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發此時的心態和見識了雙極電池威力的陳和平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和盧長安帶領的人馬越來越多,加入的不僅有市民、學生、婦女,甚至一些建製被打散的國防軍士兵也跟了過來。
這當然不是因為何昌發或者盧長安的個人魅力,真正吸引這些人自願加入的是那三台二號機體,它們以無比犀利的射擊精度和堅硬的裝甲外殼成為這支亂七八糟隊伍的進攻矛頭,躲在工事和建築中負隅頑抗的露西亞人總能被它們輕而易舉找到,剩下要做的就是抵上去近距離射殺,事實證明無論火箭筒還是反坦克手雷都不能對它們造成絲毫傷害,即使是鋼筋混泥土的掩體也會在它們野豬一般的粗魯推拱下崩塌。
隻要有足夠的縫隙,它們就能把致命的子彈射進來,這可不是恐嚇性射擊,幾乎每一發子彈都能準確命中藏在黑暗中的人體要害部位。恐慌的露軍紛紛站起來想逃,結果卻立刻遭到緊跟二號機體而來的人群攢射。
陷入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麵後,露軍努力展開反擊。他們試圖繞開最前麵的二號機體,從側翼突襲跟在後麵的步兵,每次他們這樣做都能給跟在二號機體後麵的烏合之眾造成相當傷亡。不過雙方人數實在懸殊太大,何昌發以及盧長安帶領的互助會戰士如同激流中的礁石,頻頻擋住十幾人規模的露軍突襲,前麵的二號機體也不時轉身提供火力支援,82毫米迫擊炮彈精確無誤地落入敵群中帶走鮮活的生命,露軍的突襲部隊最終被一一殲滅。與他們激戰的其實是露軍第14師殘部,這支部隊空降時減員嚴重,經過初期與國防軍的苦戰後師長率部撤向城北與露軍第31獨立空降旅匯合,留在城中央的基本全是被打散的連排級小股人馬。
盧長安沒有像何昌發那樣感覺良好,他對這支規模迅速膨脹但整體戰鬥素質卻同樣迅速下跌的隊伍充滿了擔憂。每當看到那些對已死的露軍屍體繼續開槍射擊的男女老少發泄激情時,二級軍士長隻能無可奈何地搖頭,他已經勸告了很多遍,卻根本無法阻止這種群體性的瘋狂。隊伍裏的大部分人遭遇敵人時不會尋找隱蔽物,也不會臥倒趴下,完全憑著一股血勇昂頭挺胸衝上去,一邊衝一邊不自覺地扣動扳機,甚至根本不管自己的槍口指向何方。在沒有倒下之前,不少人就這麽高唿著一直衝到露軍麵前,然後掄起槍托一通亂砸。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麽不堪。那十幾個國防軍士兵們就表現得不錯,至少他們沒有給盧長安添亂,遇到突然情況總能自發地配合互助會的戰士們。另外,平民中的一對父子也引起了他的注意。父親四十多歲,兒子應該在十四五歲的年紀,兩人如出一轍的長相讓他確定了他們的關係。每次戰鬥當爹的總跌跌撞撞跟在兒子後麵,從人倫角度來看這種骨肉親情並不稀奇。
真正讓盧長安矚目的是那位兒子,那孩子對危險似乎有某種與生俱來的直覺,他總能在機槍掃射或手榴彈飛來之前半秒鍾趴下或滾開。在連續遭遇露軍反衝鋒的激戰中,盧長安不下三次親眼看到他及時臥倒躲開了敵方自動武器的致命掃射,這個敏捷的少年宛如一隻淘氣的猴子,不斷在破牆和水溝之間跳動。他似乎是第一次拿槍,盧長安好幾次看到這孩子稚嫩的肩頭被連發射擊的後座力頂得東扭西歪,自動步槍差點從手裏掉落在地。那當爹的就沒這麽好的運氣,摔得土頭土臉不說,鼻子破了,肩膀上也中了一發流彈。如果不是擔心兒子的安危,麵露疲態的他恐怕早趴下了。
休息時,盧長安走到這孩子麵前發問:“你叫什麽名字?”
