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城破的消息,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便傳遍長安。


    對於那樣一座雄偉堅城的失陷,長安百姓的第一反應是驚詫;


    ——怎麽會?!


    ——怎麽會這麽突然?!


    最近兩個月,也沒聽說雲中城被匈奴人攻打,或是被匈奴人包圍了啊?


    這怎麽,‘雲中受敵’的消息,還是和‘雲中城破’的消息一起送來的?


    短暫的錯愕之後,長安城周遭百裏的範圍,便盡為一股滔天怒火所占據。


    尤其是在‘雲中都郵蔡延年臨戰而逃’的消息傳出之後,輿論更是徹底被點爆!


    冷靜一些的,或許會說蔡延年一顆老鼠屎,害了一鍋湯;


    情緒激動一點的,更是根本不考慮現實情況,直接將整個雲中城,都納入了‘膽怯如鼠之輩’的範疇。


    不幾日的功夫,類似‘奸詐胡商一人,詐開雲中城門;不遇死戰之卒,隻見婦孺屍橫’之類的童謠,便開始在街頭巷尾傳揚開來。


    最誇張的時候,連那些明明和雲中城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人,都因為雲中都郵蔡延年,而遭到了無情謾罵;


    至於原因,則僅僅隻是因為這些人,和那都郵蔡延年是‘本家’,雖沒有絲毫親緣關係,但也氏‘蔡’······


    除了逐漸失控的輿論,朝野內外,也掀起了一場關於‘移民實邊’的討論;


    但針對邊關城池可能存在的問題,卻根本沒有人能拿出太好的解決方法。


    也正是在‘雲中城破’的消息傳入長安之後的第四天,受到朝堂八百裏加急詔書的太尉靳歙,也終於抵達了位於代北趙長城以外的軍事重鎮:馬邑······


    ·


    “陛下詔諭:雲中都郵蔡延年,臨戰怯逃,坐失雲中,更失雲中軍、民四萬餘;”


    “特令太尉信武侯靳歙,攜詔以至馬邑,雲中都郵蔡延年,就地正法!”


    雲中城北城門外,隨著靳歙低沉厚重的詔書宣讀聲,‘坐失雲中’的罪魁禍首蔡延年,被兩名軍卒押上前來。


    幾乎是在蔡延年被摁趴在地同時,靳歙所在的點將台側,也走出一名手持長柄鍘刀的軍卒;


    帶那軍卒來到蔡延年身邊,就見靳歙緩緩抬起手,那軍卒也幾乎是以同樣的節奏,將手中鍘刀高高舉起。


    而後,便是靳歙抬起手的猛然落下,軍卒手中的鍘刀,也不偏不倚的披在了蔡延年的後腰處。


    ——一刀兩段!


    看著眼前的血腥一幕,被聚攏在點將台,或者說‘刑場’周圍的雲中軍、民,麵上無不大驚失色;


    尤其是在蔡延年被砍成兩段之後,仍用手向前爬動,卻發不出絲毫聲響的駭然神容,更是讓圍觀眾人驚恐的低下頭。


    而在將台之上,靳歙卻是漠然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就連軍卒揮動鍘刀的那一瞬間,都沒能讓靳歙哪怕眨一下眼。


    目光直勾勾看著在將天下掙紮、蠕動的‘半個’蔡延年,靳歙麵上隻一片說不清的冷酷!


    過了足足一盞茶的功夫,蔡延年才算是咽了氣;


    而靳歙那雙不帶絲毫溫度的冰冷目光,也隨著靳歙緩緩抬起頭,而從點將台前的兩段蔡延年,緩緩移到了那上萬雲中軍、民身上。


    準確的說,是‘故雲中軍、民’。


    目光陰冷的環顧一周,又深深凝望許久,靳歙才將手中的詔書再次攤開。


    “蔡延年所攜而逃之雲中軍、民,背信忘義,不顧邊關戍卒、軍戶之責,不戰而逃;”


    “論製,治雲中戍卒:坐失地、坐失城、坐失口,逢敵不戰、衛城不戍!”


    “著雲中邊關戍卒,盡去甲胃、兵刃,褐衣髡(kun)鉗,黥發長安!”


    “待戰罷,斬棄長安市!”


    又一聲低沉,卻又極具穿透力的粗吼,人群之間,曆史便有數百道身影癱軟在地;


    不片刻的功夫,人群中穿著軍袍的戍卒,便被靳歙帶來的關中兵馬拎了出來。


    等待他們的,是一件褐色粗麻單衣、用來發配犯人的腳鐐,被剃的七零八落的禿頭,以及,用墨水刺在臉上的‘囚’字。


    至於靳歙按照‘穿軍裝的就是戍卒’為參照,直接從人群中甄別,看上去似乎有些漏洞。


    萬一這些人當中,有軍卒穿了百姓的衣服呢?


