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第一太子最新章節


    ;;;;次日清晨,剛來到安化城的第二天,張娥便跟著丈夫白多黍,和年僅五歲的女兒,來到了安化城中央的郡衙外。


    ;;;;穿著丈夫昨日送給自己的新衣,親密的挽著丈夫的胳膊,看著女兒被丈夫抱著,似是仍有些不知所措,張娥隻嬌羞的低下頭,眉宇間,盡是陣陣甜蜜。


    ;;;;對於眼前的一切,白多黍也感到匪夷所思;


    ;;;;昨日,白多黍還和這平壤城內的大多數兵卒、團卒一樣,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漢;


    ;;;;可今天,才過了這麽一夜的功夫,白多黍非但有了女人,甚至還有了女兒······


    ;;;;“嘿,嘿嘿!”


    ;;;;“細···細君信俺!”


    ;;;;“往後,俺定待細君、奾兒好!”


    ;;;;“定讓細君日日都吃上肉,等奾兒大了,也必得三裏紅妝,風光大嫁!


    ;;;;!”


    ;;;;“嘿嘿嘿······”


    ;;;;聽著丈夫憨傻的笑容,張娥麵上羞澀更深,悄悄在白多黍腋下揪起一塊兒,又不輕不重的一擰!


    ;;;;“說的什麽話······”


    ;;;;“奾兒還小呢·········”


    ;;;;被嬌妻這麽一掐,白多黍頓時齜牙咧嘴起來,下意識將身子往外躲了躲,抱著閨女的手卻是格外的穩!


    ;;;;見女兒比丈夫細心抱在懷中,張娥麵上,也終是又多了分安心。


    ;;;;——這樣的事,若是放在關東,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雖然對於婚育過的女子,關東的漢子並沒有什麽抵製情緒,但‘二婚不帶累贅’的觀念,卻並非是後世特有;


    ;;;;像張娥這樣,嫁人生下子女,又不幸喪夫的小寡婦,在關東隻有兩個出路;


    ;;;;要麽,終生不再嫁,一個人把子女拉扯大;


    ;;;;要麽,就是把子女送人,再獨自嫁做人婦。


    ;;;;而這兩個出路,無論是選擇哪一種,都無疑是一場人間悲劇。


    ;;;;——按照如今漢室的法令,寡婦不再嫁,是犯法的······


    ;;;;不單是寡婦,就連沒嫁過人的黃花大閨女,過了十五歲,理論上也必須嫁人!


    ;;;;如果到了十五歲還不嫁人,那就要開始繳納每年五算,也就是六百錢的‘晚婚罰款’;


    ;;;;什麽之後嫁了人,什麽時候停止交罰款。


    ;;;;若是到了十八歲,這位‘剩鬥士’也還是不嫁人,那就不是罰款這麽簡單的事了。


    ;;;;貼心的地方政府,會專門派出百石以上的有秩官員,親自為這位‘剩鬥士’尋找如意郎君;


    ;;;;隻要找到合適的人,也就是四肢健全,沒有殘疾,人品也沒有原則性缺陷的男子,官府就會強拉配朗,強製促成這樁婚事!


    ;;;;初嫁少女如此,寡婦,就更不用提了。


    ;;;;——比起初嫁的少女,已經有過婚育經驗的寡婦,可是已經證明過自己‘能生’的搶手貨!


    ;;;;為了娶二八少女,尋常農戶或許願意咬咬牙,拿出大半閑錢婚娶;


    ;;;;可若是有過生育經曆,尤其是生過兒子的寡婦,那絕對會有大把大把的人,不惜變賣十畝,甚至二十畝田,也一定要將這個‘搶手貨’娶迴家!


    ;;;;蓋因為能生,對於念念不忘‘傳宗接代’的尋常農戶而言,是家族延續、血脈傳承的重要保障。


    ;;;;如果有人娶了寡婦,卻還是生不出兒子來,那十裏八鄉的鄉鄰也不會去怪這個寡婦,而是會怪那個男人:生不了兒子,是你自己沒這本事,跟你媳份兒一點關係都沒有!


    ;;;;為什麽?


    ;;;;——人家生過兒子,那就是能生!


    ;;;;現在生不出來,可不就是你不行???


    ;;;;但寡婦‘搶手’的前提,就是獨自一人嫁過來,而不是帶著拖油瓶一起。


    ;;;;這也很好理解:尋常農戶,很可能自己都吃不飽;


    ;;;;為了延續家族血脈,民間多的是兩三天吃一頓飯,就為了能讓兒子、孫子多吃點的老農!


    ;;;;家裏本來就不富裕,多個寡婦倒還好說,起碼能操持家裏的事,做些女紅補貼家用;


    ;;;;若有幸生下一兒半女的,雖然日子緊吧了些,但也終歸是自家血脈,咬咬牙,也就養下了。


    ;;;;但對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拖油瓶,沒有任何一個生活拮據的農戶,會抱有哪怕一絲、一毫的耐心。


    ;;;;所以在關東某些偏遠的地方,甚至會有這樣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


    ;;;;——寡婦想嫁人,尤其是想嫁好人家,擔心人家瞧不上自己,就會親自把自己和前夫的血脈變賣為奴,拿著賣娃兒得來的錢,來做自己的嫁妝······


    ;;;;但萬幸的是:張娥,等到了苦盡甘來的那天。


    ;;;;丈夫白多黍,非但願意接納自己的女兒,甚至還承諾張娥:未來一定會找個好人家,將女兒風風光光嫁出門!


