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益州的劉備得知曹操和孫權這一陣相攻很急,放心了。


    馬良奉諸葛亮之命來益州除了匯報荊州的情況,還捎來諸葛亮的一封信,劉備打開這封信來看,其中一段話引起了他的格外關注:“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亥,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於將帥,多兇少吉。”


    上麵是原話,翻譯過來就是:我推算了太乙星的情況,今年木星處在天幹星的第十位,地支的第六位,北鬥星鬥柄指向西方;又觀看天象,發現太白星處在雒城的上空,此天象主宰將帥,一定兇多吉少。


    用星相占卜吉兇在那時是常做的事,劉備出師前也經常問卜於術士。諸葛亮擅長百家,對易經、道家也多有涉獵,說他會占星,沒有什麽可大驚小怪的。


    這裏提到的太乙數,與奇門遁甲、六壬神課合稱三式,即古代的三大預測術。據說,太乙數最早形成於黃帝戰蚩尤時,用它可以預測天災、地變、人禍,可以測天文、占風雨、推兵荒、斷疾疫,也可以推演出國運的興衰、朝廷大事的吉兇宜忌、君臣將相的關係順逆,因此被視為帝王治國的參考,從科學的觀點看其合理性並不高,但自古以來頗受重視。


    信中的內容似乎是說,今年對劉備來講是關鍵的一年,而雒城這個地方尤為關鍵,弄不好會有不測事件發生,提醒劉備注意。後來在雒城果然出事了,有人認為諸葛亮有先見之明。不過,更多的人認為太乙數隻是牽強附會之術,用它預測吉兇並不可靠,這封信雖然收錄在《諸葛亮集》中,但應該是後人的偽托之作。


    建安十八年(213)5月,劉備率軍繼續南下。


    涪城大敗,劉璋亂了陣腳,一時不知如何應對。其實,他現在的實力仍遠在劉備之上,如果集中兵力再戰,仍有取勝的機會,關鍵要有信心和決心,同時要協調好各部人馬,不要再亂了陣腳。


    劉璋能力平平,但手下也有能人,有個叫鄭度的眼光很毒,他看到了劉備的弱點,向劉璋提出建議:“劉備現在孤軍深入,其前鋒不足萬人,士氣不齊,糧草不足,為今之計不如把巴西郡、梓潼郡的百姓全部遷到涪城以西,把田野裏正在長的和倉庫裏存的穀物全部燒毀,之後築起高壘,開挖深溝,靜而待之。劉備來請戰,不跟他打,時間長了,他們缺少後勤保障,不出百日,自己必然退走。待他撤退時發起攻擊,定可將劉備擒獲。”


    鄭度在劉璋手下任從事,益州刺史部廣漢郡人,知名度雖然不高,但從上麵的見解來看,他是個有本事的人。鄭度認為,劉備雖然打了幾場勝仗,但他是孤軍深入,缺少外援和後勤保障,他現在急於求戰,應該不與他硬拚,避開鋒芒,深溝高壘,和他拚消耗,同時把糧食藏起來,讓他們找不到吃的。


    鄭度這一招拿到現在來說就叫堅壁清野,是對付強敵入侵的最好辦法。劉備知道了鄭度的建議,大吃一驚,心裏感覺很不好,急忙問法正該怎麽應對。


    這說明劉備的消息很靈,雖然張鬆不在了,但劉璋身邊還有人為他提供情報。至於法正,此時已經公開追隨了劉備。


    法正很了解劉璋,對劉備說:“不必擔心,鄭度的建議劉璋不會采用。”讓法正料對了,劉璋果然沒有采納鄭度的建議,他的理由是:“我隻聽說拒敵以安民,從沒有聽說把人藏起來避敵取勝的。”


    劉璋不僅不用鄭度之計,還免了他的職。


    劉璋的策略是主動出擊,為此他製訂了一個兩路夾擊的方案:一方麵派扶禁、向存率一萬多人馬由閬水北上,圍攻葭萌;另一方麵在綿竹一帶組織人馬,展開會戰。


    閬水是嘉陵江的另外一個名字,葭萌現在由霍峻率部駐守,他手下的兵力十分有限,隻有1000來人,不到敵人的十分之一。劉備率主力正在向南進攻,無力分兵來救霍峻,隻能靠他們自救。


