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小壩口村村外的山上,早已是春意盎然。
張老二往自家門口搬了張椅子,屁股往上一坐,愜意的曬起了太陽。
還有一個多月,唯一沒成家的三兒子,也要結婚了,張老二心裏頭高興啊。
再加上去年果園大豐收,小壩口村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好日子,他還被鎮上頒發了一個什麽年度最佳村長的榮譽,晚上做夢都會笑醒。
可誰能想到,小壩口村能有今天,全都是那個整天隻會調皮搗蛋的小禍害的功勞。
“唉!那個小龜孫走了個把月,到現在也沒給我打個電話,會不會把我給忘了啊。”
春困秋乏,再加上暖烘烘的太陽,張老二不知不覺就要睡著了。
這時,張一堂撒歡一樣跑了過來,搖醒了張老二,氣喘籲籲,興高采烈地說道:“叔,剛才我看到有幾輛小汽車,往咱們村開過來了,我猜是李壞又迴來了!”
張老二正愜意著,被張一堂冒冒失失的擾了美夢,正想罵張一堂幾句來的。可一聽李壞來了,馬上困意全無,激動地跳起來,抓著張一堂的手問道:“真是那個小龜孫迴來了?你可別騙老子,迴頭老子要是被你氣出個好歹,下半輩子可就要賴在你身上了!”
張一堂在心裏對張老二罵了句老無賴,以前都叫李壞小禍害,還不都是跟張老二學的。
可張一堂隻敢在心裏罵,嘴上不敢罵,也不敢把話說的太死,畢竟他剛才隻是看到有幾輛小轎車,往小壩口村開了過來。
“叔,咱村除了李壞,誰還有本事有那麽多小汽車?不過,我也是猜的。到底是不是,咱們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張一堂說道。
嘭!
張老二氣的在張一堂屁股上踹了一腳,罵道:“來的要不是那個小龜孫,迴頭我還要踹你!”
張老二嘴上這麽說,可還是提著煙袋,快步朝村口走去。
張老二到底是希望真的是李壞迴來了!
張老二和張一堂一前一後,來到村東頭後,張老二臉上的表情,馬上就拉了下來。
是有三輛小轎車開進了小壩口村,車上的人也已經下來了,可不是李壞。到底是誰,張老二也不認得。
原本的滿心歡喜,也不禁有些失落。
“就知道那個小龜孫,把我給忘了!”張老二像個受了委屈的小媳婦兒似的,在石頭上敲了敲煙袋,背著兩手就要迴家去。
小壩口村是窮鄉僻壤不假,可這麽多年,也有不少人走出去了,到了城裏安家。不過,沒有一個像李壞還能記著小壩口村,在那些人的心裏,早就把自己的根忘記了!
今天來的那些個城裏人,興許就屬於這一撥人,像他們這種連根都能忘了的人,張老二沒把他們攆出小壩口村就不錯了,難不成還要讓他熱烈歡迎?以張老二的脾性,他可做不到!
“二哥!”
突然,背後傳來一個聲音,叫住了張老二。
張老二迴頭一看,叫他的人,正是來的那些城裏人之一,五十多歲,西裝革履,天庭飽滿,氣派非凡。
可是等對方走近了,張老二也沒認出是誰。
對方反倒是一把抓住張老二的手,激動地說道:“二哥,你認不出我來了?我是張來雨啊!”
聽到張來雨這個名字,張老二也眼前一亮,終於想起來了。
張來雨,那不是他本家的一個堂弟麽?
張老二的父親,跟張來雨的父親,是同一個曾祖父!
幾十年前,張來雨參軍入伍,這一去,就再也沒迴來過。
甚至,連張來雨的父母去世,也沒見他露麵。
當時國內已經穩定下來,可邊境依舊兵荒馬亂,都說張來雨參加了越戰,了無音訊,還以為張來雨壯烈犧牲了。
後來,張老二偶爾聽人說起過張來雨沒犧牲,還說張來雨在城裏安了家,日子過得很不錯。
現在張來雨紅光滿麵,明明五十幾歲了,卻比村裏四十幾歲的男人,看著還要年輕,看來是過得真不錯。
“原來是來雨啊!”張老二也很激動,到底是本家兄弟,幾十年不見了,就算忘了根,張老二也埋怨不起來。
再說了,張來雨這不是又迴來了麽?!
