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承嫻在長春宮的西暖閣生下了一對雙胞胎,非常健康可愛。
兩個孩子滿月的時候,康熙迴宮了,第一件事就是來到長春宮,看望這兩個孩子,大一點的康熙賜名弘曆,小的賜名弘晝,康熙很是喜歡這兩個孩子,尤其是弘曆,每每康熙抱起弘曆,弘曆就會咯咯的笑,惹得康熙對他疼愛有加!
這樣一來,承嫻生下了兩個孩子,往來長春宮的人也就多了,康熙知道,這自然是瞞不住了,不過依舊下令不得外傳,自然這些人也是了解康熙的脾氣秉性,沒有康熙的話,誰也不敢明著說,這後宮中有些好事的人便得知了長春宮的主子平安生下了孩子,性子淡的不好事的也就不知道什麽,即使知道了,也是閉口不言隻字不提。
康熙這一段時間對胤禛的考驗也還算滿意,覺得胤禛是個可造的棟梁之才,也還對自己忠心耿耿,可是康熙還沒有意思想放承嫻迴到胤禛身邊的意思。不過有了這兩個孩子承嫻的日子就不那麽單調了,覺得生活也都有了期盼,承嫻親自撫養著兩個孩子,一天天的看著弘曆和弘晝長大,而這時候的承嫻清楚的知道,弘曆和弘晝在曆史上都不是自己的孩子,一個是鈕祜祿氏的孩子,一個是耿佳氏的孩子,承嫻雖然擔心將來有一日孩子被奪去,但也都是無用的,因為,身處在這曆史之中,承嫻無力改變曆史,隻能順應著他的發展潮流,不知道將來的自己會何去何從,不知道將來自己的命運如何,所以隻能好好的珍惜現在的一切。
這四福晉那拉氏,自從借著胤禛遷怒承嫻的空當恢複了自由,又重新行駛了福晉的職權,就開始隔三差五到德妃宮裏請安問候,德妃早就從祈揚的口中得知了胤禛的情況,心中正是高興的緊呢,殊不知,她這樣離間胤禛與承嫻,有多傷胤禛的心,讓胤禛的心理有多痛苦,若是曾經對這個親生額娘還有著半分情意,恐怕將來,這半分情意都不會有了。
德妃當然是知曉這些的,所以為了除去後患,德妃再次心生狠計。隻是缺少一個機會,缺少一個康熙不在皇宮中的機會。德妃依舊隱忍著。
一直等到了轉年夏天照著以往的慣例,康熙去給仁憲太後請安,商量著去塞外避暑,恰逢仁憲太後年歲大了,身體又不太好,不宜長途遠行,仁憲太後便沒有像往年一樣,同康熙去塞外,而是留在了宮裏。
德妃聽了這個消息,才覺得真是天助我也。這樣反而不用德妃自己親自動手了,倒是可以借著太後的手了結了承嫻,一了百了。康熙迴來就算要追究,那也是太後的旨意康熙爺奈何不得。
康熙依舊是交代了魏珠留下照看承嫻母子三個,交代了朝政上的事情之後,變帶著大隊的人馬啟程了。胤禛也自然是在這隊伍中的。
佟貴妃帶著後宮嬪妃恭敬的跪送康熙啟程,才行禮目送著康熙的車馬遠走,佟貴妃便起身道寧壽宮看仁憲太後去了,由於這小佟貴妃陪著仁憲太後說了會子話,因著自己的身體最近也是不大好,便沒坐一會兒就起身迴承乾宮了,出寧壽宮門的時候剛好遇著德妃。
德妃雖然年歲比這小佟貴妃長了不少,可是這小佟妃是貴妃,德妃還隻是妃,所以見了佟妃還是要請安問禮。
“給貴妃娘娘請安!”
“德妃姐姐客氣了!”
小佟貴妃禮貌的迴禮,便出去了。才出了寧壽宮門,小佟貴妃對身邊的侍女吩咐:“待會去問問寧壽宮的人,看看德妃都說些什麽。”
“是!”
德妃進了寧壽宮的西暖閣,仁憲太後一身玉色萬壽蜀錦常服正歪在羅漢床上逗鳥玩。
“臣妾給太後請安!”
‘仁憲太後揮揮手示意捧著鳥籠子的宮女退下:“是德妃啊,快免禮,賜坐!”
“謝太後!”
仁憲太後正了正身子,抖了抖手上的帕子,笑著說,
“今兒皇帝啟程了,本以為我這可就該冷清了,沒想到哀家這反倒熱鬧起來了。這佟貴妃剛走,你就來了!”