    霍峻雖然沒有關羽、張飛有名,但打仗也很有一套,他依托葭萌的有利地勢堅守不出,扶禁、向存無法得手。霍峻不簡單,一守就是一年。霍峻在葭萌牽製了劉璋的部分人馬,打破了劉璋南北夾擊的計劃,不僅如此,霍峻還伺機出擊,選精銳向敵人發起突襲,把敵將向存斬殺。


    劉璋阻擊劉備有三道防線:梓潼是第一道,涪城是第二道,綿竹及其附近的雒城是最後一道。在綿竹會戰中劉璋傾盡了所有,把劉、泠苞、張任、吳懿、鄧賢、李嚴、費觀等部都派上了場,雙方在成都以北廣闊的平原地帶展開了又一場廝殺。


    這場會戰仍無懸念,劉璋所部再次大敗,中郎將吳懿率部投降,被劉備當場連升兩級,提拔為討逆將軍。吳懿的妹妹是劉璋的兒媳,關係非同一般,連他都投降了,益州官兵的士氣更加低落,大家還看到吳懿投降後受到劉備的厚遇,於是紛紛效仿,劉璋的護軍李嚴、參軍費觀等先後在綿竹率部投降,都被劉備拜為裨將。這些人都很重要,以後細說。


    劉備占領了綿竹,戰線再向前推進,來到雒城。


    雒城即廣漢郡的郡治雒縣,今四川省廣漢市,距成都已不足百裏。來到這裏,劉備如果想起了諸葛亮信中的話,一定不敢大意。防守雒城的是劉璋的部將張任和劉璋的兒子劉循,雙方激戰於城外的雁橋,張任被生擒。劉備素聞張任在益州軍中威望很高,希望能勸說他投降,但張任誓死不降,慷慨激昂道:“老臣終不複事二主!”


    劉備隻得把張任殺了,繼續指揮人馬攻城。劉璋仍作拚死一搏,命雒城的殘部統一由兒子劉循指揮,堅守不出。劉備指揮人馬猛攻,劉循拚死反抗,戰事激烈。


    龐統到前麵觀察形勢,不小心中了冷箭,結果竟不治身亡,死時僅36歲。諸葛亮前麵那封神秘來信提到的也許就是這件事,劉備痛失股肱,悲傷不已,一連多日隻要一說話就流淚。


    也有不開眼的人,有個叫張存的,是南陽郡人,以荊州從事的身份隨劉備入蜀,此人估計也有些才學,但平素最不服龐統,看見劉備對龐統如此歎息稱讚,在一旁道:“龐士元雖說盡忠可惜,不過卻有違大雅之義。”


    張存說的“大雅之義”從字麵上看有些含糊委婉,推測起來可能有兩個意思,一是暗諷龐統以軍師中郎將的身份跑到最前沿攻城,死得不值;另一個是說龐統出謀劃策襲取劉璋,生得光榮,死得卻不偉大。在領導身邊工作說話做事一定要有眼色,遇到高興的事往往需要藏起來,自己偷著樂就行,該說的話說,不該說的別說,不然要吃虧。


    劉備正為龐統之死悲傷,聽張存這麽說,勃然大怒:“龐統已殺身成仁,你還在說什麽風涼話?”劉備當即下令罷了張存的官,說起來劉備還算脾氣好的,換成袁紹、袁術、曹丕那樣的領導,張存的腦袋今天就得搬家。不過,這也把他嚇得夠嗆,不久便得病而死。


    消息傳到荊州,諸葛亮也悲痛不已,龐統不僅是他的故友也是他的親戚,龐統的家人還在荊州,諸葛亮親自到龐統家中祭拜。劉備後來讓人表奏龐統的父親為議郎,以後又升為諫議大夫。龐統的弟弟龐林、兒子龐宏後來都在蜀漢擔任過郡太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全史:全兩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門太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門太守並收藏三國全史:全兩冊最新章節