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的日子總是飛一般的過去。
何黎還有半年就要迴京,雖然說隻是暫時分別一年,中間還可以見麵和打電話,但兩人潛意識裏都帶上了離別前的緊張,兩個人的日子越發的甜膩。
塗玉泉不是個閑人,他的時間除了讀書,就是在外奔忙。半年真的很短,掐頭去尾,離何黎離開其實就五個月不到,跑了兩趟杭州,兩趟市裏,時間便進入了六月。
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夔城在何明建的帶領下勞動著發家致富,路也修上了。由於經費問題,村鎮、村村之間的路都是村裏人按家庭人口出時間和力氣修的機耕道。
塗玉泉家好歹是在今年端午前夕就通車了,這是值得高興的一件大喜事。通車那天,全村人在學校操場上擺了幾十桌,好好熱鬧了一場;大人小孩都歡歡喜喜的蹭上請來壓路開道的六輛東風車,好生神氣了一迴。
村裏通了車,塗玉泉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蓋房子。家裏連灶屋一共才三間正屋,房屋(臥室)就一間,雖然說他一年到頭迴去住的日子少得可憐,但隨著自己和塗玉菊都漸漸長大,一家四口再擠在一間房屋真的不是個事兒。
塗玉泉提出蓋房子,塗大軍和朱成英第一個反對,為什麽?老房子建好也就十來年,還跟新的一樣,又起新的,花的是冤枉錢!再者,地裏的活兒還要幹呢,起房子又費力又費錢,沒那個精力!
塗玉泉了解他們,從來都是腳踏實地的人,自從縣裏發動所有人都開始做農產品特產後,塗大軍更是恨不得把全部的精力都投進那一畝三分地裏麵,生意競爭大,他覺得不踏實,漸漸的就不做了,三兄弟隻有幺爸還在堅持著。
做生意存的幾千塊錢,朱成英覺得放哪兒都不好:放櫃子裏怕老鼠啃,放箱子裏怕強盜偷,放床底下怕發黴,最後塞進一隻襪子裏,然後藏在一件大衣的內荷包裏,再把大衣鎖到箱子裏……最後還是出事了——朱成英經常把大衣拿出來看看,以確認錢還在那裏,拿的次數多了,有一次看了裝迴去的時候不小心把裝錢的襪子掉進了櫃子下麵……於是,下一次,朱成英發現錢不見了的時候,差點把整個屋子翻過來……幸好最後找到了,但朱成英也怕了,商量了塗玉泉之後,兩人把錢存進了郵政,定期兩年,不僅不擔心掉,還有利息拿!
塗玉泉這次不想讓步,於是當即表示,他會拿出一萬塊錢來起房子,而且,是水泥板洋房,比河壩裏朱成英娘家的那些房子更好看,你們把家裏的東西收拾一下,先做好準備吧!
周祝美家裏的事情從正月裏開始,一直鬧騰了兩個月,終於暫時消停了下來。
周祝美正月初九迴家,把事情給朱成奎交了底。朱成奎遇到這種事,開始還不相信,待到事情證實後,她就懵了,完全不知道怎麽辦。沒有娘家人撐腰,她就到周家的族人那兒哭哭啼啼,於是,所有事情都曝了光……
等周安國和李瓊慢吞吞迴河平灣時,原本準備在朱成奎那兒討迴李瓊的醫藥費的話還沒說出口,各種麻煩紛至遝來。周奶奶的責問,朱成奎的哭鬧,族兄弟的譴責,鄰居外人的笑話與鄙視……終於承受不住的兩人私奔了——周安國收拾好自己的衣服,卷著家裏所有的錢,牆上的臘肉,帶著剛剛懷孕的李瓊,跑到觀音庵暫時安定下來。
朱成奎原本在家裏毫無話語權、經濟權,如今周安國一跑,她卻不得不在家裏養著他的老母,拖著他的孩子,關鍵是,還身無分文。
周祝美本來存的有私房,但大部分都用來給全家人添衣服了,如今跑了爸爸的家落成這個樣子,弟弟流著口水對著牆上不停念叨著“肉肉(gaga)”,看著就忍不住眼淚。周祝美把自己剩下的私房都拿了出來,然後又迴到縣城打工。
家裏沒了父親,她便要用自己的雙肩挑起養家的擔子!