德妃趕忙陪笑說:“之前說太後一直臥病,不願人打擾,臣妾也就不敢擅自來驚擾了太後。”
“這是什麽話?你們願意來陪著哀家這個老太婆說話,哀家樂不得呢!不過,你今兒來肯定是有巧兒宗要跟哀家說,別拐彎抹角,直接說吧!”
德妃笑笑說:
“什麽都瞞不過太後的慧眼去!”德妃頓了頓故意謹慎的對太後說:“太後可曾聽聞,去年冬末皇上從暢春園帶迴來一位姑娘,安頓在了長春宮,誰也不叫打擾。”
“這個哀家倒是知道的,不過,皇帝的事,哀家也不多過問,皇帝那麽做自然有皇帝的道理!”仁憲太後喝了一口參茶,淡淡的說。
“是呢,臣妾也不敢多說什麽,之前,臣妾想著,皇上寵著那個妹妹,又是宮外來的姑娘,講不講規矩都罷了,隻是這進宮一年了,前些個日子,臣妾還聽說這長春宮的妹妹給皇上誕下一對龍子,這從先秦開始,就沒有哪個後妃有這等福氣生過一對龍子啊!臣妾想著既然這個妹妹這麽有福氣,應該也給個名分,安頓在後宮,這樣皇上不叫說,這一對龍子也就沒名沒分了,豈不是委屈了這一對龍子?臣妾心想皇上莫不是有苦衷不好說,若太後出麵給了這個妹妹名分,皇上肯定高興”
“怎見得哀家給了名分皇帝會高興呢?若是皇帝真的想給他名分讓哀家來說,怎得都不來告訴哀家?這必是皇帝不想哀家過問罷了!”
德妃見太後不以為意,又細細的分析說:“又或許皇上有別的苦衷不好跟太後開口,太後您想若不是很重視這個妹妹,又怎麽會給安頓在先孝懿皇後的長春宮,這長春宮可是空了多少年都沒有人住過了,一下子給這個妹妹住,又許她不到六宮問安,這皇上得是多重視呢?”
太後若有所思,換了個口氣說:
“哀家是聽說皇帝從暢春園帶迴來一個女孩子,隻是不知道誕下了龍兒的事,有這等好事,皇帝怎麽不和哀家說,也讓哀家高興高興,宮裏許久沒有這等好事了!”
“是呢,臣妾本不該多言,隻是皇上離京到塞外狩獵,太後閑悶,臣妾又無意得知了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就忙不迭的來告訴太後,希望能讓太後高興高興,太後的病也就能好的快了。”
仁憲太後心下的確高興,自己一生都沒有孩子,見了小孩子就喜歡的緊,這次聽了德妃說的這個,又是前無古人的生了一對雙胞胎,仁憲太後自然來了精神。
“哀家還真是高興,走,你伺候哀家更衣,哀家要去長春宮瞧瞧去!”
“是!”
德妃趕忙小心的扶起仁憲太後,一邊給仁憲太後梳頭一邊說:“臣妾也想見識見識這個妹妹呢,肯定長得天仙似的,要不怎麽皇上寵的給安頓在了先皇後居住的長春宮呢?”
太後笑笑說:“哀家到聽得這裏麵醋味這麽大,你是宮裏的老人兒了,怎麽還這麽愛吃醋!”
德妃訕訕一笑說,“臣妾失言了!臣妾並不是吃醋,是高興呢,宮裏又多了妹妹,皇上又喜得龍子,臣妾是替皇上和太後高興呢”
仁憲太後換好宮裝,出了寧壽宮上了轎攆同德妃一起一路去了長春宮。到了長春宮門外,有禁軍把守著,紛紛跪地給太後德妃請安。
“給太後請安!給德妃娘娘請安!”
“都起來吧,哀家和德妃要進去瞧瞧!”
一個帶班侍衛有些為難的神色“迴太後,皇上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入內,奴才……”
德妃不高興的訓斥了侍衛:“糊塗東西,皇上有旨意不假,可現在來的人是誰,是太後,皇上的聖旨難道還能約束太後嗎?我看,你們是活的不耐煩了吧!”
仁憲太後沒有說話,德妃把這侍衛訓斥了一番,侍衛們趕忙乖乖讓路,德妃便扶著仁憲太後進去了。
領班侍衛看著仁憲太後和德妃進去之後趕忙一路小跑著去找魏珠稟報。
太後進了長春宮,承嫻早已得了消息,知道太後來了,本沒什麽,可是跟著德妃,心下明了這一劫數,怕是難逃了,卻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隻得帶著影瀾和夢漣跪在長春宮的院中迎接太後。
“給太後請安,給德妃娘娘請安!”