“是啊,這麽多年不見,我想死你了!”張來雨老淚縱橫。
看得出來,張來雨是真情流露,可張老二卻忍不住在心裏腹誹一句,你小子明明沒犧牲,還在城裏過上了好日子,可你父母在世時,為啥不見你迴來一次?就算你有難處,沒法子孝敬二老,哪怕讓老二看你一眼也好。你小子可知道,當初叔叔去世時,我就在跟前,叔叔抓著我的手,臨死前都在喊著你的名字……
張老二的眼眶也濕潤了,不過不是因為和張來雨幾十年不見,久別重逢,激動的淚水,而是想起叔叔和嬸子整日坐在村頭期盼的一幕,心酸的眼淚。
過去的都過去了,張老二不想再提這些。
“哎呀!這鄉下真是窮死了,到處都臭烘烘的!”一個美豔的少婦捂著鼻子,極其不耐煩的瞥了一眼圍觀的村民們,口中又說道:“這些鄉巴佬也真是的,閑的沒事兒做麽?一個個看咱們,就像是在看馬戲團的猴子一樣,別扭死了!”
這個女人說話的音量並不低,或許她就是故意要讓鄉親們聽到。
張老二也聽到了,忍不住有些來氣,“來雨,這些都是?”
張來雨把同來的兩男兩女叫過來,先對他們說道:“這是你們二伯,快叫二伯!”
“二伯!”
其中一對年長的男女,倒還算禮貌。
另外一對男女,叫的可真是不情不願。
隨後,張來雨介紹道:“這是我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張海正,二兒子叫張海富,那是我兩個兒媳婦,王萍和潘可,都是城裏長大的孩子,對鄉下的難免有些不太適應,還望二哥包涵。”
顯然張來雨也聽到二兒媳婦剛才說的那些沒禮貌的言語了,張來雨卻沒有要教育潘可的意思。
城裏人長大的孩子怎麽了?
受不了鄉下,那就別來,又沒誰跪下來求你!
要不是看在張來雨的份上,張老二非得扯開了嗓門,把心裏這些話全部吐出來不可。
張老二往自家門口搬了張椅子,屁股往上一坐,愜意的曬起了太陽。
還有一個多月,唯一沒成家的三兒子,也要結婚了,張老二心裏頭高興啊。
再加上去年果園大豐收,小壩口村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好日子,他還被鎮上頒發了一個什麽年度最佳村長的榮譽,晚上做夢都會笑醒。
可誰能想到,小壩口村能有今天,全都是那個整天隻會調皮搗蛋的小禍害的功勞。
“唉!那個小龜孫走了個把月,到現在也沒給我打個電話,會不會把我給忘了啊。”
春困秋乏,再加上暖烘烘的太陽,張老二不知不覺就要睡著了。
這時,張一堂撒歡一樣跑了過來,搖醒了張老二,氣喘籲籲,興高采烈地說道:“叔,剛才我看到有幾輛小汽車,往咱們村開過來了,我猜是李壞又迴來了!”
張老二正愜意著,被張一堂冒冒失失的擾了美夢,正想罵張一堂幾句來的。可一聽李壞來了,馬上困意全無,激動地跳起來,抓著張一堂的手問道:“真是那個小龜孫迴來了?你可別騙老子,迴頭老子要是被你氣出個好歹,下半輩子可就要賴在你身上了!”
張一堂在心裏對張老二罵了句老無賴,以前都叫李壞小禍害,還不都是跟張老二學的。
可張一堂隻敢在心裏罵,嘴上不敢罵,也不敢把話說的太死,畢竟他剛才隻是看到有幾輛小轎車,往小壩口村開了過來。
“叔,咱村除了李壞,誰還有本事有那麽多小汽車?不過,我也是猜的。到底是不是,咱們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張一堂說道。
嘭!
張老二氣的在張一堂屁股上踹了一腳,罵道:“來的要不是那個小龜孫,迴頭我還要踹你!”
張老二嘴上這麽說,可還是提著煙袋,快步朝村口走去。
張老二到底是希望真的是李壞迴來了!
