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川在心中爆出一句國粹。


    大秦皇帝嬴楚卻來了興致,好奇詢問道:“你且說說看,此戰之勝,與大皇子有何關聯?”


    他不認為對方會為了給嬴川攬功,說一些有的沒的,不然這吃相就著實有些難看了。


    張荀如實迴應道:“末將在出城迎敵之前,大殿下曾說‘佯攻’二字,末將百思不得其解,在行軍途中,才算是勉強悟到大殿下的話後深意。


    敵軍鋒芒正盛,萬不可與之正麵對抗,奇襲多半也是找死,但是如果先佯攻將敵先鋒主力牽製的話,那麽此戰將大有可為。


    由於敵軍心懷傲骨,不將末將率領的三千甲士看在眼中的緣故,竟是直接派出近兩萬餘名敵軍將士圍攻末將的佯攻軍隊,導致中軍空虛。


    這給了末將可趁之機,此後末將親率兩千人殺進敵軍中帳。”


    話音剛落,嬴川在心中暗道:“沒了?這就贏了?”


    他不信,這場戰役居然會這般簡單。


    嬴楚興致盎然道:“沒成想川兒你竟然懂得領兵作戰之法,實在是令父皇刮目相看。”


    諸位大臣們也懵了。


    雖然張荀說得簡單,可是當看到他身上的血漬時,眾人也能暗自猜想到,那場戰爭的過程究竟是有多麽的驚心動魄。


    即使如此,也通過大皇子的計謀贏了!


    看來,此前的大皇子並非是不學無術,而是在故意藏拙,不然的話,何以懂得兵法?


    絕對是在故意藏拙!


    今後大皇子這個人要小心了,能夠蟄伏多年,絕非常人可忍,畢竟,這些年來,大皇子可是飽受詬病啊。


    即使如此,他也依舊在韜光養晦,從未與大臣們產生過矛盾。


    如此心性,世間罕有啊!


    自從大皇子三四歲開始,便一直喜歡玩樂,不喜讀書,不理正事,要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算起,藏拙一藏十九載?


    這也太恐怖了吧!


    整整十九年,大皇子到底是怎麽過得?


    匪夷所思!


    “迴父皇,兒臣對兵法一道,一竅不通。”


    嬴川說的是實話啊!


    但是沒有人相信啊!


    “大皇子太謙虛了吧?”


    “是啊,人家張荀都說了,能想出佯攻策略的人物,豈能對兵法一道一竅不通?”


    “大皇子實在是太謙虛了,值得吾輩學習啊。”


    “是啊,如今世風日下,倒是很少見到像大殿下這樣的謙虛之士了。”


    “......”


    講實話,還被人誤以為謙虛,這上哪說理去?


    嬴川不想被人誤會啊!


    做人還是實事求是的好。


    當嬴楚聽到眾人的議論聲音時,笑而不語,似乎一切皆在不言中。


    試問,哪個當父親的聽到別人堂而皇之的誇讚自己孩子好,而不高興的?


    張荀連忙繼續道:“迴陛下,其實此戰之所以能勝,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哦?是何原因,速速講來。”


    自從五國聯軍攻破函穀關之後,嬴楚便很少像今日這樣高興了。


    “迴陛下,大皇子有一位侍衛叫做趙雲,在末將出征之時,此人得知大皇子有性命之憂,便決意跟隨末將一同前往陣前殺敵。


    如果不是他那於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的無雙之勇,隻怕我軍很難取勝,畢竟,在敵軍先鋒大將的頭顱被趙雲斬下之後,敵先鋒軍隊才開始潰逃。”


    大秦皇帝眉頭一皺,感到不可置信道:“你是說,取敵上將首級的,乃是大皇子身邊的一名侍衛?”


    先是懂得練兵統戰的張荀,後來又來一位可取上將首級的猛將,最關鍵的地方就在於,這兩個人都是嬴川身邊的人。


    什麽時候,自己的大兒子身邊有這兩位能人了?


    自己竟是毫無察覺。


    不動聲色中,能夠培養出來兩名將才,可見絕非一般人能夠做到。


    這也足以說明,嬴川絕非隻是懂得風花雪月和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自己的兒子有此成長,不管怎麽說,都是值得令人欣慰的一件事。


    “趙雲?”


    此刻的嬴川,正深深皺著眉頭。


    他的印象中好像是有這個人的。


    “趙雲?這名字怎麽聽得這麽耳熟呢?我的侍衛?趙雲...淦!不會是前世曆史上的常山趙子龍吧?!”


    想到這裏,嬴川震撼了。


    不會這麽巧吧?


    張荀與前世曆史上的那個大唐名將張巡名字差不多。


    這個趙雲,莫非就是常山趙子龍的模板?


    那這個時代未免也太過混亂了吧!


    常山趙子龍啊....


    嬴川心裏難受,想哭。


    要是沒有這個趙雲...


    沒準異族的大軍此刻就已經將鹹陽城給團團包圍了!


    “此人尚在何處?快快讓他進殿答話!”


    嬴楚連忙說道。


    既然是護國有功,那麽無論地位尊卑,理應要見。


    張荀應聲退下。


    片刻後去而複返,身邊帶著一名白袍小將。


    此人與張荀遭遇大抵相同,一身戰甲,早已血跡斑斑。


    “你就是趙雲?”嬴楚負手而立,詢問道。


    那位白袍將軍聞聲單膝下跪道:“迴稟陛下,卑職正是趙雲,字子龍,乃是常山人士,多年之前因得罪家鄉權貴,無奈逃至都城,有幸被大皇子殿下賞識,帶在身邊。”


    話音剛落,嬴川直翻白眼。


    他還真是常山趙子龍啊!


