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雖然有所準備,但到了上架這一天,還是有點不知道從何說起。


    感觸良多吧。


    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過去這一年時間內,我創作生涯的心路曆程吧。


    去年七月,佐吏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本科院校畢業,學的是····


    嗯,沒錯,化學工程與工藝!


    233333333


    說真的,別說當時了,哪怕是現在,我都覺得這一切很不真實,宛如夢境。


    我一個大學四年,基本天天都拿著燒杯、試管,去配置化學材料的工科g,居然有一天,成了網絡小說作者!


    ——寫的還是曆史!


    這波叫什麽?


    離了個大譜!


    離離原上譜!!!


    但話又說迴來,仔細一迴想,這一切,又並不算太過突兀,或是毫無預兆。


    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讓我印象極其深刻的課程,叫有機化學。


    具體做什麽,我已經有些記不清了,但有一點我記得很清楚:a元素加b元素再加c元素,混在一起,然後用燒瓶熬。


    一熬就是三個小時!(這就是我為什麽對這門課印象深刻)


    三個小時,坐又不能坐,走又不能走,必須守在試驗台邊。


    無聊至極,我總得做點什麽,好打磨時光。


    刷小視頻吧,有聲音,老師會發現,電影、遊戲同理。


    自然而然的,我就開始在熬有機物的時候,摸魚看小說。


    也就是我看的第一本網文小說:要離刺荊軻著《我要做皇帝》


    一本《我要做皇帝》,我不知道翻了幾遍,但我記得很清楚,我是用我從qq群裏搶的紅包,一章一章看完的正版讀者。


    每次在那些莫名其妙的群裏搶到紅包,我就第一時間點開《我要做皇帝》,看能往後看幾張,並以此為樂,以渡過那段稍顯枯燥的大學時光。


    到去年,也就是2020年,大家都知道,疫情爆發,我大四的最後一個學期,隻能在家裏渡過。


    大學的課程已經結束,畢業論文也早早寫完了,找工作、找實習又沒法出門,咋辦呢?


    看書。


    看《我要做皇帝》,看《我要做門閥》,再不行,看《大宋帝王》,反正就是把要離的書看個遍。


    不為什麽,一個是居家生活太無聊,一個是要離的書我太喜歡。


    就這樣一直到五月份,答辯也順利結束,大學生活也接近尾聲,一個大部分大學生都會遇到的問題,擺在了我的麵前。


    ——畢業之後,做什麽?


    對口專業?


    學的化工,對口專業隻能進化工廠,無聊,無趣,還很沒有前途。


    跨專業?


    隻會做實驗,如果找其他方麵的工作,似乎隻能賣保險,當銷售,偏偏又孤僻,不愛說話,深度社恐。


    當然,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疫情沒有結束,不能出門。


    不能出門,很無聊,要離的書又看完了,咋辦呢?


    “沒得看了,要不就,寫一本?”


    就這樣,一個大膽的想法浮現在我腦海當中,變成了老讀者看到的《少帝成長計劃》。


    莫言大師曾說:文學創作,都是從模仿、臨摹開始。


    我自然也不例外。


    而我模仿的,自然就是我心裏唯一的神:要離刺荊軻。


    不知是不是真的從要離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無聊之餘寫著玩兒的《少帝成長計劃》,竟然極其反常的得到了不俗的成績!


    當“寫網文也能賺錢”這件事,在我身上真真切切變成現實的時候,我的心態,也悄然發生了些變化。


    “要不然,以後就幹這個吧。”


    “賺得錢也不少,還很有前途。”


    “就算沒混出名堂,也好過出去工作,在上司麵前低聲下氣,讓人使喚來,使喚去。”


    就這樣,我頗有些唐突的,成為了一個全職網文寫手。


    再後來,自然就是高光之後,必將會到來的低穀。


    《少帝成長計劃》越寫到後麵,我越不知道我要寫什麽了。


    給讀者科普曆史知識?


