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僧!聖僧啊!”

    此起彼伏的充滿激動的讚頌聲從這個小小的校場飄揚開去,一直傳出去了好遠。

    短短幾十分鍾時間,唐僧儲存的各類情緒值加起來已經超過了200萬這個恐怖的數值。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停的增長著。

    唐僧欣慰的環顧四周。

    他有一點可以肯定,在場的這些難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會成為他穩定的情緒值提供者。

    沒有枉費他使用了這段時間積累出來的大半一次性技能卡牌,這一次大賺!

    頓時唐僧紅光滿麵,身體上釋放出來的佛光也變得更加強烈了。

    “聖僧啊!

    唐僧大師一定是佛陀降世!”

    這些幾乎一輩子都困在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什麽時候見過這種場麵?

    神跡一般的場景引得周圍的眾人不住的低頭磕頭,口中不停的高高頌唱著阿彌陀佛。

    對佛祖的信仰也在他們的心中不斷滋生成長越來越強烈。

    原本這些人當中的佛教信徒其實並不算多,那些佛教信徒中大半也不過是一些淺信徒。

    隻是經曆了這一幕,在場的所有難民都毫無疑問的轉化成為最虔誠的佛教徒。

    就連周圍的那些士兵和被派來施粥的衙役們也大半都成為了佛教信徒。

    唐僧在大唐境內的第一次傳教活動大獲成功。

    在他的聖僧之路上終於邁出了一大步。

    遠在靈山講經的如來佛祖突然停了下來,他低頭閉目做傾聽狀。

    開始他的眉頭緊皺麵部的肌肉微微抖動,然後做出一副驚訝的神態,緊接著臉上的表情慢慢的緩和露出了一絲發自內心的微笑。

    他的奇怪行為讓大殿裏的那些佛陀和羅漢們很是詫異,他們三三兩兩彼此眼神相交相互詢問,卻沒有人能夠講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隻有坐在大殿最下方的長耳羅漢隱隱約約明白一些東西,隻是他依然像往常一樣端坐著不言不語仿佛已經睡著了一般。

    多年以來他已經養成了從不多嘴多舌的良好習慣,隻有這樣才能活的更久。

    隻見如來佛祖一晃寬大的衣袖,放置在大殿中央的那麵明鏡上突然出現了一個畫麵。

    正式剛才唐僧向周圍的那些難民們講經的場景。

    在座的那些佛陀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看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切。

    哪怕這裏是佛堂,他們也一個個竊竊私語起來。

    佛祖此意到底何解?

    不就是一個凡間和尚在給一些凡人講解佛法嗎?

    有什麽好奇怪的?

    “看這畫麵上的穿束是大唐境內吧?

    這個小和尚方才所講的經文好像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不對,這經文似是而非很多地方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並不一致。”

    阿難尊者突然驚訝的說道。

    他向來被稱為多聞第一,大教內的經文編著一向都是由他出手。

    對這些經文每一個文字每一個標點符號沒有人比他更加了解。

    這個和尚所頌講的經文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體上很相似,但是又有很多細節方麵卻並不一樣。

    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

    後世相傳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經曆了漫長的時光早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再加上唐僧前世背誦經文的時候其實在記憶上本來就有一些誤差。

    “不過我好像記得大唐境內的佛教現在所盛行的是小乘佛法吧?

    這一套經文雖然不倫不類,卻明顯有著大乘佛法的要義。

    這個和尚是誰?他的這套經文是怎麽得傳的?”

    阿難尊者很是不解。

    作為靈山藏經閣的兩位管理者之一,阿難尊者主持著大教經文的傳播。

    他很清楚沒有一篇有關於大乘佛法的經文被傳入大唐境內。

    所謂法不輕傳,按照佛祖的意旨,必須經曆一次嚴格的西遊取經之路才能夠將這一套大乘佛法傳入東土大唐。

    這可是事關佛教氣運的大計。

    為此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在數千年前就早早的再入輪迴為取經大計做著準備。

    金蟬子?

    阿難尊者仔細查看盤坐在地講經的那個和尚的麵目。

    雖然臉上蓋著一層薄紗,但是怎麽可能擋得住他們這些佛陀的真知慧眼?

    阿難尊者一眼就看出這個和尚在麵目上和他從前的師兄弟金蟬子有七八分相似。

    莫非……

    “這個…

    這個是金蟬子的轉世之身?”

    阿難尊者嘴巴張的老大,周圍的那些佛陀們也有幾個看出了根腳麵色暗暗變了一下。

    他們彼此之間交換了一下眼神。

    不過很快他們的神色就恢複了正常。

    不過隻是一個轉世之身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悟空讓為師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包子不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包子不皮並收藏西遊:悟空讓為師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