    這是巧合嗎?


    玩我呢?!


    由於這兩人的出現,眾人也對嬴川有了第一印象。


    那就是有著識人之明。


    能夠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反而還很難。


    古往今來能有識人之明的人物,無不是一方大梟雄。


    “張荀,你手中拿著的,便是敵軍先鋒大將的首級吧?”嬴楚問道。


    “迴陛下,正是。”


    張荀簡短迴應道。


    嬴楚讚許的點了點頭,笑道:“你們二人此戰有功,說說看,想要什麽封賞?”


    張荀與趙雲相互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末將(卑職)隻願跟隨在大皇子身邊鞍前馬後!”


    頓了頓,前者又開口道:“倘若陛下執意想要賞賜給我二人的話,陛下還是賞賜大皇子吧,畢竟此戰之勝,全賴大皇子殿下的指點。”


    他們早就做好了主意。


    想要通過自己的能力,慢慢扶持嬴川上位。


    要不然的話,他們害怕值得自己一生追隨的主公,會在深宮當中再次遭遇不測。


    一旦有了地位就不同了,即使有人想要害嬴川,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那個實力。


    嬴楚微微皺起眉頭,思慮片刻,撫須道:“你二人倒是忠心,不過該有的賞賜還是要有的,今日天色已晚,待明日早朝,朕再做決斷。”


    他這番話已經很明顯的想要表達出一個意思了。


    那就是,目前敵軍主力已經囤聚在了蕞城。


    而蕞城到鹹陽至少需要三到四日。


    他們一旦行軍,肯定會被己方斥候發現。


    這樣一來,短時間之內,倒是不用遷都了。


    所以明日的朝會正常舉行。


    “父皇,兒臣胸無才學,實難堪當大任,希望父皇莫要賞賜兒臣,而且此戰與兒臣毫無關係...”


    嬴川並不想自己得到任何封賞。


    他現在隻想在最短的時間內被人殺死。


    但是又不能主動找死,因為根據神器解釋,主動找死,和自殺沒什麽區別。


    而自殺的靈魂不配投胎轉世。


    要是被封賞了,或者逐漸走入大秦的政壇,獲得了一些足以自保的實權,那麽曾經想殺前身的那些人,會不會放棄繼續殺自己了?


    沒準還真有這個可能!


    所以,這封賞真的不要也罷。


    然而,嬴楚聽到他的話,卻極為喜悅。


    他認為,自己的大兒子懂得謙卑是一件好事,不貪圖權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好事。


    畢竟,這幾日來,他能夠清晰的了解到,嬴川是想為國家做些事情的。


    要不然的話,他為什麽寧肯死,也不想遷都?


    “朕,自有安排!”


    嬴楚平淡道。


    既然想為國家做事,手裏就不能沒有權力和官位。


    想想自己其他兒子為了一些官位互相之間爭得頭破血流的模樣,便是暗自搖頭歎息。


    還是大兒子好啊。


    一心為國,也沒有什麽私利想圖。


    論格局,還真不是其餘幾位皇兒可比的。


    嬴川已經不想再說什麽了。


    畢竟根據前身記憶得知,秦皇經常因為前身的一兩句話而動怒,打板子那都是常事。


    要真是一劍殺了自己,那倒是皆大歡喜了。


    但就怕跟他頂嘴會挨板子。


    打板子的那些人又不敢打死自己,但是想想就覺得很痛啊。


    不怕死和怕痛,對於嬴川來講是兩個概念。


    眾人退出大殿,唯有他一人留在此處,乃是嬴楚的刻意為之。


    待皇子們徐徐離開殿內之後,歸去途中,他們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老大這些年,隱藏了不少東西啊。”


    “再隱藏也是一個庶子...”


    “庶子?照太子這樣說,除了你是皇後所生的嫡子,我們這些兄弟都是庶子了?太子既然瞧不起我們這些庶子,那以後還是少些往來的好。”


    “太子似乎與老大有恩怨?此役一過,怕是父皇要重用老大了,太子還是盡量小心,別在陰溝裏翻了船...”


    “......”


    八位皇子,各懷鬼胎。


    另外一邊。


    四大政派中人,也在議論著嬴川,不過所涉及到的話題內容大致相同:


    “十餘年不鳴,一鳴驚人,依老夫來看,這一切都是有計劃的,諸位是否想過,為何大皇子早不表現,晚不表現,非要在敵軍逼近帝都的時候有所表現?”


    “你們說大皇子那日在殿中,是不是故意醉酒?要不然的話,大皇子即使不學無術,也不可能喝到一身醉意的去章台宮啊!”


    “沒準還真是故意醉酒,以此想要引起我們以及陛下的注意?”


    “無論是張荀還是那名白袍小將,皆是氣宇軒昂之輩,而大皇子竟然能讓這兩人死心塌地,可見是有些本事的。”


    “何止是有本事?你們說,大皇子藏拙多年,是不是與當年的事情有關?”


    “莫要說了,當心禍從口出...”


    “......”


    目前仍然身處大殿當中的嬴川是萬萬沒有想到,本來注定的亡國局麵,竟然會被張荀和趙雲壞了好事。


    他是有苦說不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心想要亡國的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維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維漢並收藏一心想要亡國的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