張老二和張一堂一前一後,來到村東頭後,張老二臉上的表情,馬上就拉了下來。
是有三輛小轎車開進了小壩口村,車上的人也已經下來了,可不是李壞。到底是誰,張老二也不認得。
原本的滿心歡喜,也不禁有些失落。
“就知道那個小龜孫,把我給忘了!”張老二像個受了委屈的小媳婦兒似的,在石頭上敲了敲煙袋,背著兩手就要迴家去。
小壩口村是窮鄉僻壤不假,可這麽多年,也有不少人走出去了,到了城裏安家。不過,沒有一個像李壞還能記著小壩口村,在那些人的心裏,早就把自己的根忘記了!
今天來的那些個城裏人,興許就屬於這一撥人,像他們這種連根都能忘了的人,張老二沒把他們攆出小壩口村就不錯了,難不成還要讓他熱烈歡迎?以張老二的脾性,他可做不到!
“二哥!”
突然,背後傳來一個聲音,叫住了張老二。
張老二迴頭一看,叫他的人,正是來的那些城裏人之一,五十多歲,西裝革履,天庭飽滿,氣派非凡。
可是等對方走近了,張老二也沒認出是誰。
對方反倒是一把抓住張老二的手,激動地說道:“二哥,你認不出我來了?我是張來雨啊!”
聽到張來雨這個名字,張老二也眼前一亮,終於想起來了。
張來雨,那不是他本家的一個堂弟麽?
張老二的父親,跟張來雨的父親,是同一個曾祖父!
幾十年前,張來雨參軍入伍,這一去,就再也沒迴來過。
甚至,連張來雨的父母去世,也沒見他露麵。
當時國內已經穩定下來,可邊境依舊兵荒馬亂,都說張來雨參加了越戰,了無音訊,還以為張來雨壯烈犧牲了。
後來,張老二偶爾聽人說起過張來雨沒犧牲,還說張來雨在城裏安了家,日子過得很不錯。
現在張來雨紅光滿麵,明明五十幾歲了,卻比村裏四十幾歲的男人,看著還要年輕,看來是過得真不錯。
“原來是來雨啊!”張老二也很激動,到底是本家兄弟,幾十年不見了,就算忘了根,張老二也埋怨不起來。
再說了,張來雨這不是又迴來了麽?!
“是啊,這麽多年不見,我想死你了!”張來雨老淚縱橫。
看得出來,張來雨是真情流露,可張老二卻忍不住在心裏腹誹一句,你小子明明沒犧牲,還在城裏過上了好日子,可你父母在世時,為啥不見你迴來一次?就算你有難處,沒法子孝敬二老,哪怕讓老二看你一眼也好。你小子可知道,當初叔叔去世時,我就在跟前,叔叔抓著我的手,臨死前都在喊著你的名字……
張老二的眼眶也濕潤了,不過不是因為和張來雨幾十年不見,久別重逢,激動的淚水,而是想起叔叔和嬸子整日坐在村頭期盼的一幕,心酸的眼淚。
過去的都過去了,張老二不想再提這些。
“哎呀!這鄉下真是窮死了,到處都臭烘烘的!”一個美豔的少婦捂著鼻子,極其不耐煩的瞥了一眼圍觀的村民們,口中又說道:“這些鄉巴佬也真是的,閑的沒事兒做麽?一個個看咱們,就像是在看馬戲團的猴子一樣,別扭死了!”
這個女人說話的音量並不低,或許她就是故意要讓鄉親們聽到。
張老二也聽到了,忍不住有些來氣,“來雨,這些都是?”
張來雨把同來的兩男兩女叫過來,先對他們說道:“這是你們二伯,快叫二伯!”
“二伯!”
其中一對年長的男女,倒還算禮貌。
另外一對男女,叫的可真是不情不願。
隨後,張來雨介紹道:“這是我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張海正,二兒子叫張海富,那是我兩個兒媳婦,王萍和潘可,都是城裏長大的孩子,對鄉下的難免有些不太適應,還望二哥包涵。”
顯然張來雨也聽到二兒媳婦剛才說的那些沒禮貌的言語了,張來雨卻沒有要教育潘可的意思。
城裏人長大的孩子怎麽了?
受不了鄉下,那就別來,又沒誰跪下來求你!
要不是看在張來雨的份上,張老二非得扯開了嗓門,把心裏這些話全部吐出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