“報告長官,他是我兒子張路,我叫張兆德。”當爹的立刻跳了起來,半個身子擋住兒子。看得出,張兆德有點緊張,因為他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事情降臨在自己兒子頭上,但他根據經驗感覺那可能不是什麽好事。
“我沒問你,我問的是他!”習慣了軍伍生涯的盧長安下意識地瞪起了眼睛,在他手下還沒有那個兵敢這樣搶話插嘴。
“我叫張路,今年十六歲了。我想去城西找我媽,她昨天去那裏的自由市場換糧食。”自稱十六歲的張路看著二級軍士長,目光清澈,沒有少年人常見的局促不安或狂傲。
盧長安愣了一下,城西現在被露軍第27師占據,據他所知駐守城西的國防軍已經全部陣亡。一個婦道人家在這種地方的生存幾率實在不大,他的腦海裏浮現出一具渾身彈孔血流遍地的女屍,比這更糟糕的景象是一具褲子被扒光,受到侮辱後又被當頭一槍射殺的*女屍。類似的場景他已經在城裏看到過不少,但最接近現實的東西,說出來不會有任何積極的正麵意義。所以,他用力晃了一下腦袋,把這些晦氣的畫麵甩出自己的思緒,同時換了一種婉轉的語氣:“別去找了,城西那邊全被毛子占了。”
“我覺得,我媽沒死。”張路的迴答撕破了成年人溫情脈脈的遮掩,也讓盧長安大吃一驚。這孩子居然能聽出他的言下之意,這對於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少年來說簡直不可能。
“我們這點人不可能打到城西那邊,而且大家彈藥也不夠了。再過三分鍾,他們的武裝直升機又會來掃射。”何昌發走過來看了看表,盧長安知道他的意思,再往前推進並不明智。安秉臣離開時說得很清楚,讓他們尋找有利地形自保,他會盡快返迴接走大家。盧長安和何昌發都明白跟著三枚千萬噸級的核彈頭同行風險太大,因此他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留在城中的命令。不斷加入的人群讓原先防禦的戰鬥風格漸漸變成了主動出擊,他們在人群的帶動下不自覺地掃清了周邊三條街的露軍。周圍的槍聲漸漸變得稀落,但這並不代表危險已經遠去,每隔十分鍾出現一輪的露軍武直群上次已經給他們造成了巨大傷亡。
何昌發建議盡快找到一處防空掩體,原地固守等待安秉臣的增援。但盧長安並不讚同這種龜縮防禦戰術,純粹的縮守隻意味著坐以待斃,他希望能夠盡可能地遊動作戰,以便獲得更多的戰場主動權。從零號機體截獲的雙方無線通信情報來判斷,目前城內各處都爆發了激烈的拉鋸戰,露軍兩個師一個旅的部隊散布在城中各自為戰,想贏贏不了,想撤撤不掉。
第一近衛坦克師包抄到城南的消息對盧長安來說沒有任何心理上的威懾作用,對方的重型裝甲單位絕不可能進城,他也沒看出李大同有任何撤退逃跑的意圖。城內的戰鬥陷入僵持,決定最終勝負的因素不在城裏,而在城外。合源機場已經被義勇軍第一支隊破壞,露軍集團軍指揮部又被安秉臣打掉,這種情況下露西亞軍後繼無力,空中優勢和武直群的火力壓製在城市巷戰中無異於杯水車薪。勝利的天平逐漸在向國防軍這邊傾斜,盧長安以職業軍人的本能試圖再加把勁,用力將露西亞人推入深淵。但何昌發從保存互助會實力的角度出發並不讚同他的觀點。經過黃牛村和進城尋找核彈頭等一係列苦戰,互助會的十八勇士現在隻剩下十一人,何昌發真的不希望從十裏鋪帶出來的兄弟們再蒙受更多損失。