三月份的時候,淩冬也買了一輛貨車。從那時開始,淩冬及他帶領的小組便承擔了艾上製衣坊所有時令服裝的各地促銷工作,呂大國因此全心全意的跑杭州、夔城、市裏的三點式路線。
除了做促銷,淩冬一半的時間都在夔城,他的台球場、旱冰場也開起來了,塗玉泉忙裏偷閑的拉著何黎也去體驗了幾迴。
和淩冬的兄弟,塗玉泉終於不用每次都把他們當成“淩冬的兄弟”,或者被當成“大哥的老板”,相互之間也真正交心、熟絡起來。這個收獲塗玉泉相當高興,要知道,自重生以來,塗玉泉最好的朋友便是何黎,結果兩年前便在朋友前加了個“男”,變質了;魏澤海、羅傑兩人與他的距離,便是小孩與大人按照“三歲一個代溝”來算的;班裏的同學隻是同學,融入了,卻並不親近;唯有淩冬,和淩冬這一幹子兄弟,如今被拿來稱兄道弟,非常稱心!
事實上,塗玉泉的年齡最小,被那一幹子的“淩冬的各色兄弟”叫成“塗老弟”……
時間已經過了六月四日。根據何黎了解來的情況,中央和各所高校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研討論會。
這是一場角逐,保守派與開放派的較量。國情如此,究竟要如何改善這種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巨大、思想大爆發、物質與精神的不平衡的現狀?
有思想的學生們在學校的組織下,層層選拔代表,最後一批代表到中央參與國家領導人關於現狀與未來發展的研討會,道出了學生的心聲,也讓領導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各種情況。目前中央正積極的做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措施以解決問題,何小叔在夔城的發展案例引起了他們的重視。
某些國家在學生中煽風點火的那類人並沒有成功,初現苗頭時,就被隱藏在學生中的監察人員發現並遏止逮捕,於是學生們的理智始終保持在熱血之上。這段時日學生們的作為雖然在後世也被稱為“學-潮”,但卻跟塗玉泉上輩子的那個“學-潮”的含義截然不同。
這次學-潮,學生第一次直接參與政治,對政府、對學生而言,都是裏程碑式的跨躍。
學-潮被理智的利用,沒有發生流血事件,塗玉泉就知足了。不管自己之前那些幼稚毛躁的行為到底有沒有起到作用,都已經不重要了,反正曆史已經按照他期待的方向改寫了,足夠了。
期末考試如期而至,絲毫沒有因為塗玉泉的不舍而放慢哪怕一步。
何黎後天就走,臨別的日子最是難熬,即使整天泡在一起也覺得不夠。
何黎從塗玉泉身後摟住他,耳鬢廝磨。
“泉兒,放心,迴去後也不是見不到,有空了我就迴夔城,而且你也要到北京的店裏去看看,我們能見很多麵;你這兒有電話,我家裏也有,我會每天給你打電話的;而且,我會給你寫信,每個星期都寫,要記得迴哦……”
聽著何黎在那兒念念叨叨,塗玉泉禁不住好笑。
他沒有動,輕輕說,以隻有兩個人聽得到的音量:“何黎,我記得你的生日是七月初九吧,我是七月二十四,算起來,你比我剛好大半個月,這也是我們的緣分,是吧,那我以後都叫你哥,好不?”
何黎不知道塗玉泉為什麽突然這麽說,但塗玉泉心甘情願的叫他哥哥,他當然一百個願意:“好!好!泉兒,叫兩聲來聽聽?”
“嗬嗬!”對於何黎的得寸進尺,塗玉泉笑得滿是縱容,轉身騎在何黎腿上,摟住他的脖子:“哥。”
不知道為什麽,塗玉泉這樣認真的喊他“哥”,何黎竟然緊張得答不出話來。
不過塗玉泉也沒等他迴答,自己繼續說下去:“哥,從我們認識,到現在,我的每一個生日都有你的印記,而你的生日,我卻從未出現過。”
伸手堵住何黎為他辯解的話,塗玉泉繼續說:“今年,我們倆都十八歲,我送你一個永遠難忘的成年禮,你收不?”
