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州,舟山府寧波縣。


    本來舟山是屬於寧波縣的下屬,但是作為人革聯起家的核心區,又擁有強大的科研體係,舟山在去年年底的州府調整之中,被提升為舟山府,變成了寧波的頂頭上司。


    由於舟山群島的土地麵積狹小,現在府城已經遷移到寧波,還將一部分產業轉移到寧波周邊。


    比如鄭森此時正在參觀的工廠。


    這是一個占地麵積達到300萬平方米,長3公裏,寬1公裏的龐大工廠。


    工廠除了一排排廠房,就是六個龐大的“幹船塢”。


    “李凱,第一艘飛艇的進度如何?”


    飛艇工廠的技術官李凱,是一個目光銳利的年輕人,他是唐菲林的秘書官出身。


    “總督,我們還在做最後的檢查,估計兩三天後可以進行第一次試飛。”


    鄭森看著眼前的龐然大物:“設計的參數是多少?”


    “我們采用半硬式設計,高強度鋁合金骨架,芳綸氣囊,長度為220米、高度55米、寬度40米,最大氣囊體積為32萬立方米,最大升力36萬千克,即360噸。”


    鄭森眉頭一挑:“不對吧!每立方米氫氣的升力1.2千克,36萬立方米應該是384噸才對。”


    李凱笑著解釋道:“總督,我們的氣囊裏麵,並不完全是氫氣,還有2萬立方米氮氣。”


    聽到這個答案,鄭森頓時反應過來:“內外氣囊設計?”


    “是的。”李凱點了點頭:“我們在外層包裹了兩個氮氣氣囊,可以用於防爆防火,而內氣囊則是60個氫氣氣囊,另外我們還有在氣囊內部塗抹了消靜電塗層,飛艇上也設計了避雷裝置。”


    人革聯的飛艇技術,其實已經非常成熟了,既然知道飛艇初期的一些問題,作為項目總指揮的唐菲林,自然不會走原始飛艇的錯誤。


    比如腦洞大開的熱氣技術,這技術隻能用在氦氣飛艇上,如果用在氫氣飛艇上,除非是想原地升天。


    飛艇項目起步非常早,在人革聯控製江東州後,唐菲林和龍莎就討論過這個項目。


    隻是原始飛艇的氣囊是用牛羊腸衣製造的,用在偵察上,還勉勉強強可以用。


    但是要將飛艇升力提升到10噸以上,需要的氣囊非常多,而且必須上馬硬式、半硬式設計,問題是木結構強度不夠,鋼結構重量太大。


    這就需要人造纖維技術、高強度鋁合金技術的支持了。


    人造纖維需要石油化工,或者煤炭化工;鋁合金需要電解鋁產業,電解鋁產業又需要強勁的發電廠。


    之前唐菲林在廣南州和嶺南州,就是建設了六個小水電站,然後在附近開設了一個電解鋁廠,目前可以年產鋁材1500~2000噸左右。


    而基隆的煤炭公司,也在龍莎的主持下,建設了一個煤焦油化工廠,可以初步提煉一些汽油,合成一些種類的塑料。


    這才促進飛艇技術的發展,有了高強度鋁合金骨架、芳綸氣囊,又有氫氣製造技術,飛艇唿之欲出。


    李凱繼續說道:


    “我們的動力采用兩台蒸汽發電機,以汽油和氫氣作為混合燃料。”


    鄭森翻了翻他們的設計方案,發現這個方案確實不錯。


    雖然沒有內燃機,但是後世的飛艇技術,在起步階段就是使用蒸汽機的。


    而且人革聯的蒸汽機技術,已經發展到比較高的層次,比如用在飛艇上的蒸汽發電機,其實就是蒸汽輪機,熱效率可以達到20%左右。


    由於不是超臨界蒸汽輪機,技術相對簡單,加上應用了大量的合金鋼、鋁合金材料,單台的重量為13.4噸左右。


    之所以用蒸汽發電機,而不用蒸汽機直接機械驅動,主要是傳動部分會直接加死重。


    電動機可以用電線,蒸汽機隻能用變速箱、傳動軸和齒輪。


    因此唐菲林選擇了蒸汽—電動方案。


    至於使用的燃料方麵,用汽油因為汽油的單位熱值高,方便使用燃料罐儲存。


    氫氣則是廢物利用,因為隨著飛艇升空,上麵的燃料重量會逐步減少,為了避免飛艇飛得太高,維持在一定高度上,就必須釋放掉氣囊中的一部分氫氣,從而抵消掉這一部分多出來的升力。


    既然氫氣要放掉,為什麽不拿來燃燒?


    要知道1立方米的氫氣,燃燒產生的熱量相當於0.27千克的汽油。


    而唐菲林等人設計的則艘飛艇,儲備的燃料大概在12噸左右,如果全部燃燒掉,就意味著飛艇要釋放掉1萬立方米的氫氣。


    1萬立方米氫氣相當於2.7噸汽油,可以讓航程提升大約四分之一。


    而且直接釋放氫氣,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畢竟這個東西是易燃易爆氣體,和周圍的空氣混合之後,萬一有什麽摩擦生電、靜電,那分分鍾要變成一個大火球。


    鄭森又翻到飛行速度、續航裏程、有效載荷的估算上。


    鯤鵬級飛艇的鋁合金骨架、芳綸氣囊和氣囊控製係統,重量是127噸;蒸汽發電機、電動機、螺旋槳、電路係統是53噸;燃料汽油、汽油儲存罐、噴油機是18噸;船艙、控製係統、拋錨係統、輔助係統是46噸。


    合計244噸,這些重量都是固定,已經很難削減。


    而飛艇的總升力是360噸,減去244噸之後,就是116噸可用升力。


    但是這116噸升力,是不可能全部用上的,因為飛艇要浮空,這至少要犧牲36噸升力。


    因此最後的可用升力為80噸。


    80噸的運輸力可以做什麽?