“這樣,我們可以推進到前麵不遠處的市立圖書館,那裏樓群建築多,露軍武直火力不易發揮。而且,零號機體的偵察顯示,那裏還有國防軍小股部隊在堅持戰鬥。”盧長安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這個方案立刻得到了隊伍裏的國防軍士兵讚同。出於對武裝直升機的擔憂,何昌發也勉強同意了。
出擊的命令剛剛發出,已經有一夥武裝平民按捺不住衝了出去,他們都是本地人,知道市立圖書館的位置。盧長安忍住斥罵的衝動,提著步槍緩緩跟在後麵。幾乎所有的國防軍士兵都跟在他後麵,這些人能活到現在大多是老兵,見識過盧長安的戰場表現後全都不自覺地跟隨他。而何昌發則帶著互助會的戰鬥小組,小心翼翼地走在最後。
“前麵有炮。”走在盧長安身邊的張路突然抬起頭來。
“你怎麽知道?”盧長安問。
“爆炸的聲音,你沒有聽到嗎?”張路臉上有些驚訝。
盧長安停住腳步屏止唿吸,果然在嘈雜人聲和周圍槍響中他感覺到某種沉悶的顫動,憑經驗可以判斷出那是某種自行火炮,口徑應該不大。
“你耳朵挺靈,不錯。跟著我,慢慢走,你爹快跑不動了。”盧長安看了一眼孩子背後氣喘籲籲的父親。
“報告長官,我不累,完全能跟上隊伍。”張兆德上氣不接下氣,警惕地望著盧長安。這個魁梧的男人目光中有一股淩厲的氣勢,但他身上沒穿軍裝,看樣子絕對不是國防軍,聽後麵的人嘀咕好像是個什麽叫互助會的幫派,這種時候能有靠譜的民間組織嗎?張兆德見慣了和平時期勾心鬥角的傾軋,也見慣了戰亂中的趁火打劫,以他四十多年的人生閱曆早已不相信有人會無緣無故施恩。
盧長安一眼看穿了張兆德的心思,“我不是你的長官,你也沒有服從我的義務。現在大家抱團才能活下去,等這場戰鬥結束,你們想上哪兒就上哪兒,不用看我們的臉色。現在,跟好你兒子就行了。”這樣的人他見得多了,識時務的玲瓏外表下通常掩蓋著口是心非的本質,他不需要這樣的兵,甚至不想和這樣的人靠得太近。
這當然不是因為何昌發或者盧長安的個人魅力,真正吸引這些人自願加入的是那三台二號機體,它們以無比犀利的射擊精度和堅硬的裝甲外殼成為這支亂七八糟隊伍的進攻矛頭,躲在工事和建築中負隅頑抗的露西亞人總能被它們輕而易舉找到,剩下要做的就是抵上去近距離射殺,事實證明無論火箭筒還是反坦克手雷都不能對它們造成絲毫傷害,即使是鋼筋混泥土的掩體也會在它們野豬一般的粗魯推拱下崩塌。
隻要有足夠的縫隙,它們就能把致命的子彈射進來,這可不是恐嚇性射擊,幾乎每一發子彈都能準確命中藏在黑暗中的人體要害部位。恐慌的露軍紛紛站起來想逃,結果卻立刻遭到緊跟二號機體而來的人群攢射。
陷入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麵後,露軍努力展開反擊。他們試圖繞開最前麵的二號機體,從側翼突襲跟在後麵的步兵,每次他們這樣做都能給跟在二號機體後麵的烏合之眾造成相當傷亡。不過雙方人數實在懸殊太大,何昌發以及盧長安帶領的互助會戰士如同激流中的礁石,頻頻擋住十幾人規模的露軍突襲,前麵的二號機體也不時轉身提供火力支援,82毫米迫擊炮彈精確無誤地落入敵群中帶走鮮活的生命,露軍的突襲部隊最終被一一殲滅。與他們激戰的其實是露軍第14師殘部,這支部隊空降時減員嚴重,經過初期與國防軍的苦戰後師長率部撤向城北與露軍第31獨立空降旅匯合,留在城中央的基本全是被打散的連排級小股人馬。
