麻利的倒了熱茶,方玉遞了一杯給易先生,問道。


    “可是查到空院子了?”


    易先生推出一張單子,“城中各處,比較合適的,隻有這麽七處。


    特別是城北的齊家大院兒,前後七進,房間一百多,足夠安置下一千人。


    但這院子已經空了十餘年,想必會很破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空間穿成農門團寵小嬌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期遲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期遲遲並收藏帶空間穿成農門團寵小嬌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