    靳歙很確定:不可能!


    因為根據靳歙目前的了解,那日的戰況,大抵是這樣的進程:


    ——秋八月二十七,一個名叫‘阿克圖’的胡商,按往常的慣例,在離開雲中四個月之後,再次出現在了雲中北城門外;


    但在城頭軍卒放下竹籃,想要如往常那般,將胡商阿克圖拉上城頭,再將其他的人和錢、貨次序拉上來時,卻遭到了阿克圖的反對。


    阿克圖說:我帶了很多香料,如果放在竹籃裏,可能會灑出來,而且我還帶了七頭牛,根本沒辦法用竹籃拉上城頭。


    聞言,城頭守軍雖有些顧慮,但礙於香料的誘惑實在太大,再加上那七頭牛,確實沒辦法用人力拉上城頭,便隻能將雲中城的北城門,小心打開了一個縫。


    《重生之金融巨頭》


    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


    阿克圖進來了,還是那副笑嗬嗬的模樣,甚至還拿出了一小包香料,作為城門卒的酬勞!


    那幾頭牛也進來了,並沒有什麽異常。


    可就在阿克圖那幾名仆人,從門縫中進入城內的一瞬間,城頭負責戒嚴的守卒,便被弓箭射中!


    幾乎同一時間,那幾名仆人便暴起,揮舞著手中砍刀,將城門內殺了個血流成河!


    等城內守卒發現異常時,那幾個胡人已經從馬車中,推下了兩根被削成三角柱的巨木,抵在了城門下;


    短短半柱香的功夫,城外便‘天降’成千上萬的匈奴人,策馬疾馳,嗷嗷叫喊著,從北城門湧入了雲中城······


    對於這部分,靳歙其實並沒有什麽感覺。


    ——偷城門;


    很標準,近乎教科書級的偷城門實際戰例。


    但之後發生的事,卻讓靳歙這麽一個飽經歲月所托,曆經沙場征戰的老將,都不由有些氣息粗重起來。


    ——收到城破的消息後,雲中都郵蔡延年的第一反應,不是組織反擊、不是和匈奴人巷戰!


    幾乎是在短短三十息之內,蔡延年便一邊穿戴好了衣服,一邊下達了以下幾項軍令;


    第一:戰事突起,城內軍戶老弱婦孺,務必要緊閉家門,絕不可外出!


    第二:若有匈奴人破軍戶家門而入,老弱婦孺也一定要死戰待援!


    !


    第二:凡雲中戍卒,及年十五以上青壯,即刻到南城門外集合!


    第三:速備快馬三匹······


    就這樣,在雲中北城門破短短一炷香之後,作為雲中城,或者說‘雲中郡’的最高級別主事官員,蔡延年便踏上了逃亡之路;


    根據隨蔡延年掏出雲中的軍士迴憶:等匈奴人從南城門追出來的時候,隊伍都已經跑出去十好幾裏地了······


    許是匈奴人忙著搜刮雲中城內的武卒,又或者是雲中城內,那些被蔡延年拋棄的老弱婦孺,對匈奴人實在是造成了太大的阻礙,匈奴人的追擊,並沒有太發力;


    千把遊騎零散撒出去,就算追到了蔡延年一行,也沒怎麽拚命,隻遠遠射兩支箭,再吼喝兩聲,便盡數退去。


    雲中城,是在清晨,天還沒亮的寅時左右破的;


    蔡延年本人,是在兩個半時辰後的己時二刻到達的馬邑;


    到午時三刻,臨近未時的時候,蔡延年從雲中城帶出來的兵馬、青壯,也基本到達了馬邑。


    見如此狀況,馬邑令隻得趕忙派人接應,並將蔡延年一行安置在了馬邑城北。


    在蔡延年一行紮下營盤,吃下一頓飽飯之後,馬邑令才後知後覺的發現:雲中天不亮就城破,可直到黃昏時分,蔡延年都沒想起來點燃烽火······


    “雲中軍戶民!”


    越想,靳歙就越覺得胸口一陣憋悶,便也隻能強迫自己從思緒中緩過神,滿帶著戾氣,望向將台前方數十步外,那不過三千人的‘青壯’。


    對於後世人而言,這些年紀在十五到二十之間的青年,都還處於讀書的年紀;


    但在如今的漢室,這些接受過軍事訓練的青年,卻無一例外,都是預備役!


    尤其這些預備役生員,還是奉命衛戍雲中城的軍戶子弟······


    “陛下口諭:怯敵之卒,於國無用!”