盧長安沒有像何昌發那樣感覺良好,他對這支規模迅速膨脹但整體戰鬥素質卻同樣迅速下跌的隊伍充滿了擔憂。每當看到那些對已死的露軍屍體繼續開槍射擊的男女老少發泄激情時,二級軍士長隻能無可奈何地搖頭,他已經勸告了很多遍,卻根本無法阻止這種群體性的瘋狂。隊伍裏的大部分人遭遇敵人時不會尋找隱蔽物,也不會臥倒趴下,完全憑著一股血勇昂頭挺胸衝上去,一邊衝一邊不自覺地扣動扳機,甚至根本不管自己的槍口指向何方。在沒有倒下之前,不少人就這麽高唿著一直衝到露軍麵前,然後掄起槍托一通亂砸。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麽不堪。那十幾個國防軍士兵們就表現得不錯,至少他們沒有給盧長安添亂,遇到突然情況總能自發地配合互助會的戰士們。另外,平民中的一對父子也引起了他的注意。父親四十多歲,兒子應該在十四五歲的年紀,兩人如出一轍的長相讓他確定了他們的關係。每次戰鬥當爹的總跌跌撞撞跟在兒子後麵,從人倫角度來看這種骨肉親情並不稀奇。
真正讓盧長安矚目的是那位兒子,那孩子對危險似乎有某種與生俱來的直覺,他總能在機槍掃射或手榴彈飛來之前半秒鍾趴下或滾開。在連續遭遇露軍反衝鋒的激戰中,盧長安不下三次親眼看到他及時臥倒躲開了敵方自動武器的致命掃射,這個敏捷的少年宛如一隻淘氣的猴子,不斷在破牆和水溝之間跳動。他似乎是第一次拿槍,盧長安好幾次看到這孩子稚嫩的肩頭被連發射擊的後座力頂得東扭西歪,自動步槍差點從手裏掉落在地。那當爹的就沒這麽好的運氣,摔得土頭土臉不說,鼻子破了,肩膀上也中了一發流彈。如果不是擔心兒子的安危,麵露疲態的他恐怕早趴下了。
休息時,盧長安走到這孩子麵前發問:“你叫什麽名字?”
“報告長官,他是我兒子張路,我叫張兆德。”當爹的立刻跳了起來,半個身子擋住兒子。看得出,張兆德有點緊張,因為他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事情降臨在自己兒子頭上,但他根據經驗感覺那可能不是什麽好事。
“我沒問你,我問的是他!”習慣了軍伍生涯的盧長安下意識地瞪起了眼睛,在他手下還沒有那個兵敢這樣搶話插嘴。
“我叫張路,今年十六歲了。我想去城西找我媽,她昨天去那裏的自由市場換糧食。”自稱十六歲的張路看著二級軍士長,目光清澈,沒有少年人常見的局促不安或狂傲。
盧長安愣了一下,城西現在被露軍第27師占據,據他所知駐守城西的國防軍已經全部陣亡。一個婦道人家在這種地方的生存幾率實在不大,他的腦海裏浮現出一具渾身彈孔血流遍地的女屍,比這更糟糕的景象是一具褲子被扒光,受到侮辱後又被當頭一槍射殺的*女屍。類似的場景他已經在城裏看到過不少,但最接近現實的東西,說出來不會有任何積極的正麵意義。所以,他用力晃了一下腦袋,把這些晦氣的畫麵甩出自己的思緒,同時換了一種婉轉的語氣:“別去找了,城西那邊全被毛子占了。”
“我覺得,我媽沒死。”張路的迴答撕破了成年人溫情脈脈的遮掩,也讓盧長安大吃一驚。這孩子居然能聽出他的言下之意,這對於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少年來說簡直不可能。
“我們這點人不可能打到城西那邊,而且大家彈藥也不夠了。再過三分鍾,他們的武裝直升機又會來掃射。”何昌發走過來看了看表,盧長安知道他的意思,再往前推進並不明智。安秉臣離開時說得很清楚,讓他們尋找有利地形自保,他會盡快返迴接走大家。盧長安和何昌發都明白跟著三枚千萬噸級的核彈頭同行風險太大,因此他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留在城中的命令。不斷加入的人群讓原先防禦的戰鬥風格漸漸變成了主動出擊,他們在人群的帶動下不自覺地掃清了周邊三條街的露軍。周圍的槍聲漸漸變得稀落,但這並不代表危險已經遠去,每隔十分鍾出現一輪的露軍武直群上次已經給他們造成了巨大傷亡。