仁憲太後看著麵前的女子甚是眼熟,卻又想不起來是誰。
“抬起頭讓哀家瞅瞅!”
承嫻慢慢的抬起頭,太後一下子驚了“承嫻?怎麽是你?”
“太後,是承嫻!”
“這是怎麽迴事,誰能告訴哀家這是怎麽一迴事?啊?這,這……哀家簡直不敢相信……”說
著,太後一急竟然暈厥過去了!
眾人趕忙上前扶著:“太後,太後!”
德妃趕忙吩咐太監:“快去找禦醫,你們幾個趕快把太後送迴寧壽宮去!”
宮中的流言承嫻當然全不知曉,所以太後見了自己竟然激動的暈了過去,承嫻很是奇怪,為什麽太後會這麽激動,難道自己做錯了什麽?還是發生了什麽?承嫻不明所以,
太後還昏睡著,德妃悄悄的問太醫:“太後的身體要不要緊?”
“迴娘娘,太後是急火攻心,再加上太後速來體製羸弱,所以一時氣血不暢昏厥了,隻要太後靜心修養不要太過勞累動氣,就沒有大礙!”
德妃鬆了一口氣,點點頭:
“好,那太醫請開方子吧,我進去瞧瞧太後!”
“是,娘娘請!”
德妃輕輕的進了屋,沒有多一會兒仁憲太後便醒來了,醒來後的仁憲太後依舊心情不暢快,就要起來,德妃趕忙小心的扶著仁憲太後,
“哀家太不敢信了,若不是親眼看到,任是你們誰說哀家都不會相信的!”
德妃歎了口氣,略帶委屈的樣子,太後也是看在眼裏:
“哀家也知道你委屈,怎麽說承嫻也是四阿哥的人,這個皇帝!哀家絕對不能讓唐玄宗楊貴妃的舊事在我大清朝重演!”
德妃試探的問:“太後那要怎麽辦?”
“這次哀家不願意管也要管了,傳哀家的懿旨,賜死承嫻,至於孩子找個安分的嬪妃來帶,德妃你代哀家去執行!”
“是,臣妾領旨!”仁憲太後接著對德妃說“你也別心疼了,一個女子,將來自然還有好的指給四阿哥!”
“是!”
德妃麵上難過,心中卻是高興的很,太後宮裏伺候的一個小宮女得知這個消息,覺得很是要緊,連帶著太後暈厥的消息,趕忙悄悄的跑著去告訴了佟貴妃!
佟貴妃一聽大驚!趕忙叫人準備了轎攆,趕去寧壽宮。
路上小佟貴妃還在暗暗禱告:
“姐姐,你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我能說服太後救下承嫻,不管事實是怎樣,承嫻是你養大的愛女,是胤禛的心上人,雖與我沒有太大的關係,可是妹妹我今天能做到貴妃的位置,代行皇後的職權,都是因為你,姐姐放心,你看重的人,妹妹一定會盡全力去救的!”
正去寧壽宮的路上,佟貴妃看到了魏珠急匆匆的去長春宮。
“魏公公,等一下!”
“喲,是貴妃娘娘,參見貴妃娘娘!”
“快免了吧,你這是去長春宮?”
“迴貴妃娘娘,正是呢,這事也是說來話長!”
“太後要賜死承嫻,你可知曉?”
魏珠驚了一下
“奴才不知道,這可糟了,奴才怎麽向萬歲爺交代啊!”
佟貴妃想了一下馬上說
“這樣吧,我趕去長春宮去攔住德妃,你趕快去太後宮裏說明情況,想來這裏麵的事現住也隻有你能說清了!”
“是,謝貴妃娘娘,娘娘這次可是幫了奴才大忙了!”
“不說這些了,趕緊去吧!”
“是!”
魏珠趕緊奔去寧壽宮,小佟貴妃趕忙去長春宮想攔住德妃。
德妃得到了太後賜死承嫻的旨意,心中是很是高興,忙不迭的帶著旨意就去長春宮了。
承嫻見德妃再次迴來,依舊是恭敬的請安,德妃向承嫻宣讀了太後的懿旨,便把一條白綾甩在了承嫻麵前!淩冽的說:
“你自己了斷了把!別叫本宮找人幫你,就不好了!”