    ;;;;在這個時代,再婚的寡婦,能得到‘拖油瓶以後能嫁好人家/娶好姑娘’的承諾,就已經是最理想的結果了。


    ;;;;對於丈夫,張娥別無他求。


    ;;;;才組成不到一天的一家三口,就這樣略帶別扭、略帶拘謹,又無比真摯的來到郡衙外;


    ;;;;就見白多黍右手抱著女兒,左手小心牽過張娥的手,自信滿滿的上前,來到一處窗口前俯下身。


    ;;;;“上官,俺來給俺妻小錄戶;”


    ;;;;“平壤都尉屯耕甲團,乙隊、甲曲、甲屯、丙什什長,白多黍······”


    ;;;;白多黍話音落下,那窗口內便響起一陣嘻嘻瑣碎的翻找聲,惹得張娥都有些緊張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那黑黝黝的窗口前,才出現一個老文士的身影。


    ;;;;“哦······”


    ;;;;“河間白多黍,屯耕甲團什長;”


    ;;;;“身高七尺一寸,重二百四十斤。”


    ;;;;“左頸有四痣,呈方狀,痣距一寸許······”


    ;;;;沉聲念出白多黍的檔桉,等那文士抬起頭,白多黍卻早已別過頭,將衣襟往下拉了拉,露出脖頸處,那呈現類正方形的四顆痣。


    ;;;;“嗯······”


    ;;;;“個頭倒是差不多,就是看著魁梧了些?”


    ;;;;“嘿,團裏吃食足,葷腥也常有,吃的多了些······”


    ;;;;聽著白多黍大方應對文士的問題,小奾兒臉上的茫然之色也散去些,張娥望向白多黍的目光中,更是隱隱帶上了一抹崇拜。


    ;;;;——能在會認字兒的人麵前對答如流,絲毫不見慌亂;


    ;;;;再加上端正的樣貌,健壯的身段,對於尋常農戶而言,這樣的男人,已經足夠被稱之為‘偉岸丈夫’了······


    ;;;;“妻姓甚、名誰,何方人士?”


    ;;;;張娥正偷偷瞧著丈夫犯著花癡,突聞文士發出,隻下意識嬌羞的低下頭;


    ;;;;待反應過來,又生怕丈夫被人搶走般,趕忙抬頭上前。


    ;;;;“娥!”


    ;;;;“小女名張娥;”


    ;;;;“祖籍,齊郡臨淄,東鄉稷陽裏······”


    ;;;;略帶急迫,又稍有些不安的道出來曆,便見那文士在一方木牘上寫著什麽,張娥不由深吸一口氣,才將心中的緊張情緒稍散去些;


    ;;;;“子姓甚,名誰?”


    ;;;;到了這會兒,那文士也看出來了:白多黍,這是娶了個帶拖油瓶的寡婦,便也索性不再問籍貫。


    ;;;;聽聞此問,白多黍隻趕忙將身子再一俯,搶奪功勞般快答道:“奾兒!”


    ;;;;話道出口,白多黍才後知後覺的緩過神來,直起身,迴身望向張娥,略有些尷尬的嘿笑著撓了撓頭。


    ;;;;“奾兒的姓,俺還沒問細君······”


    ;;;;此言一出,張娥才剛平靜下來的麵容,頓時又有些局促了起來。


    ;;;;張娥的亡夫姓衛;


    ;;;;奾兒;


    ;;;;衛奾兒······


    ;;;;不!


    ;;;;張娥姓張!


    ;;;;奾兒;


    ;;;;張奾兒······


    ;;;;“奾兒的姓······”


    ;;;;一時間,張娥頓時陷入了一陣莫名其妙的天人之戰當中。


    ;;;;在張娥心緒飛散,唿吸都急促起來的時候,白多黍那憨傻的笑容,映入了張娥的視野之中。


    ;;;;明明是憨態可掬,甚至帶些孩子氣的傻笑,但不知為何,就是那嘿嘿一聲,便讓張娥混亂無比的心緒,不知不覺間平靜了下來;


    ;;;;有那麽一瞬間,張娥猶豫了;


    ;;;;但看著白多黍懷中,女兒已經再也沒有了先前局促,自顧自揪出白多黍掛在脖子上、細心藏在衣袍內的古玉,白多黍卻沒有流露出絲毫不悅,隻笨拙的晃了晃女兒······


    ;;;;“白。”


    ;;;;張娥心裏有了答桉,走上前,堅定地仰起頭,看著眼前的七尺兒郎;


    ;;;;看著自己的丈夫:白多黍。


    ;;;;“姓白。”


    ;;;;“白奾兒。”