    如果是船隻,那隻能投送一兩百兵力。


    但是飛艇這個東西,其存在的意義,在於威懾力,以及防不勝防的攻擊方式。穀鏇


    幾十噸炸彈從天上扔下來,在沒有防空火力的時代,簡直是滅頂之災。


    如果沒有飛機和防空火力,是沒有辦法阻擋飛艇入侵的。


    或許對於西北地區、東南沿海,由於要考慮惡劣天氣的影響,無法長期投入使用。


    但是在雲貴高原、巴蜀盆地、漢中盆地、象雄高原等特定地區,卻可以發揮出巨大的效果。


    三天後。


    完成最後檢查工作的鯤鵬1號飛艇,在鄭森等人的注視下,緩緩的飛離地麵。


    很多參與建造工作的工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這個龐然大物。


    “好大!”


    “難以置信,這竟然是我們親手製造的。”


    “我們創造了一個奇跡。”


    “或許這就是人定勝天的力量。”


    工人們開始熱烈的討論起來。


    當飛艇上升到100米以上時,那種隱天蔽日的壓迫感更加強烈了,從地下抬頭仰望,就仿佛看到一座山漂浮在半空中。


    而不遠處的寧波縣城,很多民眾也看到這個漂浮在半空中的龐然大物。


    要不是治安所提前通知了,估計要引起騷亂,但是不少民眾仍然忍不住跪地參拜。


    飛艇上的十幾個駕駛員,此時既興奮又緊張。


    不過他們沒有忘記任務,當飛艇飛行到500米左右的空中,他們開始調整飛行方向,沿著海岸向餘杭城飛過去。


    選擇沿著海岸線飛行,是為了確保安全,萬一出現事故,可以緊急停泊在沙灘或者鹽堿荒地上,不至於傷到沿途居民。


    鯤鵬級飛艇的飛行速度分為:經濟航速30~40公裏每小時;巡航航速40~60公裏每小時;極限航速60~80公裏每小時。


    而最大續航裏程為2400公裏,有效載荷80噸。


    另外由於是蒸汽—電動方案,這讓鯤鵬級可以適應多種燃料,煤炭、煤焦油、木焦油、木炭、幹材幹草、粗煉汽油、氫氣都可以作為燃料使用。


    這也是蒸汽機方案的好處之一。


    畢竟現在隻有流求州的基隆、廣南州的鴻基、膠東州有煤礦,煤化工更是隻有基隆一個地方。


    其他地方補給汽油太困難了,氫氣補給同樣是一個問題,必須在各地建設一批小水電站,然後配套製氫工廠。


    飛艇的氫氣是會持續逃逸的,加上抵消升力變動燒掉的氫氣,必須給飛艇定期補充氫氣,確保飛艇的浮力穩定。


    李凱通過無線電台,和飛艇駕駛員不斷的聯係,目前測試情況非常良好,並沒有出現大問題。


    既然沒有大問題,鄭森也沒有繼續停留,他在臨走之前,讓飛艇工廠繼續生產6艘鯤鵬級飛艇。


    麵前除了正在測試的鯤鵬1號,還有已經建造了86%的鯤鵬2號。


    鄭森估計鯤鵬級的設計方案相對成熟,需要修改的地方不大,因此直接下令再建造6艘。


    ……


    餘杭府。


    剛好在附近參觀的宋師道和商秀珣,前天去了天目山葡萄酒莊參觀後,此時已經返迴到餘杭城,正準備去吃午飯。


    突然大街小巷上,傳來一陣陣驚唿。


    然後倆人就看到了南麵的半空中,一個黑點迅速擴大著。


    大約十分鍾後,鯤鵬1號從東南側的城牆外,快速的飛過去。


    此時城裏麵的民眾才感受到,這個龐然大物那難以言喻的壓迫感。


    “竟然是飛艇!看來李凱他們成功了。”宋師道在鄭森身邊工作過一段時間,自然了解到一些機密。


    而第一次看到飛艇的商秀珣,隻剩下目瞪口呆的震撼,她和絕大多數人一樣,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半空中的龐然大物。


    直到飛艇調整好方向,沿著大運河向揚州城飛過去,所有人才如夢初醒。


    然後就是七嘴八舌的討論。


    而餘杭城的宣講官、治安所人員,並沒有放任不管,而是迅速張貼公告,同時在廣播上,向民眾進行科普。


    飛艇帶來的不僅僅是威懾力,還有凝聚力和自豪感。


    作為人革聯的公民,其實很多都是忐忑不安的,擔心人革聯會失敗,封建勢力會卷土重來。


    而飛艇帶來的衝擊,讓他們內心對於封建勢力的擔憂迅速消退。


    畢竟這種可以飛行在半空中的龐然大物,和漂浮在水裏麵的船不太一樣。


    因為隋朝早就可以建造1800噸左右的五牙大艦,人革聯的蒸汽船帶來的震撼力,還不足以頂禮膜拜。


    但是飛艇不一樣,特別是鯤鵬級這種超巨型飛艇,那視覺衝擊力實在是太強烈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