“德妃娘娘,這都是您的陰謀把!”承嫻冷冷的問
德妃笑了笑說:
“你已是將死之人,我就不再瞞你了,也沒什麽趣!不錯,這都是我的陰謀,宮中的傳聞,太後的到訪,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承嫻,你本無錯,錯就錯在你姓佟佳!”
承嫻沒有說話,垂下眼,拿起麵前的白綾,略看了看,忽然想起弘曆和弘晝,抬頭看著德妃。
“我死以後,我的孩子呢?”
“這兩個孩子是胤禛的骨肉,我的孫兒,若你死了,我便不會再忌諱什麽,我定會好好疼這兩個孩子,善待他們!”
“好,我會如你心意,自盡,隻是死前我想再看看我的孩子”
德妃沒有說話,由著承嫻去了,坐下來喝著茶,慢慢的等:
承嫻放下心來,又看了看繈褓中的嬰孩,心理默默的說:
“弘曆,弘晝,也許就是額娘的大限了,沒有了額娘,你們也該迴歸真正的曆史軌道了,弘曆,弘晝,終究,我們還是沒有母子緣分,額娘去了!”
說著,承嫻緩緩的起身,拿起白綾,頓了一會兒,準備拋到橫梁上,就在這時,佟貴妃急匆匆的進來了:
“住手!”
眾人都愣了一下,一看是佟貴妃,都紛紛請安,德妃看到佟貴妃之後,臉上的表情變了變,然後才訕訕的請安:
“原來是貴妃娘娘,給貴妃娘娘請安!”
“都免禮!”說著佟貴妃走向承嫻一把拿過承嫻手中的白綾,甩到一邊:“德妃姐姐,承嫻不能自盡!”
德妃卻沒好氣的說:
“這是太後的懿旨!耽擱了,恐怕貴妃娘娘也不好向太後交代!”
“太後那裏本宮自會去說明,隻是,現在,承嫻不可自盡,德妃姐姐還是陪著本宮坐下來品品茶,等著太後第二道懿旨把!”
德妃無法,也拿佟貴妃奈何不得,隻能依了她。
這魏珠,急匆匆的去了寧壽宮,求見了太後,把事情的前前後後都給太後說了一遍,太後這才恍然:
“死奴才,不早告訴哀家,你還不快去長春宮赦免了承嫻!遲了一步,釀心下大禍,哀家定不饒你!”
“迴稟太後,貴妃娘娘已經去了,這會子應該正和德妃娘娘一起等著您的第二道懿旨呢!”
太後也鬆了一口氣,點點頭,“是呢,趕緊你去給哀家傳旨,赦免了承嫻,再去拿些好的東西賞了承嫻,給他壓壓驚!哎,哀家也是老糊塗了!”
“這不怪太後,是奴才沒有事先跟太後迴明!”
“好了,快去吧!你就跟承嫻說,是哀家糊塗了!”
“是!”
魏珠趕去了長春宮,宣了太後的懿旨!
貴妃幽幽的起身,稍稍轉身看著德妃說:
“德妃姐姐,本宮很是好奇,若是四阿哥知曉了剛才的情景,不知道會是個什麽表情!嗬嗬!”
佟妃挑起嘴角笑笑,走近承嫻,伸手扶起承嫻,又說:
“好孩子讓你受驚了,快起來吧!”
接著佟妃對在場的眾人說:
“今日的事,不得外傳,想必,皇上已有聖旨在先,若是鬧的滿宮風雨,皇上怪罪了,你們就自己擔待著,言止於此,都散了吧,本宮也要迴去了!”
說著佟妃搭著隨身宮女的手便起身往外走,眾人趕忙屈伸行送禮!
德妃有些憤憤的離去,承嫻還沒緩過神來,癱軟在了一邊,魏珠和景瀾上前,小心的把承嫻攙扶起來,魏珠好言安慰了一會兒,承嫻緩緩心情後,便對魏珠說:“多謝魏公公相救,承嫻感激不盡!”
“奴才隻是盡了微薄之力,乃分內之事,今日的事還是多虧了貴妃娘娘,如若不是貴妃娘娘趕來攔著德妃娘娘,就算奴才討來了太後的懿旨,也是不中用的!”
承嫻點點頭,魏珠接著說:“那讓景瀾伺候著格格好好休養下,安安神,奴才先退下了,還要去慈寧宮給太後迴話呢!”
承嫻點點頭:“好,公公盡管去吧!”
魏珠退下之後,景瀾小心的伺候著承嫻睡下了,這一次還真是驚著承嫻了,那一刻,承嫻真的以為,就要與胤禛弘曆、弘晝父子天人永隔了,可是自己居然又安然無恙的度過了,難道,老天還給自己準備了更長的路的嗎?