    好像不太對,都不愛看。


    給大家講有趣的故事?


    可曆史上的那些事,不就是有趣的故事嗎······


    這樣一來,我就陷入了一個不講故事,專心去交代曆史背景、拓展曆史人文軼事的怪圈,偏偏連這也沒做好。


    直到今年7月31日,《少帝成長計劃》完結,我都還是沒有想明白:這本書開頭部分,我是怎麽寫的那麽出彩的?


    後麵的部分,我又為什麽寫不出開頭那樣精妙絕倫,環環相扣的味道?


    我為什麽寫著寫著,就寫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整個八月,我都在深深地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中渡過。


    “或許隻是運氣好,才意外火了一本書吧。”


    “也對,一個工科狗,怎麽會有寫網文的天賦呢。”


    “偏偏還是曆史······”


    帶著這樣的想法,我萌生出了退出網文創作這一行,成為一個打工人的衝動。


    但最終,還是我的編輯青舟大大,用短短一句話,寥寥不過數字,將我從深淵邊緣拉了迴來。


    “你文筆很好,已經有了一點老牌曆史作者的韻味,但就是老走神。”


    《走神》,青舟大大為了形容我,所能想出的最貼切的詞。


    不是我走神,而是‘書走神’,用我的話說,應該叫偏離主線,或者說遺忘主線、淡化主線。


    那幾天,我和青舟大大幾乎是從早聊到晚,去請教、去討論,去溝通。(我甚至懷疑青舟大大為了指導我,連著好幾天上班摸魚2333333)


    最終,我終於從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怪圈中走出。


    當然,每一次涅槃,便都意味著一次重生——我找到了我的問題所在。


    簡單來說,就是主線過於淡化,從而導致主線到最後,都不能被稱之為主線。


    與此同時,大量的篇幅被曆史人文背景占據,影響了正文所該有的篇幅。


    用青舟大大的話來說,其實就是一句話:小說小說,不該是你的筆去說,而應該讓書裏的人物去說。


    有了第一次頓悟,我自然重拾信心,開啟了我第二本曆史網文:《大元宰》


    (這個書名,還是青舟大大幫忙起的)


    從一開始,我的思路就非常清晰,青舟大大也對主角這個墨家出身的小學閥,和惠帝劉盈之間所能擦出的火花,表示十分的期待。


    但遺憾的是,“墨者陽毅”“惠帝劉盈”雙主線,以及兩條主線的融會貫通,我還是沒能做好。


    再加上網文生態,對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十年鋪墊,十年敘述)類的慢節奏文實在不是很友好,《大元宰》的成績非常不理想。


    迴想起來,如果我父母家財萬貫,我不愁吃喝,可以不在乎寫書能賺多少錢,我一定會把一個生活在西漢惠帝一朝,最終位居相宰之位,將墨翟之學說發揚光大的墨者,活靈活現的展現在大家麵前。


    但很可惜,我家境普通。


    父母逐漸老邁,收入中等偏下,還有一個即將開始大學生涯的妹妹。


    父母非但無法支持我的個人生活,而且還需要我盡快具備做出貢獻的能力,以反哺養育我長大的父母雙親,以及那個我摯愛的家庭。


    忍痛割愛吧。


    又或是生活所迫。


    隻是因為賺不到足夠多的錢,沒法保證最基本的生活,就無奈的做了一迴太監。


    《大元宰》,或許會是我整個創作生涯的遺憾。


    再然後,便有了如今這本《大漢第一太子》,也是我原本歪歪著,打算留來衝擊大神作家的作品。


    未來我不確定,但就目前而言,惠帝劉盈,絕對是我能想到的人物中,我最有把握寫好,且最有把握寫出彩的主角。


    惠帝劉盈一朝,也是我最有把握能夠穩住劇情,創建出完整世界觀,描繪出完整故事的時代。


    過去這一年,每當我洋洋自得於‘剛入行就小有成就’的成績時,都會想:等有了足夠多的讀者,就寫劉盈,一定能成神證道!