    “雲中軍戶民,敵未至而膽喪,即黥發長安,與修安陵事!”


    滿帶著憤怒,和恨不能寫在臉上的恨其不爭,吼出這句‘黥發長安,與修安陵’,靳歙便煩躁的將詔書收迴懷中。


    隨著靳歙一聲令下,這最後的幾千人,也都被也送著帶走;


    等待他們的,是無休止的繁重勞作,以及在生命的盡頭,在某一處陡峭的山壁,或深不見底的溝壑長眠······


    將雲中發生的事處理完畢,靳歙也終是覺得胸中煩悶稍緩解了些;


    而後,靳歙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接下裏的事。


    雲中,已經丟了。


    但作為漢室插入草原腹地的前哨站,雲中城雖然‘全軍覆沒’,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卻也並沒有完全辜負的‘預警’職責。


    誠然,雲中城破,城中軍戶近乎團滅,青壯、戍卒全部逃走,確實是一件有傷漢家軍心士氣的事;


    但從現實角度來看,雲中城丟或不丟,對於靳歙接下來的戰略布局而言,都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和影響。


    ——雲中要是沒破,那也必然會點燃烽火,靳歙會收到預警,並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應戰;


    眼下,雲中已經丟了,雖然蔡延年連烽火都沒來得及點燃就跑路,但‘匈奴人來襲’的預警,也還是通過另外一種方式,送到了此戰的主帥:靳歙手中。


    靳歙接下來要做的一切,也和雲中城沒有丟的情況一模一樣:確定匈奴人來的方向、兵力,並做出響應的軍事調動。


    非要說有哪裏不一樣,那也就是雲中不丟的話,靳歙或許還能多一個馳援雲中,順便將匈奴人夾在雲中城外的方案;


    而眼下,靳歙卻隻能駐守馬邑,原地等候匈奴人的到來。


    至於雲中城,以及那近萬兵馬、數萬人口的損失,卻不再靳歙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反正就算雲中沒破,也必然會被匈奴人裏外包圍三五圈;這一場仗,靳歙也根本指望不上雲中。


    在雲中沒被攻破的情況下,雲中城隻要保證不被攻破,甚至隻是保證不要被匈奴人太快、太輕易攻破,就可以了。


    至於雲中城的破壞,以及雲中人口的損失,則是戰後重建的問題了,不屬於靳歙需要考慮的範疇之內。


    “棘蒲侯可有書信傳迴?”


    思慮間,冷不丁開口一問,便見一旁的衛尉麗寄上前一般。


    “昨日晚間,棘蒲侯迴報:飛狐都尉部七校,凡卒一萬四千餘,皆已自飛狐逕出;”


    “至遲不過七日,便可抵馬邑。”


    聽聞麗寄此言,靳歙隻沉沉一點頭,旋即下意識將左手抬起了些;


    “還請衛尉,待某修書一封,發與棘蒲侯:飛狐都尉部,不必急於馳援馬邑;”


    “今胡雖自雲中來,然其可有其他偏路,亦或分兵,欲攻邊牆其餘各處,尚未可知。”


    “棘蒲侯率部出飛狐逕,西行至燕-代之交,燕北長城一線暗伏即刻。”


    “若有敵攻燕北,則飛狐軍可先出應敵,而後奏報於某!”


    聞言,麗寄自是趕忙一點頭,而後便迴過身,朝著馬邑城內走去。


    ——飛狐都尉,是漢家北牆唯一一支‘機動力量’,常年駐紮在飛狐逕內的深山老林之間,一年到頭啥也不幹,就是日夜不休的操練;


    到戰時,北方哪一個地方遭受匈奴人等攻擊時,飛狐都尉便會酌情派出兵馬,作為救火隊員。


    而此戰,是自飛狐都尉部,即飛狐軍設立以來,第一次全建製出動!


    如果此戰無法取得靳歙想要的結果,那對於漢室整條北方防線而言,都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重大災難·······


    “首級割下,懸於馬邑牆頭!”


    “屍與犬食之!”


    麵色陰沉的低下頭,看見早已涼透的兩段蔡延年,靳歙隻煩躁的發出一聲沉嗬!


    待身旁的軍卒上前,割下蔡延年的首級,靳歙才帶著重重思緒,朝著不遠處的城門走去。


    ——這一場仗,會是怎樣的結果,靳歙不得而知;


    但那杆剛被送來不到一天,此刻正存放於馬邑縣衙的幾杖,卻無時不刻的提醒著靳歙:這一戰,靳歙輸不起········


    非但靳歙輸不起、劉盈輸不起,整個漢家,也同樣輸不起··········


    /76/76444/29623824.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第一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漢第一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