兩個孩子滿月的時候,康熙迴宮了,第一件事就是來到長春宮,看望這兩個孩子,大一點的康熙賜名弘曆,小的賜名弘晝,康熙很是喜歡這兩個孩子,尤其是弘曆,每每康熙抱起弘曆,弘曆就會咯咯的笑,惹得康熙對他疼愛有加!
這樣一來,承嫻生下了兩個孩子,往來長春宮的人也就多了,康熙知道,這自然是瞞不住了,不過依舊下令不得外傳,自然這些人也是了解康熙的脾氣秉性,沒有康熙的話,誰也不敢明著說,這後宮中有些好事的人便得知了長春宮的主子平安生下了孩子,性子淡的不好事的也就不知道什麽,即使知道了,也是閉口不言隻字不提。
康熙這一段時間對胤禛的考驗也還算滿意,覺得胤禛是個可造的棟梁之才,也還對自己忠心耿耿,可是康熙還沒有意思想放承嫻迴到胤禛身邊的意思。不過有了這兩個孩子承嫻的日子就不那麽單調了,覺得生活也都有了期盼,承嫻親自撫養著兩個孩子,一天天的看著弘曆和弘晝長大,而這時候的承嫻清楚的知道,弘曆和弘晝在曆史上都不是自己的孩子,一個是鈕祜祿氏的孩子,一個是耿佳氏的孩子,承嫻雖然擔心將來有一日孩子被奪去,但也都是無用的,因為,身處在這曆史之中,承嫻無力改變曆史,隻能順應著他的發展潮流,不知道將來的自己會何去何從,不知道將來自己的命運如何,所以隻能好好的珍惜現在的一切。
這四福晉那拉氏,自從借著胤禛遷怒承嫻的空當恢複了自由,又重新行駛了福晉的職權,就開始隔三差五到德妃宮裏請安問候,德妃早就從祈揚的口中得知了胤禛的情況,心中正是高興的緊呢,殊不知,她這樣離間胤禛與承嫻,有多傷胤禛的心,讓胤禛的心理有多痛苦,若是曾經對這個親生額娘還有著半分情意,恐怕將來,這半分情意都不會有了。
德妃當然是知曉這些的,所以為了除去後患,德妃再次心生狠計。隻是缺少一個機會,缺少一個康熙不在皇宮中的機會。德妃依舊隱忍著。
一直等到了轉年夏天照著以往的慣例,康熙去給仁憲太後請安,商量著去塞外避暑,恰逢仁憲太後年歲大了,身體又不太好,不宜長途遠行,仁憲太後便沒有像往年一樣,同康熙去塞外,而是留在了宮裏。
德妃聽了這個消息,才覺得真是天助我也。這樣反而不用德妃自己親自動手了,倒是可以借著太後的手了結了承嫻,一了百了。康熙迴來就算要追究,那也是太後的旨意康熙爺奈何不得。
康熙依舊是交代了魏珠留下照看承嫻母子三個,交代了朝政上的事情之後,變帶著大隊的人馬啟程了。胤禛也自然是在這隊伍中的。
佟貴妃帶著後宮嬪妃恭敬的跪送康熙啟程,才行禮目送著康熙的車馬遠走,佟貴妃便起身道寧壽宮看仁憲太後去了,由於這小佟貴妃陪著仁憲太後說了會子話,因著自己的身體最近也是不大好,便沒坐一會兒就起身迴承乾宮了,出寧壽宮門的時候剛好遇著德妃。
德妃雖然年歲比這小佟貴妃長了不少,可是這小佟妃是貴妃,德妃還隻是妃,所以見了佟妃還是要請安問禮。
“給貴妃娘娘請安!”
“德妃姐姐客氣了!”
小佟貴妃禮貌的迴禮,便出去了。才出了寧壽宮門,小佟貴妃對身邊的侍女吩咐:“待會去問問寧壽宮的人,看看德妃都說些什麽。”
“是!”
德妃進了寧壽宮的西暖閣,仁憲太後一身玉色萬壽蜀錦常服正歪在羅漢床上逗鳥玩。
“臣妾給太後請安!”
‘仁憲太後揮揮手示意捧著鳥籠子的宮女退下:“是德妃啊,快免禮,賜坐!”
“謝太後!”
仁憲太後正了正身子,抖了抖手上的帕子,笑著說,
“今兒皇帝啟程了,本以為我這可就該冷清了,沒想到哀家這反倒熱鬧起來了。這佟貴妃剛走,你就來了!”
