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丞城延,頓首頓首,攜少府有司官佐,恭迎陛下~”


    當禦輦行駛到長安西郊,陽城延同一應少府官員,自已是提前感到,靜候劉盈的到來。


    但略有些出乎陽城延意料的是,在自己帶領屬下們行禮過後,劉盈卻隻沉著臉一點頭,便風風火火走上前。


    “諸冶監各屬之令、丞、府、史、監作、錄事、典事、掌固等,今何在?!”


    少年天子怒氣衝衝的一吼,陽城延身後的人群中,頓時站出數十道神色各異的身影,對劉盈再一拱手。


    “臣等······”


    不等眾人唱出拜謁之語,又見劉盈沉著臉上前,擦著陽城延的肩側,徑直朝不遠處的官屬臨時班房走去。


    正當眾人,包括少府卿陽城延,都被劉盈這番架勢嚇得摸不著頭腦之時,終還是奉詔留在陽城延身旁的春陀上前,小聲提醒道:“還請陽公,攜陛下方才所點者,同隨陛下左右,以備應答······”


    聽聞此言,從忐忑中迴過神的陽城延隻稍一愣,又毫無異樣的朝春陀拱手一禮,以示感激。


    但很快,陽城延麵上,便再度掛上了一抹遲疑之色。


    “呃······”


    “春,春公?”


    神情略有些怪異的一聲招唿,惹得春陀頓時眉開眼笑起來,根本顧不上陽城延怪異的麵容,隻輕笑著連連推辭道:“不敢,不敢······”


    “奴不過一刀鋸之餘,確不敢當陽公以‘公’稱之······”


    見此,陽城延稍糾結片刻,便又朝春陀稍一拱手。


    “敢請問陽公。”


    “陛下此,何意?”


    小心翼翼的問出一語,見春陀麵上笑容陡然凝在臉上,陽城延又趕忙側過身,指了指身後,那些沒被點到的少府官員。


    “陛下召諸冶監之官佐應答,那餘者······”


    說著,陽城延不忘稍皺起眉,不著痕跡的從衣袖中掏出一小塊金角,極為自然地走上前,僵笑著塞到了春陀的手中。


    在看見那縷金光的一刹那,春陀的目光中,立時便閃過一抹貪婪之色!


    笑著將金角收迴,又在衣袖下掂了掂重量,春陀才麵帶為難的抬起頭,看了看陽城延,又小心翼翼的將上半身稍前傾了些。


    “今日朝議,陛下頗有些惱怒······”


    “奴隻一言,以贈陽公。”


    “——箭矢······”


    小聲道出自己對陽城延的‘指點’,春陀便笑著直起腰,又極為刻意的將臉一板。


    “陛下有召者,隨陽公去便是。”


    “及餘者,陛下未有召,又未言走~”


    “——且在此候著吧?”


    陰陽怪氣的托一個長音,春陀不忘隱蔽的對陽城延眼神示意一番,這才趾高氣昂的邁開腳步,朝劉盈離去的方向走去。


    而在春陀身後,聽著耳邊傳來一聲又一聲‘奸宦’‘無卵賊’之類的謾罵,陽城延的麵容之後世行,卻不由湧上了一抹如釋重負的笑容。


    “宦者令膽敢受金,便當無大事······”


    如是想著,陽城延便長鬆了一口氣,示意沒被點到的人在此稍後,便帶著諸冶監一幹人等,也跟著春陀向前走去。


    隻是走著走著,陽城延才剛輕鬆下來的麵容,便再度被一層愁雲蓋住了大半。


    “箭矢······”


    ·


    片刻之後,包括陽城延在內的三十幾名少府官員,便一股腦聚在了劉盈的麵前。


    隻是即便在見禮過後,劉盈也依舊沒有下令賜座,而是猛地側過頭,朝陽城延稍一昂首。


    “少府所儲軍械、兵刃、弓羽箭矢之冊籍何在?!”


    語調清冷的發出一問,劉盈便似是被什麽事惹怒一般,直勾勾盯向了陽城延。


    拜幾十年前的秦少府,以及幾乎完全沿用秦廷政治體係的漢室朝堂所賜,如今漢室的中央部門,絕大多數也都還延續著秦時的結構。


    其中,又尤以秦軍匠陽城延執掌的少府,以及丞相蕭何親手擬定的《漢律》,為‘抄襲秦製’重災區。


    ——如果始皇嬴政,或是秦相李斯重生,看到如今的漢少府,必然會瞠目結舌的豎起食指,指著陽城延的鼻子厲喝一句:這分明就是秦少府!