    ;;;;鼓起所有的勇氣,直勾勾看著白多黍寫滿差異的目光,張娥深吸一口氣,將下一句話,又強行咽迴了肚中。


    ;;;;——小女,白張氏······


    ;;;;當日晚,安化城東街,便盡為一陣喜慶的氛圍所充斥。


    ;;;;——這是安化城建成以來,城內舉辦的第一場婚宴;


    ;;;;席間菜肴不算太豐盛,但來的人卻非常多,突出一個熱鬧;


    ;;;;聽聞有喜事,安東郡守呂祿也沒吝嗇,遣人送來了兩天濁酒,供與宴眾人暢飲。


    ;;;;就這樣,四座連在一起,中間還隔有矮牆的小院,六十來位屯耕團卒,以及二三十個同張娥一樣,昨日剛抵達安化的團卒家屬,便組成了這樣一場簡易,又無比溫馨的婚宴。


    ;;;;沒有後世人印象中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也沒有後世新時代的司儀,亦或是西方文化特有的證婚人。


    ;;;;就是這六十來個大漢,二三十位老幼,敞開肚子吃著、喝著,不時喧鬧著、祝福著。


    ;;;;新娘子張娥,早已披上蓋頭,被接入白多黍的磚房內;


    ;;;;磚房外,則是張病己和白多黍老兄弟倆,一口一口灌著酒,又一句一句說著話。


    ;;;;“老夥計啊”


    ;;;;“俺的姐,這便是有了著落;”


    ;;;;“往後,俺也該喊一聲姐夫了”


    ;;;;“嘿嘿······”


    ;;;;張病己滿是唏噓的話語聲,惹得白多黍一陣嬉笑不止,最終卻也沒忘稍帶嚴肅的側過身,附耳低語道:“私下,喊俺姐夫;”


    ;;;;“團裏,喚俺多黍、白什長,都成。”


    ;;;;聽聞白多黍鄭重其事的表示‘咱兄弟倆各論各的’,張病己麵色一滯,而後便哈哈大笑起來。


    ;;;;見屯長如此高興,左右院內的團卒們也護好起來,隻片刻之後,又各自推杯換盞著,陷入了‘美酒’的香甜之中。


    ;;;;——在此之前,參與這場婚宴的百十來號人,起碼有九成都從未曾喝過酒!


    ;;;;因為無論秦時,還是如今的漢室,酒類,都屬於鹽、鐵一樣的管製品;


    ;;;;非婚喪嫁娶,三人以上的聚飲,也無論前秦今漢,都是絕對意義上的‘違法犯罪’。


    ;;;;但和後世一樣:禁止某物,往往並不會消滅某物,而是會哄抬此物的價格;


    ;;;;所以,過去這五十年的時間裏,酒,幾乎是有錢人,甚至是權貴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而今天,離家許多年,來到安化也已有兩年,始終不曾體會到‘享受’為何物的小夥子們,第一次品嚐到了酒的滋味;


    ;;;;這種滋味,值得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迴味終生。


    ;;;;——因為在關東大多數諸侯國,買酒,是需要爵位的······


    ;;;;公乘以上的高爵······


    ;;;;“誒!”


    ;;;;“姐夫”


    ;;;;“多黍!”


    ;;;;“白什長······”


    ;;;;不知想到了什麽,張病已惆悵片刻,又冷不丁將大手在白多黍肩上一拍;


    ;;;;順勢將白多黍從肩膀摟過來,兩個丈夫將額角緊緊貼在一起,像是多年不見的老友,也像是慪氣頂牛的仇人;


    ;;;;“俺姐命苦!”


    ;;;;“頭迴嫁人,便嫁了個不妥當的;”


    ;;;;“俺知道,阿姐帶著奾兒嫁過去,兄弟定然委屈······”


    ;;;;“不委屈!”


    ;;;;“真不······”


    ;;;;白多黍趕忙開口否認,卻發現張病己似是根本聽不見自己的話;


    ;;;;隻自顧自繼續道:“往後,若是家中用度缺了、短了,跟俺說!”


    ;;;;“俺單身漢一個,用不到幾個錢······”


    ;;;;“等奾兒大些了······”


    ;;;;“嗝”


    ;;;;“大···大些了,當,嫁人了;”


    ;;;;“嫁妝,俺出······”


    ;;;;“呃······”


    ;;;;“俺出·········”


    ;;;;說著說著,張病己嘴裏的話便愈發含湖,身形也有些搖晃起來。


    ;;;;“喝!”


    ;;;;“不醉不歸!


    ;;;;!”


    ;;;;突如其來的一聲厲喝,就好似迴光返照,惹得院中眾人一呆;


    ;;;;待片刻之後,張病己綿軟絲滑的跌倒在地,就地打起了唿嚕,眾人哄笑著,繼續喝起酒來。


    ;;;;唯獨白多黍,苦笑著揉了揉額角,扛起張病己,朝著隔壁的院子走去。


    ;;;;——腳下這個院子,是白多黍的婚房;


    ;;;;今晚,是白多黍的洞房花燭夜······


    /76/76444/29281561.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第一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漢第一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