德妃趕忙陪笑說:“之前說太後一直臥病,不願人打擾,臣妾也就不敢擅自來驚擾了太後。”
“這是什麽話?你們願意來陪著哀家這個老太婆說話,哀家樂不得呢!不過,你今兒來肯定是有巧兒宗要跟哀家說,別拐彎抹角,直接說吧!”
德妃笑笑說:
“什麽都瞞不過太後的慧眼去!”德妃頓了頓故意謹慎的對太後說:“太後可曾聽聞,去年冬末皇上從暢春園帶迴來一位姑娘,安頓在了長春宮,誰也不叫打擾。”
“這個哀家倒是知道的,不過,皇帝的事,哀家也不多過問,皇帝那麽做自然有皇帝的道理!”仁憲太後喝了一口參茶,淡淡的說。
“是呢,臣妾也不敢多說什麽,之前,臣妾想著,皇上寵著那個妹妹,又是宮外來的姑娘,講不講規矩都罷了,隻是這進宮一年了,前些個日子,臣妾還聽說這長春宮的妹妹給皇上誕下一對龍子,這從先秦開始,就沒有哪個後妃有這等福氣生過一對龍子啊!臣妾想著既然這個妹妹這麽有福氣,應該也給個名分,安頓在後宮,這樣皇上不叫說,這一對龍子也就沒名沒分了,豈不是委屈了這一對龍子?臣妾心想皇上莫不是有苦衷不好說,若太後出麵給了這個妹妹名分,皇上肯定高興”
“怎見得哀家給了名分皇帝會高興呢?若是皇帝真的想給他名分讓哀家來說,怎得都不來告訴哀家?這必是皇帝不想哀家過問罷了!”
德妃見太後不以為意,又細細的分析說:“又或許皇上有別的苦衷不好跟太後開口,太後您想若不是很重視這個妹妹,又怎麽會給安頓在先孝懿皇後的長春宮,這長春宮可是空了多少年都沒有人住過了,一下子給這個妹妹住,又許她不到六宮問安,這皇上得是多重視呢?”
太後若有所思,換了個口氣說:
“哀家是聽說皇帝從暢春園帶迴來一個女孩子,隻是不知道誕下了龍兒的事,有這等好事,皇帝怎麽不和哀家說,也讓哀家高興高興,宮裏許久沒有這等好事了!”
“是呢,臣妾本不該多言,隻是皇上離京到塞外狩獵,太後閑悶,臣妾又無意得知了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就忙不迭的來告訴太後,希望能讓太後高興高興,太後的病也就能好的快了。”
仁憲太後心下的確高興,自己一生都沒有孩子,見了小孩子就喜歡的緊,這次聽了德妃說的這個,又是前無古人的生了一對雙胞胎,仁憲太後自然來了精神。
“哀家還真是高興,走,你伺候哀家更衣,哀家要去長春宮瞧瞧去!”
“是!”
德妃趕忙小心的扶起仁憲太後,一邊給仁憲太後梳頭一邊說:“臣妾也想見識見識這個妹妹呢,肯定長得天仙似的,要不怎麽皇上寵的給安頓在了先皇後居住的長春宮呢?”
太後笑笑說:“哀家到聽得這裏麵醋味這麽大,你是宮裏的老人兒了,怎麽還這麽愛吃醋!”
德妃訕訕一笑說,“臣妾失言了!臣妾並不是吃醋,是高興呢,宮裏又多了妹妹,皇上又喜得龍子,臣妾是替皇上和太後高興呢”
仁憲太後換好宮裝,出了寧壽宮上了轎攆同德妃一起一路去了長春宮。到了長春宮門外,有禁軍把守著,紛紛跪地給太後德妃請安。
“給太後請安!給德妃娘娘請安!”
“都起來吧,哀家和德妃要進去瞧瞧!”
一個帶班侍衛有些為難的神色“迴太後,皇上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入內,奴才……”
德妃不高興的訓斥了侍衛:“糊塗東西,皇上有旨意不假,可現在來的人是誰,是太後,皇上的聖旨難道還能約束太後嗎?我看,你們是活的不耐煩了吧!”
仁憲太後沒有說話,德妃把這侍衛訓斥了一番,侍衛們趕忙乖乖讓路,德妃便扶著仁憲太後進去了。
領班侍衛看著仁憲太後和德妃進去之後趕忙一路小跑著去找魏珠稟報。
太後進了長春宮,承嫻早已得了消息,知道太後來了,本沒什麽,可是跟著德妃,心下明了這一劫數,怕是難逃了,卻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隻得帶著影瀾和夢漣跪在長春宮的院中迎接太後。
“給太後請安,給德妃娘娘請安!”