    而在一切都與秦少府基本無異的漢少府,最讓劉盈看重,也最具實用意義的,無疑便是繼承自秦少府的軍、農用品流水線生產,以及‘物勒工名’製度。


    物勒工名,顧名思義,就是在每一個少府生產的兵器、農具上,刻上工匠的名諱。(此處勒取意為:雕刻)


    再加上自秦時盛起,並在幾乎完全繼承秦製的漢室發揚光大的零部件獨立生產、可拆卸替換的武器、農具製作方式,就更使得物勒工名製度的優越性,被發揮到了極致。


    就拿此番,劉盈前來考察的主要目標,弓、弩箭羽來說,便普遍由箭鏃(箭頭)、箭杆、箭羽三部分組成。


    而組成一支箭的這三部分,便會分別銘刻上工匠的命名。


    ——製造箭頭的工匠,會把名字刻在箭頭與箭杆相連的位置;箭杆的製作者則刻在箭身;為箭身安插箭羽者,則刻在箭羽旁。


    除此之外,在這三個零件組裝成一個完整的箭矢之後,負責審查箭矢質量的長吏,也同樣需要在箭身刻上自己的姓名,以表示自己認可這支箭,是一支質量合格的成品。


    箭頭、箭杆、箭羽,以及審查質量者,這,便是四個人的名字、官職,刻在一杆箭矢上了。


    但事情到這裏,也還沒有結束。


    ——在這支箭正式通過質量測試,正式成為軍械儲備時,這支箭,甚至能獲得自己的產品編號!


    舉個例子。


    如果劉盈有興趣去找來一支漢室軍隊裝備的箭矢,就必然會在箭杆上,發現以下信息。


    ——少府掌冶署鐵匠xx鑄箭頭;


    少府木匠xx製箭杆;


    少府匠人xx製箭羽;


    少府兵冶監令監製;


    漢xx年xx月,xxx號弓箭/弩矢。


    這樣一來,當武器軍械出現問題時,就可以直接追責到某個單一零部件的製作者。


    如箭頭出問題,就直接按照箭身上的署名,找到這個殘次箭頭的製作者,該問責問責,該罰款罰款。


    當然,‘漢承秦製’的基礎,是在秦法不近人情的司法精神上,開半步曆史倒車。


    所以借物勒工名,去問責某個零部件的製作者,隻是秦時會發生的事。


    在漢室,更多的情況是某個部件出現問題時,便會原路退迴到該零部件的製作者手中,修理或重新製作,並記一個小處分,類似口頭批評之類。


    在一定年限之內,某個匠人製作的零部件從不出問題,這個匠人就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如賜勞、賜金,乃至於升官進職;


    反過來,如果某人製作的東西老出問題,那也可能會被嚴厲批評,乃至於奪勞、罰金,甚至罷官免職。


    而在秦‘物勒工名’製度中,最為漢室看重和著重采用的,便是劉盈方才問到的‘武器軍械錄名冊’。


    簡單來說,便是對於漢室而言,物勒工名製度中的零件製作者、軍械監造者部分,尚還在其次;


    真正重要的,是每一件武器軍械上獨有的產品編號,以及由少府修路的‘產品編號花名冊’。


    按照漢室目前所施行的物勒工名製度,普天之下,凡是官方製作生產的武器軍械,其產品編號,都會被記錄在冊。


    大到重型武器床弩、大黃弩,小到一把劍、一杆矛,乃至於一支弓羽箭矢,都會被明確的記錄在冊,並表明去向。


    如:漢xx年xx月xxx號箭矢,於xx年xx月xx日存入某處,又於xx年xx月xx日被某人調用,發配到xx軍xx部xx司馬,裝備到軍卒xx手中1;此次調用,由xx官員(千石以上)書麵公文為案底,又某某人作擔保。


    而這樣一篇專屬於某個武器軍械的‘檔案’,直到其走到生命的盡頭,才會畫上句號,並封存至未央宮內的石渠閣。


    如:某年某月某日,該箭被裝備者xx射出,射中胡騎一人,胡騎遁走,箭矢下落不明;