    現在迴過頭去看,還真是天真的有點可愛。


    這本《大漢第一太子》,不大可能是我證道的成名作,甚至中丞佐吏也不大可能成名。


    但毋庸置疑,經過過往這一年的成長,《少帝成長計劃》一百六十萬字的磨練,以及每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刻,我竊喜著構思這本‘成神之作’的劇情,細節之後,《大漢第一太子》,已經可以被稱為是一本成熟、完整的傳統嚴謹類曆史網文。


    而我過往這一年的成長,也成為了我對這本書中,主角劉盈的期待。


    ——成長。


    ——從懵懂,到成熟,最終強大。


    既然有信心,有把握,我很快動筆,幾乎是《大元宰》剛完結,《大漢第一太子》便火速開始連載。


    一周的時間,發布章節到了第15章,存稿到了第46章,之後便發生了那件操蛋事——15章到22章的存稿丟失。


    這時,我的思路已經在四十六章之後,但丟失的是15-22章,對這一部分的思路已經有些模糊、淡忘。


    擺在我麵前的,就隻剩下兩個選擇:要麽,直接放棄已有的存稿,重新整理思路,重新從15章開始寫。


    再或者,就是續。


    從15章開始續寫,續到22章,要剛好和已經寫好的23章續上。


    我選擇了後者。


    也正是在這段暫時停止存稿,專心續寫丟失內容期間,我突然發現,我有一個極其怪異的習慣。


    ——每當拿不定某個人的性格、人設,以及舉止邏輯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點開《我要做皇帝》,去做借鑒。


    意識到這一點,我突然反應過來:我筆下的每一個角色,都不知不覺帶上了濃濃的《我要做皇帝》的影子。


    年弱未冠的太子劉盈,不正是尚未成為太子時的劉德?


    權勢滔天的老娘呂雉,不正是端坐長樂的太後竇漪房?


    甚至就連老爹劉邦,都在不知不覺間,帶上了些許景帝劉啟的影子!


    想清楚這一切,我才終於明白過來,我每次寫著寫著,就莫名煩躁的刪除重寫,究竟是為了什麽。


    ——劉盈,不是劉德!


    ——呂雉,不是竇漪房!


    ——劉邦,更不是劉啟!


    我每一次的煩躁,都是這些人物對我發出不滿的呐喊!


    一瞬間,我豁然開朗,大腦一片清明。


    對啊!


    我又不是要離刺荊軻,為什麽非要寫成要離刺荊軻的模樣呢?


    要知道就連他自己,都已經不像自己了啊!(233333333,皮一下)


    我為什麽非得學他呢?


    就那麽一瞬間,前後十五分鍾的功夫,我感覺我頓悟了。


    沒人規定我筆下的劉盈,非得是冷酷無情的政治生物,我可以寫出一個蹣跚學步,一點點成為優秀君王的劉盈;


    沒人規定我筆下的呂雉,非得是被皇帝兒子/孫子搞出個什麽事件,身敗名裂,最終慘兮兮交出大權的老太後,我可以寫出一個耳提麵命,教著劉盈蹣跚學步,最終,如每一個正常的母親一般,擒淚看著兒子展翅翱翔的偉大母親;


    更沒人規定我筆下的劉邦,需要像孫子劉啟。


    ——劉邦,就是劉邦!


    ——他有專屬於他的魅力,和隻有他才具有的模樣!


