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光陰似箭。


    三體宇宙宛如一片光怪陸離旳油畫。


    時而星辰如燈火幻滅,時而平麵似斑斕琉璃碎片,時而空洞與線條交錯。


    甚至連光速的數值,在這裏都無法變成一個常數。


    引力更是如同一團亂麻,交織於浩瀚虛空之間。


    用末日景象來形容此時的三體宇宙,也是挺適合的。


    人革聯與歸零者等反抗者的交鋒,從星空205年開始僵持,直到星空218年,仍然沒有打破這個局麵。


    但是雙方都憋著一股氣,不願意讓自己的戰略失敗。


    雙方的底蘊其實也有些不相伯仲。


    別看人革聯有幾個單體宇宙作為後盾,又吞並了幾百個高等文明,但歸零者等文明的底蘊,仍然非常強大。


    畢竟這是縱橫單體宇宙幾百億年的大神級文明,時間給他們帶來的底蘊,是不能忽視的。


    要不是人革聯有幾個宇宙作為後盾,還真沒有辦法和歸零者拚底蘊。


    在三體宇宙內部的混亂虛空之中,數以億計的小宇宙,就是歸零者的強大底蘊。


    雖然他們已經發展到了瓶頸,可不代表歸零者不能繼續進步。


    以前他們被瓶頸卡住,那是因為三體宇宙不存在競爭對手和參照物,這些大神文明就是高處不勝寒的狀態。


    現在被人革聯壓得瀕臨滅絕,歸零者在這種危機下,又有了人革聯作為目標,在科技上又開始又進步了。


    這也是為什麽王高,要速戰速決的原因。


    科技的發展史上,創新往往是舉步維艱的事情,而模仿卻相對容易很多。


    人類第一顆原子彈的出現,投入的人力物力是極其恐怖的,但是技術擴散速度卻非常迅速。


    這就是創新與模仿的區別。


    前者是無中生有,後者是依樣畫葫蘆,難度自然不一樣。


    或許有人會說,光刻機技術為什麽沒有模仿成功?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一個技術是否被模仿,除了其技術難度本身,還和市場和戰略有關係。


    如果真的撕破臉皮,直接拋棄國際市場和專利法,20納米級別的光刻機不用3年就可以製造出來。


    有時候不是製造不出來,而是被限製在遊戲規則之內,不得不做出取舍。


    畢竟在公元時代,各種技術雖然有門檻,但是還沒有達到外星科技的級別,很多技術的專利,在國際上是公開的。


    這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


    人革聯和歸零者等文明處於戰爭狀態,宇宙文明之間又不講專利法,自然是那模仿盡量模仿。


    幸好人革聯的不少技術,參雜了非常多的異宇宙規則,導致歸零者等文明的模仿非常艱難。


    但是王高卻知道不能在拖延下去了,不然讓歸零者搞出什麽新技術,那人革聯要徹底控製三體宇宙的計劃,將直接破產。


    此時整個三體宇宙的規則,已經被人革聯解析完成,其他宇宙的人革聯終於可以全力支持三體宇宙分部了。


    星空222年。


    前幾年調任科研部門的希恩斯,興奮的向王高匯報道:“最高執政官閣下,幸不辱命,我們成功完成了規則強製穩定器的研發工作。”


    “非常好!是時候結束這一次戰爭了。”王高調出頁麵,向軍部下達了最新指令。


    同時工業製造部門,也全力生產規則穩定器。


    當一個個規則穩定器,被布置在小宇宙之後,那些混亂無比的星空,迅速被束縛住,強製穩定在三維狀態。


    由於經曆了規則混亂的破壞,被強製穩定在三維狀態的虛空,充斥著大量的原始星雲物質,以及少量的星球殘骸。


    早就準備就緒的人革聯戰士,迅速啟動小宇宙的吞噬係統,將這些剛剛穩定下來的區域,強行吞噬掉。


    之前那種吞噬速度,又一次上演。


    而隱藏在混亂虛空之中的歸零者、歌者等文明,此時也大驚失色,他們知道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了。


    歸零者的一處總部小宇宙內部。


    十幾個歸零者的成員,心情異常沉重的看著人革聯瘋狂吞噬宇宙質量。


    [各位,我們失敗了!]


    [投降吧!]


    [不可能!我絕對不會向人革聯屈服……]


    歸零者本身就是一個文明聯盟,以前高高在上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內部矛盾。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麵臨絕望的外部壓力,這個聯盟內部的矛盾越發尖銳起來,在這一刻,終於宛如火山一般爆發。


    各個文明的代表各抒己見,有人想苟且偷生,有人不甘心屈服,有人左右搖擺。


    高等文明又如何。


    隻要是生物,就很難逃脫人性。


    內外壓力下,歸零者在爭論不休之中,迅速土崩瓦解。


    超過76.4%的歸零者成員,選擇向人革聯投降,而那些不願意投降的成員,則打算與小宇宙共存亡。


    終於在八個月之後,該投降的人已經投降了,剩下的都是死硬分子,人革聯自然沒有手下留情的想法。


    隨著宇宙質量的減少,三體宇宙的半徑縮小到隻剩下173億光年左右。


    就在這一刻,宇宙達到大崩塌的臨界點,宇宙收縮速度在刹那間,提升了億萬倍。


    當然,此時三體宇宙剩下的質量,隻剩下11.6%左右,如果以這個質量進行大崩塌,是沒有辦法完成宇宙重啟的。


    對此王高早有準備。


    之前吞噬的質量,一股腦被投入大崩塌之中。


    根據計算好的模型,隻要將質量提升的宇宙總質量的65.71%,加上聯合小宇宙施加的外統一力場,就可以完成宇宙重啟計劃。


    同時那些在反抗者的小宇宙,也會在這一次重啟中,徹底灰飛煙滅。


    現在他們就算是想投降,也沒有機會了。


    因為大崩塌下,除非有聯合小宇宙的統一力場保護,不然連移動一下位置都異常困難,就更別提從中跑出來了。


    更何況通信也發不出來,王高才不會理睬這幫反抗者。


    大崩塌持續了17天13小時35分鍾。


    此時三體宇宙變成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狀態,核心部分變成了一個奇點,周圍則是一層聯合小宇宙。


    聯合小宇宙仍然維持著高壓狀態,持續向奇點施加壓力。


    直到奇點向外宇宙吸納完成時空波動能,才會完成宇宙重啟,即宇宙大爆炸。


    這是宇宙重新進入大循環的必要環節。


    而人革聯對此也非常重視,畢竟理論是理論,宇宙重啟這個技術,人革聯也是第一次實踐。


    王高和人革聯的科學家們,日以繼夜的搜集著數據。


    如果按照歸零者的重啟技術,缺少了34.29%的質量,三體宇宙是無法重啟的。


    對於新技術的應用,王高其實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不過人革聯有退路,自然敢拿一個單體宇宙作為實驗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