    又或者是:某年某月某日,該箭箭頭、箭杆均被少府評定為受損嚴重,收迴少府銷毀。銷毀命令下達者:少府令陽城延/少府某監某某;銷毀過程監督者:官員某某······


    這樣一來,憑借一個物勒工名,以及這種為每一個武器都製作獨立檔案的方式,漢室便可以保證每一個武器軍械,都不會通過任何方式,流入到任何不該流入的地方。


    這也正是劉盈剛來,屁股都還沒做熱,就伸手跟陽城延要這份‘武器軍械花名冊’的原因。


    ——有了那份花名冊,劉盈就可以直白的看到:那些本該存放在少府的弓羽箭矢,究竟都去了哪裏。


    很顯然,作為少府的掌舵人,劉盈隻一語,陽城延便已明白了劉盈的意圖。


    就見陽城延稍一沉吟,又糾結片刻,才略有些遲疑道:“陛下······”


    “軍械之冊籍,皆存於少府作室······”


    “速遣人去取!”


    不料陽城延話音未落,劉盈便毫不遲疑的一拍大腿,徹底擺明了自己的態度。


    ——朕必須要弄清楚,少府的箭羽,到底都去了哪兒!


    到了這一步,深知再也瞞不下去的陽城延,也隻好放下僅有的那一絲僥幸,神情低落的躬下腰來。


    “稟陛下······”


    “去歲英布之亂後,少府本有弓羽箭矢,合近七百四十餘萬。”


    “又代、趙、燕,及陛下親率之平叛大軍迴轉,少府又入舊有箭矢,近五百萬餘。”


    “而今······”


    說到這裏,陽城延的麵色隻愈發僵硬了起來,望向劉盈的目光中,更是隱隱帶上了些許忐忑。


    “而今,少府所儲之弓羽箭矢一千二百萬餘,已盡數拆解;箭鏃亦已盡數熔煉······”


    聽聞陽城延此言,劉盈麵上慍怒終是稍緩,卻仍餘怒未消的唿出一口粗氣。


    ——就是說嘛!


    ——堂堂少府,掌天下武器軍械的軍火庫,怎麽可能隻有一百多萬支箭?!


    而陽城延這麽一說,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原來的一千多萬支箭,都被拆解成了零部件,箭頭都被融了······


    “融了?!!”


    反應過來陽城延究竟說了什麽,劉盈的音量隻陡然拔高,望向陽城延的目光中,更是立時湧上了一抹駭然殺意!


    卻見陽城延被劉盈這一瞪,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陛······陛下·········”


    語顫著發出一聲滿帶祈求的低唿,總算是將劉盈僅有的那一絲理智喚醒,隻那雙瞪大的雙眸,仍似看向殺父仇人般,惡狠狠瞪向陽城延。


    “為何?!!”


    “少府莫不欲言:凡少府本有之弓羽箭矢,皆已老舊而不堪用,非盡熔而重鑄不可?!!!!!”


    “哼!!!”


    怒而一聲冷哼,劉盈又是一拂袖,沉沉砸坐迴了位置上。


    雖目光已從陽城延身上挪開,但劉盈那細皮嫩肉的左手,卻是在眨眼之間,扶在了腰間的赤霄劍劍柄之上。


    見劉盈這般架勢,陽城延再也顧不得什麽保不保密、社不社稷了,隻慘兮兮跪行上前,語帶隱晦道:“陛下,可,可是忘記了?”


    “三······”


    “三棱箭鏃······”


    隻此一語,劉盈麵上怒意頓時凝固在了臉上,望向陽城延的目光,也嗡時有些尷尬了起來。


    “那事兒······”


    “成了?”


    見劉盈怒意消散,陽城延隻撥浪鼓般猛地點點頭,愣是沒顧上擦去額角的冷汗!


    搞清楚了‘少府箭羽無故失蹤’的原因,劉盈也終是斂去麵上怒意,隻是目光躲閃著,再也不敢看向戚戚然跪倒在地的陽城延。


    “咳,咳咳······”


    “那什麽。”


    “既然成了,便帶朕去瞧瞧。”


    語帶僵硬的道出此語,劉盈便站起身,稍上前兩步,又神情尷尬的側過頭,看了看班房內的眾少府官佐。


    “要不······”


    “都一起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第一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漢第一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