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田建明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寨子裏有那麽百來號人無論如何也不願接受戰鬥訓練。這些人有老有小有女人,甚至還有身強力壯的年輕男子,紀友富、紀友貴和村委會的人磨破了嘴皮也沒能說動這些頑固份子參加訓練。沒辦法,他隻能先去找安秉臣商量對策。


    到了村委會辦公室,安秉臣正在跟徐魯生聊天,兩個人正在談分種糧的事。


    村委委員們最近都忙得腳不沾地,辦公室裏空蕩蕩的,遠處傳來幹活的吆喝聲,還有時有時無的排槍聲。看看四下無人,田建明也坐了下來,順便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慮:“老板,你到底是怎麽想的?”


    安秉臣頓了一下,很快明白田老頭是想探自己的底。“我們需要自保,憑幾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夠,全靠機器人也不現實,很多時候機器做不到人做的事。所以,我們必須盡可能抱成團,把每一個人都武裝起來。”


    “那也不能全撒手啊,這權,放出去容易,收迴來難。”田建明熟讀史書,清楚這當中的厲害關係。


    “我不需要權力來號令誰,我隻想做一個守護者,新規則的守護者。”


    “沒有權力,別人不聽話啊!你看,這百十來號人,死活不願參加戰鬥訓練,怎麽辦?”田建明遞過去一份名單。


    安秉臣接過名單,沒有看就放在桌子上:“隨他們吧,我們照常做我們該做的,這世界上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我們也不需要所有人都對我們言聽計從,隻要他們沒有妨礙我們的計劃,就沒有必要報以敵視對立態度。”


    “可有了這些榜樣,人心就會渙散。”田建明著急了。


    “人心那麽容易散?人心是水嗎?非得要聚到一個桶裏?那桶外的世界就全放棄了?”安秉臣笑了,“你不要太計較細節,把握住大方向,樹規矩立規矩捍衛規矩,細枝末節都可以交給紀氏兄弟和村委會的鄉親們去做,就算他們現在做得不好也不要緊,我們總歸是外人,不可能永遠待在這裏。”


    田建明仔細想想,發現安秉臣的話也不無道理,但這還不是他最關心的事情。


    “我們,今後怎麽辦?”田建明用右手食指劃了一個圈,即使徐魯生也明白了,老頭是指他們最早的六個夥伴,也就是七姑洞這幫人。


    安秉臣沉吟片刻後,緩緩道:“以武力保障我們的生存,以規則建立全新的秩序。”


    “那樣的話,光有一個十裏鋪還不夠,必須將我們的影響範圍推廣到更遠更多的地方,無論我們想做什麽,都必須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才行。”田建明冷靜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慢慢來,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安秉臣的言下之意是等待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


    田建明聽懂了這個暗示,他湊近一點,小聲問道:“機器人部隊的情況如何?”


    安秉臣撒手放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來管理各種村務瑣事,這幾天當紀氏兄弟和村委委員們忙得七上八下之際,他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審核和修訂卡魯們設計的新本地化機型:一號機體和二號機體。


    一號機體是一種運輸機體,目前對物資運送的需求已經遠遠超過對戰鬥兵器的需要,這種情況下卡魯們優先設計了一種輕型六足電動運輸車。同樣是甲蟲外形,但一號機體的尺寸卻比蜘蛛車大了將近一倍,它可以運送包括駕駛員在內的十名乘員,或者五噸貨物,前提條件是這五噸貨物能夠塞進敞篷貨艙。


    二號機體是安秉臣最關心的戰鬥型機器人,該機體外形和蜘蛛車幾乎完全一樣,但因為材料的緣故,近看會發現色澤和做工都有很大區別,機殼硬度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防水氣密、三百六十度越野、變形融合之類的能力更是想都不要想。二號機體也以雙極電池作動力,人工智能(ai)中樞依然采用隨處可見的手機芯片,這類低頻芯片用來識別敵我目標以及矯正火控瞄準係統綽綽有餘,卡魯們在設計中還加入了自適應學習能力模塊,也就是說二號機體參加的實戰越多,它的戰鬥經驗也越豐富。考慮到機器人不存在陣亡的問題,隻要主控核心模塊未在戰鬥中徹底損毀,它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永生戰士。


