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v5時代,人革聯在技術上更加強大。


    v5隻能在假想新大陸上建立局部的基地,而人革聯卻可以完全占據這裏。


    雖然沒有大規模移民這裏的打算,但不代表不對這裏進行改造,畢竟目前的空間傳送還存在距離限製,連續跳躍過程中,存在一個幾十秒的冷卻時間。


    如果突然遇到需要緊急返航,直接迴去人間界內層,至少需要幾分鍾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假想新大陸建立一個真正的前進基地。


    從位置來看,聯合港自然是得天獨厚,因此前進基地就設立在這裏,改造工程進行得非常快。


    在納米機器人、城市母樹、材料生成工廠、超大型工程機器人的幫助下,一座機械與植物組合而成的城市,是聯合港的基礎上拔地而起。


    人革聯很快就製定好,對於假想新大陸的改造計劃。


    對於這種人類很少踏足的區域,通常是不會大規模建造人工設施的,畢竟建造出來,也沒有人使用。


    因此假想新大陸在人革聯的內部區劃中,被設定為生態保護區,編號為:獵人星—人間界—外層—1號生態保護區。


    距離聯合港最近的紫葉高原中,一艘群星級戰艦飛行在半空中,下麵是山林,紫葉高原的名字由來,就是因為這裏生長著一種名為“紫葉相思樹”的喬木。


    漫山遍野的紫葉相思樹,讓整個高原變成一片紫色。


    戰艦在半空中飛了十幾分鍾,便來到了目的地——紫雲峰,這座山峰是紫葉高原相對比較高的山,被選中的原因,是因為位於紫葉高原的腹地。


    來到紫雲峰上方。


    盤踞這裏的一群雙翼龍,似乎非常好奇的打量著戰艦,它們拍打著翅膀,盤旋在戰艦周圍。


    “開始吧!”艦長吩咐道。


    “是。”


    戰艦將大量納米機器人投下去,宛如銀色霧氣的納米機器人,瞬間籠罩整個紫雲峰。


    改造開始,納米機器人直接滲透到附近的身體體內,然後改造土壤、岩層,將整個紫雲峰改造成為一座巨塔。


    機械、植物交織在一起。


    工業與自然的完美融合。


    群星級戰艦內部,還配備了特殊的加工廠,可以製造各種材料和設備,相當於一個五髒俱全的小型全能工廠。


    各種納米機器人無法製造的東西,從這裏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然後被安裝在巨塔內部。


    這種巨塔,名為生態監控站。


    布置在這裏,目的就是為了監控整個紫葉高原的生態環境、物種。


    畢竟假想新大陸的生態環境,因為經常有新世界的物種流竄過來,導致這裏的生態極其不穩定。


    就比如毒藤丘陵那邊,笑麵藤從新世界漂流到那裏,僅僅是過去了133年,就徹底蔓延到整個西北丘陵地區,之前生存在那一帶的生物,很大一部分被笑麵藤滅絕了。


    這種情況,對於假想新大陸的生態而言,就是一種災難性的破壞,而且是無法修複的破壞。


    為了保護這裏的生態,合理監控這裏的物種,是非常有必要的手段。


    當然,在監控過程中,人革聯自然還會搜集這裏的生物基因、靈魂模因,基因和模因的搜集,是人革聯占據當地之後,都會進行的工作。


    哪怕是一株雜草,它們的基因和模因都會被搜集。


    要發展到至高文明的程度,各種技術的累積、資源的搜集,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自然生物的基因和模因,就是非常重要的資源。


    在獵人宇宙中,或者一株雜草就是一株雜草,但是在其他宇宙中,相同的基因和模因,在不同物理規則下,可能會表現出不一樣的東西。


    而基因和模因的數據庫越龐大,以後進入其他宇宙,適應力就會變得越強大。


    人革聯進入異宇宙,目的就是為了異宇宙的規則、基因、模因,至於異宇宙的科技,並不太重要。


    之所以說異宇宙的科技不重要,那是因為人革聯此時的發展,已經進入到探索多元宇宙的階段。


    普通文明的科技,人革聯看不上,而同一層次的文明,又可能爆發衝突,因此異宇宙的科技,是現階段變成了一塊雞肋。


    就好比獵人世界的人類文明,其技術雖然有一些亮點,比如薔薇炸彈之類,可這個技術是基於獵人宇宙的物理規則的,一旦離開這個宇宙,薔薇炸彈可能會直接失去效果。


    因此原住民的科技,其重要性反而不如異宇宙的規則、生物基因和模因。


    紫雲峰的改造,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


    而在整個假想新大陸上,人革聯一共設置了五個生態監控站,確保這裏可以被全麵覆蓋。


    此時的紫雲峰上,那一群雙翼龍還是生活在這裏,隻是它們的體內被植入了納米機器人,巢穴也被調整了一下子。


    負責駐守生態監控站的10名工作人員,已經入駐這裏,開始了忙碌的工作。


    作為一個不穩定的生態環境,假想新大陸的物種非常多,有一些因為沒有天敵,而出現泛濫成災的情況;有一些則因為生態位被擠占,出現瀕臨滅絕的困境。


    另外在這裏的很多地方,都存在古人類的遺跡,或者埋藏著遠古時代的古代生物。


    以之前搜集到的情況來看,假想新大陸上的物種,平均每3.4萬年左右,就可能會徹底更新一次。


    這個物種更新過程,並不是一下子完成突變的,而是持續不斷的更新,時刻都有新物種誕生和滅亡,或者從新世界逃過來。


    殘酷的適者生存遊戲,在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


    成百上千的機器人,成群結隊的遊蕩在密林、山間、草原、河流、沼澤之中,它們在地毯式搜集這裏的生物物種。


    白骨草原上,在這裏到處都是累累白骨。


    一台蜘蛛型機器人,在草地上緩緩的行走著,突然腳下的地麵瞬間崩塌,一個巨大的嘴巴將機器人一口吞下去,地麵又恢複正常。


    這種生物名為地嘴蟲,專門潛伏在沙質草原中,嘴巴可以達到幾十米寬度,嘴巴張開之後,可以偽裝成為草地,並釋放出吸引食草動物的信息素。


    隻要食草動物走到它嘴巴之中,它就會瞬間閉合大嘴巴,將所有東西吞入肚子裏麵。


    半個小時之後,地嘴蟲將經過消化係統消化的食物殘渣噴吐出來。


    頓時無數的白骨、岩石和沙子,被噴吐到半空中,然後灑落一地。


    這就是白骨草原的出現在原因。


    不過並不是所有生物,都會被地嘴蟲消耗的,在噴吐出來的殘渣之中,一些圓滾滾的東西掉地上後,重新舒展軀體,變成一隻隻“穿山甲”。


    生態在時刻變化著,所有在這裏的生物,都在為了生存下去,而不斷進化著。


    或許它們隻能曇花一現,但依舊沒有生物會放棄,竭盡所能的活下去,這就是生命的頑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仨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仨人並收藏從推進城到多元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