何黎還有半年就要迴京,雖然說隻是暫時分別一年,中間還可以見麵和打電話,但兩人潛意識裏都帶上了離別前的緊張,兩個人的日子越發的甜膩。
塗玉泉不是個閑人,他的時間除了讀書,就是在外奔忙。半年真的很短,掐頭去尾,離何黎離開其實就五個月不到,跑了兩趟杭州,兩趟市裏,時間便進入了六月。
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夔城在何明建的帶領下勞動著發家致富,路也修上了。由於經費問題,村鎮、村村之間的路都是村裏人按家庭人口出時間和力氣修的機耕道。
塗玉泉家好歹是在今年端午前夕就通車了,這是值得高興的一件大喜事。通車那天,全村人在學校操場上擺了幾十桌,好好熱鬧了一場;大人小孩都歡歡喜喜的蹭上請來壓路開道的六輛東風車,好生神氣了一迴。
村裏通了車,塗玉泉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蓋房子。家裏連灶屋一共才三間正屋,房屋(臥室)就一間,雖然說他一年到頭迴去住的日子少得可憐,但隨著自己和塗玉菊都漸漸長大,一家四口再擠在一間房屋真的不是個事兒。
塗玉泉提出蓋房子,塗大軍和朱成英第一個反對,為什麽?老房子建好也就十來年,還跟新的一樣,又起新的,花的是冤枉錢!再者,地裏的活兒還要幹呢,起房子又費力又費錢,沒那個精力!
塗玉泉了解他們,從來都是腳踏實地的人,自從縣裏發動所有人都開始做農產品特產後,塗大軍更是恨不得把全部的精力都投進那一畝三分地裏麵,生意競爭大,他覺得不踏實,漸漸的就不做了,三兄弟隻有幺爸還在堅持著。
做生意存的幾千塊錢,朱成英覺得放哪兒都不好:放櫃子裏怕老鼠啃,放箱子裏怕強盜偷,放床底下怕發黴,最後塞進一隻襪子裏,然後藏在一件大衣的內荷包裏,再把大衣鎖到箱子裏……最後還是出事了——朱成英經常把大衣拿出來看看,以確認錢還在那裏,拿的次數多了,有一次看了裝迴去的時候不小心把裝錢的襪子掉進了櫃子下麵……於是,下一次,朱成英發現錢不見了的時候,差點把整個屋子翻過來……幸好最後找到了,但朱成英也怕了,商量了塗玉泉之後,兩人把錢存進了郵政,定期兩年,不僅不擔心掉,還有利息拿!
塗玉泉這次不想讓步,於是當即表示,他會拿出一萬塊錢來起房子,而且,是水泥板洋房,比河壩裏朱成英娘家的那些房子更好看,你們把家裏的東西收拾一下,先做好準備吧!
周祝美家裏的事情從正月裏開始,一直鬧騰了兩個月,終於暫時消停了下來。
周祝美正月初九迴家,把事情給朱成奎交了底。朱成奎遇到這種事,開始還不相信,待到事情證實後,她就懵了,完全不知道怎麽辦。沒有娘家人撐腰,她就到周家的族人那兒哭哭啼啼,於是,所有事情都曝了光……
等周安國和李瓊慢吞吞迴河平灣時,原本準備在朱成奎那兒討迴李瓊的醫藥費的話還沒說出口,各種麻煩紛至遝來。周奶奶的責問,朱成奎的哭鬧,族兄弟的譴責,鄰居外人的笑話與鄙視……終於承受不住的兩人私奔了——周安國收拾好自己的衣服,卷著家裏所有的錢,牆上的臘肉,帶著剛剛懷孕的李瓊,跑到觀音庵暫時安定下來。
朱成奎原本在家裏毫無話語權、經濟權,如今周安國一跑,她卻不得不在家裏養著他的老母,拖著他的孩子,關鍵是,還身無分文。
周祝美本來存的有私房,但大部分都用來給全家人添衣服了,如今跑了爸爸的家落成這個樣子,弟弟流著口水對著牆上不停念叨著“肉肉(gaga)”,看著就忍不住眼淚。周祝美把自己剩下的私房都拿了出來,然後又迴到縣城打工。
家裏沒了父親,她便要用自己的雙肩挑起養家的擔子!