仁憲太後看著麵前的女子甚是眼熟,卻又想不起來是誰。
“抬起頭讓哀家瞅瞅!”
承嫻慢慢的抬起頭,太後一下子驚了“承嫻?怎麽是你?”
“太後,是承嫻!”
“這是怎麽迴事,誰能告訴哀家這是怎麽一迴事?啊?這,這……哀家簡直不敢相信……”說
著,太後一急竟然暈厥過去了!
眾人趕忙上前扶著:“太後,太後!”
德妃趕忙吩咐太監:“快去找禦醫,你們幾個趕快把太後送迴寧壽宮去!”
宮中的流言承嫻當然全不知曉,所以太後見了自己竟然激動的暈了過去,承嫻很是奇怪,為什麽太後會這麽激動,難道自己做錯了什麽?還是發生了什麽?承嫻不明所以,
太後還昏睡著,德妃悄悄的問太醫:“太後的身體要不要緊?”
“迴娘娘,太後是急火攻心,再加上太後速來體製羸弱,所以一時氣血不暢昏厥了,隻要太後靜心修養不要太過勞累動氣,就沒有大礙!”
德妃鬆了一口氣,點點頭:
“好,那太醫請開方子吧,我進去瞧瞧太後!”
“是,娘娘請!”
德妃輕輕的進了屋,沒有多一會兒仁憲太後便醒來了,醒來後的仁憲太後依舊心情不暢快,就要起來,德妃趕忙小心的扶著仁憲太後,
“哀家太不敢信了,若不是親眼看到,任是你們誰說哀家都不會相信的!”
德妃歎了口氣,略帶委屈的樣子,太後也是看在眼裏:
“哀家也知道你委屈,怎麽說承嫻也是四阿哥的人,這個皇帝!哀家絕對不能讓唐玄宗楊貴妃的舊事在我大清朝重演!”
德妃試探的問:“太後那要怎麽辦?”
“這次哀家不願意管也要管了,傳哀家的懿旨,賜死承嫻,至於孩子找個安分的嬪妃來帶,德妃你代哀家去執行!”
“是,臣妾領旨!”仁憲太後接著對德妃說“你也別心疼了,一個女子,將來自然還有好的指給四阿哥!”
“是!”
德妃麵上難過,心中卻是高興的很,太後宮裏伺候的一個小宮女得知這個消息,覺得很是要緊,連帶著太後暈厥的消息,趕忙悄悄的跑著去告訴了佟貴妃!
佟貴妃一聽大驚!趕忙叫人準備了轎攆,趕去寧壽宮。
路上小佟貴妃還在暗暗禱告:
“姐姐,你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我能說服太後救下承嫻,不管事實是怎樣,承嫻是你養大的愛女,是胤禛的心上人,雖與我沒有太大的關係,可是妹妹我今天能做到貴妃的位置,代行皇後的職權,都是因為你,姐姐放心,你看重的人,妹妹一定會盡全力去救的!”
正去寧壽宮的路上,佟貴妃看到了魏珠急匆匆的去長春宮。
“魏公公,等一下!”
“喲,是貴妃娘娘,參見貴妃娘娘!”
“快免了吧,你這是去長春宮?”
“迴貴妃娘娘,正是呢,這事也是說來話長!”
“太後要賜死承嫻,你可知曉?”
魏珠驚了一下
“奴才不知道,這可糟了,奴才怎麽向萬歲爺交代啊!”
佟貴妃想了一下馬上說
“這樣吧,我趕去長春宮去攔住德妃,你趕快去太後宮裏說明情況,想來這裏麵的事現住也隻有你能說清了!”
“是,謝貴妃娘娘,娘娘這次可是幫了奴才大忙了!”
“不說這些了,趕緊去吧!”
“是!”
魏珠趕緊奔去寧壽宮,小佟貴妃趕忙去長春宮想攔住德妃。
德妃得到了太後賜死承嫻的旨意,心中是很是高興,忙不迭的帶著旨意就去長春宮了。
承嫻見德妃再次迴來,依舊是恭敬的請安,德妃向承嫻宣讀了太後的懿旨,便把一條白綾甩在了承嫻麵前!淩冽的說:
“你自己了斷了把!別叫本宮找人幫你,就不好了!”
“德妃娘娘,這都是您的陰謀把!”承嫻冷冷的問
德妃笑了笑說:
“你已是將死之人,我就不再瞞你了,也沒什麽趣!不錯,這都是我的陰謀,宮中的傳聞,太後的到訪,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承嫻,你本無錯,錯就錯在你姓佟佳!”
