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思想:文筆不夠,滿足不了不了大部分觀眾想要看的爽文,不過不管如何,謝謝你曾看過我的書。(有點兒長啊,要是不想看的話看到這句話就行了)


    其實寫這本書的時候就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我這個人吧,對於很多事情都不會去過多的去解釋,可能是我從小家庭以及成長環境有關吧。


    導致我生活中很多事情也不會過多的去闡述,我隻要想了,憋在心裏做就行。


    當然不是說我不善言辭,而是我覺得很多事情沒必要。


    說說這本書吧,其實最早萌生寫這本書的想法的時候,應該是小叮當剛去rng的時候,或者說因為未成年所以禁播的那段時間。


    因為從那時候開始,職業選手們開始流行玩紅包局,我也在其他職業選手的直播間找到小叮當的身影而第一次選擇流連於各個選手的直播間。


    當時就被選手之間的氛圍所感染了,他們像朋友的那種互相開玩笑,互相嘴臭,耍寶的行為第一次讓我了解到原來職業選手也不是那麽的遙不可及。


    這是我看了這麽多年隻能從官博號或者營銷號裏所了解到的隔壁職業圈不一樣。


    這是我最初寫這本書的想法。


    後來啊,當曾經我所熟悉或者說有過了解的選手們好多都開始退役的時候,我第一次有了唏噓,也見識到了電子競技的殘酷。


    當我看到迫於生計放棄職業,隻能選擇去做主播的那些選手的時候,第一次有了別樣的情緒。


    因為這個遊戲的受眾群眾永遠是玩家,以及觀看直播的流量人群,所以在我能了解到的範圍,也就是直播中,他們也不得不選擇放棄堅持了很久的fpp模式,轉去玩tpp模式。


    這沒有貶低tpp模式的意思,就是單純的很感慨。


    看著他們一邊迎合觀眾獲取節目效果,以及時不時認真起來和敵人對拚時下意識切換成fpp模式的時候。


    就總感覺心裏堵堵的。


    是啊,那是他曾經一直追夢的過程啊。


    隻有在這個時候,我才會在他們身上看到,也想到,這才是他們被人所熟知的模樣啊。


    隻有在那個時候,我才會下意識想起,這才是當初在賽場上那個不肯服輸的少年啊。


    接著就是pgis吃雞賽製的到來


    這打亂了很多戰隊的運營思路以及體係。


    讓本該能在賽場上發揮個人實力的他們開始變得拘謹,變得謹慎,開始患得患失,會想這一波該不該打,要是吃不了雞該怎麽辦。


    這不是說吃雞賽製不好。


    當然了,隨著賽事的不斷更新與進行,吃雞賽製也開始逐漸被完善。


    就像是在有了當年蛇隊bo10的那以後,被不斷完善的賽製終於能夠慢慢浮現水麵,當年的慘況也不會再出現。


    就像是被賽製淘汰的眾多隊伍一樣。


    或許中間也有為愛發電後繼不足的原因。


    但我很慶幸,一直到迄今為止的隊伍,他們都能不斷的改善自身來迎合賽製,完善自己。


    或許就像吃雞賽製一樣,這才是“絕地求生”吧。


    這是我第二次萌生想要嚐試性的寫出一本小說。


    一本能夠將這些讓大家看到的小說。


    這本書剛下筆,哦不對,應該不能說下筆,因為我前麵十幾章的時候仍然是想要給大家呈現出職業圈的充滿生機的一麵。


    寫到後麵隨著素材多起來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本書注定是不能迎合大眾的。


    原因有很多,我文筆的方麵或許也有原因,但更多的我覺得還是沒有觀眾想要的爽點。


    畢竟小說嘛,總歸是要滿足自身愉悅才能有興趣繼續下去。


    但是我不想這樣。


    每每我看到其他諸如各種碎片、係統、開掛以後改變自身命運,以及“隨便”玩玩就能叱吒職業圈的“吃雞文”的時候。


    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


    因為這對於每一位職業選手是不友好的。


    我自己本身就是fps遊戲的愛好者。


    像是守望、apex、csgo等我有涉及。