    到這時,我才真正擺脫了那個自己強加給自己的,名為‘學要離就對了,寫的越像他,就說明寫的越好’的心魔。


    迴想起來,曾經有多少明明不錯,且非常值得咀嚼的內容,被我下意識以‘不像要離寫的’這個罪名而刪除。


    放下這個心魔,當我重新拿起一根隻寫著《中丞佐吏》,而不見《東施效顰》字樣的筆時,就有了大家現在看到的,第15章之後的全部內容。


    或許會有讀者覺得割裂,覺得一開始劉盈總盤算著要過河拆橋,後麵又變成了好兒子,人設前後不一致。


    我最開始也有這種感覺,但最終,還是決定不做修改。


    因為思路捋順之後,我發現這樣的反差,與我想要表達的東西一致:劉盈從懵懂開始,一點點成長。


    從最開始,揚言要反呂雉、滅呂氏的天真,到後來的逐漸成熟,再到與呂雉母子情深。


    略帶自誇的說,這樣的前後反差、成長,似乎才讓劉盈這個人物從一個紙片人,變成了躍然紙上,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人’。


    以上,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曆史作者,從懵懵懂懂,到若有所思,到稍有感覺,再到(疑似)大徹大悟的過程。


    而《大漢第一太子》,則是漢惠帝劉盈,一個普普通通的穿越者,從天真爛漫,到邯鄲學步,到手腕逐漸老練,再到最終大權在握,振漢雄風的故事。


    感謝過去這一個多月以來,各位讀者老爺堅持不懈的支持,也希望今後,《大漢第一太子》連載的2-3年的時間裏,能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持。


    ·


    聊了這麽多無關緊要的,接下來便直入正題。


    先前,跟大家不止一次的保證過,上架更新50章。


    上個月末,又開啟了打賞加更活動,一號獎池加更7章,二號獎池3章。


    再加上承諾的每日5更,那我十一月上架後的更新,就應該是——


    19號上架50章,打賞加更10章,20號-30號這十一天每天5章,總計115章。


    但這個方案,稍微出了一點點意外。


    有老夥計提醒我,上架暴更比上架後每日更新多太多,會導致均訂無法穩步增長,影響後續推薦,最終影響成績。


    我相信讀者老爺們,肯定也希望這本書能得到更好的成績,應該能理解我的舉動。


    當然,我也不能說話不算話。


    所以,將11月上架後,本該更新的115章,變成了下麵這個方案中的130章。


    11月19日中午12點上架,更新20章;


    11月20-11月30這十一天,每天更新10章。


    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先前說的‘上架暴更太多,導致均訂無法增長’的狀況,也不會影響我給大家的承諾,總更新量比原來的115章還多了15章。


    至於十二月開始······


    不妨給大家透個實底:我碼字的速度,寫10小時左右,極限應該在6-7章左右,因為偶爾要查資料,寫的又是古言,要斟酌用詞,每隔一部分還要停下來,構思一下後續劇情,再迴頭看看寫好的劇情,好查漏補缺。


    所以,讓我日常10更,確實是有點太難為我了。


    7章,應該是我竭盡所能的情況下,能勉強達到的,從十二月開始,我會盡量保持在每日7更左右,狀態好就多寫點,狀態差就少點。


    總結來說就是:日更絕對不低於5章,盡量不低於7章。


    再說一下更新時間。


    19號中午12點上架,會在12:01-12:21之間,每隔一分鍾更新一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訂閱。


    之後的更新,統一放在每日淩晨0:01開始,每分鍾一章,當日更新更完為止。


    至於加更,雖然不指望,但還是說一下吧。


    盟主加三更,加更會在打賞第二日淩晨6點發布。


    (好歹得給我一個連夜肝的時間吧?)


    就這些吧。


    如果說,寫書的我們是工程師,寫出來的書是一棟樓,那大家的正版訂閱支持,無疑便是撐起這棟《大漢第一太子》樓的磚。


    磚足夠多了,作為工程師的佐吏,才能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設計工作之上,而不是磚頭的獲取渠道之上。


    希望大家能每天拿出那麽幾十點幣,也就是幾毛錢,正版訂閱支持。


    唿~


    作為一個寫手,上架當日暴更、上架後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更新量,就是我作為寫手所能做的一切努力了,我也已經竭盡全力。


    至於最終結果如何,就要看大家支不支持,賞不賞臉了。


    不管結果如何,佐吏在此且先謝過(手動拱手,長身一拜)。


    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順利,闔家幸福,健康長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第一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漢第一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