承嫻沒有說話,垂下眼,拿起麵前的白綾,略看了看,忽然想起弘曆和弘晝,抬頭看著德妃。
“我死以後,我的孩子呢?”
“這兩個孩子是胤禛的骨肉,我的孫兒,若你死了,我便不會再忌諱什麽,我定會好好疼這兩個孩子,善待他們!”
“好,我會如你心意,自盡,隻是死前我想再看看我的孩子”
德妃沒有說話,由著承嫻去了,坐下來喝著茶,慢慢的等:
承嫻放下心來,又看了看繈褓中的嬰孩,心理默默的說:
“弘曆,弘晝,也許就是額娘的大限了,沒有了額娘,你們也該迴歸真正的曆史軌道了,弘曆,弘晝,終究,我們還是沒有母子緣分,額娘去了!”
說著,承嫻緩緩的起身,拿起白綾,頓了一會兒,準備拋到橫梁上,就在這時,佟貴妃急匆匆的進來了:
“住手!”
眾人都愣了一下,一看是佟貴妃,都紛紛請安,德妃看到佟貴妃之後,臉上的表情變了變,然後才訕訕的請安:
“原來是貴妃娘娘,給貴妃娘娘請安!”
“都免禮!”說著佟貴妃走向承嫻一把拿過承嫻手中的白綾,甩到一邊:“德妃姐姐,承嫻不能自盡!”
德妃卻沒好氣的說:
“這是太後的懿旨!耽擱了,恐怕貴妃娘娘也不好向太後交代!”
“太後那裏本宮自會去說明,隻是,現在,承嫻不可自盡,德妃姐姐還是陪著本宮坐下來品品茶,等著太後第二道懿旨把!”
德妃無法,也拿佟貴妃奈何不得,隻能依了她。
這魏珠,急匆匆的去了寧壽宮,求見了太後,把事情的前前後後都給太後說了一遍,太後這才恍然:
“死奴才,不早告訴哀家,你還不快去長春宮赦免了承嫻!遲了一步,釀心下大禍,哀家定不饒你!”
“迴稟太後,貴妃娘娘已經去了,這會子應該正和德妃娘娘一起等著您的第二道懿旨呢!”
太後也鬆了一口氣,點點頭,“是呢,趕緊你去給哀家傳旨,赦免了承嫻,再去拿些好的東西賞了承嫻,給他壓壓驚!哎,哀家也是老糊塗了!”
“這不怪太後,是奴才沒有事先跟太後迴明!”
“好了,快去吧!你就跟承嫻說,是哀家糊塗了!”
“是!”
魏珠趕去了長春宮,宣了太後的懿旨!
貴妃幽幽的起身,稍稍轉身看著德妃說:
“德妃姐姐,本宮很是好奇,若是四阿哥知曉了剛才的情景,不知道會是個什麽表情!嗬嗬!”
佟妃挑起嘴角笑笑,走近承嫻,伸手扶起承嫻,又說:
“好孩子讓你受驚了,快起來吧!”
接著佟妃對在場的眾人說:
“今日的事,不得外傳,想必,皇上已有聖旨在先,若是鬧的滿宮風雨,皇上怪罪了,你們就自己擔待著,言止於此,都散了吧,本宮也要迴去了!”
說著佟妃搭著隨身宮女的手便起身往外走,眾人趕忙屈伸行送禮!
德妃有些憤憤的離去,承嫻還沒緩過神來,癱軟在了一邊,魏珠和景瀾上前,小心的把承嫻攙扶起來,魏珠好言安慰了一會兒,承嫻緩緩心情後,便對魏珠說:“多謝魏公公相救,承嫻感激不盡!”
“奴才隻是盡了微薄之力,乃分內之事,今日的事還是多虧了貴妃娘娘,如若不是貴妃娘娘趕來攔著德妃娘娘,就算奴才討來了太後的懿旨,也是不中用的!”
承嫻點點頭,魏珠接著說:“那讓景瀾伺候著格格好好休養下,安安神,奴才先退下了,還要去慈寧宮給太後迴話呢!”
承嫻點點頭:“好,公公盡管去吧!”
魏珠退下之後,景瀾小心的伺候著承嫻睡下了,這一次還真是驚著承嫻了,那一刻,承嫻真的以為,就要與胤禛弘曆、弘晝父子天人永隔了,可是自己居然又安然無恙的度過了,難道,老天還給自己準備了更長的路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