三月份的時候,淩冬也買了一輛貨車。從那時開始,淩冬及他帶領的小組便承擔了艾上製衣坊所有時令服裝的各地促銷工作,呂大國因此全心全意的跑杭州、夔城、市裏的三點式路線。
除了做促銷,淩冬一半的時間都在夔城,他的台球場、旱冰場也開起來了,塗玉泉忙裏偷閑的拉著何黎也去體驗了幾迴。
和淩冬的兄弟,塗玉泉終於不用每次都把他們當成“淩冬的兄弟”,或者被當成“大哥的老板”,相互之間也真正交心、熟絡起來。這個收獲塗玉泉相當高興,要知道,自重生以來,塗玉泉最好的朋友便是何黎,結果兩年前便在朋友前加了個“男”,變質了;魏澤海、羅傑兩人與他的距離,便是小孩與大人按照“三歲一個代溝”來算的;班裏的同學隻是同學,融入了,卻並不親近;唯有淩冬,和淩冬這一幹子兄弟,如今被拿來稱兄道弟,非常稱心!
事實上,塗玉泉的年齡最小,被那一幹子的“淩冬的各色兄弟”叫成“塗老弟”……
時間已經過了六月四日。根據何黎了解來的情況,中央和各所高校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研討論會。
這是一場角逐,保守派與開放派的較量。國情如此,究竟要如何改善這種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巨大、思想大爆發、物質與精神的不平衡的現狀?
有思想的學生們在學校的組織下,層層選拔代表,最後一批代表到中央參與國家領導人關於現狀與未來發展的研討會,道出了學生的心聲,也讓領導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各種情況。目前中央正積極的做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措施以解決問題,何小叔在夔城的發展案例引起了他們的重視。
某些國家在學生中煽風點火的那類人並沒有成功,初現苗頭時,就被隱藏在學生中的監察人員發現並遏止逮捕,於是學生們的理智始終保持在熱血之上。這段時日學生們的作為雖然在後世也被稱為“學-潮”,但卻跟塗玉泉上輩子的那個“學-潮”的含義截然不同。
這次學-潮,學生第一次直接參與政治,對政府、對學生而言,都是裏程碑式的跨躍。
學-潮被理智的利用,沒有發生流血事件,塗玉泉就知足了。不管自己之前那些幼稚毛躁的行為到底有沒有起到作用,都已經不重要了,反正曆史已經按照他期待的方向改寫了,足夠了。
期末考試如期而至,絲毫沒有因為塗玉泉的不舍而放慢哪怕一步。
何黎後天就走,臨別的日子最是難熬,即使整天泡在一起也覺得不夠。
何黎從塗玉泉身後摟住他,耳鬢廝磨。
“泉兒,放心,迴去後也不是見不到,有空了我就迴夔城,而且你也要到北京的店裏去看看,我們能見很多麵;你這兒有電話,我家裏也有,我會每天給你打電話的;而且,我會給你寫信,每個星期都寫,要記得迴哦……”
聽著何黎在那兒念念叨叨,塗玉泉禁不住好笑。
他沒有動,輕輕說,以隻有兩個人聽得到的音量:“何黎,我記得你的生日是七月初九吧,我是七月二十四,算起來,你比我剛好大半個月,這也是我們的緣分,是吧,那我以後都叫你哥,好不?”
何黎不知道塗玉泉為什麽突然這麽說,但塗玉泉心甘情願的叫他哥哥,他當然一百個願意:“好!好!泉兒,叫兩聲來聽聽?”
“嗬嗬!”對於何黎的得寸進尺,塗玉泉笑得滿是縱容,轉身騎在何黎腿上,摟住他的脖子:“哥。”
不知道為什麽,塗玉泉這樣認真的喊他“哥”,何黎竟然緊張得答不出話來。
不過塗玉泉也沒等他迴答,自己繼續說下去:“哥,從我們認識,到現在,我的每一個生日都有你的印記,而你的生日,我卻從未出現過。”
伸手堵住何黎為他辯解的話,塗玉泉繼續說:“今年,我們倆都十八歲,我送你一個永遠難忘的成年禮,你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