    甚至當初為了練好csgo的技術的時候,我也堅持過每天1000個bot,每天1000個死鬥。


    練習自己的急停以及定位。


    當然,在高強度的練習下,進步是非常快的,以至於我最初定位完隻有白銀的水平在後麵再一次打開天梯排位的時候,一路打上了菊花。


    正是因為我曾經有過這麽一段練槍的艱難時間,所以對於職業選手,我至少是能深有體會的。


    他們練習的時常是遠遠的高於我的。


    18年的lionkk,在淩晨三四點的時候依舊在csgo的aimbotz裏練習定位。


    summer也經常在淩晨很晚的時候鑽研地圖,看看這裏有條溝比賽的時候能待,那裏有個坑可以踩。


    這都不是個例,而是作為職業選手的他們家常的便飯一般。


    我覺得如果把每個職業選手深夜練習的某一秒抽出來,他們所組成的光亮甚至能將整個上海的夜晚照亮。


    這個過程是很枯燥且繁瑣的。


    這也是我第一本書不想偏向無腦爽文的一點。


    我知道我這本書注定不會被大眾所關注。


    但是我還是想寫一寫。


    不為別的,隻為了以後在某個地方,某些閑暇至於談論起吃雞、談論起吃雞小說的時候,能有一個人說一句:


    “有一本《我在絕地求生當混子》,裏麵全是寫職業選手的,寫的將就,就是沒啥爽點。”


    當然,我也希望這個時候,能有某個聽取了這句話的人無意的搜尋一下,在看到它的時候眼裏能亮起一絲光。


    好像把自己說的有點偉大了哈。


    抱歉。


    但是我仍舊想。


    在周圍的人都談論吃雞爽文的時候,能有微不足道的一句:還是有電競文的,就是寫的不咋樣。


    就夠了。


    作為一個遊戲的愛好者而不是圈內人士,我所接觸到的實在有限。


    甚至隻能從不同選手的直播裏汲取到數量有限的信息,來為大家盡量呈現一個比較真實的選手的故事。


    這一路上還有很多是我所不了解的,例如眾多的pdl的選手,以及pdl以外沒能進入到這一層麵來的選手。


    他們都是認真且可愛的。


    作為職業選手,他們日以繼夜、不斷練習的技術不應該是靠著“係統碎片開掛”就能一筆帶過,作為墊腳石一般的存在的。


    他們的刻苦訓練,不應該就那樣的不堪。


    電子競技是很精彩的,精彩到你可以在萬眾矚目下完成一波又一波不可思議的操作,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的。


    同樣的,電子競技也是很殘酷的,特別是這個遊戲,大家都在用愛發電,隻有少數隊伍能夠盈利的時候。


    你能看到上一秒春季賽奪冠的隊伍,下一秒就瀕臨解散。


    你能看到選手還在國外打比賽,迴國的時候俱樂部卻沒了的畫麵。


    你同樣能看到,強如pcs洲際賽的曆屆冠軍,也能夠無緣世界賽。


    你能夠看到,強如4am,也有著極大可能進不去世界賽的風險。


    同樣的,即使拿下pcs4冠軍,甚至馬上可能拿下pcs5冠軍的pero,在夏季賽低穀的時候,也麵臨過解散的風波。


    這是很多“場外”觀眾所看不到的畫麵。


    這或許也是熱愛這款遊戲的粉絲每每看到便會自嘲的畫麵。


    這是我第一次嚐試寫小說。


    但可惜我的文筆不夠好。


    不能夠將他們的故事濃墨重彩的渲染在紙上。


    不能將他們所經曆的巔峰、低估、絕境逆襲寫的蕩氣迴腸。


    我隻能以我平淡的語氣,湊合能看的文字將他們盡可能的書寫出來。


    暫時想到的隻有這麽多,後麵有想說的再寫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絕地求生當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賣炸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賣炸雞並收藏我在絕地求生當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