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坐無言,靜默許久。


    終是蕭何試探著開口問道:“少府如今,還有錢幾何,金何許?”


    “若金、錢足用,也隻得懇請陛下,出內帑錢購糧於市,以充大軍征戰之用……”


    聽聞蕭何此言,陽城延本就苦惱的麵色,頓時顯得更加難堪起來。


    “如今少府,有金數萬,然多備於祭祀之用;錢十萬萬餘,然多為錢三銖……”


    “及秦半兩錢,少府所儲不過萬萬。”


    說著,陽城延又是哀歎一氣。


    “自陛下一意孤行,鑄錢三珠行於市,關中糧價便飛漲不止,今已至石千五百錢!”


    “更甚者,商賈貨糧於市,多以秦錢半兩行之;若見錢三銖,商賈則多以‘售罄’之由,即刻閉門歇業,三五日不貨糧於市……”


    “若用少府所存之錢半兩買糧,所得當不過十萬石;及三銖錢,隻怕是……”


    “唉……”


    說到這裏,陽城延終是話頭一滯,隻不住搖頭歎息,不再言語。


    見此,蕭何也滿是苦澀的起身,負手來到客堂門口處,揚天長歎。


    “陛下,怎就不聽勸呢……”


    蕭何心裏很清楚:陳豨隻要舉旗,那此次戰爭的規模,就將直接波及代、趙周圍的燕、齊、梁等諸侯國,以及代國以西的雲中郡、上郡、北地郡!


    不出意外的話,陳豨也必然會學著當年,引發漢匈平城一戰的韓王信,引匈奴人以為援。


    這樣一場戰爭,漢室不湊出二十到三十萬大軍,是根本不可能在半年之內,完全平定陳豨叛亂的!


    便是按中央召集二十萬大軍、在三個月之內平定的最低標準計算,此番大戰,蕭何起碼要湊出一百萬石以上的糧食,才能勉強夠用!


    而按照如今,市麵‘石一千五百錢’的價格,以及糧商大都隻認半兩錢,不認三銖錢的情況計算,要想湊出這一百萬石糧食,至少需要花費十五萬萬錢……


    想到這裏,蕭何便悄然將‘從市場買糧’的方案,歸入了‘不可行’一欄。


    ——如今漢室,別說十五萬萬枚半兩錢了,連十五萬萬枚三銖錢,都根本拿不出來!


    就算是有……


    “陛下不會答應的……”


    根據陽城延所言,如今少府內帑,有大約一萬萬半兩錢。


    但蕭何很確定:即便是這一萬萬枚半兩錢,劉邦也不可能同意全拿出來,在市場購買糧食。


    ——因為一兩,便等於二十四銖;秦半兩錢,也可以稱之為十二銖錢。


    也就是說,單論重量,一枚半兩錢,足抵四枚三銖錢!


    隻要把一枚半兩錢融了,不用添加任何雜質,原封不動得倒入模具,就能直接得到四枚三銖錢!


    而如今少府正在鑄造、發行的三銖錢,與其說是往銅裏摻鉛,倒不如說是往鉛裏加一點點銅……


    根據蕭何的了解,如今少府每融掉一枚半兩錢,能得銅約八銖左右。


    而這八銖銅,竟然能鑄造出上百枚三銖錢……


    半兩錢‘銅七、鉛三’的比例合不合理,蕭何並不很清楚。


    但蕭何很確定:如今少府正奉詔鑄造的三銖錢,其‘銅一、鉛九十九’的比例,絕對不合理。


    ——銅錢銅錢,起碼得泛點銅光吧?


    三銖錢可倒好,說是‘銅錢’,拿在手裏比珍珠還白,半點看不出銅特有的深黃色光澤。


    若非天子劉邦下令:任何人不得拒收三銖錢,這種‘九九九千足鉛’的‘銅’錢,隻怕誕生當天,就會被市場淘汰!


    但讓蕭何無奈的是,一向願意聽取臣下意見、改良方案的劉邦,在鑄造三銖錢一事上,卻絲毫聽不進旁人的勸!


    非但不聽勸,甚至還取消了民間私鑄銅錢的禁令!


    這下好了,百姓看了看左手上,泛著黃色光澤的半兩銅錢,又看看右手上,泛著銀白色光澤的三銖鉛錢;


    抬起頭,則是官府的公告:三銖錢的購買力,等同於半兩錢,末尾還有天子玉璽、丞相金印為證?


    稍一琢磨,百姓便嘿嘿一笑,心語著‘你劉邦做的,我xx就做不得?’,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重鑄事業。


    “如此十載,隻怕天下,不複見銅錢矣……”


    又是一聲長歎,蕭何隻能搖頭歎息著迴到座位,稍斂麵上苦澀,直視向陽城延。


    “老夫意:啟奏陛下,暫緩發放秋八月、秋九月之俸祿,以充軍糧!”


    “待秋收事畢,各地稅賦送抵國庫,再行補發。”


    蕭何很清楚,‘三銖錢’這個漢室第一套貨幣,究竟對貨幣市場造成了多麽嚴重的打擊。


    但對此,蕭何卻毫無辦法,隻能將其先放在一邊,先把軍糧的事解決了再說。


    而如今漢室,對百姓爭取的稅隻有兩項:農稅,以及口賦。


    農稅為百姓當年實際收成的十五分之一,不必,也不能折換成錢,必須上繳自家田裏收獲的糧食,最終上繳丞相府掌控下的國庫。


    而口賦,則是按照每年每戶一百二十錢的標準,上繳銅錢,最終歸入少府內帑。


    少府內帑,便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庫,原則上隻用於宮廷支出,以及皇帝、太後賞賜所用。


    而現如今,少府躺著九萬萬枚不具備流通能力的三銖鉛錢,以及一萬枚即將被熔鑄成三銖鉛錢的秦半兩,即便劉邦願意開內帑,也根本於事無補。


    少府內帑指望不上,蕭何也隻能從自己掌下的國庫入手;而國庫的存糧,除了被用做各地軍隊的日常用度,便是作為官員俸祿。


    ——大戰在即,總不能為了平定陳豨叛亂,就把其他地方的軍糧克扣,用作中央軍隊的平叛軍糧。


    自然,也就隻剩下最後,暫時拖欠官員俸祿這一個辦法了。


    “也隻好如此了……”


    思慮良久,陽城延也終是隻能無奈的點點頭,麵帶苦澀的起身,對蕭何稍一拱手。


    “相國但可修奏,鄙人自當用印附屬。”


    見陽城延絲毫沒有甩鍋的意圖,蕭何也從座位上起身,麵帶感激的拱手一拜。


    正要送陽城延離去,就見課堂外派來奴仆一人,氣喘籲籲地對蕭何一拱手。


    “稟相國,太子輦車,已至相府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第一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丞佐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丞佐吏並收藏大漢第一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