    卡魯采集來的護衛艦殘骸經檢驗隻有三百五十兆帕的屈服強度,從人類技術水平來看,這種強度的鋼材已經很不錯,比起普通民用船隻來可是強了老大一截。按照安秉臣提出的能抵禦中小口徑火炮直射的要求,海底生產艙內的真空電熔爐對二號機體的材料進行重新融煉,最終獲得高達一千兩百兆帕的殼體材料。一兆帕約等於一平方米麵積上可承受一百多噸壓力,一千兩百兆帕,那可就是一平方米麵積能扛得住十二萬噸的壓力,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這種材料一平方米能頂得住一艘巨型油輪,不變形不損毀,完全稱得上是堅不可摧。


    卡魯們對這個數值其實並不滿意,它們能夠直接以能量改變原子晶體排列方式生成更高強度的材料,不過那樣做會消耗巨額異能量。異能量是蜘蛛車和卡魯的特有動力,在智庫完成本地化進程之前,安秉臣無法找到補充渠道,其後果已經初現,蜘蛛車已接近癱瘓,他不想讓卡魯們也淪為無法移動的機械僵屍。


    這種情況下,真空電熔爐成為唯一選擇,這東西吞噬了海底潮汐電站一半的輸出功率,為此雙極電池的生產速度再度銳減,目前海底潮汐電站需要每隔六十小時才能產出一枚滿負荷雙極電池。如果一號機體和二號機體生產項目啟動的話,這個速度可能還會以幾何級數的比例遞減,安秉臣的迷你工業體係開始受到能源嚴重不足的瓶頸限製。


    “這樣可不行,我們需要增加更多電站。”安秉臣感覺到了危機。


    卡魯有條不紊地迴答:“第二座海底潮汐電站正在修建中,不過卡魯的數量有些不足。另外,生產本地化機體所需的材料也在迅速減少,這種情況下繼續建造更多潮汐電站不是一個最優選擇。”


    安秉臣皺起眉頭,確實,卡魯現在都成了萬金油,什麽地方都離不開這些六足的小精靈,可它們的異能量儲備卻一直在持續減少,這樣下去也真不是個長久之計。“有什麽好的辦法嗎?”


    卡魯的三角體目器抬起來,安秉臣感覺這小東西正在觀察自己:“人類世界裏有很多產生電磁能量的設施,星網掃描發現這些設施大部分已被廢棄停運。如果將生產線從海底艙改為移動平台,可以直接利用這些設施生產本地化機體和更多雙極電池。”戰爭導致城市停電停水,主要原因並非被侵略者摧毀,而是電廠水廠的員工全都跑了,人走了,但機器設施還在,如果能重新開機運轉,應該比重建要方便得多。


    “對啊,這是個好辦法。q市附近就有一座火力電站,靠近江河的地區還有更多水力電站,這都是可以直接利用的資源啊。嗯,生產線移動平台化需要多長時間?還有,生產平台能夠直接使用人類電站的輸出電力嗎?”


    “如果停止其它所有輸出工作,建造生產平台需要三天時間。生產平台必須通過變頻轉換器才能接入人類電站,卡魯對變頻轉換器進行了技術處理,它現在既可以充當生產平台與電站的銜接端口,也可以在有足夠材料的前提下直接利用電力產出雙極電池。”三角體目器中投射出明亮光束,一個怪異物體出現在三維全息圖像中,兩座平行豎立的巨大圓環似乎是金屬製品,和蜘蛛車的外殼一樣散發模糊黯淡的冷光,兩個空心環的基座是六個橫置銜接的黑色圓柱體,柱體外側布滿大量螺紋狀散熱槽。從畫麵側邊閃爍的標尺來看,這東西長五米多,環高六米,是個大家夥。


    “那,那不是隻要有電站就能產出雙極電池了?”安秉臣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幕畫麵,一群卡魯衝向一座發電站,變頻轉換器接上輸出線路後,雙極電池從傳送帶上源源不斷湧出,它們將為各種本地化機體提供動力,甚至還能為移動平台上的生產線提供運作能量。隻是,這一幕看上去怎麽總覺得像一群螞蟻在豢養分泌甜汁的蚜蟲呢?還是,這本就是注定的天道?


    “變頻轉換器能否為星台和卡魯補充能量?”安秉臣最關心的還是它的迷你工業體係的核心,蜘蛛車和無所不能的卡魯們。


    “不能,星台和卡魯無法使用電磁能量。”


    “為什麽?難道這兩種能量注定無法轉換?”


    “造物主的法則,無法改變。”卡魯的迴答毫無商量餘地,智庫的本地化進程還差十一天才能結束,除了翻白眼,安秉臣沒有任何辦法。


    “那好,立刻暫停所有本地化機體生產線,全力建造移動平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裝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ago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ago並收藏武裝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