何昌發建議盡快找到一處防空掩體,原地固守等待安秉臣的增援。但盧長安並不讚同這種龜縮防禦戰術,純粹的縮守隻意味著坐以待斃,他希望能夠盡可能地遊動作戰,以便獲得更多的戰場主動權。從零號機體截獲的雙方無線通信情報來判斷,目前城內各處都爆發了激烈的拉鋸戰,露軍兩個師一個旅的部隊散布在城中各自為戰,想贏贏不了,想撤撤不掉。
第一近衛坦克師包抄到城南的消息對盧長安來說沒有任何心理上的威懾作用,對方的重型裝甲單位絕不可能進城,他也沒看出李大同有任何撤退逃跑的意圖。城內的戰鬥陷入僵持,決定最終勝負的因素不在城裏,而在城外。合源機場已經被義勇軍第一支隊破壞,露軍集團軍指揮部又被安秉臣打掉,這種情況下露西亞軍後繼無力,空中優勢和武直群的火力壓製在城市巷戰中無異於杯水車薪。勝利的天平逐漸在向國防軍這邊傾斜,盧長安以職業軍人的本能試圖再加把勁,用力將露西亞人推入深淵。但何昌發從保存互助會實力的角度出發並不讚同他的觀點。經過黃牛村和進城尋找核彈頭等一係列苦戰,互助會的十八勇士現在隻剩下十一人,何昌發真的不希望從十裏鋪帶出來的兄弟們再蒙受更多損失。
“這樣,我們可以推進到前麵不遠處的市立圖書館,那裏樓群建築多,露軍武直火力不易發揮。而且,零號機體的偵察顯示,那裏還有國防軍小股部隊在堅持戰鬥。”盧長安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這個方案立刻得到了隊伍裏的國防軍士兵讚同。出於對武裝直升機的擔憂,何昌發也勉強同意了。
出擊的命令剛剛發出,已經有一夥武裝平民按捺不住衝了出去,他們都是本地人,知道市立圖書館的位置。盧長安忍住斥罵的衝動,提著步槍緩緩跟在後麵。幾乎所有的國防軍士兵都跟在他後麵,這些人能活到現在大多是老兵,見識過盧長安的戰場表現後全都不自覺地跟隨他。而何昌發則帶著互助會的戰鬥小組,小心翼翼地走在最後。
“前麵有炮。”走在盧長安身邊的張路突然抬起頭來。
“你怎麽知道?”盧長安問。
“爆炸的聲音,你沒有聽到嗎?”張路臉上有些驚訝。
盧長安停住腳步屏止唿吸,果然在嘈雜人聲和周圍槍響中他感覺到某種沉悶的顫動,憑經驗可以判斷出那是某種自行火炮,口徑應該不大。
“你耳朵挺靈,不錯。跟著我,慢慢走,你爹快跑不動了。”盧長安看了一眼孩子背後氣喘籲籲的父親。
“報告長官,我不累,完全能跟上隊伍。”張兆德上氣不接下氣,警惕地望著盧長安。這個魁梧的男人目光中有一股淩厲的氣勢,但他身上沒穿軍裝,看樣子絕對不是國防軍,聽後麵的人嘀咕好像是個什麽叫互助會的幫派,這種時候能有靠譜的民間組織嗎?張兆德見慣了和平時期勾心鬥角的傾軋,也見慣了戰亂中的趁火打劫,以他四十多年的人生閱曆早已不相信有人會無緣無故施恩。
盧長安一眼看穿了張兆德的心思,“我不是你的長官,你也沒有服從我的義務。現在大家抱團才能活下去,等這場戰鬥結束,你們想上哪兒就上哪兒,不用看我們的臉色。現在,跟好你兒子就行了。”這樣的人他見得多了,識時務的玲瓏外表下通常掩蓋著口是心非的本質,他不需要這樣的兵,甚至不想和這樣的人靠得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